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童装店名:伟人孙中山的前世谶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2:36:29

伟人孙中山的前世谶纬 翠亨孙中山故居北面2公里处,村内最高山峰犁头尖山东偏北的山腰上,安葬着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此墓为咸丰四年(1854)建,坐戌向辰,兼乾巽。
孙敬贤墓 

        据《广东省志·孙中山志》,孙中山祖父孙敬贤十分迷信堪舆之说,常登山察看地形,与来自惠州龙川之风水先生钟盛扬常相往来,并请其为亡父寻找风水佳地。孙家族谱记载,孙敬贤以上几代均以农耕为生,家境贫寒,人口稀少。孙敬贤14岁丧父,依寡母为生,他不甘心孙氏家族就这样没落下去,便将希望寄托在地理堪舆上,常与一名曾是太平天国谋臣的术士翻山越岭,寻求福地。后来找到一个“牛眼龙穴”,便不惜变卖田地购得,以致家境渐窘。孙敬贤祈求子孙富贵,终生醉心堪舆的这一爱好影响并传承给了下一代。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和其父一样,十分相信堪舆学,常年与一名来自嘉应州的堪舆师寻找“吉地”。和孙敬贤相比,孙达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堪舆活动结出丰硕成果。道光三十年(1850),孙敬贤病逝,孙达成遵风水师嘱,将其父葬于翠亨村北犁头尖山土名“黄帝田”阳坡,碑刻“显十六世祖考敬贤孙公墓咸丰四年五月十一日吉立  坐戌向辰兼乾巽”。孙中山胞姐孙妙茜回忆说:“各祖先坟地,皆父亲所寻得。祖父之坟,地师谓葬后十年,必出伟人,咸丰四年(1854)安葬,至同治五年(1866)孙中山诞生,相去果仅13年也(实际为12年)。”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坟、陵安于何处,是颇费心机的一件大事。居住地和人百年后的归宿处非常重要,其吉凶不仅关系到本人的命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族的发展及子孙后代的命运。不少帝王自登基之日起,即着手寻找、勘定、营造“万年吉壤”。有条件的殷实之家,也不敢稍有懈怠,马虎对待关乎风水之事。被视为风水宝地的祖宗坟茔,更是整个家族贵贱贫富攸关的神圣之地,寄托着家族所有的希望,不容任何人侵犯。不少人在生前苦苦追寻死后之葬地,甚至于舍身忘己,以图子孙富贵吉祥。         与古代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孙家敬重风水师,有请风水师的传统。孙中山祖父孙敬贤、父亲孙达成数请并长年供养风水名师为其相墓择地,并为此不惜举债,变卖田产,散尽家财。几个风水师亦曾留下数篇耐人寻味、令人期待的谶文或绘图,其内容不约而同地都和翠亨村东面的金星门有着直接的联系——选择的墓地几乎都对着金星门!         19世纪中叶,一名眼界开阔、水平不俗的风水先生从嘉应州来到了香山翠亨,被来自五桂山的这条非凡的龙脉深深地吸引,于是住了下来,与一脸虔诚,迫切期待着子孙后代富贵显达的孙达成一起终日跋山涉水,登山寻龙,经过长年累月、认真审慎的风水考察,终于弄清楚了这里的来龙去脉,对龙脉的结作了然于胸。感于孙达成的热情有礼,倾力接待和祖上的积德行善,这位姓黄的风水师把自己在翠亨长年考察研究的结果,位于犁头尖山腰上一个方圆百里少有的真龙大穴点葬给了孙达成的父亲孙敬贤。不仅如此,孙家各祖先坟地,均由其统一布局,原来风水欠佳之墓一同择地迁葬。 

        对于孙敬贤墓,黄地师(当地人称风水先生为“地师”)将此地命名为“黄帝田”,足见其评价至高无上,并作歌谣曰:“龙在高山上,穴在深坑藏,中央有个斜眉案,前面牙刀一字横,背后有个宝珠环。上有楼,下有托,两边斜开二牛角。覆钟高侍母,覆釜矮侍父。左辅右弼,紫微象桓,紫微有化,化出狮象把门,有是狮象把门,一定出公侯将相。”在黄地师眼里,百里来龙的翠亨,龙穴结作既成,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一座座山丘、一条条河溪即可尽显妙用,实在算得上是一处上仰天文、下合地理、气势恢弘的风水宝地。


