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色 柳晓峰 简历:梦开始的地方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33:04

    三

    【采访】 原大连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刁成宝

    关于这次会,有一个会议纪要,主要是确定了城市定位,把大连作为东北开放的窗口。内容一个是建大窑湾港,要求1986年开工,1990年完成前4个泊位;一个是同意在马桥子建开发区;再一个就是确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当时就提出开发区引进技术的起点要高些,要建立一批轻型、耗能低、不污染环境、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其他一些事关大连未来发展的重大议题也都在这次会议上进行了部署。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赵立成

    我们在大连陆陆续续地设立了5个国家级开发区,这是在我们东北地区唯一一个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包括我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还有出口加工区。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大连是这样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区位比较优越的港口城市。

    【采访】 大连港集团董事长 邢良忠

    大连港的开放与合作不仅仅局限在集装箱领域,也不仅仅局限在对外开放,在码头配套及集疏运领域。大连港集团与大连保税区、美国普洛斯集团共同投资开发并经营了大窑湾保税物流园区,现在的保税港区正是从那时起步的;与中铁集运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中国外运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口岸物流基地建设、内陆物流通道、海上中转等领域实现全面合作。

    【采访】 大连港集团董事长 邢良忠

    正是这次改革,使大连港在产权结构上归属大连市,成为城市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深层次上把港口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大连在与东北亚城市圈的角逐中也拥有了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采访】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港口与航运交易所所长 孙光圻

    这是国家给大连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最高级别的政策和期许,使得大连的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航运中心是城市功能的定位,但从世界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看,港口是航运中心最核心的硬件。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要打造一个核心港。

    【采访】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 杜辉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中心城市,有相当多是依托于港口。口岸和港口本身大发展,对于这个中心城市能否成为区域性中心,甚至国际中心,是最基本的基础。不管是东京、香港,包括汉堡等等,这样国际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它依托港口,逐渐形成了这个区域的贸易中心、转口贸易中心、物流中心,甚至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性的交通枢纽中心,这个功能在全球来说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采访】 大连港集团一级引航员 孙克昌

    在2004年6月4日,大连港的第一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投产,并迎来了第一条30万吨满载的油轮,船名叫梦。当时的情况我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我之前还从来没有引导过这么大的船。从那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能接卸六七条这样满载的30万吨油轮。

    【采访】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港口与航运交易所所长 孙光圻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才按实际状态征税;而国内货物入港区则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采访】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卢林

    我们不单单看重它每年有几十万辆整车下线,我们更看重它在大连对汽车产业的拉动。奇瑞厂进来以后,将有200家到300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随之而来。按照通常的一种说法,有一块钱整车的产值,就有一块两毛四的零部件的产值,所以奇瑞如果一年产值搞到500亿,大连汽车工业就可以搞到1000亿的产值。

    【采访】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跃

    国家发改委要求奇瑞公司走出安徽省,成为中国的奇瑞,成为世界的奇瑞。东北是我们国家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又是我国汽车的发源地,一汽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摇篮,东北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地区,大连又是东北最好的城市、最有活力的城市。我们一直想走得更远一些,大连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步。

    【采访】 澳大利亚富卓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马特·戴维特

    现在要准备大概15,000平方米的厂房,以后不仅仅是供应给奇瑞,也为供给世界各地的产品做准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4年,大连市被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8月12日至16日,万里、谷牧、李鹏等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到大连市视察工作,听取了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大连市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能源、交通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

    可以说,这次会议奠定了大连30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也奠定了大连在东北地区的龙头地位,很多思路和布局在当时看来十分超前。比如当时明确提出,大连市对外开放,不仅是要繁荣本市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提供技术进步和经济振兴的窗口和服务,使我国东北地区这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焕发青春。

    1986年,我国四大深水中转码头之一的大窑湾港正式开工建设。1992年年底一期工程前4个泊位全部完工,并于1993年7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前4个泊位的建成,已经促进了以其为依托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滚动发展和大连新市区的建设,而后续的开发,更使大窑湾新港区成为大连港乃至大连市的长远发展所在。依托新的港口,大连相继建起了若干个国家级开发区。

    大连港的集装箱运输起步很早,1972年,大连至上海的水路集装箱航线就已开通,这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水路集装箱航线。1980年,由上海港经大连港至东北的全国第一条集装箱水陆联运线也开通试运。尽管那时大连港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不大,码头的作业能力也有限得可怜,仅有两个集装箱泊位,但由于青岛港和天津港的集装箱业务尚未起步,所以各大船运公司纷纷要求挂靠大连港。

