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哪些名胜古迹:梦开始的地方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34:26
2006年, 一部以记录世界性强国发展历程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很快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发现,一个个崛起的大国,无论历史背景和国内外政治思想环境如何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要依托海洋和国际资源。

    学者进一步指出:在世界性大国诸多的经济形态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是国际港口型的全球经济。那是一种以港口为依托、港口城市为平台、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制造和服务产业为支撑、内陆为腹地,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对大连来说,港口就是一个支点,开放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它好比一个发动引擎,一点火就会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渗透在城市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落,成为人们实现梦想的强大动力。

    编者按

    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崛起的海岸》是2010年度《时代之魂》——大连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成果。这部专题片从去年8月开始在大连广播电视台推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今年春节期间在大连电视台主要时段重播,引起新一轮热潮。日前,《崛起的海岸》主创人员对专题片及文稿进行了修订,由大连出版社、大连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在大连新华书店发售。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报对解说词进行连载。

    一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董志正

    1950年2月14日签订协议以后,中长铁路和大连港逐渐移交给中国,双方建立了交接委员会,到年末的12月31日,双方进行了签字,交接就完成了,大连市是由大连市市长毛达恂在签字书上签的字,而且他是市长兼大连港的第一任港长。

    【采访】 大连港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伟

    我们三人,毛达恂、我一个,还有董福亭,当时苏联一个港长、一个副港长,还有一个女的会计师。当时就是在我们的办公室,那是里外套间,又是大会议室、小会议室,都很大的,在那签字的。

    【采访】 大连港劳动模范 王玉吉

    我说,周总理,我是大连港的。周总理说,你是大连港干什么的?我说,干装卸的。周总理说,好啊,你们工人不是作主了嘛!

    【采访】 大连港退休职工 《大连湾往事》作者 郭慧敏

    有些老工人抢活干,外人看,抢活是抢什么,就是抢钱,哪有钱?没有钱,我多干点活,就觉得这个东西是我卸下来的,活是我干的,我马上就扬眉吐气。多干点活就扬眉吐气,不是说拿钱就扬眉吐气,什么叫老码头精神,当时人的精神很朴实、很朴素。

    【采访】 大连港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伟

    大连有些大型国企的设备,像机车厂生产的车头,那个东西当时出口,只有大连港能装卸,有设备、有水深、有码头、有条件。还有我们国家南方搞的发电厂,大型的发电设备、涡轮机、上百吨的大件,全国港口能靠上岸,能直接装卸的,没有。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只有大连。

    【采访】 大连港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伟

    援建了很多港口,湛江港全套人马,连消防队都是大连港的,其他上海、天津、广州,都有大连港的干部,有的当调度室主任,有的当副局长、书记,还有的当局长。

    【采访】 大连港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伟

    儿童公园是我们建的,原来叫海港公园,劳动公园原来不是这样,荷花池是大连港包下来硬挖的。还有棒棰岛的建设,市内路两旁绿化的树都是大连港搞的,工业、农业都有所支持。

    【采访】 大连石化公司退休职工  徐履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公共汽车都背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中国那时候贫油,我们那时候炼的油都是外国油,也叫洋油,所以当时很希望能有国产的石油。

    【采访】 大连石化公司退休职工 于瀛河

    可是大庆油并不好炼,大庆原油的组分、操作条件和参数都与过去加工的原油不同,多年的老经验用不上了。大庆油闪点低、凝固点高,炼油时一不小心就会着火、凝管线,但大庆人能把石油采出来,我们就一定能把油炼出来。后来我们就摸索出加温和脱盐的办法,把油炼了出来。

    发端于晚清洋务运动的港口和近代城市建设,在中日甲午战争的血色黄昏里,刚一开始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片美丽富饶土地由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自主历程,给大连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从港口建设开始,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列强,用掠夺和残暴,用大连工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建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这是殖民者的天堂,却是大连人不堪回首的屈辱记忆。那些由近代文明带来的城市规划、西方建筑、公共设施,乃至体育和娱乐场所,都几乎被殖民者所独享,而对于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大连市民来说,这近在眼前的繁华,宛如不可触及的梦境,只能给原本已经受伤的心灵再添上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响起,旅顺和大连这两座仍处于苏联军事管制当中的城市,终于听到了回家的召唤。

    1949年12月16日,莫斯科。五星红旗和苏联红旗在凛冽的寒风中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和新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亲切会面。两个多月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一系列协定,这其中,就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时任大连市市长的毛达恂,成为大连港的第一位中国港长,而第一任党委书记,则由王伟担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位91岁老人,仍对签字仪式那天的情景记忆犹新。

    从1899年到1951年,大连开埠已经52年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港口上空升起,向进出港的船只昭示着主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城市,也开始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主权。早在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韩光为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并带领一批干部来大连组建旅大金党政警群机构。1947年4月3日,相当于省级政权的关东公署在旅顺成立,1947年12月,关东公署由旅顺迁往大连,为旅大地区最高行政领导机关,统辖大连市、旅顺市、金县和大连县。1949年4月27日,关东公署改为旅大行政公署。1950年年底,撤销旅大行署区和大连市建制,建立相当于省级政权的旅大市,辖旅顺市、金县、长山县和7个直属区:中山、西岗、岭前、沙河口、甘井子、营城子、小平岛区。此后,又经过数次行政区划调整,才形成了今天的总体格局。

    一座新生的城市,一座新生的港口,虽然百废待兴,但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面对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人民自力更生,渡过了一道道难关。1954年,码头工人出身的王玉吉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邀请到北京参政议政。