    还是这位黄地师,在给孙家勘定孙敬贤墓后,断言:此坟葬后,十年内必出伟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隔12年,孙敬贤的孙子——世纪伟人孙中山在祖居厢房呱呱坠地。 

        应当承认,黄地师还是很有眼光的。他能够琢磨透翠亨周边山山水水的关系,至少把五桂山起至金星门偌大一个范围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的通盘的考虑,看懂了每一座山、每一条水所代表的风水含义,理清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再找准要害位置,点穴,一矢中的。这个过程,既需要有专业的天赋和敏感,又要有一定的宏观分析判断能力,还要有将风水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的丰富经验。可以说,没有相当深厚的堪舆造诣和功底,断难完成。

 

       极负盛名的孙中山祖父孙敬贤墓,确实是一孔名副其实的真龙大穴。 

       五桂山,顶有双峰,如刀笔分叉,向东北拖撑。这是一面典型的大旗,细分之又可归入得胜旗和捷报旗类,对于征战逐鹿和科举仕途十分有利。旗杆高插的五桂山,作为方圆百里群山之祖,脉分多路,奔腾而出。主脉东北行,过逸仙水库,起龙楼凤阁,开张展翅,高大天马山领跑于中,经10多公里行度,突然间耸起尖秀火星,劲插翠亨村北,面东南俯瞰南海。

                 














     五桂山         从五桂山迢迢而至的这支龙脉,距离不算远,山峰不算高,五星体变不算大,剥换亦不复杂,但却连环紧凑,很有气势。千万年来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山体切割而成梯次层降,山南常有脊石嶙峋显露,嵯峨险峻,山势自西南向东北排山倒海而去,风水意义上颇为不凡。经历了逸仙水库西面大山猪窝山和犁头尖山西南约二、三公里处一急一缓的两次跌断,至结穴之所,龙气聚钟,集于犁头尖山,作为孙敬贤墓的父母山。清晰可见浩淼南海的孙敬贤墓,居高临下,开阳十足,一派气吞山河的宏伟景象。        孙敬贤墓前穴后,贵砂重重,凸显龙穴的尊崇无比。远处渺渺茫茫处为淇澳岛、金星门,穴下脚踏案台,左为形如蛾眉的印山置于乙方,右有尖射牙刀列于巽巳,丙位金槟榔山。 

       金槟榔山,形似覆钟。在风水上,这实际上是一只大鼓。与牙刀相接,又为鼓角。午、丁位情况相若,更起高大鼓角,相牵相连。八卦中属南方火的离卦波状起伏的鼓角大阵,于孙敬贤墓南方约3公里自高至低延伸摆列,隔兰溪河面东北有力拱卫。

           









     金槟榔山 

        鼓,必有旗应之方贵,否则只为印台、粮仓之类。旗鼓亦有大小之分,小旗小鼓,为将英勇;大旗大鼓,旗鼓相夹,非大贵地不备,主王侯公相,大将元戎,或彪炳千古、号召力非凡的领袖。

                                              











     鼓        鼓置丙、午、丁位,为鼓镇南方。东南有鼓,名“天鼓振”。其中,卯酉艮巽为阳鼓,丙丁辛为阴鼓,皆有峰方圆,主贵。天鼓之北,旌旗遍插,呈摇旗呐喊,掀揭兵势之象。墓之丙、丁方位,为金槟榔山、犁头尖山,双峰隔河对峙,旗鼓相照,风水上名为“尊帝当前”,主贵。 

       由于龙行扭曲,临犁头尖山结作的孙敬贤墓,若北无靠山,则有空虚之嫌。为障缺补足,穴后特起五叶莲花帐,于乾卦呈半弧形展开作为龙穴倚靠。这列奇秀的莲花帐,黄地师称之为相连相扣的“宝珠环”。精明的黄地师将穴位的坐向定在了前正对金星门,后靠来龙与莲花帐中间相连的圆形金星上。令龙穴右边既秉承来龙的威势,又不偏不倚地正对如珠如盖的金星门,后有贵峰相峙,得回环之力,充分蓄气。

