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田vs佩恩图片:[转帖]师从杨德茂先生学拳之经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09:58

[转帖]师从杨德茂先生学拳之经历

(2010-06-24 14:08:01)

史国才


  我是一九六六年文革时,由邻居闻胜利亦即我的师兄介绍,拜杨德茂先生学拳的。当年,闻胜利身患肺结核空洞症,药物只有一种叫雷蜜蜂的,也很难根治此病。在杨先生教练养生桩的调理下,师兄坚持站桩,身体渐渐变强,最后空洞也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直到完全康复如常。当时拜师学拳是很难的,杨先生只教养生治病,我能拜杨先生为师学拳也是一种缘份。和我一起学拳的只有三两人,养生治病的有十几人,记得司徒柱、陈海亭二位先生也经常来和杨先生一起教病人站桩,传授养生治病疗法。那时,座落在西城豁口外的太平湖对我来说很有感情,从那里,我开始接触了解了中国武术——大成拳学。
  恩师杨德茂先生言传身教,授拳解惑,使我获益匪浅,没齿难忘,历历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杨先生教站桩主要将之作为医疗体育运动,为病人解除病患,又以站桩作为习拳的基本功。因养生桩同时又是高级的技击桩,全而不偏,以此为本,细心体会,循序渐进,深入后再学习技击桩的功法。无论学拳还是治病,桩功无非均须以怡静自然、舒适得力为原则,讲姿势但不必拘泥,虽重意念但不可执著,似有若无,不要违背生理自然。练时矫揉造作有害无益,求松静是站桩的根本。习者知道的多并无坏处,但不要成为精神包袱,否则就很难把桩站好。循序渐进,功夫才容易精纯,基本就容易打坚实,进步似缓实速。姿势可逐步要求正确细致,急于求成、好高鹜远势必事与愿违。所谓每每在不期然而然中收效甚大,潜心用功要有恒心及毅力,不怕苦和累,要巧练不要巧取,苦练不要傻练、笨用功,身体感受到的一时舒服与一时别扭是很正常的。习拳要有王芗斋老先生引用宋人词句比喻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志向,“衣带渐宽终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定不疑、无怨无悔之心,以及“众里寻他千厚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神妙意境。在良好的练功状态下自发去体认,用身心去感受那舒适得力而有趣的境界。如内空灵清虚,外中正圆和、挺拔松静,浑元阔大,空洞无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身如云中宝树,又如空气游泳,悠然自得,身心皆不用力,其乐无穷。尚云祥先生把站桩喻为抱女人,也是很形象贴切的,巧妙地道出了松紧自然、舒适得力的那种身心状态。我初学大成拳,也是很形象贴切的,巧妙地道出了松紧自然、舒适得力的那种身心状态。我初学大成拳,也是先从站桩开始的,杨师先让我了解了养生桩“撑抱式”基本姿势的要领:站时要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平均站立,腿微屈,臀部似坐高凳,手臂环抱抬起高不过眉,松肩坠肘,两手之间距离七、八寸,手似抱一纸球状,离胸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在纸球不被抱破而又不丢的形态下,保持不动,亦即左手不往身右来,右手不往身左去。按杨师所说锻炼几天下来,感受到手臂酸胀、肩部难受,很难用词名形容。练功其实只有二十多分钟,但就像过了很久似的,觉得时间仿佛停顿了,已很难再支撑下去,脚已不想站在原地,鞋在脚上像是小了很多,难受得让人心烦意乱,但见师兄们不声不响、一动不动地站着,自已也耐下心来想再坚持一下。这时,杨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走到我身边,把我因疲劳而改变的姿势形态重新摆好,用按摩的功法给我身体做了放松,让我在松静中用心体会。我此时只觉浑身轻松多了,又坚持站了十几分钟,实在支持不了了,浑身出现抖动,杨师便对我和蔼地说:“休息一下吧,不要过于疲劳,应该留有余兴。”就这样又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身体各部的肌肉随疲劳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生理、心理作用不断升华。逐步由抱纸球的体认到抱气球,慢慢转为抱泥木球,直到感受抱铁球的意境。杨师每次只说一点你的不对之处应该如何如何,循序渐进使身体各部不断协调完善,越来越趋于细致、圆融,使心身该放松的不要懈了,该紧的不要僵了,所谓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要用心法体认松紧、紧松、松松紧紧、紧紧松松、松紧紧松的神意之妙。
  因每人的形体肌肉骨骼的疲劳程度不一,故站桩时各部的变化亦因人而异。站桩姿势看来每人有相同之处,实则又各不相同。如以“撑抱式”为例,每人手臂都是环抱状,但有人以松肩坠肘来做,那就要用心体认一下肩撑肘横的内劲,所谓松而不懈,亦即松中有紧;有人站桩时肘的形态成较平状,其实已形成肩撑肘横的意识,那么不妨在松肩坠肘的劲上多体认一下紧中求松的感受,使手臂有紧而不僵之意。这就是杨师所说的“站桩时看是相似,其实非也,练其形只得皮毛,有神意方得精髓”。此有诗一首形容站桩,我以为甚佳,其诗云:


