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情侣网名欧美范:中国智库 >> 文化观察 >> [丢弃传统文化]必然导致中华民族全面堕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11:45
[丢弃传统文化]必然导致中华民族全面堕落   [ 中国智库     www.chinathinktank.cn     2010年8月4日 ] 发布:三略观察        前言:身为华夏儿女,面对当前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混乱局面,以及价值观的严重走偏,倍感责任之重大,总觉得有义务要写点什么。宏扬民族文化,以刻不容缓。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才疏学浅,本文指做抛砖引玉,望广大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系统的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阴阳家……;在核心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做骨架,辅之以道家文化和佛学文化为血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要想详细的解读儒、释、道三种学说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又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的,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就有必要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易经》。
   (一)《易经》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儒、释、道的关系: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根,被誉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不仅对我国的政治、军事、农业、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武术、建筑学、民俗文化等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当今人类科学的发展仍然没有超出《易经》易理的描述和预测,这是一部真正拥有人类智慧的宝典。它预言了《宇宙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果壳》、《明物质》、《暗物质》、《胶子》、《弦理论》等现代前沿科技成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等在实际的“思维方式”无不自然不自然的受到了中国《易经》的影响。当然,人类的智慧是允许存在“跨时代相通”的,即暗与古人合现象,但这不能否认中国先人的前瞻性和智慧的深邃!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从源头上与“中华易经”、“中华古史”,都有一定的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是马恩等导师借鉴发展西方古典哲学的结果。而以黑格尔为主的近代西方哲学家学习和继承的多为古希腊哲学思想,而古希腊哲学思维又来源于“中华易经”、“老子学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说白了就是“易”,“易”本身正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黑格尔在他的自传中承认,他所创造的“正反合辨证逻辑定律”正是得自《易经》的启发。并且在《哲学史讲演录》上,赞叹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后来也曾经感慨的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西方古代哲学“有”、“无”的概念,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以及“纯粹的‘有’就是‘无’”的思想,都可溯源于老子。而老子的思想,则是中华古老思维“易”之充分体现。“易”的核心,就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和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宇宙观指导和预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发展;更为有意义的是:孔子所描述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正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Communism)的形成基础。 
       为什么《易经》生涩难懂,充满了神秘色彩?《易经》的成书一直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易经》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时期,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文字,伏羲氏观天文,察时变,走南北,阅百态,明白了很多道理,通过画卦的形式,把他的认识表达出来。最早的《八卦图》就是这样诞生的,这也是中华《易经》最早的起源;即使到了商朝末期的中古,中国的文字也刚处于形成完整体系的初期,使用的是甲骨文,文王拘而演《周易》,把伏羲的八卦推到六十四卦;到了近古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竹简文,此时《易经》是没有传文部分的,只有经文。那么究竟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给《易经》作传呢?当然就是当时学惯天下的孔子了。《易经的传文》大部分都是由孔子完成的,如果没有孔子的伟大贡献,《易经》也许就真的成了彻头彻尾的天书。孔子五十学易,韦编三绝,老圣人把《易经》不知看了多少遍,把绑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很多次,为《易经》做了传文。《易传》是解释经文用的,有着浓厚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为“十翼”。《易经》是用象、数、理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大到无形,小到无我,中间千变万化,不可语焉。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要想解读《易经》,是很困难的,直到今天,恐怕也没有一个人敢说,我已经完全把《易经》所描述的东西全弄清楚了。《易学》自从经过孔子之手,时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也没有变化。
