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熊猫基地保护区:(0103)台江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3:10:01

台江区

台江区位于福州市区中部,闽江北面。地理坐标为北纬26°05′,东经119°18′。东以光明港、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西、南以闽江与仓山区为界,北以琼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与鼓楼区为界。全区总面积18平方千米。全区总人口32万人(2004年)。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区人民政府驻广达路349号,邮编:350004。行政区划代码:350103。区号:0591。拼音:Taijiang Qu。

目录

台江区 - 行政区划

台江区辖12街道:茶亭街道、洋中街道、苍霞街道、双杭街道、帮洲街道处、义洲街道、上海街道、瀛洲街道、新港街道、后洲街道、鳌峰街道、宁化街道。

台江区 - 历史沿革

台江区旧称南台。公元前202年,无诸被封为闽越王,在大庙山建一台,题词:“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故名之。或说,闽江流经市区一段称台江,区以江名。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台江区,与小桥区并列市辖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1968年9月,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1978年4月,赤卫区复名台江区。

1955年11月,设苍霞、中平、后洲、瀛洲、新港5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所辖茶亭、洋中、双杭、义洲、帮洲5个街道办事处归台江区管辖。1957年10月,撤销中平街道办事处,并入苍霞街道办事处。1970年2月,鼓山公社并入赤卫公社,划归赤卫区。1973年11月,赤卫公社分为赤卫公社和东风公社。1975年3月,撤销东风公社,设立鼓山公社和鼓岭公社。5月,鼓山、鼓岭公社划归郊区。7月,赤卫公社划归蔬菜区。1986年,增设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

城区全景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1)台江区辖瀛洲、新港、后洲、茶亭、洋中、双杭、苍霞、帮洲、义洲、上海新村10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台江镇及所辖的南公、曙光、红旗、双丰、红星5个居委会和洪山镇的祥坂、长汀、高桥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将茶亭街道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新港街道的连潘、连辉、象园3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

台江步行街1996年1月,福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台江区从鼓楼区划入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台江镇划入南公、红星、曙光、红旗、双丰5个村委会;从洪山镇划入祥坂、长汀、高桥3个村委会;划出茶亭街道办事处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归鼓楼区;划出连潘、连辉、邦辉、象园4个居委会归晋安区;增设宁化、鳌峰2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上海街道办事处。
2000年,台江区辖12街道:茶亭街道、洋中街道、苍霞街道、双杭街道、帮洲街道处、义洲街道、上海街道、瀛洲街道、新港街道、后洲街道、鳌峰街道、宁化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840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瀛洲街道 50110 后洲街道 14249 义洲街道 35460 新港街道 39229 上海街道 67170 双杭街道 20844 苍霞街道 11433 帮洲街道 16759 茶亭街道 32560 洋中街道 28557 鳌峰街道 24871 宁化街道 27158 

2001年,台江区辖洋中、上海、茶亭、新港、宁化、义洲、帮洲、双杭、苍霞、后洲、瀛洲鳌峰12个街道办事处,设9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面积18.02平方千米,人口29.7万人

台江区 - 交通港区

福建省第一大河的闽江下游紧临台江之南,为福州水上交通要道。宋之后,形成港区。直至1972年前,停泊能力仅5000吨级船舶。此后经过30年,尤其是1991—2005年开辟为深水港,拥有18个深水泊位,生产泊位达128个,货物吞吐量年逾2000万吨,最大泊位能力为3万吨,促使港区的繁荣。

台江区 - 工业经济

夕照下的电力大厦台江工业源于北宋造船业之始。明代,手工业品、工艺品逐渐发展。至清初,前店后场的手工业作坊兴起,茶亭逐步形成手工业一条街。清末,民族工业从电力业起步。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区兴起“全民大办工业”热潮,在西部形成工业一条街。20世纪90年代初,台江工业企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深化重点企业改革,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加速企业结构调整,采取租赁、拍卖、退二进三转向发展等措施,紧紧围绕福州市委、市政府“举实业、垒支柱、扩规模、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创业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把宏观调控与优化资本结构、发展支柱产业和扶持困难企业紧密结合,实施“一厂一策”措施,坚持移位发展。放开搞活区街(村)小企业,发展“满天星”项目,形成以重点行业为支柱,重点企业为骨干,区街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初步形成文体印刷、日用工艺、机械金属制品、服装鞋帽、石材制品、五金工具六大主要行业。21世纪伊始,全区着力发展科技工业,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扶持重点技改项目、投入资金、拓展高新技术发展空间,把科技园区建成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项目孵化园区。在台西科技孵化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金山工业台江园、台江区软件园,形成一区多元化的新格局。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19家,其中卓异、海欣康利特等9家亿元企业产值达11.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为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台江区 - 商贸经济

