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林调味品 化重庆:家用九窍给药治病小窍门(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05:42
硝(分三次冲入药中服)各 30 克
  【操作】另用生铁落半斤(打铁时落下来的铁粉),入瓦钵中,加水用 棒磨研成黑水,即用此水熬药,铁渣可加水再研,煎药渣时也加此水。以三 剂为 1 疗程。服药后,大便泻,不必止,泻去火邪,则能止狂。
【适应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腹胀便结。
【出处】《临证会要》

中暑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下的一种急性病。在夏令暑热环境下,人 体处于劳倦或饥饿状态时,元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随体质的不同,或燔 灼阳明或触犯心包,甚者导致阴阳离决。临床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 肢厥为特征。
  诊断要点:(1)多发于夏季或高温作业时。(2)突然昏厥、壮热、烦 渴、汗出。
一、鼻法
处方 姜蒜液
【组成】大蒜头半个或生姜适量
【操作】上药任选一种,捣汁灌鼻内,使病人神志清醒即可。
【适应症】中暑神昏(急救)。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二、鼻嗅法
处方 醋铁熏剂
【组成】锈铁 1 块醋适量
【操作】将锈铁烧红,淬醋熏之,使患者回苏神安为度。
【适应症】中暑神昏(急救)。
【出处】《中医内科急证症治》 三、点滴法
处方 三选一汁
【组成】鲜韭菜或鹅不食草或生姜适量
  【操作】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每侧鼻孔滴入 5~7 滴,15 分钟 1 次, 患者苏醒为止。
【适应症】暑犯心包。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证治》 四、点眼法
处方 人马平安散
  【组成】火硝 6 克朱砂 9 克(立飞)麝香、冰片、炒荜拨、白矾各 1 克 牛黄、食盐各 0.3 克真金箔 30 张
【操作】上药共为细末,入瓷瓶内,密封勿泄气。凡遇中暑挟痧证,挑
取少许,点眼角内。每日 3~4 次,用至神志苏醒或症状减轻。
【适应症】中暑(神志昏迷无法服药者)。
【出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五、口服法
方一 荷叶扁豆汤
  【组成】生石膏 12 克扁豆花 12 克鲜丝瓜花 12 克鲜荷叶 15 克连翘 9 克 银花 9 克菊花 9 克竹茹 6 克
【操作】水煎温服。
【适应症】中暑、高烧不省人事。
【出处】《常见病单方验方选》
方二 藿香消暑茶
【组成】鲜藿香叶 30 克青蒿 30 克绿豆 60 克白糖 20 克茶叶 10 克

【操作】将前 3 味药煎水冲茶叶、白糖,每次 1 碗,每日 3 次。
【适应症】中暑,烦闷不安,倦怠懒食;亦可用于预防暑热症。
【出处】《偏方妙用》
方三 辛凉开窍方
  【组成】生石膏 50 克寒水石 18 克水连 5 克鲜石斛 15 克鲜茅根 30 克九 节菖蒲 6 克神犀丹 1 粒
【操作】水煎服。
【适应症】暑热内闭心包之暑厥怔。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5;1 封:10

第二章 外科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颈淋巴结所致的慢性外科疾患。祖国医学 称为瘰疬,俗称“疡串”、“疬子颈”或“老鼠疮”。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一、鼻嗅法
处方 秘方一嗅灵
  【组成】麝香 2 克锻珍珠 1 粒鸡爪皮 5 个(烘干)蜈蚣 3 条轻粉 1.5 克 壁虎半条大枣 3 枚
  【操作】上药共为细末,以大枣研泥调匀,装瓶石蜡密封瓶口备用。用 时取上药量的 1/2,用鼻嗅 1~3 小时。
【适应症】瘰病。治疗 41 例,痊愈 37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
  【注意】用药 7 日内禁食盐、碱、油;1 个月内禁房事;孕妇及肝功能 不良者禁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5;20(6):260 二、口服法
方一 蜈蚣散
【组成】全虫、蜈蚣、僵蚕、浙贝各等量
  【操作】共为细面,每次用 1~1.5 克和鸡蛋搅拌均匀,用植物油(以香 油为佳)或不用油煎,以勿焦为度服下,每日 2 次,20~30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颈淋巴结核(以未溃者为佳)。治疗 92 例,痊愈 92 例,好
转 8 例,无效 2 例。
【注意】服药期间忌烟酒和一切辛辣刺激食物。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7;(5):23
方二 猫骨丸
【组成】猫骨头 1 个活蝙蝠 1 个(剖腹)硃砂 10 克天南星、白矾各 30

