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花多少钱一斤: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毛主席说“要搞就搞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17:14

    核心提示:在美苏两国登月的竞争十分激烈的日子里,中国人也急于打出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早在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就说: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而且,我们要搞就要搞大的,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抛。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08年第2期,原标题为“美丽凤凰木的阴影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要搞就搞大的,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抛

    在美苏两国登月的竞争十分激烈的日子里,中国人也急于打出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早在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就说: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而且,我们要搞就要搞大的,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抛。

    中国科学院将研制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的重点任务。这项绝密的工作被定为代号“581”任务。“581小组”的组长是钱学森,副组长是赵九章。赵于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是中国动力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的奠基人,此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一时间,中科院内热气腾腾,调兵遣将,数十个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三个设计院。

    1958年,堪称放“卫星”之年。各行各业都争着“放卫星”:某县放水稻“卫星”亩产3万斤,没几天,另一个县又放“大卫星”,亩产水稻13万斤……

    毛泽东视察河北,在徐水,县委书记说:粮食多得吃不完。毛回答说:那就让社员一天吃五顿。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与工人们座谈,他说: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三年就行了,明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中国科学院在当年6月份召开的“大跃进”动员大会上,提出放重型卫星,向次年的国庆十周年大庆献礼。

    留在北京的两个设计院夜以继日,苦干了三个月。以年轻人为主的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搬迁去了上海的第一设计院,改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当时从各大学调进了几百名在读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只有21岁。客观条件的限制,层出不穷的问题,使该院承担研制的火箭尺寸越来越小,研制压力却越来越大,最后只能研制简单的T7—M火箭。1960年,饿着肚子的大学生们将这枚T7—M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县老港镇20米高的发射架上。

    一个月以后,毛泽东来到上海,参观上海新技术展览会。

    一进大厅,他直接来到T—7M探空火箭模型旁边,在仔细观看了这枚火箭后,他问旁边的讲解员:“这家伙能飞多高?”“8公里”。毛泽东轻轻“噢”了一声,但马上又转头,对陪同来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说:“了不起啊,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6个月后,火箭发射的高度达到了60到80公里,此前卫星模型也做出来了。但实际上,科技人员普遍缺乏火箭、卫星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没有设计资料、计算手段,总体设计参数难于选择。试验手段与测试条件更差,材料、元件也供应不上……一大堆实际问题解决不了,研制工作不得不搁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