                

















五叶莲花帐        作为濒临南海、与犁头尖山分置南北的山峰,五叶莲花帐在给孙敬贤墓以后峙时,山腿自然分支向北及东北延伸,使这面风水意义上的帐幕显得分外牢实和厚重。就在帐幕与穴山形影不离、曲折弯环的短短二、三公里之间,山脉俨似一条自北向南回旋腾挪的游龙,十分醒目,犁头尖山宛若高昂的龙头。        情况表明,此地龙行之真,结作力量之大,粤东罕见。前照后靠,穴位之确,也毋庸置疑。这一点,从上面那篇谶文中,善于观龙察脉,寻龙点穴的黄地师已确认无疑。       今人看似简单的孙敬贤墓,其实并不简单。否则,黄地师就不会经年累月跋山涉水,详察究竟,为此耗尽心血。       卓立高耸的犁头尖山,属火星无疑,是孙敬贤墓的父母山。山东南,斜开牛角砂作护。山东北,峰下数十米处横起土星,上突一泡,为土上生金,有生化之妙。金星下数米,便埋葬着龙穴的主人孙敬贤。但是,具生化之妙的火、土、金三山,剥换间却仓促完成,整个距离不足百米。站在墓地上,明显感到左低右高,局面偏侧。犁头尖山位于白虎方,使人又喜又忧。一方面,山尖而秀,明丽动人,于功名尤为有利;另一方面,又感明火立于身旁,灼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青龙砂则逐级而下,层层递降,似无力雄起,唯尽头处连起参差两峰,才勉强立住。        青龙低伏,白虎高昂,对穴有压迫之势。这种形态,与经典著作《葬书》“白虎顺俯,青龙蜿蜒”的风水原则明显不符。如此“凶险”之局,常人见之必立弃,无较深造诣的风水时师,亦不敢犯难涉险,于此间取势寻穴。        不弄清来龙去脉,参透其特殊的结作形态,就无法了解此穴的精妙之处,面对非同凡响的真龙大结无从下手,望而兴叹。实际上,此墓恰恰是点穴高手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大胆而正确的选择。正是这一选择,使其成为了风水实践中一次打破常规的稀世之作。 

        要弄清其中奥秘,首先应当从犁头尖山的形态、意义和作用入手。

 

    当地人世代相传,翠亨村北最高最尖的山峰名为“犁头尖山”。山高而尖的犁头尖山,从本身尤其是山的上半部看,与形派风水所说的“犁尖”样貌相符,故称之为犁尖,亦无不可。     宋代风水大师张子微认为,犁尖,为耀星的一种。《玉髓真经》有云:“犁尖,短短小小穴前生,平头向内尖向外,定作省元立功名。或在本身生脱体,端端对穴似列城,此是状元高科位,宰执官资家富荣。卧立之异分轻重,侧立之别定正斜。”     官居宰相的宋代风水大师蔡元定完善了张子微的看法,他说:“官星亦有犁尖。然官星属龙虎,就龙虎外微出石尖如犁尖,故力量全轻。此乃是特出之耀,故力量加重。而卧立侧正,又分轻重焉。犁尖大于斧,故所应不同。如侧卓之斧则金小,而斧柄则亦卑矮,所应止于武,而不见于文。侧斧出神童,而又不能显达。犁尖则大于此,而全是火禄所发,故所应皆文而不为武也。属火则为文,属金则为武。斧多属金,犁皆属火,故侧斧亦属火,则亦出神童,特埋没不振而已。” 

    犁头尖山,其风水意义仅仅是平常所见的犁尖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黄地师自己也不那么看,否则他就不会将此山看得如此贵重了。

从后峙的帐幕与自身二、三公里范围的局部看,犁头尖山形如龙头,颇见不凡。高峻尖挺的犁头尖山,风水上除了具犁尖之形、有龙头之象外,还蕴涵着什么玄机呢? 

