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氨基酸名词解释:为什么寒门子弟的路越走越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35:28

为什么寒门子弟的路越走越窄?_____答广州《信息时报》记者问

2011-08-12 22:17:07

归档在 我的读书与教育生活 | 浏览 23173 次 | 评论 10 条

 

       为什么寒门子弟的路越走越窄?

——答广州《信息时报》记者问

 

 

           许锡良

 

 

记者:许先生,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想采访一下您。就是最近网上流传寒门子弟的出路的讨论。目前,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全国名牌大学,来自农村的生源越来越少,比例越来越低,而且即使上了重点大学,也未必有机会能够入主流社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想听听您的见解。

 许:不客气。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最近我也关注到这个问题。确实有资料显示,北大清华来自农村乡镇的生源比重只占到10%左右,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这与我八十年代读大学时,全国重点院校农村生源占到40%以上,大不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那时上了大学,几乎都是专业对口使用,你考了什么专业,读了什么大学,毕业分配时,就可以进入什么行业。比如,你读银行学校,毕业一定是进银行工作的,你读电力专业,将来也一定是进入电力行业的。虽然,那时也有走后门,风气也不正,但是,毕业分配时,至少你可以进入那个领域。现在不是这样。你即使读了名牌大学,即使专业对口,你也不一定能够进入这个行业。原因很简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形成一个个垄断利益集团,那时社会相对比较开放,机会对整个社会开放。不仅高考录取机会,在同一个省的范围内机会相对均等,而且毕业以后的就业机会也相对比较均等,那时平民百姓子弟,读完大学进入国营大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要害部分的不乏其人。现在的情形大不相同了。读什么学校,不仅仅是看高考分数,更重要的是还在于金钱与权力的筹码。即使高考分数不高,也可以通过用钱买,或者弄一些名誉称号,越过高考分数线。各种力量对比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

记者:您认为目前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许: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社会垄断利益集团的形成,权力与利益的分配格局已经越来越垄断在少数人手中。中国0.4%的人聚集了社会70%的财富,而且这70%的财富,绝大多数是有官方背景的。准入的机会被垄断了。因此,人们才会惊呼中国现在是官二代、富二代的社会。也就是拼爹拼妈的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寒门子弟的路越走越窄,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当然,以中国社会之大,个别寒门子弟仍然有成功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几率是非常之低的。这样的机会正如中了500万彩票奖,那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记者:您能够说说形成今天的垄断集团的利益格局的根源吗?

 

许:说来很复杂。根源要从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城乡户籍、身份的二元结构说起。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其实就是形成了剥夺与歧视的根源。中国半个多世纪城市的发展是靠剥夺农民的利益来发展的。而且这种剥夺,用户籍与身份制度固化。我生在中国最落后的农村,读小学时记得,当地农村要卖1300斤稻谷,才可以买一块成本只有10元左右的上海牌手表或者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当时一百斤稻谷的价格是9元多钱,而一块上海牌手表是120元,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也是150元左右。农产品与工业用品之间巨大的剪刀差,那是无法形容的。而且在计划经济下,所有的价格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之后,农村的孩子开始有机会通过高考获得进入城镇与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有了这个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之间的矛盾。但是,80%以上的教育资源一直是被各大中小城市垄断了的。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一线大城市,而且这些教育资源又向所在的城市倾斜,自然,这种情形会越来越严重。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各省之间有比较,现在是各省自己命题,考试成绩之间也无法比较了。各省自己命题,各城市自己划分录取指标,权力与资源都掌控在大城市手中,出现这种情况是再自然不过了。考试的内容与标准也是以城市取向为标准,农村的孩子天然缺乏竞争力。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几岁弹钢琴、接受外教人的口语训练的,如果将这些作为录取标准,显然寒门子弟是无法与富家子弟竞争的。

 

记者:那您能否谈谈,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许:危害是很显然的。比如从道义的角度说,这是严重践踏人权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录取学生时从来都是向贫困学生倾斜,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录取标准要相对低一些。而且录取之后,读大学得到奖学金的机会也相对要多得多。他们的社会在教育机会上,首先考虑的是公平与正义。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教育就是平衡社会不公的利器,许多寒门子弟,就是通过受教育,重新改变自己的命运。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现任黑人总统奥巴马,都是出身寒门,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读名牌大学,并且毕业之后成为总统。他们的社会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垄断利益集团,特别是没有官方背景的垄断利益集团,他们并不要求平均,只是要求社会给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

 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来看,中国寒门子弟机会越来越少,官二代、富二代与穷二代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将大量平民百姓中卓有才华的子弟压在社会的最低层,这是社会财富的损失,也是对民族生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中国历朝历代发生的动荡与暴乱,都是因为这样的精英人才被压抑得太久太多而造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是没有希望的。

 

记者:那您谈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吧。

 

许: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说得清的。最近一直在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国从表层来看是公平正义的问题,从深一点看是制度问题,但是,从根源上寻找不难发现,中国公平正义问题以及制度问题,后面都是文化问题。说到底,是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出了问题。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儒家的那一套,这一套价值观,简单说来就是:读书做官,身份等级,成为人上人,然后多子多孙,福、禄、寿。追求的是做人上人,论血统与出身。而不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社会。可以说这一套价值观,一定会追求权力,然后用权力垄断财富,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看自己过得怎样,而是看与他人相比过得怎样。中国每有天灾人祸,严重缺乏同情心,相反,幸灾乐祸的很多,为什么?因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鞋子穿,那么他不是去靠劳动创造解决鞋子问题,而是靠看到一个人没有脚,来取得心理平衡。因此中国才会形成今天的互相投毒的社会。城里人对入城的农民工,也是歧视有加。今天暂住证,明天保安费,认为他们素质天然低下。而受到歧视的农民,也有强烈的报复欲望。一些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尽量多打农药,有时不是为了杀虫,而是为了害城里人。说打那么多的农药,怎么就吃不死你们城里人?这种人心很可怕。因此,在中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化价值观很有必要。让社会形成人性化社会,形成能力本位的公民社会,才可能真正和谐稳定。

 另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很成问题,由于逻辑缺乏,讲道理的能力差,道理讲不下去,也不遵守游戏规则,因此,愚民政策与暴力事件不断。同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缺乏缜密性。凡事大致差不多。最近出现的“温州7.23”动车相撞事件,就说明现代社会与现代化就是一种精细的生活。从技术到管理,都不能够有丝毫的马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学习,面向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开放,要追求真理,而不是强调特色,更不是用特色取代对真理的追求。在中国社会真正兴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消除官本位社会,特别是用权力践踏科学规律的事情,官大、权大并不代表掌握了真理。在目前,只有公民社会,民主法治社会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权力受到有力的监督。中国的出路不是回到传统,而是回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以前开放主要是在经济上,特别是资金上,最多只是在技术与管理层面,其实真正代表一个社会软实力的开放是思想文化层面,特别是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的开放。然而在这方面,我们不但没有开放,反而用特色阻塞了开放。国学复古是没有出路的。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一一解答。如果有兴趣,可以上我的凤凰博客,作进一步的了解。

 记者:好的,感谢您花费宝贵时间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许:不客气,欢迎你们的提问,感谢你们报纸对这些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