【操作】将猫骨头烘干醋煅,再将硃砂装蝙蝠腹内炙焦,天南星、白矾
各药为末,以黄蜡熔化调和诸药为小丸如小豆粒大。每晚睡前以大米烯饭送
服 30 粒。
【适应症】淋巴结核。治疗 100 例,均获痊愈。
【注意】治疗期间忌食生冷、粘滑、油腻辛辣之物。
【出处】黑龙江中医药 1984;(1):33
方三 夏枯草
【组成】夏枯草 90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口服。
【适应症】瘰疬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3;6(4):封 3
方四 四虎散
【组成】全虫、地龙、土鳖虫、蜈蚣各等份
【操作】共研细末调匀,装胶翼内,每次服 1 克,每日 3 次。
【适应症】瘰疬、阴疽、脱疽。
【出处】《中医外科学》
方五 灵鸡蛋方
【组成】斑蝥 16 只(去头足翅)炮山甲粉 6 克白芷粉 3 克鸡蛋 4 只肥猪

肉 100 克
  【操作】先将鸡蛋各打开 1 小孔去蛋清留蛋黄;将山甲、白芷粉均分 4 等份,分别放入 4 只蛋内拌混,再于每只蛋内放入斑蝥 4 只;用蒲纸封口, 放入碗内(封口向上),隔水蒸 30 分钟后取出,打破蛋壳,去斑蝥,用肥肉 汤将蛋送服。3 天服 1 次,服至肿大淋巴结消散后停药。小儿剂量酌减(如 7~
10 岁儿童用半量)。
【适应症】淋巴结核。
【注意】(1)孕妇忌服,体虚者慎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
(2)服药期间如出现小便不利或混浊等症状时即停服,并用车前子,木通各
15 克煎服即可通利。
【出处】江苏中医 1987;(2):16

阑尾炎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分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及非特异 性阑尾炎三类。临床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便溏或便秘等 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该病相当于中医的“肠痈”范围。其发生是由于 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暴急奔走、忧思抑郁等种种原因,导致肠功能失调, 传化不利,运化失职,糟粕积滞,生湿生热,遂致气血不和,败血浊气壅遏 而致。
一、灌肠法
处方 牡丹皮汤
【组成】大黄 12 克丹皮 12 克桃仁 12 克冬瓜仁 30 克芷硝 10 克
  【操作】大黄后下煎液 200 毫升作保留灌肠,使药液到达下段肠腔。每 日 2 次,病愈为止。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
【出处】《中医外科学》 二、口服法
方一 红藤煎
  【组成】红藤 30 克蒲公英 30 克厚朴 9 克、败酱草 30 克生川军 9 克(后 入)桃仁 9 克冬瓜仁 15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高热加柴胡 9 克、恶心呕吐加藿香 9 克、
陈皮 9 克,如呕吐频繁,可用玉枢丹 2 克(吞服);腹痛较甚加木香 9 克, 炒元胡 12 克,食欲减退加麦芽 12 克,大便溏薄者生川军改制川军 9 克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
【出处】《神珍中医处方 》
方二 清解消痈汤
  【组成】大黄、桃仁、丹皮各 9 克败酱草、银花各 15 克公英 20 克枳实、 苡仁各 12 克
【操作】1 日 1 剂,日煎 2 次,每次用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饭
前半小时温服。小儿量酌减。后期排脓攻坚用上方去银花、公英、枳实、苡 仁、加三棱、莪术、赤芍、青皮各 9 克。
【适应症】化脓性阑尾炎。治疗 113 例,痊愈 74 例,好转 32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 94%。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1986;(3):24
方三 花蛇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 1300 克蒲公英 450 克红藤 30 克红花 75 克泽兰 150 克火硝 75 克芒硝 75 克生甘草 450 克。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蜜制为丸。将蜜丸分 15 天服完。
【适应症】用于预防阑尾炎复发。
【出处】中医杂志 1987,11
方四 加味清热化瘀汤
【组成】大黄、枳实、厚朴、赤芍、桃仁、丹皮各 10 克银花、冬瓜仁各
20 克白花蛇舌草 15 克
【操作】水煎,每日口服 3~4 次。必要时可适当静脉补液。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