    正是看到了高速增长的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航运业发展的趋势,大连港开始建设以集装箱码头为核心的大窑湾港区。在一期泊位基础上,1996年,大连港集团又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组建了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CT),投资并运营大窑湾一期工程的后5个集装箱泊位。

    1997年12月,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班轮公司——丹麦马士基船公司参股大连集装箱码头。2004年9月,大连港集团与马士基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中远太平洋共同组建了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大窑湾二期工程的6个集装箱泊位。2007年10月,大连港集团与中海集团、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共同组建了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投资并运营大窑湾三期工程。

    开放的前提是改革。作为最早进行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大连港,在1986年和2001年,又先后进行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体制改革。1986年1月1日,国务院决定,大连港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但真正给大连港带来巨大变化的还当属第三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依据这份文件,大连港的管理完全下放到地方,并实行公司制改革。2003年4月7日,市委、市政府公布了大连港下放地方后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成立大连市港口管理局和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引擎。港口的迅速发展,不仅能促进临港加工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商贸、金融、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的繁荣。在大连市的决策者看来,不能仅把港口作为一个货物集散地,更要把开发建设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去,走港口、产业、城市互动之路。

    就在大连港集团组建不久,200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这34个字,让整个大连涌起一片沸腾。

    与国内诸多港口城市相比,大连港的征程早已起航。110年前,这里滩涂茫茫,芦苇苍苍,还是个规模不大的码头。半个世纪之后,它已是闻名于世的东北亚大港。而如今的“国字号”规划,再次标注了大连港这个“城市光环”的亮度。

    在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旗帜下,大连港的建设进一步提速。为适应世界航运业船舶大型化的要求,大连港依托大窑湾建起了一批专业化深水码头。每一个码头的目标都直逼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他们的口号是:世界上有多大的船,我们就有多大的码头!

    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万吨级到如今的30万吨级,凝聚了大连港几代人的心血。大连港一级引航员孙克昌至今还对第一艘30万吨油轮进港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与30万吨级原油码头遥相呼应的3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同样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散货码头,投产使用后,鞍钢、本钢、凌源钢厂、北台钢厂、通化钢厂等5家东北钢厂纷纷将进口矿石业务转移到大连港,彻底改写了东北钢铁企业进口矿石在其他港口中转的历史。仅物流成本一项每年就给腹地企业节约几亿元。由于作业水平先进,装卸快捷,并且具备海上中转和保税分拨功能,目前服务范围已延伸至整个环渤海地区,并吸引了华北、江苏的一些货主。

    走上快车道的大连港好事连连。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港区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包含了大连集装箱码头、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三期集装箱码头、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大连汽车码头及汽车物流园后方约40万平方米土地。

    依托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由大连港集团和中远码头有限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合资建设的汽车码头,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化汽车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年设计通过能力76万辆。而正是由于有了生长在保税港区的汽车码头这棵梧桐树,2009年大连才成功地引进了奇瑞、曙光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这些金凤凰,改写了大连没有汽车整车生产项目的历史。

    奇瑞是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国外的轿车企业,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出口整车13.5万辆,整车出口量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作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他们很希望借助大连的开放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就是大连港联通世界的生动故事。而伴随着奇瑞汽车走进大连,不少奇瑞的国内外供应商也接踵来到大连保税区,生产汽车座椅的澳大利亚富卓汽车内饰就是其中之一。

    围绕着奇瑞、曙光整车生产项目的落户,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在内,2010年已经有70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在保税区注册,产品包括汽车仪表盘、底盘、座椅、钢板、阀门等,形成了集聚效应。

    如今,港口经济已经深植大连的经济命脉,即便是在远离港口的经济区块,也处处闻得“海味”飘香。而在时光流逝之间,大连港通天下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这就是一座港口城市的现实骄傲。

    四

    【采访】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 杜辉

    这些年,大连依托港口群落的发展,一个取向是进一步提升大连在整个东北亚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地位。我们大连过去讲过叫国际性城市,现在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同时,大连依托港口,依托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些年也搞了大量的对外开放的交流和活动,比方说举行大型的国际性会议,两次举办夏季达沃斯峰会。这对大连能走向全球、走向世界,走向世界思想的高端,作为口岸是功不可没的。

