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月蚀的假面pc:苍南渔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46:29

苍南渔鼓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苍南渔鼓

苍南渔鼓俗称“嘭鼓”,又称“篷鼓”、“嘭嘭鼓”。关于渔鼓的起源,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艺人中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首制了渔鼓。渔鼓真正的起源可能是唐代道士所唱的《九真》、《承天》等经韵。苍南渔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形式,类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莲花落,但演唱语言、声调、风格不同。渔鼓由一人单独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试行多人同台演唱,但不成功),伴奏乐器只一鼓一拍。鼓为一截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下端蒙着猪油薄膜的毛竹筒。拍为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有加强节奏感与增强气氛的作用。

目录

山海间"嘭嘭声"
发展历史
唱腔唱法
传承方式
后继乏人

编辑本段山海间"嘭嘭声"

  大海边,沙滩上,出海打鱼的渔船刚刚靠岸,渔民们在平坦的沙滩上慢慢地聚集到一起。一位艺人端坐于众人当中,身旁放着一只竹筒状、以鱼皮制作的鼓,见人越来越多,便将鼓斜放在左膝盖上,以左肘护住,左手拇指和中指、无名指捏着一节竹片,打节奏以助气氛,右手拇指则按住鼓的下端,其余四指轻而富有节奏地拍打鱼皮鼓,发出“嘭嘭!嘭!”的声音,嘴里随之唱出婉转动人的歌声,叙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就是苍南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渔鼓的表演场景。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作为道具,其中渔鼓因用鲨鱼皮蒙制而得名。苍南当地的渔鼓据传是古时从闽南传入。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闽南人3次大规模移居苍南和洞头,渔鼓这种民间说唱形式也随之而来。传入苍南后的渔鼓与从中原地区传入的道情等艺术交融后,形成了“苍南渔鼓”这一艺术形式。它曾流行于苍南、平阳、洞头等闽南方言地区,在苍南县则主要流行于灵溪、桥墩、矾山、马站、藻溪、赤溪等区域。简便的演奏条件和通俗易懂的说唱形式,使渔鼓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边远山区民众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编辑本段唱腔唱法

  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旋  

律朴素婉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出现。其朗诵式的曲调,根据方言音调的自然变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畅。艺人在唱和表白中,常运用声音的高低缓急变化,淋漓尽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苍南渔鼓还借助鼓与拍的轻重缓急来烘托跌宕多变的气氛,令听众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叙事方式上有顺叙、插叙,构思技巧上有伏笔等手法,还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抒情等手法有机结合。渔鼓在苍南颇受民众欢迎,曾流行于苍南境内的不少地方,那些渔鼓艺人(主要是渔鼓盲艺人)背着行囊走街串巷,进农村下田头,席地一坐,随手一拍,张口即来,深受群众欢迎。

编辑本段传承方式

  苍南渔鼓的传承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依赖于艺人的“口口相传”。随着渔鼓老艺人的相继辞世,“人亡曲散,人走艺亡”,苍南渔鼓日渐衰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渔鼓被当成“四旧”破除,遭到致命打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录机的逐渐普及运用,渔鼓获得了新生机会,许多艺人将自己演唱的节目录制在磁带上,进行销售,也有人提着录音机走街串巷巡回播放渔鼓节目,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渔鼓传播范围,但也使渔鼓丧失了原汁原味的艺术感染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含平阳、苍南)登记在册的渔鼓艺人有60多位,现在还在专门从事渔鼓表演的艺人仅3人,最年轻的一位也已近花甲之年。

编辑本段后继乏人

  面对苍南渔鼓艺人相继辞世、渔鼓艺术后继乏人的局面,近年来,苍南县加大了保护力度,投入资金录制了传统唱腔唱本2600多张,整理曲目200多种,走访艺人300多人次,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经济手段鼓励老艺人带徒传艺;精心编排了《赌祸》、《生男生女都一样》、《矮仔村》等新曲目,每年组织下乡巡回演唱,丰富农民生活,把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艺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扩展阅读:
  • 1

    http://www.zjol.com.cn/07zjwm/system/2008/02/03/009197926.shtml

  • 2

    《流淌的母亲河——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

开放分类:
苍南 渔鼓 失传 民间艺术
我来完善 “苍南渔鼓”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