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佳 歌手:基督新教信仰可减少“富二代”炫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58:26
南方周末文章指基督新教信仰可减少“富二代”炫富基督时报 任希文 更新时间:2011-09-08 9:25

 “富二代”一词如今已深入中国人的观念中,很多人感慨“富二代”在承接父辈的财富时,身上也带着一些自我、奢侈。“富二代”是一个被大家所关注并议论纷纷的群体,有人羡慕他们,有人想研究他们,也有人为他们感到担心。近日,社会媒体《南方周末》中一篇文章关注到了因着基督教新教信仰而引发的富人现象:在基督教新教社会,没有富二代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富的问题。

在文章首先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天的欧盟分成两种国家──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和维持财政健全的国家。换成由历史传统的角度看,欧盟国家可以另外分成两种——天主教国家和基督新教国家。将这两种角度放在一起比对,就呈现了巧妙的迭合:发生财政困难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天主教国家;相对收支纪律良好的如德国、荷兰,则都是新教国家;而传统上中央属天主教、南方却有大量新教徒的法国,财政状况也就刚好居于两者中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文章提出观点:“这要从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来谈。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当时罗马天主教很腐败,强调教皇的特权以及赎罪券,德国人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重新提出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圣经中初期教会使徒保罗所写的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因信称义”。于是有一批教会从天主教中脱离出来,成为了基督教新教。”

在对救恩的立场上,基督教认为信是得救的关键,如圣经上说:“信的人有永生”“义人必因信得生”,人永远无法用功德去交换,这点与天主教不同,天主教是因行称义。

因此,基督教新教的信仰更注重内在,而非外在表现保证来获得上帝的认同。因而基督教新教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律,内在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规范重要得多。

中国企业羊文化促进会会长曼德老师总结说: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认为只有神甫的职业才有信仰上的价值,才是神圣的,才是上帝的呼召。而马丁•路德提出天职观,他认为每个基督徒的职业都是上帝的呼召,都是非常神圣的。马丁路德说: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每个人都是全时间敬拜上帝的神职人员,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上都是在全职侍奉上帝,每个人的职业就是他信仰的方式。

曼德还说,另一个对现代社会的成型有根本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就是加尔文的预定论。加尔文的预定论认为,上帝在创世之先就拣选一部分人为上帝的选民,只有他们才能获得拯救。这样的拣选是上帝主权决定的,也就是人的得救完全在于上帝,与人的一切无关。

预定论使基督徒积极地介入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事务,并用这些事务上的符合上帝心意的果效来验证自己基督徒的名分。

在《南方周末》文章中还提到了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的理论, 一个世纪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通过天职观与预定论,新教催生了市场经济的精神,也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文章说,因着新教的影响,所以新教国家对于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了高度的戒慎,乃至反感态度。除此之外,新教国家的富人们,看待财富的眼光,到现在也都还是受到这种传统影响。

受新教影响,富人们的慈善观认为,基督徒应该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他们不认为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是一个好的选择。他们觉得,将财富留给儿女,会让他们不劳而获,进而诱惑他们接近欲望罪恶。

同样的观点在中国的一些社会学家的口中也出现过,有专家认为富人的财富应有部分捐献给社会而不是全部继承给子女,否则容易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最后,文章总结:这样的社会,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耀财富的问题。如此一来,一方面减少了炫富带来的不公平情绪,另一方面创造了许多文化与慈善的公益事业。

虽然《南方周末》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基督徒,但他表达观点值得深思:“虽然中国没有基督新教的背景,但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传统带来的好处,自主模仿学习。炫富的“富二代”对谁都没好处,慷慨的‘富一代’却能给社会带来许多美与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