    这如梦如幻的经历告诉王玉吉,也告诉所有码头上的工人兄弟——他们是新中国真正的主人。当家作主的码头工人也开始把属于新中国的大连港当成了自己的家,并由此孕育出了大连港的传家之宝——老码头精神。

    后来,大连港党委总结了老码头精神的六项主要内容,那就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神;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精神;团结协作、不计报酬精神;一心为公、爱港如家精神;深入现场、带头大干精神。几十年来,“老码头精神”培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连港人,造就了王玉吉、顾金泉、程子美、骆明荣、王建佳等众多先进人物。老码头精神是大连港这块蓝色土地上的“土特产”,是大连港的魂魄所在。正是这样的精神底色,使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连港,为大连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由于大连港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在新中国刚起步的日子里,国家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地投入到大连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港口能力不断提升。到上世纪60年代,大连港仅万吨级以上泊位就有30多个,超前的港口建设,使得大连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先于国内其他沿海港口,而国内很多港口都得到过大连港的支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连港,是全国的大连港,更是全市的大连港,不仅担负着自身的生产营运职能,还担当着许多社会职能。几万人的单位,医院、浴池、公园、俱乐部、幼儿园、扫盲班、小学、中学,都是自己承担。还要协助解决大连本地和全国的许多困难。

    依托港口,许多临港产业也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坐落于黄海之滨大连湾畔的大连石化公司,前身是1933年日本统治时期建立的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大连制油所,当时只有7套装置,年加工能力仅为15万吨。1951年工厂交由中方独立经营管理,1952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连石油七厂。在上世纪50年代初,大连石油七厂生产了大量军用油品,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贫油的帽子一天不摘,石油工人就一天无法扬眉吐气。所以大连石化人至今难忘上世纪60年代那段充满艰辛和创业激情的火红岁月。当大庆的第一列原油列车到厂时,大连石化的工人们不禁欢呼,“我们终于闻到了国产原油的气味,结束了炼洋油的历史”,大连石化是我国首家成功炼制大庆原油的企业。

    到上世纪70年代,大连成为中国石油出口的重要口岸,也为我国第一座1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

    十年“文革”给全国的港口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即便在当时,国家也一直保留了大连港和大连市一定的开放地位。还是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最严重的1954年,国家就批准大连市成立了对外贸易局,对外贸易的对象不仅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日本也恢复了贸易。1960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连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新中国直接对外贸易的五大口岸之一。1963年辽宁省外贸局在大连设立办事处。同年,省外贸局将所属的八个进出口公司也设在大连。

    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预示着两国的经济贸易和人员往来将有更大的前景,对港口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72年大连至上海水路集装箱航线开通,这是中国最早的水路集装箱航线之一。1973年5月,大连港建港办公室成立,组织大规模的港口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连港年度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但即便如此,大连也和全国的港口一样,仍处于一个低水平运作阶段。1973年,全国港口的吞吐量加起来还不如荷兰的一个鹿特丹港。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这句在当时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充满了勇气和智慧的话语,让港口建设者们憋了多年的力气有了出口。本来一开始大连港想采用日本设计的单点系泊式码头建设新油港,但由于日本人不提供应有的备件,最后采用了以钱令希教授为主导的我国自行设计的栈桥式码头方案。

    1976年4月30日,大连新港原油栈桥码头全部建成投产,这是我国自行勘探,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并全部采用国产材料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10万吨级深水码头。按照当时10万吨级的设计和大庆原油的产量,码头建成之后每年可出口原油1200万吨,换回外汇10亿美元,这对于当时的国民经济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油港的建成也为后来的港口发展、大窑湾港区的选址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开发区的选址、西太平洋炼油公司的投产都和这个港口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这个港口的兴建,使得大孤山半岛成为今天的石化产业聚集区。

    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近一公里长的海上栈桥依然屹立于黄海之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作用。它也将永远铭记钱令希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

    【采访】 大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 张晓鹏

    所以从1963年到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城市之前,实际是大连市对外贸易发展较快的时期。大连口岸的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49.9亿美元,进口总额名列全国第一,出口产品达100多种,并开展了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大连可以说在那一封闭时期担当了特殊的开放任务。

    【采访1】 大连港务局党委原书记  曹凯

    1973年周总理主持了国务院会议,就批评交通部港口建设不好,港口太落后了,说他们是乌龟爬,提出一定要3年改变港口面貌。

    【采访2】 大连港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 王伟

    大连港就考虑增加什么样的深水泊位。原来大连港装卸油品的码头是在大连老港的东面,叫油区,油很容易出事,和其他泊位,粮食码头靠近,容易污染,互相影响。正好周总理有号召,要增加深水泊位。周总理高瞻远瞩,想得远想得开,这样大连港就决定油码头搬迁。

    【采访1】 中科院资深院士 钱令希

    我们要同日本人争口气,日本人要来造,他掐我们脖子,我们自己干。我们不仅拿出方案图纸来,而且还拿出一个模型来,做一个小桥的模型。我们说就这样子九跨,到那个地方一转弯,就可以停船了。

    【采访2】 大连港务局党委原书记 曹凯

    当时群众就提出一个口号,要建争气港,给祖国争光,给毛主席争光,给中国人民争气,我们没你那个设备,我们建的港照样可以出口原油。

    【采访】 大连港集团港史研究室  刘连岗

    当时国际上很多人卡我们,我们急需的成套设备,拿人民币,人家不卖给你,得有外汇,得有美元。这样许多成套设备,包括辽阳30万吨乙烯,都是通过出口石油的外汇换回来的。当时我们国家经济应该是在崩溃的边缘,在这一点上,也书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