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景区天气预报:“礼品”变迁之记忆——从礼尚往来变化管窥新中国巨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23:42

“礼品”变迁之记忆

——从礼尚往来变化管窥新中国巨变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便成为延续不断的优良传统,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实际上都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人际关系的准则,然而这个“礼”恰恰是靠“礼品”彰显的,并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因此,本文欲从“礼品”变迁的点滴记忆,管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这“一滴水”映射出新中国巨变的光辉。我出生在二十世纪50年代末期,记事已是60年代中期,权且由此谈起。

    二十世纪60年代的“礼”,很轻也很薄,实物之“礼”是清一色的面食,货币之“礼”以角钱为主,“抠”、“小”便是显著的特征,后期还带些革命的色彩。虽然那时“亲不亲,阶级分”的成份论冲击了“投桃报李”的社会风气,但实际生活中依然看重血亲、讲求友情,在民间尤其是农村过年(春节)过节(端午、中秋)走亲戚的传统并未中断。“春节”在农村称之为“过年”,当时不少关于春节的俗语都与吃有关,最有代表性的是“打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饱饭”、“串(走)亲戚串到初二三,蒸馍肉菜往上端,串亲戚串到初七八,没有吃来没有喝”。孩子们何以巴望过年?盼的是大年初一吃一顿饱饭。何以兴高采烈的走亲戚?是为了能够吃上肉和白馍,还能挣上压岁钱。不管当时多么严厉地强调过革命化春节,毕竟挡不住人们特别是亲戚之间的情谊,不过“礼”很小也很少,只是不空手而已。那年月,无论走远近亲戚,礼物都是一封糕点,老家叫做“糖果”,价钱在一块钱左右,不是人们真抠,而是真没有,想拿也拿不出来。那时我和哥哥步行几里、十几里甚至更远走亲戚,都是拿着这一块钱的“糖果”,现在看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不过礼尚往来,别的亲戚到我们家也是如此,主要突出对亲戚特别是对老人的记念,充分表现“礼轻人意重”的原则。上面说的压岁钱,与时下简直不能同日而语,那时大都在一角到二角之间,还有给五分钱的,给五分钱的被视为小气,偶尔也有给五角钱的,就算是不得了了,同时家长还礼时都以自己孩子所挣礼钱为标准,很少有超出对方的,说穿了就是换换钱。此外,像端午节晚辈们用可数的油炸菜角、白面包糖的糖三角送与老人作为孝敬“礼物”,根本没有粽子之类的东西;在中秋节则是买一斤月饼敬献长辈,我能够吃到嘴里的则是一块月饼的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只是尝尝而已。当时婚丧嫁娶贺喜随礼很别致,喜事(结婚),亲朋好友都送年画,就是1——2角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样板戏剧照”、“毛主席语录”之类的画,单位则送成套《毛泽东选集》、毛主席石膏像;白事(死人)是不吊唁送礼的,由大队主持开追悼会,由于生活困难,主家根本不给帮忙办事的封礼,连饭都不管,各自在家吃饭后去办事。由此可见当时的生活水平。