    【采访】 大连文化名人 杨道立

    有了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找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让全城人民都觉得开放是大家的、是快乐的,是给每个人带来益处的?那我们就设计一个像节日一样充满活力的行为,吸引大家在这个城市里创立的节日,把我们的精气神体现出来。所以我觉得服装节不仅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文明的进步,实际上是大连这个城市在城市性格和市民性格方面,激发了某一种特殊的活力,就是敢于为先、敢于表现、敢于把外来的文化化为自己的。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赵立成

    发展开放型经济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有开放的理念,所以事实上,蓝色文明我们说的好像是海洋,实际上说的是世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但是光解决经济一体化不行,比如说运行制度、规则、思想理念必须一体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地球,无论是各种肤色、各种民族,都在这个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我们蓝色文明是世界经济整体一体化的概念,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概念。

    【采访】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孔宇航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到大连,大连没有太多高层。当时中国整个的背景是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的建筑也好、城市也好,相对来讲比较专业地说是国际主义风格,就是方盒子的建筑。90年代中期,我又从美国回到大连,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相对比较成熟,从美国回到中国,看各个城市来讲,一方面环境没有到那样一个深度,建筑水准没有达到这个高水平。甚至到了9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就是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概念当中还没有绿化和花园的这个概念。

    【采访】 大连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 曹世法

    我们大连就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比较有突破性的工程项目和事情。当然比较突出的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建设开发区的同时,我们打通了这个东北路。我们还可以想到大连的星海广场、星海湾,这个事情不光是大连人,就是外地人来过大连也会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采访1】 大连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 曹世法

    把原来习惯用的鸡窝、狗棚、小仓库、偏厦这一类东西扒掉,把单位的院内的绿化和城市道路之间隔离的围墙拆掉,做成栏杆。单位围墙里头的绿化,通过拆墙可以呈现在道路上,让所有路过的人看到,扩大了绿地面积,增加了总的绿地量。所以给城市的环境起了很大很大的一个改善作用。

    【采访2】 余秋雨

    这种城市建设的优势以城市美学的信号,惊醒了中国很多城市。北方城市很多,海滨城市也很多,如此产生了对美执著追求的城市不多,而且从服装的美,最后扩大为整个城市的美,从服装节开始,一直到城市的景观,以至于打造城市的各个城市的市长们,首先要到大连参观一下,作为他们心中的范本,这个是大连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贡献。

    【采访】 大连文化名人  杨道立

    所以大连人常常感恩于生活,感恩于环境,感恩于他能够在海边寻找到自己的驻留地。这样一种爱的激情,所带来的生命的活力感,和不满足现状的求新、求变、求美的创造力,是这个城市应该给它提炼、放大,继续升华和凝聚的一种精神。

    【采访】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我能够看到大连人,用爱做建筑材料,在精神世界里搭出的无形的高楼,他们将丈量出大连这座城市的真正高度。

    【采访】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赵立成

    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大连人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我们的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和大连是一个沿海城市、是一个港口城市、是一个开放城市,有重要关系。就是通过港口的建立和发展,通过港口一系列功能作用的发挥,使我们大连这个区域形成了与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非常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地区精神——面向海洋、容纳百川,这样一种开放的精神。

    2006年, 一部以记录世界性强国发展历程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很快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发现,一个个崛起的大国,无论历史背景和国内外政治思想环境如何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要依托海洋和国际资源。

    学者进一步指出:在世界性大国诸多的经济形态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是国际港口型的全球经济。那是一种以港口为依托、港口城市为平台、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制造和服务产业为支撑、内陆为腹地,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对大连来说,港口就是一个支点,开放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它好比一个发动引擎,一点火就会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渗透在城市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落,成为人们实现梦想的强大动力。

    大连的发展如此快,这个城市的动力在哪里?精神是什么?我们已经出发,但哪里才是我们的彼岸、归途?大连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被强行打上了国际化的烙印,过程里含着愚昧、屈辱和辛酸。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认识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我们要主动走向世界,去寻找属于我们这个城市自己的未来。

    从1984年大连被确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始,大连的管理者就开始研究大连这个城市的定位。

    在1985年的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深入改革,搞好开放,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依托港口的区位优势和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大连首先确定了自己城市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1988年,大连市政府出台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纲要》。也就是在这一年的6月6日,中国境内第一个日本独资企业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在开发区破土动工,成为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第一粒外来的种子。

    随后,原田工业、日清制油、斯大精密、岩谷气体、佳能等一批日本独资企业纷纷落户,由中日两国政府和16家日本民间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大连工业团地,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运用外资成片开发基础设施的工业区。