神如天马横空立,意似云龙物外游;
形象雾豹须松静,矛盾统一求圆融;
浑元扩大非空洞,无我境界道无穷;
内要空灵外挺拔,舒适得力为原则;
刚柔虚实参互用,动静紧松心身听;
明理见性要体认,大成奥妙自身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杨师的悉心调教下,我进一步懂得了“要明拳真髓首由站桩起的根本之所在”。所谓的桩法换劲也就是去后天之拙力,复现先天本能之活力。站桩的精神意念不要强加给自己的形体上,其实一想便足矣,就在有意无意间,因此要在形体上的虚无与意念的切实这一矛盾中求统一,方可渐次达到圆融之圆融。王老前辈归纳总结的“离开已身,无物可求;执著已身,永无是处”的道理就在此地。站桩功是人的形体和精神两方面的锻炼,因此,既要讲究姿势,也要讲究精神和意念。“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是站桩功的原则,是要自己用心身去体认的,形与意相互作用,生理影响心理,心理作用于生理,不断升华,渐次达到高度统一、协调的地步。站桩时的形态要做到气静神闲,寂然湛然,全身形曲力直,松静挺拔如宝塔矗立云端,青松之耸出岭表,神不外溢,力不出尖,神态要松紧自如,蓄意要深憨雄浑,遍体轻松舒适,如沐浴在人自然中,意念上形似怒虎,气若腾蛟,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镇定,气吞山河、拔山扛鼎的气魄,万夫莫挡、风云变色之威势,降龙伏虎、倒海移山之勇气,视敌如蒿草之心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它还有如:头顶上提,意如绳线系吊在空中,但顶心意念似向内收敛按缩,眼视而不见,耳听而不闻,呼吸自然有忘息之意境,口微开,舌抵上颚时微向内缩,谓之舌欲吞虹,牙咬着但不紧闭,意念中如咬着牛筋,谓之齿欲断筋,下颔微收,脖颈似坐,腿微屈,膝盖向外提撑、向上提、向前指、裆似夹一根铁杠有牢不可拔之意,脚脖子向里拧,大腿根微向里拧,脚大趾向内抿,四小趾向外抿,脚心吸起,上虚下实,胸腹空灵,但空虚是为了使之盈满,故练到胸腹空灵境界时,意念要使之充盈,气要达四梢,毛发根根意如戟,技击时惊起四梢,舌发齿甲悉如受惊状,可培养真力。七情六欲、四时五味对练功养生亦起着至关重要之作用,平素应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站桩中所有的要求,都要适度,不可过火,过犹不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不偏不倚,允执其中”的含义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大成拳的七妙法门乃历练五步功法之阶梯,攀登三层功夫境界之津梁,杨师言传身教,用心良苦,如金针渡人,使我登堂入室,感激涕零,诚难以言表,今书之以寄托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