【注意】服药期间禁用西药。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1985,3
方五 二草汤
【组成】鬼针草、败酱草各 30 克
  【操作】将上药加水 800 毫升,煮至 300 毫升,待用。用时每日 1 剂, 重者 2 剂,内服。
【适应症】阑尾炎。
【出处】《福建医药卫生》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常见急腹症之一。 其临床特点是腹痛、呕吐、腹胀、排便和排气停止等。属中医学的“关格”、 “肠结”、“腹痛”等范畴。诊断要点:①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腹 部绞痛、腹胀、恶心、呕吐,多无排便排气,腹部可见肠型及蠕动波,有局 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阵发性亢进或有气过水声。X 线检查 可见肠胀气及液平面。常有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②绞窄性肠梗阻: 起病急,可继发于原存在的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系膜血管栓塞等。腹痛 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腹部病变所在部位压痛较明显,并出现反跳痛及肌 紧张,可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总数增多,可出现中 毒性休克症状、体征;③麻痹性肠梗阻:多继发于他病而生,腹胀发展迅速, 无明显绞痛,肠鸣音消失,多有反胃性呕吐。X 线见两侧膈肌升高,全肠伴 胀气,有几个气液面。
一、催嚏开窍法
处方 金石麝香散
  【组成】金箔 5 张礞石(煅)1.2 克殊砂 3 克硼砂(炒)1.8 克麝香 0.1 克火硝 3 克雄黄 1.8 克冰片 0.9 克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取少许吹鼻中取嚏。日 3~5 次,至病愈。
【适应症】急性肠梗阻。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 二、熏肛法
处方 牙皂烟
【组成】猪牙皂 60 克
  【操作】将牙皂入煤炉燃炭令烧烟。患者肛门对准烟上,熏约 10~15 分钟,即有肠鸣声;未见效,依上法继熏 1~2 次。
【适应症】急性肠梗阻。
【出处】《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 三、肛点法
处方 承气汤肛点液
  【组成】大黄 30 克枳实 15 克厚朴 15 克芒硝 30 克(后下)莱菔子 15 克黄芩 15 克
【操作】加水 10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灌肠前将芒硝放入药液中溶解,
置输液瓶中经肛管滴入,每分钟 80~100 滴,1 日 1 次,连续给药 3 天。
【适应症】急性肠梗阻。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5):282 四、插药法
处方 辛皂药条
【组成】细辛、皂角各等份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炼蜜至滴水成珠,将两者按 3∶7 混合调匀,制 成通便药条塞入肛门。一般 30 分钟可见排便、排虫。
【适应症】蛔虫性肠梗阻。
【出处】《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 五、灌肠法

