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全向麦克风:外报:"阴阳不调"存隐患 "四诊"英国找"顽疾"——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5:49:57

外报:"阴阳不调"存隐患 "四诊"英国找"顽疾"

2011年08月24日 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3)  【字体:↑大 ↓小

    2011年8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到位于伦敦南部的克罗伊登市,与警察及消防员会面,了解情况。他在警方人员的陪同下,视察了多栋被烧毁的建筑物。  

  中新网8月2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刊文说,席卷英国多日的暴乱和抢劫已近平息,在对事件发生深表遗憾的同时,对于卡梅伦首相曾明确提出要修整“堕落的英国”的誓言,笔者想帮其用中医“四诊”的方法对英国社会“肌体”作出诊治,看能否找出“顽疾”所在,以图救治。

 

  文章摘编如下:

  席卷英国多日的暴乱和抢劫已近平息,在对事件发生深表遗憾的同时,对于卡梅伦首相曾明确提出要修整“堕落的英国”的誓言,笔者想帮其用中医“四诊”的方法对英国社会“肌体”作出诊治,看能否找出“顽疾”所在,以图救治。

  针对人人皆想长生的理念,中医名著《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简单说就是只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方可调和心态,保持身体健康长久。《古今医统》强调:“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既如此,我们就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来诊治时下英国的动乱。

  望:作为局外人,纵观英国暴乱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显示出来的症状,深深感到在英国整个国家肌体中,有明显的阴阳不调症状,尤其在阶层和谐相处、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紧急状态应对及公民权利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显性或隐性问题。

  闻:英国暴乱事件发生后,从政府应对措施上看,首相卡梅伦比较强硬,似有以“硬碰硬”的作法,而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通的想法则更趋理性和全面。利文斯通认为,“那些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非常绝望,政府需要聆听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社会长期存在的这些社会矛盾,是不大可能在近期内解决的。”这说明,在英国应对暴乱措施及对暴乱原因分析上,存有不同的看法。

  问:英国暴乱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国内外都予以强烈关注,通过暴乱对英国社会病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从英国国内来看,公众和政府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暴力犯罪行为,有的认为是最贫困人口在表达不满,还有人认为因为国家提高利率,削减儿童津贴或公共安全部门预算削减等原因所致。卡伦梅首相则认为,这是社会的堕落,而且国家病的不轻,似乎强调的更是社会道德层面的原因。从国外媒体关注情况来看,不少媒体对英国暴乱事件发生的原因作了不尽相同的分析,也有的媒体对英国政府应对暴乱事件的种种表现作出了不同评价,并就有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切:在中医诊断中,切是发现病因的重要一环。就给英国暴乱切脉来看,不管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还是文化原因,英国暴乱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国家治理上没有走好群众路线,倾听好底层和其它阶层的声音,实现社会的包容发展。

  既然找出了“病”根,如何实现英国的包容发展,防止社会的“堕落”?笔者以为,根治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把解决英国公民面临的社会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工作核心。具体来说就是:国策制定全面倾听呼声,反应大多数人利益而又不忽视弱者利益,实现社会实质的公平正义;突发事件应对多采用软法手段,避免“硬碰硬”;保障公民权利,除有必要外不限制公民言论自由,以便个体能更好的表达民意;再就是要推动阶层间的包容、和谐相处,同时推动阶层间的互动,以期尽量减少社会矛盾和摩擦,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等。(杨杰) 

    ·英国舆论质疑司法机构对骚乱者“乱世用重典”
    ·英国骚乱已有2800余人被捕 人满为患监狱告急
    ·英国骚乱远不是穷人起义
    ·英国骚乱参与者被质疑量刑过重 首相卡梅伦辩护
    ·伦敦全城戒备 英政府欲把骚乱参与者逐出廉租房
外报:"阴阳不调"存隐患 "四诊"英国找"顽疾"——中新网 外报:从"金砖四国"到"灵猫六国"看"领头羊"传承——中新网 港报:专家称中日都不希望周边出现“敌人”——中新网 澳报:“三公”公开不应只有清水衙门 须长效机制——中新网 华报:中国改建航母理所当然 不应趁机制造话题——中新网 澳报:蔡英文机关算尽反倒强化了自己的罩门 //—旺报:蔡英文"十年政纲"人民不安心大陆不放心—中新网 法国拉斯科岩洞“顽疾缠身” 70年仍未痊愈——中新网 领导讲话有"四不"缺陷 "短话长说"助推虚夸浮躁——中新网 外报:中国科技论文赶超西方 欧盟忧心被动——中新网 []外报:中国科技论文赶超西方 欧盟忧心被动——中新网 外报:国际社会对胡锦涛金砖谈话反响强 各取所需——中新网 外报:"高铁战略"成中国与周边政经交往"粘合剂"——中新网 外报:拉登已死 美战略布局将无须顾忌强国掣肘?——中新网 外报:中美汇率问题罕见获交集 不再美单方施压——中新网 外报:德国挑战世界核能战略 料给西方重大冲击——中新网 外报:美债危机发酵 中国面对“美国困境”——中新网 外报:拜登掀美食外交 访华"亲民秀"政治意涵深——中新网 外报:核辐射祸延周边 日本政府表现令人侧目——中新网 外报:权力结构变迁 中国崛起考验美国包容度——中新网 外报:萨科齐闪电访华凸显中法关系"全球影响力" ——中新网 外报:拜登"美国使命"意涵深 美期中国再"救市"——中新网 外报:亚欧博览会升格 中国显示维持新疆稳定决心——中新网 外报:中国地方高官更替趋制度化 重视实际经验——中新网 外报:美对台军售"掩耳盗铃" 奥巴马政府下出臭棋——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