台江历来是福建农副产品集散地,是商业贸易“黄金地段”。北宋始,福州商船从闽江出海对外贸易。明代,成为“华夷杂处,商贾云集”的集市,商号林立,交易活跃。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后,外国商人在台江开洋行,辟航运,台江成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境内工艺品、民间乐器、日用品出口东南亚各地。20世纪90年代始,台江树立“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观念,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形成“三大商贸圈”以及现代化、国际化商品流通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从传统商业逐步向现代商贸发展。2005年,全区有27个集贸市场,营业额56.109亿元;区直网点215家,销售额210亿元。台江中部、东部、西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一派欣欣向荣。

台江区 - 区位优势

元洪购物广场台江区自然条件优势,历史悠久,为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商贸中心区。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商贸繁荣,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两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机遇,致力于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推进大旅游。一线(江滨大道沿线)、两翼(东部的鳌峰商贸加工区和西部的台西科技园)、三大商贸圈(中部的商贸中心、美食中心、娱乐休闲中心和新中亭街、东部鳌峰洲副食品批发走廊、西部的科技工业品交易市场)充满无限商机,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古老的文化城区,更是一块跳跃着现代都市脉搏,微型机勃勃、商贾云集的“黄金地”。台江在继续巩固壮大台农、中亭街、大利嘉城等传统商圈,加大万宝商圈和八一七路城市中轴线商业街培育力度的同时,将进一步整合码头周边资源,着力打造"滨江旅游街区"。

根据最新规划,台江区"滨江旅游街区"东起闽江大桥,西至青年会广场,南邻闽江,北至台江路,以台江旅游码头为核心,以元洪城为龙头,以青年会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为依托,通过改造南星澡堂、台江影院等节点,完善解放大桥至闽江大桥之间的岸线景观,充分发挥闽江北岸沿线旅游资源,将商贾、饮食和码头等台江三大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历史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功能齐全的商旅互协性商业休闲游憩街区。目前,台江旅游码头建设和游船招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台江区 - 城区面貌

2007年中国福州海峡美食文化节“纸褙福州城”的俗谚出自古老的台江地区,是台江木构房屋的真实写照,这些简陋木屋,导致火患频仍,人民罹难。

20世纪80年代始,台江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旧城改造,鼓励支持群众集资、引进外资,搞好内联“三管齐下”方式,“三头齐进”,大规模推进旧城改造步伐。1999年10月,完成福州城市建设史上最大拆迁、最大安置量的江滨大道台江段拆迁安置任务,拆迁各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3948户,1.2万余人。“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9亿元,建成鳌峰苑中亭街苍霞新城世贸外滩花园、君临闽江等一批重点楼盘,其中先后投入近20亿元进行成片旧屋区改造,拆迁改造面积达66余公顷,使1.8万户,2万人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城市基环境不断改善。台江城区建设坚持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加强城市绿化保护,有37个社区达到绿色社区标准,新增绿地7公顷。“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净”五大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城市废气、污水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锅窑炉烟气黑度、烟尘排放浓度100%达标,市容市貌大为改观。

台江区 - 社会事业

台江区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各类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针,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广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加大教育信息化步伐。在全省率先实现“校校通”,完成教育办公网络化。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齐头并进。1995年,实现“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两基”各项目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双高普九验收区之一。大力兴办规范加特色学校,首创第三十六中学公有民办改制模式,以双虹小学革命史迹陈列馆、第六小学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和第二小学诚信教育基地为示范点,强化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三十一中、三十四中、三十七中通过与名校联合办学;向省、市级初中示范校、达标校目标迈进。2005年,辖区内有中学16所,小学30所,在校学生226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1人;区属公立幼儿园5所,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幼儿园78所,在园幼儿7806人;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创办台江社区学院,为下岗再就业培训、职业技术以及社区干部岗位培训创建平台。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1991年台江区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建设的增长点。台江区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发展民营研究机构,推动科技事业向纵深发展。创建科技示范街道,建立台西科技园区。福州包装机械厂的BFP-50A型玻璃纤维无捻沙水泥复合袋机组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科技博览会银奖和1991年度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至2005年,区内企业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11项、青少年科技获全国奖152项,省级奖106项,台江第六中心小学在全国、省级获奖达149项。2005年获全国科技先进区称号。