处方 广效灌肠液
  【组成】苍术 10 克油朴 10 克陈皮 10 克炒卜子 10 克枳实 15 克生草 10 克芒硝 10 克体虚加黄芪 12 克、干姜 10 克,体实水停者加甘遂 10 克
【操作】上药加水煎 500 毫升,高压保留灌肠。如 2 小时症状不减,再
煎 200 毫升低温高压灌肠;仍不泄下,症状不减者,间 4 小时 1 次,辅强刺 足三里、天枢、内关、合谷穴、采用泻法。
【适应症】各型肠梗阻。
【出处】四川中医 1984;(12):46 六、口服法
方一 皂刺麻仁汤
【组成】皂角刺 50 克火麻仁 15 克
【操作】加水煎成 200 毫升,冲蜂蜜 200 克,顿服。
【适应症】麻痹性肠梗阻。
【出处】四川中医 1989;7(7):29
方二 解痉通结汤
  【组成】苏梗 9 克大白芍 18 克砂仁 4.5 克(后下)木香 10 克甘松 6 克 生川军 9 克(后下)甘草 3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加减法:肠道有炎症加银花 12 克、黄连 3
克;神经功能紊乱加淮小麦 30 克,广郁金 10 克。
【适应症】痉挛性肠梗阻。
【出处】《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
方三 乌黄姜蜜饮
【组成】乌梅、大黄各 30 克干姜 20 克蜂蜜 100 克
  【操作】先将干姜、乌梅用清水 300 毫升先煎 10 分钟左右,再将大黄、 蜂蜜入煎 2~3 分钟即可。临症将药汁少量频频口服。呕吐剧烈者,可经胃管 灌入,每次 50 毫升左右,每隔 2 小时 1 次。如 6 小时后一般情况未见好转, 可将药液由肛门灌肠。对腹痛剧烈者可予阿托品皮下注射;中度以上失水者, 可给输液。
【适应症】蛔虫性肠梗阻。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8,3
方四 黄米粉合剂
【组成】生大黄粉 15 克炒米粉 9 克蜂蜜 60 克
  【操作】将大米炒香(勿焦)研成粉末,合大黄粉调入蜂蜜内,加适量 的温开水搅匀备用。每小服 1 次,分 12 次服完,每天约服 1 汤匙,服至排出 蛔虫为止。若服完 1 剂未见排出,可以再服。
【适应症】蛔虫性肠梗阻。
【出处】中医杂志 1965,8
方五 牛膝木瓜酒
【组成】牛膝、木瓜各 50 克
  【操作】浸泡于 500 克白酒中,7 天后便可饮用。每晚睡前饮 1 次,每 次饮量可根据个人酒量而定,以能耐受为度。上述药量可连续浸泡 3 次。
【适应症】粘连性肠梗阻。
【出处】新中医 1981,5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俗称“偏气”或“偏坠”,是指睾丸鞘膜囊内积聚的浆液多于 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临床主要表现是阴囊局部肿物,逐渐增大;肿物表面 光滑,有波动感,透光试验可以透过,阴囊皮肤正常。肿物多呈卵圆形,一 般不引起疼痛,肿物较大时有下坠感,过大则影响行动,临床上常为一侧病 变,亦可有双侧发生者。本病属祖国医学“水疝”范畴。
一、熏洗坐浴法
处方 硝黄浴液
【组成】大黄 30 克芒硝 60 克
  【操作】上药加开水一小盒,将药物浸渍搅和 5 分钟后,先熏洗阴部然 后坐浴,1 日 2 次。
【适应症】鞘膜积液。
【出处】中医杂志 1983;(3):19 二、冲洗疗法
处方 酒精冲洗剂
【组成】95%酒精适量
【操作】让患者取平卧位,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在手指易固定部位用
8 号注射针头沿皮肤刺入囊内(勿刺伤睾丸),抽尽鞘膜内的积液。取与抽 出液约等量的 95%酒精,由原穿刺针头注入羹内,反复冲洗 2~3 次,直到 注射进去的和抽出来的酒精液的透明度相同,然后抽尽囊内的酒精,结束冲 洗。如鞘膜积液量少,冲洗一次即愈,如积液量多,需冲洗 2~3 次,每次冲 洗间隔时间以 5~7 天为宜。
【适应症】非交通性鞘膜积液。
  【注意】冲洗时阴部有热胀和轻微疼痛感,两天后可自行缓解,痛甚可 口服阿托品片。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三、浸洗法
处方 龙桂洗药
【组成】肉桂 6 克煅龙骨 15 克五倍子 15 克枯矾 15 克
  【操作】上药捣碎加水约 700 毫升煎煮 30 分钟,取过滤液,待冷却到与 皮肤温度相近时将阴囊浸洗于药液内约 30 分钟,每 2 日 1 剂,连用 8 剂。
【适应症】鞘膜积液(寒湿内结)。
【出处】新中医 1982;(9):22。 四、口服法
方一 补盖汤
  【组成】党参、白术、泽泻、谷芽、麦芽、制半夏各 9 克陈皮 4.5 克炙 甘草 3 克牡蛎 30 克逍遥丸 9 克(包煎)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每周服药 5 日,每月眼药 20 剂。
  【适应症】六个月内未能自愈的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共治疗 33 例,服 药 1 个月内痊愈者 17 例。
【出处】上海中医杂志 1988;(6):4
方二 萹蓄薏仁汤
【组成】萹蓄草、生煎仁各 30 克

