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兼职:吴翠红:捕风捉雨映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5 02:19:06
',1)">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先宏 通讯员陆铭 实习生杨坤 雷小燕
“丁零!丁零!……”
一阵紧似一阵的电话声,把刚睡下的吴翠红惊醒。
“吴台长,通城、崇阳一带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电话那头,预报员的声音急促。
一路小跑,吴翠红赶到天气会商室。
紧急会商,吴翠红与值班的首席预报员、预报员取得共识,马上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红色,级别最高的预警信号!这是当晚发出的第五个预警信号。此时,时针已指向6月10日凌晨3时50分。
吴翠红仍放不下心来,拿起电话,分别找到通城、崇阳气象台长,要求他们赶快向当地政府通报,组织防汛抗灾。
接着,又紧急起草报告,传真至省防汛办、应急办……
如此紧张的不眠之夜,在吴翠红的气象生涯中,不计其数。
今年初,作为副台长,吴翠红全面主持武汉中心气象台的工作。
甫一上任,吴翠红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冬春连旱,百年不遇。作为防灾减灾决策的前哨,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吴翠红——这个刚过不惑之年的柔弱女子,能否挑起这副重担?
有压力就有动力。吴翠红的应对是汇聚大家的智慧,紧盯每一个变动的气象因子。
自5月12日至6月2日,吴翠红和她的预报员团队,准确抓住了5次降水天气过程,为人工增雨赢得了时机。副省长赵斌为此高度评价他们:“为有效缓解旱情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接着,吴翠红和她的团队又在全国第一个作出准确预报:从9日开始我省入梅,比常年提前一周。9日至10日、13日至15日,有两次强降水,要预防旱涝急转。
由旱而涝,几乎就发生在一瞬间!其罪魁祸首,就是暴雨。
引发暴雨的天气系统,水平空间尺度小、时间变化快、突发性强,预报难度极大。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也只能提前30分钟到1小时作出准确预警。6月9日和10日的那场特大暴雨,吴翠红和她的团队不但提前24小时做出预报,还准确点出它的中心在鄂东南。预报员们说,这要归功于他们进行的中尺度暴雨天气研究。
从2008年开始,武汉中心气象台分别主持、参与了中尺度天气分析示范项目研究和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项目的开发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吴翠红和首席预报员龙利民,通过分析湖北208个历史暴雨天气个例,建立了4种中尺度暴雨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并已经在预报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今年入梅后的首场暴雨预报,就是成功的例证!
作为省气象部门科技拔尖人才,在吴翠红的科研档案中,还记录着更辉煌的成绩: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湖北省气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一等奖;2010年,湖北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捕风捉雨20年,吴翠红说,每当有重大灾害性的天气,她的心就会一直纠结着。
入梅后的第一场暴雨,尽管提前24小时做出了预报,提前3小时发出预警,但吴翠红心里还是很难受。因为,“灾害还是造成了人员的伤亡。”
吴翠红说,准确预报灾害性天气,她会感到幸福!但这只是简短的一瞬,接下来依旧是揪心。因为,天灾不可抗拒,它意味着可能发生的生命、财产损失。
如果漏报、错报,她一定深深自责。“其中的难过与沉痛,只有天气预报员才能体会。”吴翠红说。
在吴翠红20年天气预报生涯中,有两件事让她终身不忘。
一件是上世纪90年代。那年的5月,鄂西北发生强对流天气,作为值班预报员,吴翠红晚发警报几个小时。
另一件是2005年,房县发生严重山洪,吴翠红被派去调查灾情。一个村支书告诉她,因为及时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全村人安然无恙。
两件事的反差对比,让吴翠红切身体会到天气预报员职业的伟大。也正因如此,她常常提醒自己,只有不断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才能对得起这份职业!对得起党和人民!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情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