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世铎 林宁:温豪杰:荧屏又唱“好汉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09:07
温豪杰:荧屏又唱“好汉歌” 标签:

杂谈




     他的名字像好汉,身材相貌也像好汉,如今,由他操刀改编的弘扬好汉精神的新版“水浒”正在天津卫视热播。尽管观众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他却自信满满,声称新水浒要力争超越老版。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新水浒如何重新演绎古典名著的主题和人物?为何大量启用偶像演员?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他侃侃而谈,一一道来——
        温豪杰:荧屏又唱“好汉歌”



  温豪杰这个名字,是从天津卫视正在热播的新版“水浒”中才得知的,但它的确很“生猛”,一听就像条好汉;他身材健硕,仪表堂堂,颇似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
  他又很时尚。从他传给本报的一组最新图片中可以看到:他或是一身帅气的军装、鼻梁上架付大墨镜,或是一身练功服与少林弟子切磋武艺,或骑在高头大马上面露得意之色……他最喜欢其中一幅头戴泳帽和潜水镜,口衔香烟,赤膊在笔记本电脑上写作的照片,上面题着一行小字:“写作之苦之疯”。
  温豪杰出生在东北长春,父母都是工人,他们兄妹四人挤在一间十平米的小屋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内心狂野,向往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小时候最想去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海边,一个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当时还相当封闭的环境中,他的奢望只能遭到同学们的窃笑。
  当他长成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儿时,梦想终于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借着报考美术院校的机会,他得以在各大城市的考点之间穿梭,两次考试未中,又做为“待业青年”独闯江湖,甚至一度到北京倒卖香烟和服装。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温豪杰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一二三试均顺利通过,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是自己确有实力,还是命运格外青睐于他?
  其实,温豪杰的艺术天赋并非无源之水——他的父母虽是工人,却都有艺术特长:母亲酷爱戏曲,尤擅反串武生;父亲爱说山东快书,最拿手的是《武松传》。而温豪杰不仅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他的“水浒情结”无疑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嗜好读书,《水浒传》则是他的最爱。十一、二岁时,他就在笔记本上凭记忆和想象描绘出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形象。考入电影学院文学系,为他后来的影视编剧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成学业后,他又利用一个天赐良机,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剧本创作,代表作有《可怜天下父母心》、《重庆谍战》、《逆水寒》等。而此次担任新版《水浒传》的总编剧,对他而言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原来,新版“水浒”制片方不仅看中他的才气,更看重中他骨子里有一种血性和豪气,且性格耿直,军人气质浓郁,所以邀他为新“水浒”拉个文学大纲,然后再找编剧界的大腕操刀。不料写着写着,制片方却认可了他的创作思路和文笔文风,最终由他完成了86集新“水浒”的总编剧工作。
  在新版“水浒”开播时,本报独家采访了温豪杰,请他就新“水浒”翻拍的意义、改编原则、人物塑造和演员选择等问题,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水浒”翻拍有无必要,意义何在?


