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尘防震防眩灯:任半塘先生趣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21:33
 任半塘先生在《唐声诗》“总说”的最后总结说:“二编使命,首在完成环节,贯通历史,一如上文所陈;今既攻其起承之键鑰,摸索唐诗所有声、容之名实,至少如此,乃切望并世学人上治古乐府、下治宋词元曲之声容名实者,同时有更大进展,因与二编他日之行,挟持提挈,沆瀣相须,终使其事之贯也彻,而达也远,并不因此居间一环发义太迟,历程尚浅,乃步调不协,有所遗误,幸何如之!”

其结句云:“一九五九年七月,半塘草于成都。时《唐戏弄》稿排已竣,印行在即,快着先鞭矣。”

半塘老人这篇后记写得有胸襟,有气魄。所谓“二编使命,首在完成环节,贯通历史”、“今既攻其起承之键鑰”云云,正是杜甫所谓的“立登要路津”,把握学术大势,抓住关键环节,以我一己之力而承之担之,为后人开道路,做方便门。这是大家所需具有之胸魄。

任半塘老人以不凡的胸襟和气魄,开创了一个研究的帝国,他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虽然名头并不响亮。

“时《唐戏弄》稿排已竣,印行在即,快着先鞭矣”,简直为《唐声诗》落后而十分遗憾!他简直是把《唐戏弄》和《唐声诗》看作两个孩子,在一边看他们竞争,而且还要现出慈父的偏心呢!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惟大丈夫能本色,此老好玩啊!

而其为人也十分有意思,有一些趣闻轶事。据说此人读书,极其有计算,有城府,非一般人能比。别人读书是一本本读,他是一排排读。在图书馆里,一排排架子地读过去。更重要的是他有规划。据说他脑子里总是同时想着好几个研究计划,记忆力又奇好,读到一本书,看到一个观点,往往就知道能够用到那个研究计划里,能做什么样的材料。敢于一排排读书的,据蒋寅先生说,他自己能做到。他在社科院的时候,把社科院关于清代诗话的书,也是一本本读过去的。但蒋寅先生是做清诗话提要,主要是整理,不是系统、体系的研究,还是不如半塘老人!

新中国第一批博士招生,半塘老人看中了王昆吾(王小盾),也有一些轶事。

据说面试时,半塘老人事先说明:读博士期间,不准结婚。那时候王昆吾年纪已经不小了,一听这话就傻眼了,博士不能不读,可是终身也不能耽搁。于是在等待入学期间,咬咬牙,狠狠心,找了个对象,把婚结了!老师牛,学生也牛。半塘老人也没有办法,自己也没有说开学之前不让结婚。

开学了,别的学生是住校读书。半塘老人不是。他找来一个书桌,放在自己家窗户底下,给王昆吾读书专用。据说老先生还不放心,隔不了多久,他就拄着拐杖偷偷地过去检查一下,看王昆吾又没有偷懒。如果没有在用心,就啪的一杖。据说检查的频率是15分钟一次!那时候老先生都是80多的人了!

王昆吾就那样熬日子,有家也不让回。据说有一回他老婆到上海来出差,半塘老人发慈悲,准了半天假。可怜的王昆吾赶到江对岸,和老婆匆匆见面,半个小时后就回来了。据说夫妻抱头泪别!这可是新社会啊,什么世道么!好在王昆吾也是做出来了,蜚声海内外,也不辜负半塘老人的一番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