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馨苑别墅小区:基于就业质量的职业意识教育探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41:01
张 桂 宁
摘要:从就业质量内涵和评价出发,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职业意识及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职业意识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就业质量;毕业生质量;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教育
一、就业质量的定义与评价
就业质量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优劣和是否满意的综合性概念,包括了一切与就业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如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前景等。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就业质量的内涵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性质,即工作是否为强迫性的,这种强迫性包括隐性和显性两种;二是条件,包括工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三是安全,包括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场所的安全;四是尊严,即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得到雇主、同事和周围人的尊重,正当权利和权益是否被损害,是否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五是福利,包括工作环境对健康是否有害、是否享受应该享有的福利、是否享受社会保障;六是培训,即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技能培训、是否有专业技术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七是平等,即劳资双方是否在平等的基础三协商有关事宜,劳工是否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参与与自己有关的问题的决策;八是机会,即劳动者在工作中是否有获得升迁的机会、是否有平等的升迁机会。
基于上述认识,就业质量可运用以下指标进行衡量:
(1)平等和权利保护。是否一个只有且非强迫的、机会平等的、有尊严的工作,员工的正当权利和权益是否受到保护,劳动关系是否建立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2)工作的稳定性,可以从一个人曾经做过的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或更换工作的次数来度量,也可以从雇佣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来考虑。
(3)工作报酬。这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员工自身价值及社会认可程度的反映,劳动报酬的可获得性和等价性体现了员工劳动权益的实现程度。
(4)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地点等。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应以法定的工作时间为标准,劳动强度适宜,可以周平均劳动时间来度量。
(5)健康与安全。主要指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包括涉及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的自然环境,以及企业的人文环境,可通过用人单位改善工作场所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投入来衡量。
(6)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否享受到企业应该提供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这是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用应享受项目的比例来进行衡量。
(7)职业发展前景。即是否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性的知识和技术,是否具有职业发展前景,这是衡量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标志,用参与正规或非正规的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以及培训的次数和晋升机会来进行度量。
从以上阐述的指标中,我们看到所有指标的实现,都必须是建立在劳资关系的基础上,显然,劳资关系是决定就业质量的一个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影响劳资关系的因素包括劳方、资方、政府三个方面。而作为劳方的毕业生由于自身质量不高,同样是造成劳资关系不良、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毕业生质量影响就业
当前,毕业生质量不佳的主要表现是:合同签订率低,合同内容不规范、权利不被尊重、劳资双方不平等、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等,这些状况都是劳资关系不良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现象,本文着重从毕业生(劳方)自身质量的角度,对其影响就业质量的原因作进一步分析。
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佳的毕业生质量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专业能力不强。毕业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处理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技术问题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在职场中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影响良好劳资关系的建立,导致就业质量不高。(2)缺乏职业基础知识。很多毕业生尽管学有一技之长,但对国家的劳动政策、就业政策等政策法规不了解,又缺乏对行业特性的了解,对职业岗位的认识模糊,没有充分的职业基本知识准备,无所适从,盲目就业,影响了就业质量。(3)职业主体意识淡薄。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权利和义务对等观念不强,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过于依赖政府、学校、家长,不会也不敢运用法律、依托劳动组织等正当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在维权时,往往采取不理智的行为,影响劳资关系的和谐。(4)缺乏职业价值意识。很多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更没有成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用“有无面子”来认识职业,不愿意从事基层当中的“脏、苦、累”工作,往往错失了许多职业岗位。(5)缺乏职业情感。表现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以膨胀的自我需求为中心,稍有不如意就立即跳槽,跳来跳去,结果一事无成。(6)缺乏正确的职业态度。自我认识不足,没有自我评价与比较,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单纯以收入为择业的标准,职业取向简单化,或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为工作而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心态与“职业人”的要求相差甚远。(7)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后没有把当前工作与事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取向不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讲诚信,甚至违法乱纪等,极大地破坏了劳资关系的和谐。[2]
在上述七个方面中,除了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属于职业意识范畴,可见,毕业生的职业意识淡薄同样是影响毕业生质量,导致毕业生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职业意识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职业意识及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
1.职业意识的内涵。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的总和,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对职前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就是把对前途和未来的美好追求,寄托在具体的职业上,并以此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按照相应的标准去学习和要求自己。对在岗人员来说,职业意识,就是应该指导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3]
职业意识决定着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又决定着职业道德、敬业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它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实际上蕴涵着巨大的启蒙价值。职业意识是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现状。教育部对当代大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当初报考资源的时候有22%的人是没有认真考虑,随便凑合的;有42%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对号入座,看能考上哪个就上哪个。这说明这些学生缺乏主动职业意识和未来意识。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天的大学生毕业生近80%的人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头绪或仅有初步了解。[4]
