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少年团firemp3微盘:毛泽东一天回18封群众来信令谁汗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7:44:04
毛泽东很注意倾听人民的声音,非常重视人民来信,经常拆阅给他的信件,并尽可能地回信。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5月上旬,他就回了将近80封信,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信,但对于人民送来的礼物,他从来不轻易收取,廉洁奉公,并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2011年7月7日新华网)



应该说,信访工作是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体察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领导干部重视不重视信访工作,实际上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群众信访案件高发,积累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群众与少数干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情绪。究其原因,与当地领导干部不重视信访问题,对待信访群众态度冷漠甚至千方百计回避信访群众,导致一些问题久拖不决密切相关。



正因如此,建议这样的领导干部静下心来,对照毛泽东“亲力亲为”信访工作、特别是一天回复18封群众来信这面镜子,好好反思一番。



毛泽东把人民信访工作看做是党和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干部了解人民疾苦和呼声的重要渠道与途径,是与人民群众沟通的一种有效载体。在繁忙的国事活动当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亲自受理人民来信,倾听人民群众中的不同声音,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落实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像毛泽东这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力亲为”信访工作,哪怕来信反映的是芝麻大的小事,也要细心对待,耐心回复,真心办结,那么,还会出现一些地方周而复始的重信重访、越级上访、聚众上访吗?



我们常说,领导是人民的“公仆”,说的是领导要为人民群众作主,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领导,连群众写给你的信都不愿意看,你怎么能知道群众心里最盼、最难、最怨、最急的问题?这些问题你不知道,又怎么去为他们行服务之能,履公仆之责?有的人可能会说,领导很忙,那么我们不妨一问:你忙什么?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你不忙群众利益你还能忙什么?再者说了,你就是再忙,恐怕也不能忙过当年的毛泽东吧?


所以,当官民为本。希望我们所有的公仆们都能减少一些应酬活动,像当年的毛泽东那样亲阅群众来信,亲复群众来信,直接倾听群众的心声。这样,和群众的感情就会更深些,自身素质就会提高得更快些,工作也会做得更好些。这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