   《易经》尊重客观天体,强调观象取义。《易经》描述的太极是万物之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极是指阴阳。阴阳观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宇宙间万物不出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事实上,阴阳互用,道方产生;阴阳互孤,则无道可言。)阴阳运行于宇宙,道弥纶于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身)的根本规律,即: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把握阴阳则统御整体。在这里必须要指出,阴阳并非确指我们习惯上认为的一个或无数个肉体生命消失后所处的空间(阴)及一个或无数个肉体生命存在时所处的空间(阳);也并非专指某一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属性。阴阳本身具有广义、相对、动态的涵义,对于具体事物而言其含义会随之具体变化。如此来述,并非说“阴阳”可以替代万物、任意变化,而万物则的确是由阴阳相互生发而成。因此,我认为阴阳是指存在于宇宙间万物的任何对立而统一的两个因素或者是对多个因素的大致归纳后的泛指。它具有广义、相对、动态的涵义,因所分析事物的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具体涵义。比如,优劣、美丑、善恶、里外、虚实、大小等。道者,核心(首)之路(道的左偏旁),隐于事物之中而非显于皮相。
   因为《易经》编码的模糊观念,非常难以理解,却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是现代的《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要使得这门高深的学问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用以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学习和实践,就诞生了诸子百家各流派对《易经》在不同方向的理解,形成了若干观点鲜明的哲学理论。这些学术成果一起构铸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以及受《易经》影响并改造了的外来的“佛家学说”最为主要,这三种学说并称为儒、释、道,也是传统意义上“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我是这样理解儒、释、道的,“儒”是生命价值观,“道”是生命质量观,“释”是生命之精神观,都是以“天性自然主义”的“易”为主体,其结果是儒、道、释分别达到最高境界时,就相契相通了。儒、道、释的自由追求之会通,便是中华民族的自由精神传统。这个传统既追求群体的自由,又追求个体的自由;既追求现实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
   (二) 儒、释、道学说的本质及区别:
   1.儒家学说:儒家尊《易》之“天乾阳动”,贵刚健,主张积极入世,强调“有为”。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作《论语》,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圣人”,“才德全尽”止于“至善”谓之“圣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仁”、“义”、“礼”是儒家思想价值观的内核。“仁”是指公正,仁德,仁爱,仁者爱人;“义”是指天地浩然之正气,合乎“仁”;“礼”,是指健康的自然秩序和健康的社会秩序。“仁”和“义”都要合乎“礼”,在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会生成很多好的个人品质,这些也是孔子育人要达到的目的,包括“孝”“诚”“忠”“信”“敬”“恭”“宽”“敏”“惠”“勤”“恒”“智”“俭”“谦”“恕”“廉”“勇”“和”。儒家所主张的这些好的个人修养以及道德品质,均是建立在“仁”、“义”、“礼”的基础上,脱离开“仁”、“义”、“礼”,这些好的性格品质也就不存在了。以上这十八种品格,无论你坚持哪一个,只要你坚持一辈子,不要朝三暮四,半途而废,那你最终都会受益非浅,其结果绝对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利用这些好的性格品质,在儒家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就可以完成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远大理想。这就是儒家提倡的“有为”思想。
   看来孔子说的有为,不是胡作非为,更不是不择手段。是告诉大家名和利都是可以追求的,但是在你追求这些的时候,必须符合“仁”、“义”、“礼”的要求,更不能违背人伦道德。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严重跑偏,为了追名求利,简直无所顾及,不择手段!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不择手段去谋取私利,毫无节制的满足贪心私欲,根据“天性自然主义”原理,那人类必然走向灭亡。“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两句话揭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是先义后利,是光荣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则是挖空心思,背信弃义的去追求个人利益,是可耻的行为。试看当今的血汗工厂、黑煤窑、强制拆迁、非法占地、钓鱼执法、汉奸卖国、贪污腐败、转基因食品、毒奶事件、假冒伪劣…….,哪一样不是“先利后义”或者根本就没有“义”造成的呢?说他们是小人都抬举他们,这些见利忘义的家伙就是丧尽天良!儒家过时吗?我们学儒家什么?中国人就算只是把“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耻”这一句话做好了,人们的道德也不至于堕落到今天这个样子!