【操作】加水 500 毫升煎,每日 1 剂,早晚温服。
【适应症】鞘膜积液。治疗 50 例,治愈 46 例,好转 4 例,疗程为 7~
12,平均 6.2 天。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2;17(8):373

直肠脱垂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系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 下移位,脱由肛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及小儿。
一、熏洗法
处方 石榴明矾液
【组成】石榴皮 90 克五倍子 30 克明矾 15 克
  【操作】将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文火煎煮 30 分钟,滤去药渣,趁热先熏 后洗,同时将脱出的部份轻轻托上,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 5~10 次痊愈。
【适应症】脱肛。
【出处】新医学杂志 1976;(1):47 二、擦洗法
方一 二皮明矾液
【组成】老枣树皮 6 克石榴皮 6 克明矾 4.5 克
  【操作】将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待药液微温时,用脱脂棉 蘸药液轻轻擦洗脱出部份,每日 2~3 次,疗程 10~25 天。
【适应症】脱肛。
【出处】新中医 1984;(4):34
方二 马勃粉
【组成】马勃 15 克
【操作】将上药焙干,研末浆瓶备用。临症上药加香油调搽患处。
【适应症】脱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三、扑撒法
方一 五倍龙骨散
【组成】五倍子、煅龙骨各等份
  【操作】上药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用时,先以 20%硼酸或温开水洗净 患处,用棉球蘸药粉轻扑肛门周围,轻轻按上,令睡一小时。
【适应症】脱肛。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6,10
方二 鳖头倍冰散
【组成】甲鱼头(鳖鱼头)2 只五倍子炭 18 克冰片 1.5 克
  【操作】先将甲鱼头烧灰存性,再与五倍子炭共研细未,以无声为度。 将冰片研末,与上药混合成散,用瓶贮存。用时,先用 0.1%高锰酸钾溶液
(温开水中加入药)将患处洗净,稍干,将该散撤于药棉上(约 6 克),包 裹患部,用手使脱肛复位,然后将棉花取下,每次脱肛,均以此法行之,直 至痊愈。
【适应症】脱肛。
【出处】江苏中医 1965;7 四、坐浴法
处方 倍子地榆液
【组成】五倍子 36 克地榆 30 克土黄连 30 克
【操作】上药水煎待药液温时坐浴,l 日 1 次,1 次 20 分钟,疗程 15~
30 天。

