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处理设备价格:鲍盛刚:中国模式的创造性毁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02:42

鲍盛刚:中国模式的创造性毁灭

发布时间:2011-07-26 09:37 作者:鲍盛刚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31次

  中国模式可以持续吗?显然不能,因为任何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的增长极限,如果不及时转型和主动采取创造性毁灭,都将难以持续而面临增长趋于缓慢和衰退。从经济层面分析,中国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公式,廉价劳动力+投资+加工制造+出口+外汇储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模式的优势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其问题和转型的必然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货币工资收入上的差异已成为重要的比较优势,因为哪里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企业家就会到哪里投资,现代大规模生产过程能够以相等的效率在世界各地实现,那么资本投资将永远寻求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因为那样才能增加利润。所以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就是资本和技术从高工资国家向低工资国家的大规模转移和流动,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超越国界,对资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U型曲线产业分工结构正是这种配置的结果,即研发,营销在欧美,主要由跨国公司掌控,生产加工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在中国。那么为何选择中国呢?因为中国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有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首先,1978年以来中国已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其次,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其三,资本和技术的引入,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其四,作为最大出口国,中国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目前已达到3万亿美元。其五,作为世界工厂,中国自然又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近10年能源消耗增幅年平均8.9%。其六,大量跨国公司的迁入,中国政府财税收入达到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根据预测中国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


  那么中国模式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模式为什么不可持续呢?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汗水基础上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但是中国人均GDP只有3800多美元,居世界100位以后,相对于日本的十分之一,美国的十二分之一,大约还有1.5亿的贫困人口,中国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多的是欧美跨国公司另外,目前随着中国沿海城市劳动力工资的提高,以及人口老化趋于严重,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减落,由此资本和技术开始流向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国境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中国享有30年的廉价劳动力时代正趋于结束。其次,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处于低端加工生产,离开了美国科技,中国制造无从谈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都由跨国公司主导或有外资背景其三,尽管中国出口总量很大,但60%为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司只是把中国作为廉价的生产基地,绝大部分产品最终市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而目前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经济复苏乏力,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其四,在民生方面,尽管中国财政收入已居世界第二,但中国医疗支出只占GDP的1.2%,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才刚刚破题。同时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导致社会不满和矛盾的加剧,进而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阻力(即民生方面欠账太多,隐藏很多经济如内需拉动型增长和、政治稳定等方面隐患)。总的来讲,中国模式的问题是,一是劳动力被剥削;二是能源遭到空前透支消耗;三是环境被极大的污染。西方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因此也是最大的赢家,它们把资本和技术转移到中国,把生产和加工放到中国,目的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而是为了利润


  那么中国模式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面临的不可持续性挑战是否意味中国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接下来中国将进入一个发展的缓慢期,甚至衰退和出现经济崩溃?这将取决于中国是否能主动转型和进行创造性毁灭的创新,找到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进而进入一个全新和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周期。首先,是如何将发展驱动力由外资渐渐转为内资?中国目前已是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债务国成为债权国,从资本输入国渐渐成为输出国,财政收入已是全球第二大国,这是中国发展转型的物质基础其二,如何从外需转为内需?由于全球需求的崩溃,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继续以外需,出口拉动为引擎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不可能,必须依靠自己产生的蒸汽动力前行,逐步从内部的活力中取得新的发展动力。其三,在全球产业链中,如何加速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抢占下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机?因为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英国因抢占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美国抢占了以电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之后又因为抢占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致使美国继续保持发展的活力。其四,经济发展应如何考虑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无疑中西部的发展,将带动中国内需市场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形成自己的内循环系统,摆脱对外循环系统的依赖,由此使中国经济呈现第二波和第三波的发展。最后,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大变革?(目前来看,这是阻滞中国模式创造性破灭转型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单一制中央集权制和党的历史意识形态党内严酷斗争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治及由政治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逻辑——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学分析)在过去30年,结构的改革明显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因而阻止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只有结构更加合理,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才会更加顺畅。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造性毁灭的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也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它能够保持社会发展长青不老,避免患上经济动脉硬化症。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富足,不管它已经维持了多久的繁荣时期;也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永远存在,即便强大的恐龙,如今也早已消失。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资本和技术在全球快速流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发展也快,衰退也快,经济周期变化愈来愈迅速,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创新的脚步,否则就会落后而趋于停滞和衰退。中国模式已经持续了30年,目前优势正在转化为劣势,如果中国不及时转型和进行创造性毁灭,中国经济将陷入缓慢,衰退,甚至崩溃,反之,中国将进入一个更具活力,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周期,所以中国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与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关键是中国能否自我成功转型和从创造性毁灭中找到下一个全新的中国模式。

 


来源: 共识网 | 责任编辑:邵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