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桥学院宿舍按什么分:金铃子散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02:00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本方由川楝子、延胡索两药组成。用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所致之胸腹胁肋疼痛,或痛经,症气痛,时发时止,食热物则痛增,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等症。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之功用。 
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诸痛的常用剂。药虽两味,但功效卓著。方中川栋子清热行气,泄气分之热而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行血分之滞而止痛。服本方可使肝郁解而热自清,气血行而疼痛止。《古方选注》曰:「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由于川楝子亦名「金铃子」,本方以其为主药,且剂型为散,用酒调下,故称「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

.technology-def{height:1%;margin:0 0 30px 0;position:relative;zoom:1;padding-top:5px}.technology-icon{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tec-icon.gif) no-repeat;top:0;left:10px;width:25px;height:30px;position:absolute}.technology-def a{text-decoration:none}.technology-def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technology-def h4{padding:6px 0 0 36px}.technology-def dt{color:#666;float:left;display:inline;width:90px;text-align:right;font-size:14px}.technology-def dd{display:inline;float:left;width:600px;font-size:14px}.technology-def .tech-foot{margin-top:10px;line-height:25px;font-size:12px;color:#666;border-top:1px dashed #ccc}.technology-def .tech-foot span{float:right;margin-right:10px}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金铃子散
英文名称:
jinlingzi powder
定义:
同名方约有5首,现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方。组成:金铃子、玄胡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可。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金铃子散-《杨氏家藏方》卷十。
金铃子散-《万氏女科》卷三。
金铃子散-《朱氏集验方》卷三。
金铃子散-药理作用

编辑本段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方源〗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金铃子 玄胡索各一两(各9g)  〖用法〗 为细末,每服三钱(9g),酒调下。  〖方歌〗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主治〗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用〗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病机〗 本方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若用于痛经,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香附等以增强行气活血之功;用于疝痛,可酌加橘核、荔枝核等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力。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属肝郁化火者,均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因本方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慎用。

编辑本段金铃子散-《杨氏家藏方》卷十。

  〖组成〗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  〖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编辑本段金铃子散-《万氏女科》卷三。

  【来源】《万氏女科》卷三。  【组成】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加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编辑本段金铃子散-《朱氏集验方》卷三。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三。  【组成】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禁忌】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制备】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用法】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诸痛的常用剂。药虽两味,但功效卓著。方中川栋子清热行气,泄气分之热而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行血分之滞而止痛。服本方可使肝郁解而热自清,气血行而疼痛止。《古方选注》曰:「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由于川楝子亦名「金铃子」,本方以其为主药,且剂型为散,用酒调下,故称「金铃子散」。

编辑本段金铃子散-药理作用

  金铃子散的抗炎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和大鼠背部气囊模型、巴豆油混合致炎剂诱发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形核白细胞(PMN)的发光强度。大鼠气囊炎性渗出液中PGE2、IL-6和大鼠血清皮质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O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金铃子散对大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气囊炎性渗液中PGE2、IL-6、NO,对气囊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无明显影响,金铃子散药物血清和延胡索乙素能明显抑制激活的PMN化学发光。结论显示金铃子散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部分在于抑制PGE2、NO、IL-6的产生,抑制PMN产生氧自由基,但与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无关。
开放分类:
医学中药中医方剂散剂
我来完善 “金铃子散”相关词条:
失笑散丹参饮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四磨汤橘核丸半夏厚朴汤良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