【适应症】下肠脱垂。
【出处】广西卫生 1975;(3):60 五、口服法
方一 提升汤
【组成】生黄芪 15 克升麻 9 克五倍子 30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分 2 次服。
【适应症】气虚脱肛。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方二 提肛汤
【组成】党参 15 克升麻 10 克黄蔑 15 克甘草 6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小儿用量减半)。
【适应症】脱肛。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方三 柿饼乌梅丸
【组成】柿饼 15 克乌梅 15 克
【操作】将上 2 味药共捣为丸,白开水送下。
【适应症】脱肛
【出处】《灵验便方》
方四 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党参各 15 克当归、白术、柴胡、升麻、炙甘草、樗树皮、 陈皮、罂粟壳各 10 克
【操作】每日 1 剂,水煎 3 次分服。
【适应症】脱肛。
【出处】《张梦侬、临证会要》
方五
【组成】黑糯米 120 克猪大肠 3~4 寸
【操作】将黑糯米浸透灌入猪大肠内,加水 1 碗煲熟。汤药并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直肠脱垂。
【出处】卫生革命 1976;3 五、综合法
方一 内服外敷
  【组成】(1)内服药:党参 30 克升麻 9 克甘草 6 克;(2)外敷药:芒 硝 30 克甘草 9 克
  【操作】(1)加水 4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 300 毫升煎至 150 毫升,2 次药汁混合。(2)加水 2500~3000 毫升,加热至沸 5 分钟。用时,(1)早晚分 2 次服。(2)将其液倾于盆内,待温坐于盆浴洗 肛部,每日早晚各 1 次。
【适应症】脱肛。
【出处】中医杂志 1963;6
方二 蜗牛凡士林软膏
【组成】蜗牛、凡士林适量
  【操作】将生的有壳蜗牛洗去污泥,置瓦上或锅上焙干,研末,过 120 目筛,瓶装备用。用时取蜗牛粉 15 克,与凡士林 30 克调成软膏。然后将盐
  
开水或 1/1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患处,再用调好的药膏涂在脱出的直肠周 围,随即压进直肠,用纱布盖好,贴上胶布,用绷带或布带作丁字形固定。
【适应症】直肠脱垂。
【出处】赤脚医生杂志 1976;10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都是产后哺乳的产 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 3~4 周。以乳房红、肿、热、痛 为突出表现,同时可伴发热等全身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痈”范围。 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乳汁瘀积及肝郁胃热等。
一、鼻嗅法
处方 葱夏膏
【组成】半夏 6 克大葱 10 克冰片 3 克
  【操作】半夏研细末,大葱捣如膏,调匀,分成 7 份,用塑料薄膜卷成 长筒状,按压健侧鼻孔,以患侧鼻孔嗅之,或装瓶嗅之。如法将 7 份药膏嗅 完为 1 次,约需 30 分钟左右。1 日 1 次,3 天 1 疗程。
【适应症】乳腺炎初期。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二、塞鼻法
方一 砂仁塞鼻疗
【组成】砂仁末适量
  【操作】取砂仁末少许与糯米饭拌匀,搓成花生米大小,外裹以消毒纱 而塞鼻,右侧乳腺炎塞左侧鼻孔,左侧乳腺炎塞右侧鼻孔,或左右交替,每
隔 12 小时更换 1 次,直至炎症消退。
【适应症】乳腺炎。治疗 50 例。皆愈。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1987;8(11):10
方二 葱白塞鼻药
【组成】鲜葱白、生半夏各适量
  【操作】二药捣烂如泥,捏成鼻孔大小栓子,塞入患乳对侧鼻孔,20 分 钟后取掉,每日塞 2 次。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初起。
【出处】《百病良方第一集》 三、口服法
方一 一醉忍冬汤
【组成】忍冬藤、蒲公英各 60 克雄黄 3 克
【操作】兑黄酒煎服,轻者日 1 剂,重者日 2 剂。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
【出处】新中医 1986;18(12):5
方二 鹿角公英汤
【组成】鹿角霜 13 克蒲公英 120 克黄酒 100 毫升
【操作】前 2 味水煎,兑入黄酒,分 2 次口服。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尚未化脓者。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8;23(10):471
方三 英花解毒汤
【组成】蒲公英 30 克金银花 30 克连翘 15 克地丁 10 克赤芍 15 克丹皮
15 克炮山甲 10 克浙贝母 15 克乳香 6 克没药 6 克生甘草 6 克桔梗 12 克白芷
10 克陈皮 30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药渣热敷局部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
【出处】中医杂志 1988;29(5):23
方四 苦楝子皮仁
【组成】苦楝子皮仁
  【操作】将上药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苦楝 子末 10~50 克,红糖 100 克,以黄酒或开水 100~200 毫升冲服。每日 1~2 次,连服 2~3 天。
【适应症】乳腺炎。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1987;3
方五 蛇蜕酒
【组成】蛇蜕 4.5~6 克黄酒 30~60 克
  【操作】将蛇蜕一端点燃,烧成灰后研细。用时,以酒冲服,每日 1 剂, 如不愈可连服数剂。
【适应症】乳腺炎。
【注意】眼药期间,停止哺乳,但必须每日挤尽乳汁,并用毛巾热敷。
【出处】山东医刊 1966;2

