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关于赖宁同学被烧死的二三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13:18

关于赖宁同学被烧死的二三事

    赖宁同学被大火烧死的时候,我才四岁。后来上小学,电视里播放赖宁的传记电视剧,我 曾经熬夜看了好几天,我妈也陪我一起看。看到最后山火燃起,赖宁跟两个同学跑去救火 的时候,实在撑不住了,只能回卧室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问,赖宁怎么了?当然是死 了,早就死了,然后被做成肖像,挂在学校的走廊里——我的小学、中学都挂过他。

    赖宁烧死时的镜头我还有印象,因为电视剧片头有播:他拿着枝条用力扑火,最后被大火 逼到一棵大树旁边,紧紧抱着大树,声嘶力竭地高喊:“妈妈!妈妈!”也不知道他出来 救火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妈妈;现在快死了,连喊几声妈妈,是求救还是悔过?这应 该是出自编剧的虚构。我妈妈当时在旁边一边看一边摇头,说:“他这么小的人,这么一 根枝条,能扑灭什么火?这不是去送死吗?”然后反复告诫我,绝对不许学习赖宁。

    我妈不准我学赖宁,学校却号召我们集体学赖宁。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一日,《人民日报》 发表文章《学习赖宁》:“他胸怀大志、爱国爱民;他勤于动脑动手,热衷科学试验,富 有创造精神;他兴趣广泛,求知若渴,全面发展……”此后的几年,各地中小学经常反复 广播这几句话,我的同桌有一次听见了,非常不屑地评论了一句:“人都死了,屁都没有 了。”那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话:“我希望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来学习赖宁的榜样,象他那样 做党的好孩子。”学习赖宁的榜样,是指学习他拿着小树枝扑火,还是指学习他被烧死? 或者指学习他一贯不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一回事,徒手攀登绝壁采集云母,独自一人捅马 蜂窝被蜇的鼻青脸肿?

    赖宁有一篇入选许多作文选的文章《捅马蜂窝》,兴致勃勃地描述了他拿着一根棍子捅破 马蜂窝,脸上、身上多处被蜇,趴在草丛里不敢动弹,末了还意犹未尽地拿起一块蜂窝舔 了一下,发现一点都不甜云云。看了这篇文章我有一个感想,那就是他死的一点也不冤枉 :我们这些小屁孩捅个马蜂窝还知道用雨衣、油毡把全身裹着,而且捅完之后要赶快跑, 不能留在原地被蜇;他都上初中了,还不懂起码的自我保护,不被活活蜇死算他命大。至 于拉着几个同学徒手攀岩,既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又违反了一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 电视剧和书籍里居然以此作为赖宁热爱自然科学的根据,简直是脑袋被驴踢了。

    在最终被烧死之前,赖宁曾经扑救过两次山火,两次都化险为夷,好像也没有大人出来教 育他今后不能这么干。如果换了我家,或者我同学家,肯定早就把我暴打一顿然后关三天 禁闭了。当那场超级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赖宁本来已经被车辆转移到山下,眼看就可以回 家了,却还拉着两个同学,偷偷跑回山上——他一个人不怕死倒也罢了,非要拉别人一起 不怕死,该说他勇敢,还是说他残忍?三个13-14岁的少年,拿着三条树枝,能扑灭什么 大火,可想而知。扑到最后,三个人玩累了,该下山了,道路却被大火完全封住。于是三 个人决定分头逃命,另外两个人都逃出来了,烧伤都很轻,唯独赖宁被烧死了,而且烧的 焦黑。我觉得,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胜利:因为赖宁不尊重自己的生 命,没有足够的求生意志和求生智慧,所以只有他被烧死,他的不怕死基因就此断绝,那 些尊重自己生命的同学们活了下去。

    新闻报道是这样描述赖宁的遗容的:“赖宁的遗体像一尊雕像:他,右臂紧紧地挽住一棵 小树,额头搁在土坡上,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四周 缕缕青烟袅袅地升腾着……”这是一种绝妙的行为艺术,虽然当事人并没有成为艺术品的 主观愿望。我一直在寻找这张照片,但一直没有找到,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拍摄下来。在 脑海中还原这幅场景,怎么也不像英雄的遗容——脑袋朝下,一条腿朝上,眼镜也没了, 分明是垂死挣扎的动作,如果做成一尊雕像,大致会让人感到滑稽。网上的赖宁纪念馆有 赖宁追悼会的照片,他的遗体上面盖着白布,同学们则哭丧着脸从前方走过。我真为他的 同学悲哀,小小年纪被迫观赏一句烧焦的尸体,还要在灵堂外宣誓学习这具尸体,这该给 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多么深刻的阴影啊!        