    综合分析,这是一面盖天旗。

           

               














    盖天旗,平山而来,陡然耸起,旗杆高插,旗带在两边飞舞,像一面竖立的大旗,舒展悠扬,铺天盖地,遮盖地下。周围有群山环护,两旁鼓角拥从。龙身携带或前朝有盖天旗,风水上预示其后代将名扬四海,声名显赫。 

    位于孙敬贤墓申方引领群山冲起的西天马,奔跑至犁头尖山西南约三、四公里处,稍作停歇,着手迎送过峡,经历第二次跌断,尔后重起。众山于坤、兑卦连绵而去,旗海万山,此起彼伏,与犁头尖山于未位接合,丁峰特起。

            










领跑的天马山     尤为奇特的是,约二、三公里长,自西南起逐次升高的盖天旗,至犁头尖山为最高峰,是为旗杆,然后以山顶为中心,向东北方向经数次顿挫,再次降势而去,形态与西南方向的来龙相仿,长度也相近,整体构成了一面正面十里宽的大旗。为了使这面大旗更加扎实牢靠,犁头尖山东南方向,有一山腿拖撑,又为一面舒展的大旗。山北,五叶莲花帐东西排列,横枕于后。周展横布十里之遥的犁头尖山,旗带飘扬,下连鼓、印,层层叠叠。 

    西、南、东三面皆旗,后靠帐幕的犁头尖山,呈盖天旗状高居丁方映照着百米之内的孙敬贤墓,山顶有巨石,坚不可摧,更倍增其威势。孙敬贤墓白虎起尖峰,惊世骇俗,却宛如旗手右手高擎大旗,挥动自如且坚强有力,势不可挡。与之相对应,孙中山作为中华民族的杰出领袖,其拥有的号召力无人能敌,一生磊磊落落,光照千秋。

             












南看犁头尖山      对于大旗在风水中的作用,风水名著《玉髓真经》举了项羽祖坟作为典型例子来加以说明。名震天下的项羽,祖坟右前方一面高昂巨大的旗帜劲插。张子微认为,正是这面大旗,有力地掀动兵势,成就了项羽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的赫赫威名。当然,也由于单列一旗,无鼓等吉星应之,旗烈而贵不持久,项羽最终还是免不了败亡的结局。 
           

           

 























项羽祖坟(载《玉髓真经》 

    孙敬贤墓的结作形态,并非“牛眼龙穴”,而是呈盖天旗状,结旗形令字穴。旗形穴,徐试可有诗曰:“贪狼三变似飞旗,顿起尖高落处微。或在旗心成浅穴,两边飞带合朝之。忽然直落伸前去,头上玄微穴最奇。更有重重禽落起,富荣世代贵随之。”也就是说,在这种地方卜穴,应选择两旗带包裹之内,紧靠旗心而下。作为旗杆的犁头尖山,旗下有节,逐次而下,孙敬贤墓就坐落在其东北山腰的阳坡,位于大旗旗带包裹的旗心,面东南而结。

 

    穴前单列一旗,不足为奇。旗帜高而秀,可文可武,主贵;其数单一,则影响力有限。身居翠亨,如若只是看到村北高峰顶如犁尖,未免过于渺小;看到一面旗帜,眼界亦嫌狭窄。只看局部看不到整体,对孙中山日后的作为,就不可能在风水上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风水学说里,旗的种类众多,功用也不一。一端起点高大尖挺,向另一方连绵递降而去,气势恢弘,中间反复起节,如波浪般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这种旗名为“大龙旗”。也有一种大龙旗,中间为高插的旗杆,主峰巍峨峻峭,两边三面甚至四面八方最大限度地张扬开去,形成广阔浩淼的旗海,一方短则二三里,长则十数里,周布上百公里,连接紧密,一气呵成。如果说,盖天旗是仅就一山而言的大旗,那么,大龙旗则是数支、数十支、甚至上百支旗组成的庞大旗阵,是一种极为贵重的龙脉形态,罕有的上格贵砂。

            

        

                                                                    大龙旗 

旗山起祖的孙敬贤墓,父母山再次扬起盖天大旗。以犁头尖山为中心的这面旗帜,就是连接四周、重峦叠嶂、蔚为壮观的大龙旗。


        