毒蛇咬伤


  我国的蛇类约有 160 余种,其中毒蛇约占 1/3,华南地区较多,主要出 没于山林、田野、海边等处。毒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是一种对 劳动人民危害较大的外伤病。
一、点眼法
处方 雄精牛黄粉
【组成】真雄精 1.5 克当门子 1.5 克西牛黄 0.9 克新产珠 3 克淡红硃砂
1.5 克辰砂 1.5 克老式大海片 1.5 克净焰硝 1.5 克水飞炉甘石 3 克
  【操作】上药研末水飞为度,密封收存。用时取药粉适量点两眼眼角, 伤口可有黄水流出,1 日 7 次。
【适应症】各型蛇伤。
【出处】新中医药 1951;2(7):10 二、塞鼻法
处方 一点红药栓
  【组成】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千里光、大蓟、八角莲、 三叶刺针芦、冷水花、生半夏、鹅不食草各等份适量
【操作】上药捣烂,捏成药栓。塞鼻一孔。
【适应症】蛇伤昏迷。
【出处】新医药杂志 1978;(9):48 三、灌肠肛点法
处方 三花液
【组成】金银花 30 克七叶一枝花 15 克野菊花 21 克龙胆草 9 克青木香
15 克地丁草 30 克半边莲 45 克
  【操作】上述药物制水剂备用。按灌肠法常规操作,每次 40 毫升保留灌 肠。6 小时 1 次。
【适应症】风火毒型蛇伤。
【出处】江西中医药 1981;(2):21 四、口服法
方一 解毒汤
  【组成】黄连、全虫各 5~10 克黄芩、黄柏各 10~15 克郁金、姜黄、玄 参各 10 克龙胆草 5 克半边莲 10~30 克钩藤 30 克(后下)生地 30~50 克麦
冬 20 克太子参 20~30 克
  【操作】水煎服。轻型,日 1 剂,分 2 次服;中型,日 1.5 剂,分 3 次 服;重型,日 2 剂,分 4 次服。或每小时鼻饲一次。多吃西瓜,频饮鲜凤仙 花全草汁,可随症加减。
【适应症】蝮蛇咬伤。治疗 50 例,全部获愈,平均治愈时间 9.2 天。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1987;8(8):33
方二 风毒汤
【组成】半枝莲 30 克紫花地丁 30 克野菊花 30 克蚤休 15 克白芷 10 克川
贝 10 克(冲服)龙胆草 10 克甘草 10 克僵蚕 10 克蝉衣 6 克全蝎 6 克蜈蚣 6

【操作】上药加水煎煮 2 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 2 次饮服。
【适应症】毒蛇咬伤(风毒型)。