    二十世纪70年代的“礼”虽有发展,但还是很简单,春节仍然以“糖果”为主,其它节日也有以油炸麻花、点心(圆馒头,上面点上红点)之类食物为礼物的,实物之“礼”依然很少,货币之“礼”在角钱和块钱之间徘徊,“轻”、“薄”是明显的特点。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在老家还有一个女儿孝敬母亲的节日,就是在数伏之后出门的闺女必须去看望娘,名曰“望夏”,究竟什么含义至今尚未清楚。之所以谈及此说不清道不明的节日,是因为其中有一个让人听起来心酸的“笑话”,说的是一个新女婿代妻子去“望夏”,刚好岳母家的儿媳也需“望夏”,便将栏里的礼物——“麻花篮”(用斗篮装麻花)原封不动由儿子送往他的岳母家,结果到了这家也如法炮制,结果就在一个午休的短短几小时内,这“礼物”竟然在旅行十数家后奇迹般的又回到了置办“礼物”的主人家,于是主人家说明缘由,便不再“回礼”(按规矩应留一部分麻花作为回礼),一个个往下传,一个个女婿空手回去,自然也就一家家哄堂大笑,但那时生活紧张,食用油尤其紧张,吃油炸食物自然是奢侈消费,因而面对一个个弄虚作假的闺女和女婿,彼此原谅,互不怪罪,反当做“笑料”、“传奇”传播开来。到了70年代中期,开始有人把烟酒当做礼品,糕点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由原来的一封变成了两封,在质量上有了提高,由纸包装变成了盒包装,压岁钱也由一角、二角涨到五角,偶尔也有给一块的。记得,有一位叫“妞”的远房表姐,每年去看奶奶的时候,给压岁钱时很“大方”,能给一块钱,于是就巴望过年,巴望“妞姐”的到来,因为我们姊妹多,而且“妞姐”只在人少的时候给一个人压岁钱,所以每当“妞姐”来的时候哪都不去,守在奶奶身边,可往往事与愿违,有时就在去茅房或者是大人让干活儿的空档,让哥哥抢了这个机会,终于有一年挣到了这盼望已久的一块钱,真是激动不已,看了又看,藏了又藏,虽然很快就被大人“没收”了(压岁钱没有不上交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给孩子留下一到两毛钱),但还是很感谢那位让我当了一回“富人”的远房表姐,后来她再也没有来过,听说是病逝了,我为此难过了很长时间。再往后,女的出嫁已经有了“彩礼”,诸如“弹力呢”、“的确良”和上海牌手表、飞鸽永久牌自行车都是时髦“礼物”。礼尚往来也逐渐多了起来,谁家发生像住院、生子、参军入伍等大事,已开始送礼,一般都是以8——10个鸡蛋作为“礼物”,只有少数的所谓有钱人才在瞧病人时送糕点。在我1976年入伍时,很多穷邻居和亲友们都以5——15 个鸡蛋为我送行,还有几个长辈给了我1——2块不等的零花钱,现在想起来真应验了那句“礼轻人意重”的古语,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这钱是多么的不易!当时听说有一位村支部书记住院时收了一簸箩糕点,便成了爆炸性的重大新闻,其实也就是一二十封糕点。那时节已经有办事送礼的了,流行“手榴弹、二十响、炸药包”,手榴弹就是酒,二十响就是香烟,炸药包就是糕点,即使送酒也是两瓶,香烟也不过一条,炸药包充其量两三包,因为当时买东西凭券和票,想多送买不起也买不到。也就是说,这个年代生活虽有所提高,但依然在温饱线上打拼。

    改革开放,一切重新开始,国人向前看的同时也向后看,礼尚往来几乎与经济发展同步,进入了有史以来的辉煌时期。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的礼物已有明显变化,春节时礼品花样增多,除了糖果(糕点)外,还有肉、酒、水果之类,不过肉仅限于大肉,酒只是一般的酒,城里工作的人到农村走亲戚已开始以罐头作为礼品。我在1979年考上大学,姨母、大姑分别给我5快、10块钱的“路费”,比我1976年入伍时送行的额度显然高多了。特别难忘的是,已经出门的姐姐为生产队搬砖出窑每块砖一厘,足足搬了一个月挣了20元钱,全给我作为上学的花销,由此证明这时的人们已有挣钱的门路。