石棉县广播站的播音员流着眼泪播诵道:“小树啊!请记住,为了你的存在,小赖宁才献 出了宝贵的生命;青山啊!别忘了,正是为了你的常青,我们的小赖宁才付出了自己的青 春年华!”这种煽情不但令人作呕,而且令人纳闷——小树和青山为什么要感激赖宁?从 主观上看,赖宁应该知道自己拿着一根小树枝对扑火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他不知道,只能 证明他思维有问题。从客观上看,赖宁还对救火工作造成严重扰乱,石棉县消防队被迫出 动几批消防员,在火区进行拉网式搜索,直接延迟了火灾被扑灭的时间。老子说的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管你是赖宁还是列宁,在青山看来都迟早要变成粪土;可是 我们的宣传机构不但要恶心人,还要恶心青山、恶心小树,这就有点过分了。当然,被恶 心的最多的,还是我们这些九十年代初的小学生。

    在众多宣传赖宁的稿件当中,唯一令我有点感动的,是下面这段话:“赖宁的妈妈一直在 急切地等着儿子归来。……此刻,她做好了饭,站在院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归来的人们, 可偏偏没有自己的儿子。儿子准是扑火扑得太累了,在附近同学家睡着了,妈妈这样假设 着,安慰着自己恐惧的心。深夜11点了,丈夫病情加重,无法行动。赖宁的妈妈实在等不 下去了,带着女儿准备上山寻找儿子,但被人劝了回来。她的心啊,就像在火上烤着,疼 极了!凌晨3点,她又跑到了森林防火指挥部……”可是她最后等到的,只是自己的儿子 被烧焦的尸体。赖宁的妈妈有错,在赖宁捅马蜂窝、徒手攀岩、两次扑救山火的时候,她 应该立即声色俱厉地训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赖宁最后居然自寻死路,被烧成一 块焦炭,显然不是她的本意。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说法,无后而死的是不孝,在父母在世 的时候去冒险的是不孝,冒险而死于非命的是不孝,赖宁都占全了。父母没有好好教育子 女,子女就以不孝作为回报,真是求仁得仁,又何怨?

    去年是赖宁光荣烧死二十周年,我很害怕听到各地组织中小学生纪念的消息;一年过去了 ,悄无声息,我很欣慰。如果说有什么不满,那就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应该将赖宁的烈士 墓拆毁,将全部赖宁像取下(听说有些地方已经取了),赖宁传记、赖宁日记这些书一律 从学校图书馆撤下,最好把赖宁的革命烈士证书也收回。赖宁的父母还活着,应该让他们 到各地现身说法,反省自己对子女教育的缺陷、错误,告诫下一代家长不要重蹈覆辙。二 十年来,我们的宣传部门和媒体也进步了不少,不会再拿这种鲁莽轻生的二愣子作为宣传 典型了,“英雄少年”的称号多年没有提了,今后最好也不要再提。

    中国从古到今都不缺少年才俊:先秦的甘罗,汉朝的缇萦,三国的孔融,唐朝的李泌,宋 朝的司马光、明朝的夏完淳等人,都是足以彪炳青史的人物。这些人有的为民请命,有的 才思敏捷,有的临危不惧,有的大义凛然,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榜样。到了现代,突 然加进来一个英雄少年赖宁,恐怕司马光等人都要气得活过来了。轻生死重大义是中国人 的本份,轻生死重树苗则是近代新发明的东西,而且逐渐演化为不管成本收益,死了拉倒 。按照这种逻辑,缇萦应该拿刀子去行刺汉文帝,孔融应该一语不合跟客人打起来,司马 光应该毫不犹豫地跳进水缸,夏完淳也别组织什么反清起义了,直接一死了之。我们的教 育制度,原来是想培养这样的人才啊。

    附带说一句,我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把赖宁死时的那幅雕像一样的照片,以及烧焦的尸体 盖着白布的照片,分发到各个学校,取代原先衣冠楚楚的赖宁像,下面附上一句话:“这 就是不珍惜自己生命,违反森林保护法规和消防部门命令的下场;这就是父母教育失败的 下场。”有了这两张照片,中小学生主动求死的倾向,大概会降低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