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文化集团:中国新一代公务员大规模“上山下乡” 将带来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9:43:49
中国新一代公务员大规模“上山下乡” 将带来什么?回复 |推荐 | |树状
作者:恒言 于 2011-08-23 16:21:52 发表只看该作者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2011年08月23日 15:20:1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任沁沁)“我们行过许多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却只在正当好年华的青春住过一个今生难忘的村。”
不久前刚从田间地头回归城市的年轻的中国公务员用这样感性的话语形容他们的心情。
日前,一场为期45天的“百村调研”实践活动,让中央国家机关71个部门633名青年干部首次大规模“上山下乡”,走进中国的田间地头。这些青年干部平均年龄30岁,61%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
光脚下地割鱼草,徒步果园计增收,走村入户唠家常,访贫问苦受教育、关注教育话成长……此前几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们,“用双脚丈量土地”,分赴17个省36个县100个村,走访农户1512户,完成调研问卷1084份,与4522人次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与6000多名农村孩子对话,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8月22日相聚北京重温调研心得的时候,他们把一个半月的“下乡”评价为“坚定信念的寻根之旅、接触地气的补课之旅、净化心灵的感悟之旅”。
日均睡眠不足5小时,听着鸡叫起床,枕着蛙声入眠;脱离了电视网络娱乐,清晨里迎着朝霞奔走访问、夜幕下秉烛夜谈三农。这样的生活,让年轻人习惯了跟老乡一样“站着吃饭、蹲着抽烟,沿着田埂走路”。
这种“习惯”,正是这场实践活动组织者所希望看到的。
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享受了中国最优质的教育,经过最严格的考试进入中央国家机关,有了参与国家政策、法律制定的资格,未来的他们,也许将担当起国家发展进步“领头羊”的重责。
不过,他们“居庙堂之高”,却“处农村之远”;讲得了流利外语,却可能听不懂乡土乡音;常年埋头文山会海,对基层困难和群众疾苦体验不够。
为了改变这一软肋,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了这场以“根在基层、情系民生”为主题的“百村调研”实践,直指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希望通过无间隙的乡村调研,让青年干部亲身感受中国农村最真实的一面。
在外交部工作的姚馨,日常工作是与双边关系、国际形势打交道,“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农村”。在下乡前,她刚被一位外国记者的问题难倒。这位来自奥地利的记者让她“讲讲眼中的中国农村”,此前对农村概念只来自于书本、电视的她只能把话题扯开。然而,这次农村之行给她上了一堂踏踏实实的国情教育课。
“很多西方国家一直叫嚣着‘中国威胁论’,如果我们不能用让人信服的论据来阐释中国的现状、论证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而光靠几句干巴巴的‘道听途说’,连自己的说服不了,外国人又怎会相信?”她说。
此次活动,让很多青年干部“在喜忧参半的农村现实中找回一颗感恩的心,找到工作的情感根基、动力源泉和努力方向”,他们纷纷表示:“只要想到那些淳朴的村民,就让我们不敢懈怠工作。”
“我们理应为那些没有享受到幸福的人们谋利益。不要管自己的努力是否螳臂挡车,是否杯水车薪,我们为人民服务就是正义的,正义的就是安宁并幸福的。”在全国人大机关工作的吴强说。
在实践活动中,青年干部们锤炼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山西、吉林、湖北等缺水村庄,虽然农户为大家准备了生活用水,但年轻人们舍不得用,他们一周没有洗头、洗澡,有人只拿自带湿纸巾擦擦便是“洗澡”。他们坚持“不喝酒、不收礼、不看景、不出村、不给基层添乱、不给农民增加负担,吃、住、交通等费用全部由排除部门统一安排”。
带着感情沉下去、扑下身子搞调研,这样的年轻人赢得了基层百姓的好感。一位乡镇干部说:“过去有的来调研,像一阵风,吹一下就不见了;像一个闪电,忽然间就没人了。你们是真正沉到群众中的,带来了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