    二十世纪80年代的“礼”,逐渐“大”了起来,也“多”了起来,虽然这个年代初期仍有崇尚简朴的遗风,但礼尚往来的“礼物”进一步提升。过年过节以及人际交往的“礼品”,量——花样增多,质——已开始讲究,春节拿烟酒、罐头、水果已成正常,并且逐渐讲究烟酒的牌子,罐头的品种也多起来,此时的特点可用“多”、“大”来概括。不过初期是两个年代变化的过渡期,这当以1982年我毕业分配为例。我喜欢文学,曾在《河南日报》学习过,在大学学的又是中文,听说新乡晚报需要人,在新乡师专上民师班的姐夫便人托人找到报社领导帮忙,见面礼物是用半个月菜票在食堂换的20个鸡蛋(70年代一般是10个鸡蛋),人家便满口应允下来(由于地市分配界限等原因没去成,最终成为留校生),也有同学家长为分配送烟酒、香油的。从这件事说明,此时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不富裕。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已在新乡工作并结婚生子,城市礼物的记忆自此开始。这时的礼品已经有了根本性变化,名烟名酒、烧鸡、牛肉、各类罐头、香蕉苹果等不同品色的水果都成了礼物的主要选择。需要多说一点的是香蕉,记得我1983年被借到一个单位帮助工作结束欢送我时买了香蕉等水果,当时还不知道香蕉怎么吃,是一位老领导亲自剥开递给我,之后不久便发现香蕉已成为走亲访友的普通礼品,而且我自己在走岳母家时也常常买香蕉,现在回想起来,变化太大了。伴随着礼物层次上升,压岁钱也相应的攀升,由10元到20元、50元直至100元甚至更多。此外,迎宾宴客已不是奢侈和奢望,倒成了节日不可缺少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动作,一般家庭都要弄几个菜和酒招待客人。婚丧嫁娶一改昔日的精打细算,大都借企业食堂摆上十几桌、二十几桌、三十几桌,随礼也逐渐开始“大”了起来,由5元、20元、50元、100元,用的小车更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多”了起来,并开始给司机封礼。以“日新月异”概括这年代礼品变化有点过,但用“月新年异”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二十世纪90年代的“礼”,已发生了“质”的变化,食物由小打小闹的零敲碎打,变成了整袋的大米、成桶的食用油、成箱的水果、整件的酒等等,而且鸡鸭鱼虾众多的肉类制品逐渐占取礼品的角色,这时期的礼品特征概括为“丰”、“厚”,一点也不过分。人们总感觉到节日尤其是过年的气氛淡了、不浓了,也很少有孩子巴望过年过节的,主要是生活好了,平时吃的用的与过年过节没什么区别,即使亲戚朋友走动一下也都拿着礼物,很少有空手串门的。过年过节,人们已经不满足在家里一般性的热闹,也不愿在家忙乎,已逐渐开始走出家门到饭店吃团圆饭。给老人拜年也不再局限礼物,有的干脆给300元、500元甚至更多的钱,让老人想吃啥买啥,另外把老人要给孩子们发的压岁钱提前给老人。压岁钱不仅大幅度增长,差距也拉大,而且大部分家长不在“没收”,由孩子在家长指导下自行支配。一位小学生在寒假写日记,内容大部分是拜年,或到外婆家,或到姑姑舅舅家,最后是到阿姨家……,都写了挣多少压岁钱,其中阿姨家还没去,就预知阿姨要给200元压岁钱,理由是:“前几天听到爸跟妈商量要给表哥表弟各200元压岁钱,那阿姨她们也要给我,这叫礼尚往来呀!”瞧瞧,孩子们都对压岁钱的行市有了预测和判断。这时期,人们随礼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数额也不断增长,礼尚往来已开始变味,已经由以情为重的礼节性“礼”演变到以追求钱财为主的“礼”,通过办理筵席收取礼金已经发展到令人忧虑的境况,由婚丧嫁娶扩大到修房、买房、生日、上大学、参军提干、开业等等,甚至连生孙子也要大宴宾客,说穿了,普通的人是为讨礼债。有头面人物则是“借机敛财”甚至是“创机敛财”。闻说某地有个光棍,觉着随礼太多、太亏,于是突发奇想,骤然办个婚礼,可吃完喜酒第二天,新娘便不知去向,后经了解这个所谓的“新娘”竟是是附近县城的卖淫小姐。无独有偶,另有一位官员为了敛财,居然找了一个拾破烂的老头假扮父亲,以为“父亲”过生日的名堂敛财。本来"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相互帮忙,从而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由于经济的活跃, 物质的丰富与发展.“礼尚往来”的礼品不断“升级换代”.人情债一路攀升,价码越标越高,尽管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折射出优良传统的丢失。“礼”之变味,透露出富裕后人们的浮躁、浮漂和浮气,于是引起了党中央对请客送礼的关注、重视直至断然采取措施“刹住送礼歪风”。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由最高权力部门对“礼”作出明确界定和规范,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到了21世纪,“礼”,逐渐向返璞归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向发展,“优”、“真”成为其主要特点。一些环保绿色、无公害蔬菜食品和土鸡、笨蛋、野味渐渐担当礼品的主角。先是无污染食品,接着是无公害制品,绿色环保蔬菜和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显示区域特色的土特产,在礼品中“香”了起来,以至于全麦面、石磨面、红薯叶、芝麻叶、不上化肥的农作物,以及笨猪、土鸡、笨蛋、野菜、树叶等等,都成为走亲访友的礼品。有“土”就有“洋”,一些有身份、有钱的人已经把外国酒、外国水果、外国食品作为礼品的必选。再就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营养品包括健身的器械也成了子女孝敬老人的礼品。记得2006年有一位朋友给我送了10斤笨猪肉,我作为稀罕礼物和炫耀礼品分散到5家用以包饺子,无不欢欣。2009年春节前外甥在山里打了几只野兔,更是让人喜出望外。再就是老家也不再送普通的农产品,而是送像咸菜、干菜等原始工艺制品,分送给新乡的亲戚朋友颇受欢迎。新世纪礼品的变化,既反映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流,也表明了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更印证了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然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已经由原来的礼物变成礼金,把购物券、有价证券甚至人民币、美金作为“礼品”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可喜的是党中央已经下重拳予以治理,同时纪检部门每逢过年过节都发送“赠言”短信作为送与领导干部的新型“礼品”,真可谓新世纪新气象,礼品也有了新跨越。