犁头尖山

    翠亨的地势进一步印证了大龙旗的风水特点。五桂山南陡北缓,北坡与高丘陵相连,逐渐过渡;南坡则由于被断裂斜切而在 300米左右的高度以急坡(30°~ 40°)陡降到平原(海拔约10米),形成了一长约5公里的西南—东北走向的断层崖,因而显得高大险峻。山体主峰周围可以观察到明显多级夷平面而形成的“肩膊地形”,山地虽然海拔不算高,但组合紧张有序,山势错落,毫无间隙,使人惊心动魄,心仪不已。        150多年前,犁头尖山来龙的特殊与前朝的贵证,黄地师清楚地看了出来,因此有“楼”、“宝珠环”、“斜眉”、“牙刀”之说。只是覆钟、覆釜的性质断错了。穴前独立高大者,为覆钟、覆釜;有旗夹之,则为鼓。旗形穴结作,旗高而舒展的孙敬贤墓,侧有如印之覆钟、覆釜,实为鼓置于南方。龙楼凤阁起祖,已有帝王之兆;再有大旗大鼓和前方的争珠之砂,必主日后帝王争霸之应。黄地师眼力所限,研习多日终究没有领悟出来:一踏上翠亨这块土地,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旗山鼓海的庞大方阵,但见周围旗帜飘扬,耳听鼓角铮鸣,杀声振天,千军万马从西南面的五桂山呼啸而出,东望大海,瞄准着金星门上象征着皇冠的宝珠,各施其法,竞相争夺,那种疆场逐鹿之势,好大的气派! 

孙敬贤墓风水态势图     走出翠亨,从五桂山脉整体形势看,则更为壮观。     五桂山脉始自新会古兜山,渡崖门经古井入斗门县,经神湾连接五桂山,一路起伏顿挫,气势磅礴,蜿蜒百余里。由于受北东、北西向地质构造影响明显,五桂山山体和山脊呈西南—东北走向。五桂山山脉共有9个山列,皆西南—东北走向。每个山列10—30公里不等,孙敬贤墓所在的五桂山列,起于板芙深湾,经三乡、五桂山镇至翠享村崖口止,横贯市境中部,最高五桂山峰,为全市屋脊。其北有7条山列护从,其南有同属五桂山脉的最后一列山列作护,中山市的第二条山脉竹篙岭山脉在西南金水连绵,成台、鼓状分置环侍。     令人惊叹的是,同一走向的五桂山山脉9个山列,除最南部的第9个山列外,皆西南起始点为高,向东北结束部渐低,山列悠扬而长。8个山列宛如8面并排舒展,卓然而列的大旗!五桂山是百里旗鼓大阵的祖山,也是8面大旗的总旗杆。孙敬贤墓所在的犁头尖山,是8面大旗中居南部最高、最大、距离也最长的一面。    犁头尖山西南,高耸入云的五桂山东行,五桂山山脉第9个山列略为低矮,先开金水帐,再起最高峰飞云洞和禾钗坑顶、高子坑、米塔山、黄牛寨等海拔300米以上高山,于丙位与金槟榔山相接,沿途山顶浑圆,成鼓状排列,隔兰溪河与北面旗阵遥相呼应。除此之外,西南10多公里处高度仅一米之差的铁炉山、白水林山与三乡东部众山再次构成珠形环侍,使孙敬贤墓南部10多公里的距离上宝盖连绵,鼓角遍布。如此一来,与北面的8面大旗相对应,一个旗鼓相当、天造地设、以孙敬贤墓为中心的方圆100多公里的旗鼓大阵浑然天成。    与9个山列的走向不同,中山辖内的山间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孙敬贤墓坐西北朝东南完全一致。从风水学关于“气”的原理看,谷地走向与龙穴朝向吻合,可以巧妙地借9个山列之力以藏风,而融聚山间谷地之气,纳东南沿海之阳。 

 

 翠亨地形图     风水实践中,有一道并非必须、名为“喝形”的程序,虽然看似可有可无,但这项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极重实际应用的基本功,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风水师观龙点穴的准确性和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勤能补拙,经验丰富的黄地师虽然对孙敬贤墓盖天旗、大龙旗的结作形态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参透五桂山旗鼓大阵的玄机,但他毕竟看出了五桂山脉东北行汹涌澎湃的龙脉走势,以及前朝后靠种种贵砂象征的内涵。根据龙脉走势、天然穴情,黄地师巧施妙手,火中取栗,断然点穴,终于一举成功。这不能不说是孙家的福气,也是时运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