   儒家倡导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善,济世救民。立有“三立”,既:“立功”、“立德”、“立言”,自古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这一远大理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战斗着,为的是全人类共同美好的明天。人活着要有志气,要有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在世,要做有出息的人,要活出自己的价值,“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熊“。达则兼济天下,穷也不要去乞讨,要奋发图强,以求再战。正是这种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的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钢铁般的意志,凝练出了中华民族的国魂。
   2.道家学说:道家尊《易》之“地坤阴静”,主张柔顺,推崇自然恬淡,突出“无为”。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代表作《道德经》。得道成仙,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仙”。 道教谓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人与自然合,恬淡自然,无他无我,清静无为,人在无我的情况下,心智和能量会达到最高点。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指自然而然。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认为人不应该用主观行为去改变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崇尚自然的理论体系就必然导向提倡独立人格的价值观念。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个性自由状态下的精神超脱。道德修养最高的人,会消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我境界;思想修养趋于完美的人,不苛求名誉地位。庄子认为,个体生命的首要任务意义就应该是自由生存,而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和功名利禄等,都不过是束缚这种自由的樊篱。为了实现个性的自由,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的精神奴役和羁绊,从思想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出于这种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大多数过着闲适淡雅的避世生活,在平衡、祥和的气氛中,体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老庄道家所求的是“真人”境界。“真人”境界的要义是:见素抱朴,清心寡欲,虚极静笃,恬淡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无为无不为”,真正做到无为无我的人,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了)。老庄推崇法天贵真,顺乎自然,不悖于客观规律。他们提倡回到婴儿状态,回到原始的拙朴状态,守雌守弱,一派天真稚气。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知天乐命”,无疑也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老子的养生之道亦为如此。
   3.佛家学说:我们说的佛家学说,是受《易经》自强不息的精神观、仁善观以及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经过改造了的印度佛学,已经被本土化了的中国佛家学说,称为“释”。中国的佛教最典型的是禅宗。他们主张心性本净,佛性固有,直指本心,不假外求,所谓“明心见性”。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代表作《金刚经》,把修炼佛法最高境界的人称为“神”。
   禅宗的思想,在我看来主要是有三大来源:佛教固有的传统自不消说,就来自中国的精神资源看,一个是孟子的“天命心性论”,另一个是庄子的“天性自然论”。其结果是,禅宗也和儒道一样,同样诉诸本心、天性。禅宗作为佛教之中国化的最终成果,可以说是儒与道交互影响的产物。所以,理解了中国的儒、道,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佛教了。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的不断生死轮回之中。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业”包括三种,即身业(行为)、语业(说话)、意业(思想),它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这些活动的结果导致了轮回。即有情众生在贪、謓、痴的影响下,按照“业”的法则,轮回为天神、人、恶魔、畜牲、鬼和地狱里的生灵,并体验欢乐和痛苦。要想超越轮回,摆脱人世的种种烦恼,就必须通过对心理和精神的修持来达到。这种修持在佛教中被称为道,道的结构在三学,即戒、定、慧的程式中得到了清楚的显示。“戒”的基本意思是“行为举止”,引申为“善举”。佛教认为一切创造善业的行为举止都与健康的心态有关系,“戒”就是通过对情众思想、行为的约束来培养一种健康的心态。“定”本意指冥想,指修持者精神集中,心无杂念的思考状态。“慧”是指在“定”的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对人生的领悟,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领悟,而是一种能断除妄惑,根绝无明烦恼,获得精神解脱的领悟。从某种意义上讲,“戒”、“定”、“慧”的修持过程就是精神净化、升华的过程,也是对“道德”的培育过程。
   佛教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来自因果报应、生命轮回的基本假设,而要求信徒放弃当世之享乐、七情六欲之力量是舍小欲求大欲,这个大欲就是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应有尽有、是极完美自然景象、极美好的社会风尚、极美好的人际关系的整体,是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永恒的、最高的境界。而信众和僧人只要在世诚心念佛并循佛之伦理,追求人间真、善、美,也能见得到。只要你有诚心,佛是有求必应的。由于佛教关于因果报应、五界、极乐世界的假设缺乏证明的力量。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当一个人心灵受到连续打击,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已经无法实现某种诉求的时候,那么佛总会给你寻找一种精神寄托,送子观音、财神、欢喜佛…… 
     综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对社会问题,在意识是不同的。儒家关切社会的伦理道德,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与此相应,儒家重生命的价值,道家重生命的质量,佛家则偏重于生命的精神。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