银行人员工作总结:青山埋忠骨 凌河颂英魂——记赵天龙烈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0:19:41

青山埋忠骨  凌河颂英魂——记赵天龙烈士

刘连山

赵天龙,河北省迁西县白庙子乡半壁店村人。1918年5月27日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牺牲前任冀热辽军区25旅102团参谋长。

赵天龙童年时期,正是军阀混战的动乱年月。他的家乡冀东成了兵匪骚扰的重灾区,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赵天龙的一家更是苦不堪言。他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全家 3 口人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田度日。后来,父亲积劳成疾,卧床不起,母亲无奈就带领赵天龙沿街乞讨,受尽了欺侮。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使在苦水中挣扎的赵天龙,从小就产生了一种反抗思变的想法。

本村小学的傅兴邦老师,为人正直,同情穷人,同情革命。赵天龙10岁时,老师看他聪明懂事,只因家贫,无力读书,就免费收他入学。此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冀东地区许多共产党员惨遭屠杀的白色恐怖时期。反动派的暴行激起老师极大愤慨。每天上课前,他都要求学生在孙中山遗像前鞠躬,并在课堂上抨击时政。少年时期的赵天龙在傅老师的影响下,树立了要为正义而斗争的信念。

赵天龙14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去滦县臻子镇学理发,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学徒生活。

1935年初,赵天龙听说臻子镇“民团”团长贾正权是抗日的,就加入了民团,给贾当勤务员。不久,赵天龙就觉察到:打着“抗日”旗号的贾正权为非作歹,假公济私,掠夺民财。于是,他便愤然辞职回乡。

1940年春,迁西县城内驻有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团的伪军,活动十分猖獗,不断向我根据地进犯。他们不仅大肆烧、杀、抢、掠,还抓民夫修筑公路,以配合他们对我游击区的“扫荡”。赵天龙及本村进步青年,为粉碎敌人的罪恶行动,在共产党员朱林、赵国青的领导下,开展了破坏道路的斗争。他们白天修路,夜晚再偷偷毁掉。敌人对此十分恼火,不仅毒打了伪保长,还到处张贴严惩破坏公路者的布告。他们对敌人的恫吓毫不畏惧,继续进行破坏道路的斗争,使敌人的公路没有修成。

经过破坏道路斗争,赵天龙得到了锻炼,跟党干革命的决心更坚定了。他曾对赵国青说:“只要你们领头,我坚决干到底!”有一天在漆黑的夜里,他又同朱林在一起,剪断县城附近敌据点的铁丝网,并只身爬进据点撒传单。在敌人发现传单、鸣枪追捕时,他早已撤走,弄得敌人惊慌失措,闹腾了多半夜。

在对敌斗争中,赵天龙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1940年冬季,经朱林、赵国青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赵天龙对革命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他与几名党员白天隐蔽在村外,晚上回村走家串户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赵天龙还不避风险,经常巧妙地躲过敌人搜捕,及时完成给党组织传递书信的任务。他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得到区委书记赵启田的称赞。1941年春,他被任命为半壁店村党支部宣传委员,不久又任党支部书记。

1941 年夏,冀东区党委在大张屯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老根据地的除奸反霸工作。做为党的基层领导者,赵天龙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按照上级指示,他组织群众展开了除奸反霸斗争。本村有个汉奸地主,他白天龟缩在家里,晚上出来散布谣言说:“共产党长远不了啦”等等。赵天龙得知后,立即召开群众斗争会,打击了敌人威风,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赵天龙对革命工作一丝不苟,工作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对年老体弱的母亲也无暇照顾。有一次,他要外出,临行前,看到母亲那难舍难分的样子,便安慰说:“妈妈,您自己多保重吧,等革命胜利了,孩子再孝敬您。”后来,为了照料母亲,他不得不和于香凤匆匆地结了婚。就在新婚之夜,赵天龙还亲自带人到县城外破坏敌人的通讯线路。回家时已是次日凌晨。至今提及此事,乡亲们对他这种忘我的斗争精神还感慨不已。

赵天龙在参军前,对敌人进行的最重要破坏行动是烧毁滦河大桥。滦河桥是唐山通往热河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建筑。日本侵略者凭借这座桥,把大批军用物资从关外运往关内。为了破坏敌人运输,上级党组织决定毁掉滦河桥。赵天龙接到任务后,在一天深夜,他带领 20 多名党员、青年,悄悄地摸到滦河桥头,迅速地将秫秸铺在桥上,又洒上火油点燃。霎时,大桥上火光冲天。等敌人前来救火时,大桥已塌毁大部。他们为切断敌人运输线,支援我主力部队作战又立了一功。

1942 年秋,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阶段。敌人为了扑灭抗日的烽火,在冀东抗日根据地武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此时,汉奸武装“反共自卫团”也应运而生。一时,敌人气焰甚嚣尘上。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一些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白色恐怖下,有些意志薄弱者脱离了革命。而赵天龙却知难而上,为了抗日救国,他向党组织提出参加八路军的申请,地方党组织热情地支持了他的要求。当赵天龙回村向亲人告别时,恰巧与伪保长赵玉树相遇。这个汉奸借机劝诱赵天龙参加“自卫团”。赵天龙当即义正辞严地斥责了他的无耻行径。伪保长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为预防不测,赵天龙没有回家去向母亲、妻子告别,当天夜里就踏上了寻找八路军的征程。

1942 年 11 月上旬,赵天龙几经辗转,终于在兴隆县雷杖子,找到了正在扩兵的我冀东军区十一团。入伍后,赵天龙当上了侦察兵。他机智勇敢,很快被提升为侦察排长,不久又调到团部当侦察参谋。

1943 年 3 月,赵天龙随 11 团撤出兴隆,转战玉田、丰润一带。在这期间,他经常带领侦察员深入敌后,侦察敌情,及时准确地为部队提供情报,使我军取得了连战连捷的喜人战绩。

1945 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 11 团奉冀热辽军区命令,挺进东北,建立人民政权。部队出关后,经宽城、平泉,来到凌源、建昌。不久,根据上级决定,以 11 团、 51 团为基础建立 25 旅。此时,赵天龙被任命为 102 团参谋长。

9 月上旬,为扩充我部队装备,维护社会治安,旅部决定在新区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敌伪枪支。根据有人提供的线索,领导派赵天龙带领耿立堂、周凌坤、石皎皎、李医官(周、石、李皆系伪国兵收编)等人,乘坐马车前往建昌城厢区宫山嘴辗子沟屯起枪。到达辗子沟后,他们在群众高发家抓住土匪张殿杰,搜出匣枪 l 支。当天晚上,他们就住在高发家。

以刘兰亭(伪满警尉)、刘坤山为首的反动股匪,接到张殿杰被捕的情报后,马上带队于午夜包围了辗子沟屯。次日凌晨,枪声大作,赵天龙发觉被敌包围,立即命令战士分别向东、北、西三个方向突围。因敌人把守严密,只有耿立堂一人冲了出去。赵天龙跑到大凌河边时,敌兵已经追近,他们边打枪边狂叫:“抓活的!抓活的!”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刻,赵天龙为了不当俘虏,朝敌人打出最后一梭子子弹后,毅然跳进滚滚的大凌河……年仅 26 岁的赵天龙,为了建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转自《朝阳党史资料》总 72 期本刊有删节)

(崔云鹏  编辑)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