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原始部落电影大全:中医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6:46:57

关于中医现状的思考

三院骨伤05级 刘选

摘要:传统中医正在面临现代医学的严峻挑战,中医药服务领域缩小,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淡化,理论创新没有突破性进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对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我们作为未来的中医生,更有责任对中医现状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医现状 中医人才及教育 中西结合 中医发展障碍

一、中医发展现状

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有淡化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有2800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之四十,西药占百分之六十。”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院普遍掺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在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占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5年的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06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为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2000年时下降了10个百分点,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67%变成现在的38.34%。

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徘徊不前。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80~90年代前期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从1996开始,出口不进不增长,还出现连年下降,1999年的中药出口是1995年的69%。据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5亿元上下,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5%。

基础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缺乏创新。80年代中期,中医多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适时的出现在医坛,整个中医学被作为研究对象而置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之中,是科学的理性真正切入中医学的体层。然而,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含的现代科学思想后,便步履维艰,并未形成知道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研究薄弱,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过多,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难以形成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的思路方法上,多学科尤其是大学接入中医药领域不足,学科间接触不良、交融不畅,难以形成学科碰撞,就难以形成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二、中医人才及教育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对中医认识不足的人企图废除中医,尤其是居心不良的西医们,打着“科学”的口号,大肆攻击中医,欲废中医二而后快。但是,西医的嘴是毁不了中医的,真正能毁掉中医的只有我们中医人自己。

中医药人才短缺。有关统计结果表明,1949年西医人员仅有8.7万,而到2001年,已达到175万人,增加了20倍;中医人员1949年全国有27.6万,到2001年为33.4万人,仅增加了21%。在全国当今人口中平均4000人中才有一名中医。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且均已70岁以上高龄;20世纪50年代,以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生也为数不多;其后是按西医模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正成就者甚寡,纯中医后继乏人已成严重问题。现有中医人员中受学历不等、院校教育课程配置差异及专业思想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些人中医离宗,用药背道,对望诊、脉诊具有真实功夫者已渐寥寥。

目前,中医院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扩大招生规模。50年校庆时,我们曾采访过本校一位骨科教授,他说:“医学院校扩招是一种错误。”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验课、实践操作课大幅减少,甚至连自习室都不够。盲目扩招会降低学生素质,减弱操作技能。

中医生原本是一件手工艺品,现在变成了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偶尔生产出一两件精品,既是中医界的大幸,也是中医界的不幸。

三、中西结合

清朝末年,在西方势力全面入侵中华之际,以张锡纯为代表的中医们也开始中医西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如今,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界的热门专业,他们先学两年西医,然后学两年中医,就学有小成。一边开石膏,一边开青霉素,就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就如南拳和北腿,各学两年,就成了花拳绣腿。中西医结合或许是一条好路,但正如邓老所言:“中西医结合,任重而道远。”

四、中医发展障碍

中医学形成之时,科技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人体的认识都很模糊,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更多的是吸取古代思辨哲学的成果,引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概念,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印记。

传统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在崇古文化观念的背景下,中医言必“经云”,叔必“仲师”,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等成为中医理论的最高准则,是衡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正确与否的标准,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敢有所怀疑。中医界厚古薄今的的思潮,长期以来束缚着中医学术的发展。

中医教育西化,近几十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近校后外语是硬要求,古汉语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

五、结语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医药学的发展同样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