  记者:近年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股翻拍热,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四大古典名著的翻拍。为何时隔十年,你们又重拍《水浒》,其必要性和意义何在?与老版相比,新版“水浒”有哪些改进和突破?另外,我看到有媒体说你“口出狂言”,新“水浒”“必成经典”,你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温豪杰:
我不是说我的剧本超越了老版“水浒”,而是说从对原著主题和人物的重新诠释,以及整体的艺术水准上超越了老版。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新“红楼”拍完,有人又要重拍;新“三国”拍完,也有人要重拍;“西游记”更有两个新版,互不服气;唯独“水浒”出来后无人想重拍。这是否说明我们的新“水浒”暂时还无人能超越呢?
  关于影视的翻拍问题,我认为不能一味反对,而是看这部作品有无翻拍的价值和怎样翻拍。在西方,像《罗宾汉》这样的题材,全世界翻拍了不下一百个版本;《佐罗》的电影就有6种版本,还有雨果的小说,也翻拍过N多次了。而《水浒》迄今只拍过三个版本,能算太多吗?
  新“水浒”与老版相比,到底有哪些改进和突破呢?
  首先,以前的版本由于受篇幅所限,使文学原著的许多情节和人物无法充分展开;新“水浒”篇幅加大到86集,几乎是98版“水浒”的一倍,我认为这是我们重拍“水浒”最主要的一个理由;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角度重新审视经典,呼唤英雄,呼唤兄弟真情,相信定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第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的审美标准和欣赏口味。这三方面就是我们翻拍“水浒”的初衷和动力所在。
               新“水浒”原著进行了哪些扬弃?
  记者:古典名著《水浒传》宣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宣扬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题,同时书也有大量血腥和暴力的描写。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一般都不能回避忠于原著还是颠覆原著、“扬”哪些东西,“弃”哪些东西的问题。做为总编剧,你是如何把握改编中的这些关系和问题的?
  温豪杰:
没错,你说得很对。我们一直怀着对原著的敬畏之心进行改编和再创作,最高原则就是尊重原著,但这种尊重是尊重原著的“魂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原著。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部分,即作品积极的思想意义,对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和对“好汉精神”的呼唤,我这里就不多说了。糟粕部分,如原著中的暴力倾向、封建迷信思想和对妇女的歧视等,我们都要进行重新审视和剔除。
  其一,对原著中相当多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进行大刀阔斧地剔除和改造,如书中九天玄女护宋江,公孙胜与高廉斗法,芒砀山降魔,张顺魂捉方天定,宋徽宗梦游梁山泊等,均予以删节和淡化。我们还把“石碣受天文”改为宋江、吴用人为策划的一个神秘事件,用以凝聚人心,不仅强化了人物形象,情节上也更趋合理。
  其二,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说的就是“水浒”好汉血气方刚,动辄铤而走险,充满血腥和暴力。应当说,在这样一部特定作品的改编中,血腥和暴力不能完全避免,但要看人物的行为动机,分清有理还是无理、正义还是邪恶、除暴安良还是滥杀无辜,弘扬正气,以正压邪,这样的暴力才是过瘾的、能够被人接受的。书中李逵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板斧“排头砍去”;武松杀嫂开胸剜心、血流满地的残忍凶暴手段,便非英雄好汉所为,更不适宜在视觉艺术中直观地表现,所以必须进行淡化和艺术化的处理。
  其三,原著中的妇女形象,除了金翠莲外,不是轻浮荡妇就是悍妇和夜叉,明显看出“水浒”作者对女性的歧视。潘金莲与西门庆、阎婆惜与张文远、潘巧云与裴如海,他们之间的偷情描写,既不能完全回避,又要拍得好看、有分寸,不能陷入低俗和色情的泥淖中。
  记者:有媒体说新“水浒”为潘金莲正名、翻案,是“纯情加闷骚”,做为编剧,你有这样的主观意图吗?
  温豪杰
:人们都说“水浒”是男人戏,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部女人戏,因为剧中许多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皆因女人而起。对潘金莲而言,现在社会进步了,观念开放了,当代人对她的看法自然与过去不同,所以必须用今天的视角客观加以表现。她有她的不幸,按今天的标准来说,她不过是婚外恋,只是做错了事,要接受惩罚而已。
                为什么重新演绎宋江等好汉形象?
  记者:在“水浒”中,最核心也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宋江、林冲、武松和鲁智深,这几个人物写好了,整个戏就活起来了。我注意到,其中张涵予饰演的宋江不仅戏分多,在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上也有老版反差较大。你是如何重新演绎这些人物的?
  温豪杰
:在原著和老版“水浒”中,宋江的形象太过软弱,显得唯唯诺诺,有点窝囊。你想,如果宋江只是扶危济困的“及时雨”,缺乏英雄气概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如何让他手下那一百零七条好汉俯首贴耳地跟随他“替天行道”呢?所以,我们在新“水浒”中突出表现宋江是个真英雄,有大智慧和大气概,有家国情怀和领袖魅力。而张涵予塑造的宋江,不仅有内敛的智谋,忠厚的本性,更有一种硬汉的气质。我不赞成现在有些人以“阴谋论”解读“水浒”,人民需要的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而不是“厚黑学”宣扬的那些东西。此外,我们加强了林冲在反招安中的作用,最后没有让他被气死,而是为了大局牺牲个人。对鲁智深则凸显了他的义气和嫉恶如仇的本色。“遇到凶兽做凶兽,遇到绵羊做绵羊”,不认命,敢拼命,为了尊严不要命,这是我们民族应当发扬的宝贵性格特征。
                        为什么启用大量偶像演员?


  记者:新“水浒”有一个鲜明特点:启用了大量英俊潇洒的偶像演员出演剧中的英雄好汉和其他人物,如李宗瀚、佟大为、杜淳、胡东、景岗山、黄海滨等,所以有人评价新“水浒”“把经典名著拍成了偶像剧”,这是你和导演有意为之吗,为什么?
  温豪杰
:首先国内偶像级的明星很多,许多明星是主动请缨投奔新“水浒”剧组的。我们的原则是谁适合用谁。比如胡东,模特出身,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起初并不被看好,但一场戏试下来,大家觉得林冲就得是他:气场对。而且在表演中,这些偶像演员与角色非常贴近,有些演员拍完新“水浒”,一两年都未从角色中走出来。
    为何选择英俊潇洒的偶像演员?因为“水浒”英雄本来就是百姓心中的偶像,我们作品的整体风格又是理想化的,除了李逵、鲁智深这样特殊体型的角色,一般都要唯美一些,以减少其身上的“匪气”。我想这也是为迎合当代观众心目中“英雄”的审美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