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白首什么意思:为“天花板”现象担忧的三重逻辑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9:23:47
为“天花板”现象担忧的三重逻辑误区
作者:邓念国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9-14
本站发布时间:2011-9-14 11:48:08
阅读量:71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抽屉TwitterFacebook

近日来,媒体上出现了关于官员上升路径的所谓“天花板”的讨论,有人担忧“天花板”将成为阻碍基层官员积极性的重要制度缺陷,甚至惊呼,此种现象不解决,将导致基层官员腐败等问题,不一而足。
姑且不论现今我们的干部任用制度中是否确实存在所谓的“天花板”现象,也不论其与官员腐败之间是否存在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关系,单从担忧者的逻辑来看,存在三重误区。
第一重误区,官员成就的“唯官阶”逻辑。担忧者认为,官员上升,越往高层越困难,特别是基层官员,往往上升到一定层次,会遭遇到上升的“天花板”,意即无法再往上升。首先,从政府架构的层次来看,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因此,稍有一点逻辑常识的人,都应知道,不可能每位基层官员都会不断往上升,能上升者往往少之又少,这原本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所以有学者认为,所谓“天花板现象”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既然如此,为何一些论者还就此担忧不已,惶惶而不可终日?倘若在其思想中没有“唯官阶”逻辑,恐怕难以自圆其说。在持“唯官阶”逻辑者看来,官员的成就最显然的表现形式,即是其官阶的不断上升,否则不足显示其功绩。于是乎,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借用何种平台,做秀者有之,强拆者有之,甚至跑官要官者、买官卖官者亦不乏其人,正所谓“熙熙然皆为官来,攘攘然皆为阶往”,热闹非凡。而至于当官除了不断上升这一目标之外,还为了啥,则似乎无足轻重。而当官究竟应该为啥?官员的权力究竟应该如何使用?这些本是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些关涉到根本价值观的问题,倒成了无关紧要之事。这种极其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正在不少官员中普遍流行并视之为理所当然,这倒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第二重误区,官员激励的单向度思维逻辑。一些论者认为,“天花板”现象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基层官员,会存在激励不足问题。诚然,通过官阶的上升而获得激励是官员获得满足感、产生激励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这决非唯一渠道。根据经典激励理论,人们所受激励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有物质的、精神的,有外在的、内在的,官阶上升带给人们的激励,一则是物质方面的激励,比如工资水平的上涨,享受待遇的提高,二则是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地位的提升、权力的增加。但是,凡此种种,都是外在的激励,并不能真正获得持续的激励力量,这正是时下一些官员虽官位不断擢升而不满愈增、怨恨愈深的原因之一。然而,一方面,同样的外在激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满足,在比如通过级别的上升获得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群众的认可、事业的成就等内在的激励所获得的激励力量才会更大,持续时间才会更久。“天花板”论的思维逻辑实质上陷入了官员激励的“单向度”怪圈,助长了官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思想,也强化了“官本位”的政治文化。一些地方采取的“低职高配”做法,通过制度外的“变通”来弥补制度内的“不足”,同样也没有跳出这一怪圈。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路径,不在于通过增加官位的供给来缓解“天花板”的阻隔,而应在激励机制上采用多重制度设计来使公务员达到激励的效果。
第三重误区,官员腐败的利益不公逻辑。官员的腐败与“天花板”没有任何联系,难道提供了足够多的上升空间,官员腐败就会自动消除?把腐败归咎于“天花板”,只能是一种毫无逻辑的诿过托词,一种为腐败所作的苍白辩解。常识告诉我们,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当他律由于制度不健全而未能从外部进行有效刚性约束,而自律因其软性又不足以产生内在约束效果之时,腐败便会见机发生。有人曾将香港的反贪腐经验概括为使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三条,所以立法与执法严格、制度监管严密、贪腐风险巨大才是医治贪腐的应对之策。用“天花板现象”来为腐败辩解,无非是为“当官发财”、“荫庇子孙”等封建遗毒寻找新的理论注脚而已。试问在层级节制的机关体系中,哪个层次不会出现所谓的“天花板”?是否说明无论在哪个层次,腐败发生都情有可原?再者,心怀贪腐之念,上升到更高官位,其摄取私利的权力、能量可能更大,对人民的危害性只能更大。有人以文强之悔过书为证据,认为官员上升无望才退而求其次,捞点儿好处,平衡下心态。殊不知,此等官员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了吗?大凡贪腐之官,皆有千百种理由,“升迁无望”不过是其借口之一,其他所谓“组织未能及时提醒”、“与相关人士比收入偏低”,哪一条不成其为理由?然而又有哪条能站得住脚?
为“天花板现象”担忧,应当警惕这三种误区,明眼人,对此该重新审视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