根据我们对3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意识准备(表1)。
表1  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调查数据统计表(%)
问题
调查内容
百分比
你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何考虑
想做什么已经很明确
24.3
大致方向已经确定
38.1
有过多种考虑,但还没有确定
31.5
没考虑
6.1
家长帮选的
35.3
你当初怎么选择所学专业
因为自己喜欢和了解
15.7
因为就业率高
49
你总是能按照职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吗

17.3
有时能
61.2
不能
21.5
学生职业意识的滞后,一方面直接导致角色定位转变不及时,不能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开展学习,没有确定的职业取向和规划,既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校期间是盲目地忙碌。另一方面,职业意识不强,导致学生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缺乏,阻碍了学生的就业。即使有了工作岗位,往往还要经历“三个不知道”的过程。其一,不知道做什么;其二,不知道怎么做;其三,不知道干到什么程度才算好。[2]
因此,直接导致用人单位(资方)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度下降,从而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1)对职业意识教育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一般院校往往是“以职为本”,仅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职业对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等方面的要求,而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未能从培养“职业人”的角度去关注职业意识要求,忽视了职业意识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没能认识到职业意识教育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作用和重要影响。
(2)职业意识教育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缺乏对职业意识的系统研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没有把职业意识教育的系统工程来加以研究与实践,忽视对学生的职业基本知识教育、职业价值意识的培养、职业情感的培养以及职业态度的培养等,造成职业意识教育内容的缺失,导致学生就业准备不足、毕业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不高。(3)职业意识教育措施不力。职业意识教育缺乏全程化设计,没有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导致职业意识教育“零敲碎打”;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意识的训练;只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忽视了职业意识教育的基础作用,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的事倍功半;只重视就业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的本质区别,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毕业生的职业化程度不高。
四、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的措施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一方面,必须增加对职业意识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在学校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全员化、职业化的共识与氛围;另一方面,要从“以职为本”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切实把人才培养工作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轨道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思想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要充分认识职业意识教育的全程性、连续性、职前性,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的转变。
2.职业意识教育必须全程化、系统化。职业意识的形成不可能是简单的一蹴而就,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职业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养成教育,必须把其作为一项内容、形式、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在各学年中全面推进。例如,第一学年以职业基本知识的教育为重点,第二、三学年则重点通过职业实践方式推动职业角色转换,最后一学年则突出择业、就业指导,形成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并纳入到教育教学计划中。
3.深入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实践。以职业价值意识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意识教育内容体系。要加强职业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价值观等一系列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平等观、职业价值观;要加强职业情感的培育,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所处的职业情境和所进行的职业活动是否满足其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通过构建“职业认知→情境体验→成就评价→激发兴趣→情感提升”的职业情感培育路线,让学生体验职业创造的艰辛和光荣,用成熟的情感对待工作;[5]要加强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态度是指个人职业选择的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和认识社会,做到“知己知彼”,正确择业。
4.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与职业意识教育相结合。职业意识决定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决定职业道德,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意识训练必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职业意识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作为职业意识教育的载体,不断地让学生身临其境,用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用职业责任规范职业行为,既能增强他们思想上对未来职业直接而又深刻的感性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职业指导是职业意识教育的落脚点,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职业指导,把对职业认识、选择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业、就业、职业、事业”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5.加强职业意识教育队伍建设。与职业意识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要求相适应,抽调骨干人员,聘请社会有关专家,组建专门机构,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意识教育队伍。
参考文献:
[1]Decent work? &vocational training[Z]. http://www.ilo.org/public/spnish/region/ampro/cinterfor/pub1/sala/dec-work/ii.htm.
[2]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3]祝世娜.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
[4]全国青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R].人民日报,2005.
[5]许晟等.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六式”方法[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On Occupational Awareness Building Based
on Employment Quality
ZHANG Gui-ning
Abstract: Proceeding form the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mployment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low employment quality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tudents occupational awareness occupational awareness as well as that of occupational awareness building ,and , in ligh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the end.
Key words: employment quality ;quality of the graduates; occupational awareness ; occupational awareness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