    在1990年召开的大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把大连建成以经济中心功能为主,开放度高、吸引力大、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这是大连第一次把自己的城市定位为国际性城市。在以后的历次党代会上,大连的决策层几乎都把建设国际化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1995年召开的大连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外向牵动,口岸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共同发展”的四大战略;

    在2001年的大连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任务和主要指标,坚持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的四大战略”;

    在2006年的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目标;

    在2009年下半年召开的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目标”。

    港口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上世纪80年代,大连弥漫着改革的激情与冲动。但经过“文革”10年各种思想和体制的束缚,很多人对突如其来的新事物还是显得心有余悸、畏首畏尾。通过一种什么方式激活大连人固有的那种激情和浪漫,使他们找到思想开放的突破口,成为这个城市的决策者和文化人共同探讨的话题。1988年,大连惊世骇俗地举办了第一届大连国际服装节。

    如今,大连国际服装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1届,它早已完成其最初的思想启蒙功能,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借助服装节的平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WTO前总干事穆尔等一批国际知名政要来到大连,越来越多的交流让大连表露着真情,从握手到牵手,从交流到共赢,大连向世界展示魅力,世界让大连更加繁荣。

    大连的城市节日还不止服装节,借助历史上留下的槐城之誉、体育城之名,每年五月的赏槐会飘散着槐花的芬芳,每年的啤酒节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这个美好的时代而举杯畅饮,正月里的烟花爆竹迎春会让一年的喜悦绽放在海天之间……大连人通过这样的节日,不仅展示了自己,也了解了最新的世界时尚潮流,迅速地融入到国际化现代化的潮流之中,融入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之中。

    如果说大连的各种节日是城市的时尚PARTY,那么各种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就是这个城市的头脑风暴。从2001年APEC第三次高官会、2002年的世界华商保险大会、2003年的第五届亚欧部长会议、2005年的WTO小型部长级会议,到2007年和2009年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夏季年会,大连的高级别国际级会议可以说持续不断且不断升级。名流云集,“财”智喷涌,大连借助高端国际会议实现了与世界的对话。

    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将重返大连。那些习惯于思考世界走向和人类未来的大人物,似乎对大连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格外钟情,除了高水平的会议组织者、高素质的会议志愿者、完善的会议硬件设施之外,打动他们心灵的还有大连的城市环境。

    大连的城市环境改造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连的城市建设在解放前虽然有很多国际化的底色,但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连市作为需要支援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只能把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港口和工业,城市建设的步伐显得滞后。市区烟囱林立,居民住房陈旧,路街黄土裸露,建筑多是火柴盒,那时的大连人眼睛里的城市是灰色的。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连走出去、请进来,经济形势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连又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目的是把大连建成像新加坡那样的花园城市,让老百姓在华服美食的同时,也能诗意地栖居。

    开放的城市需要整洁的环境。针对当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居民区高墙大院、临建充斥、各自封闭的格局,政府提出了拆围墙、扒小房,打通空间,种花种草,还绿于民、美化亮化的概念,目的也是希望每一位市民通过空间和环境的改变,提高文明意识,实现思想层次的高度提升。

    蓝天、绿地、鲜花和白鸽都不再只是西方人的专利和富人的独享,而通过自己双手建设出来的美丽家园,让这个城市的居民对其由衷地热爱和自豪,也产生了巨大的城市凝聚力、向心力,产生了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城市品格。

    口岸的发展给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开放的城市也给市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005年,为庆祝大连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而举办的大型电视晚会《文明的感动》,10位普通市民走向红地毯,他们的故事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感动的力量由此成为市民文明素质进步的见证。

    从2005年开始,大连连续两次当选全国文明城市。2008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在这项涉及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4个方面的调查中,大连均排名第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连的新人有了在公园景区拍婚纱照的习俗。这些美丽的风景、这些幸福的人们、这种氤氲的情愫,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千般韵致、万种风情。而那些高耸的岸壁吊车,迤逦的海岸线,则让人们看到这个城市的铮铮铁骨和坦坦胸襟!这是一座兼具力量与美丽的城市,这是一座兼具深思与豪情的城市,这是一座有吸纳和集聚能力、也有开拓和辐射能力的城市。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的梦想,而对于大连来说,港口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年轻的大连,是中国史诗中的一段精彩篇章,是中国梦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情节。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幸运的人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思索和创造告诉世界,他们无愧于这块土地、这片天空、这片海洋,也无愧于他们的先人和来者,无论航程上的风有多大,浪有多高,他们都会勇立潮头,一路高歌。本版图片选自《大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