台江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台江区的评话、亻尺唱、十番音乐、根雕、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播扬海内外。茶亭和双杭的十番音乐赴北京上海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之为艺术乡音,以其独特形式,展示台江的艺术魅力。每年传统节日活动、文艺会演以及对外文化交流都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台江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假日台江金秋游、社区百场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组织文化下乡,为城郊和社区送书、送戏、送春联等,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1999年台江区小合唱《海面飘起渔火》参加全国第九届群星演出,获金奖。全区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街、社区三级文化网站,为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促进人才的培养、文化的繁荣,创造公共文化的新辉煌。至2005年,有546人次的小品、戏剧、诗歌、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在全国和全省大赛中获奖。茶亭十番音乐入选首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文龙纪念馆和台江民俗纪念馆先后建成开馆,同时还组织陈文龙尚书塑像赴马祖巡安,加强闽台两岸文化交流。台江区还在不同时期进行文化专项整治,净化文化市场,严厉打击盗版、走私音像制品,查处娱乐场所色情活动和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活动,使文化市场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卫生事业持续进步。20世纪90年代始,继续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和《传染病防治法》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改革,妇幼卫生保健,防病灭病及计划免疫等工作;注重整顿药品市场,开展医疗机构清理,14家局属医院和114家对内社会医疗机构予以注册登记。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社区服务、医疗设备和技术建设,着重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危及人民生命的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吴熙中医妇科医院院长吴熙运用中医中药治愈不孕症,创下医疗史上的奇迹。初步建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救治机制。2005年,区内有省级医院2家、局属医疗单位14家、民营医院3家、企业单位医疗室和门诊部63家、个体开业医院118家,局属卫生系统卫生技术人员223人、管理人员2人、工勤人员19人。台江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台江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活动成为群众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区参加经常性体育活动的人数达19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3%。学校体育坚持从小抓起的原则,建成三级训练网。2001年,有19661名学生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占应测学生的96.38%。1991—2000年,连续10年评为省体育锻炼工作先进区。至2005年,台江区向国家队、省队和省、市体校输送360余名优秀运动员,为中国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作出贡献。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台江籍运动员李艳齐晖分别获得1枚银牌、第四名;吴宇红林立文获得羽毛球世界冠军;有66人次参加世界、亚洲羽毛球、排球、游泳和激流回旋比赛,获得31枚金牌、17枚银牌,8枚铜牌。有64人次参加全国性比赛,获得35枚金牌、8枚银牌,在福州市第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运动会上,夺得团体总分、金牌数、奖牌数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四个第一。台江区竞技体育持续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从20世纪80年代始,台江区人口生育就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2年保持省、市计划生育红旗单位。进入90年代,形成部门联动、社会互动、群众参与的计划生育新格局。台江区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全面开展计生合格居(村)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堵住超生漏洞。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3.05‰下降至2005年的0.84‰。人口类型逐步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

台江区 - 参考链接

http://www.taijiang.gov.cn/

福建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县 福州市 鼓楼区 | 台江区 | 仓山区 | 马尾区 | 晋安区 | 福清市 | 长乐市 | 闽侯县 | 闽清县 | 永泰县 | 连江县 | 罗源县 | 平潭县 厦门市 思明区 | 海沧区 | 湖里区 | 集美区 | 同安区 | 翔安区 莆田市 城厢区 | 涵江区 | 荔城区 | 秀屿区 | 仙游县 三明市 梅列区 | 三元区 | 永安市 | 明溪县 | 将乐县 | 大田县 | 宁化县 | 建宁县 | 沙县 | 尤溪县 | 清流县 | 泰宁县 泉州市 鲤城区 | 丰泽区 | 洛江区 | 泉港区 | 石狮市 | 晋江市 |南安市 | 惠安县 | 永春县 | 安溪县 | 德化县 | 金门县 漳州市 芗城区 | 龙文区 | 龙海市 | 平和县 | 南靖县 | 诏安县 | 漳浦县 | 华安县 | 东山县 | 长泰县 | 云霄县 南平市 延平区 | 建瓯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 建阳市 | 松溪县 | 光泽县 | 顺昌县 | 浦城县 |政和县 龙岩市 新罗区 | 漳平市 | 长汀县 | 武平县 | 上杭县 | 永定县 | 连城县 宁德市 蕉城区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寿宁县 | 霞浦县 | 柘荣县 | 屏南县 | 古田县 | 周宁县 注释与参考:
http://www.tai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