    “礼”的变化,还反映在父母和长辈给孩子们的礼物上。除了上文所说的压岁钱外,孩子们不同时期收到的不同礼物,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迁。记得20世纪60年代父母送孩子的礼物突出的是“爱”,基本是学习用具,像铅笔、小刀、转笔刀能让孩子们激动不已,甚至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当然也有玻璃球、弹弓之类的玩具。此年代的后期,以给孩子精致的毛主席像章、语录本为时尚。20世纪70年代父母送孩子的礼物表现的是“情”,因为此时的生活已有好转,所以条件好的家庭家长出远门会给孩子们带几个糖块,买本连环画,也有给孩子们送书包、钢笔等学习用具,在农村则有“二十三祭过灶,闺女要花儿要炮”的俗语,春节给孩子们买鞭炮是家长们的必修课。开放以后给孩子们的礼物变化之快、花样之多,用瞠目结舌丝毫不过分。记得20世纪80年代,家长给孩子们送礼物的特点是“多”,称得上“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学习用具方面,文具盒简直是一年一变,越来越高档精致,书包越来越上档次,各类钢笔、铅笔、橡皮难以数计,玩具更是五花八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应有尽有,变形金刚、电子游戏机,电动玩具琳琅满目,积木、识字卡不计其数。还有衣服、鞋帽已成为孩子们礼物的重要选择。到了20世纪90年代,孩子们的礼物算得上“精”,真可谓“更上一层楼”,学习用具已不再是礼物,而是家长的份内之事,只有能让孩子上眼和惊喜的才是礼物,爱好集邮的孩子可以每年得到成套的集邮册,喜爱宠物的可以不断更换上级别的小宠物,以各类保险为礼物送给孩子的也成了家常便饭。到了新世纪,孩子们的礼物可以概括为“贵”,诸如贵重的手机、mp3、音响、耳机倒成了平常礼物,有的家庭已开始给孩子过生日、送生日礼物了,有身份的家庭还为孩子办生日“pat”,甚至发展到送孩子汽车、房子、存款、出国留学,等等,如此发展,不免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长们的确是有钱了、富裕了,可以尽情地不受任何限制地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毫不掩饰地费尽心机地倾泻着“痴情”;“忧”的是毫无选择、毫无节制的给孩子送礼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贵,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不少有识家长在反思和调整送孩子礼物的思路,开始送孩子诸如“生活磨练夏令营”、“强身健体减肥封闭训练”、“红色旅游”等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礼物,这不能不说是科学发展观引导的结果。

    古人说,借一斑略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礼”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更是波澜壮阔社会的小小浪花,然而,“礼”的变迁,却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是社会发展的见证。新中国60年来“礼”的变迁,就是新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写照。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