【出处】《百病良方》

痔疮


  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 的静脉团。多见于成年人。由于痔疮的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 混合痔。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 柔软的静脉团称内痔。外痔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是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 反复发炎而成。混合痔是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 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为混合痔。
一、熏洗法
方一 荆莲洗药
【组成】荆芥、莲房、桑寄生、朴硝各 30 克鳖甲 24 克五倍子 9 克
【操作】用水 5000 毫升煎至 3000 毫升,先熏后洗,温度适宜后洗肛门。
1 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2 天 1 疗程。
【适应症】内痔出血。
【出处】中医杂志 1989;6(9):374
方二 无花果煎
【组成】无花果树叶适量
  【操作】煎汤。用其汤液,趁热熏患处。待汤冷皮肤可耐受时再浸洗患 处,每日 1 至 2 次,连续 1 周即愈。
【适应症】痔疮。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9;10
方三
  【组成】白芷、川椒、甘草各 12 克五倍子、槐蘑各 30 克木瓜 18 克生白 矾 9 克马齿苋 60 克
【操作】水煎,先熏后洗肛门。
【适应症】痔疮初起肿痛或津水流血。
【出处】《房芝萱外科经验》 二、坐药法
【组成】五倍子、黄柏各 50 克三分三浸膏 30 克冰片 2 克液体石蜡 20
毫升凡士林油 1800 克
【操作】将上药制成栓剂,直接纳于肛门内,1 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
5 天 1 疗程。
【适应症】痔疮。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三、插药法
处方 二虫药条
【组成】地龙 20 克蜣螂 6 个荆芥穗 30 克黄蜡 30 克
  【操作】将上药捣烂研成细末,溶入黄蜡成型,插入肛门中上下滑动。1 日数次,病愈为止。
【适应症】内痔。
【出处】《中国民间草药方选》 四、坐浴法
方一 杉根煎
【组成】生杉树根 500 克

  【操作】上药加水 3000 毫升,煎至 2000 毫升,将药水倒入盆内,待水 温降至 40℃左右时坐浴。1 日 2~3 次,每次 10 分钟。
【适应症】外痔、混合痔。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9;24(10):477
方二 劳杖汤
【组成】十大功劳、虎杖各 30 克大黄、朴硝各 20 克
  【操作】上药煎水去渣,加入朴硝,置于盆内。用此药液坐浴熏洗,每 日 1~2 次,病重者每日 2~4 次。
  【适应症】外痔。适用于便时用力过猛,致使痔静脉破裂,在肛门外两 侧皮下出现黯紫色园形硬结节,触痛较明显者。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1987;2
方三 案板草液
【组成】案板草鲜品 2000 克(干品 500 克)
  【操作】加水煎沸 10 分钟后备用。待温时,坐俗 30 分钟,浴后将药渣 外擦患处 30 分钟,每天 3 次,每次 1 剂,4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外痔。
【出处】四川中医 1987;3 五、综合法
【组成】(1)枯痔油:氯化钠 8 克石碳酸 2 毫升甘油 100 毫升;(2)
复方苦黄洗剂:苦参 30 克大黄 20 克冰片 3 克明矾 20 克黄柏 20 克金银花 10 克:(3)槐花汤: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各 10 克
【操作】(1)枯痔油:将氯化钠放入甘油内,加热油解后与石碳酸混合,
高压消毒备用。(2)复方苦黄洗剂:外洗。(3)槐花汤:汤剂内服。 枯痔油注射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取截卧位,常规消毒,于肛门及肛窥器
涂上石蜡油以润滑,套好及固定规芯,嘱病人张口呼吸,放松肛门,然后把
肛窥器徐徐插入,到底后抽出规芯,在灯光照明下,慢慢退出窥肛器,观察 痔核的方位,大小,形态,做好注射设计。以新洁尔灭消毒痔核区,以 7 号 针头从痔核顶部刺入痔核的粘膜下层,抽吸无回血后,缓缓注射枯痔油,痔 核大者用 4~5 毫升,一般用 3 毫升,使痔核呈灰兰色肿胀为止,如针孔出血 可用棉球压迫片刻,全部注射完毕,检查无遗漏及出血后,取出窥肛器,肛 外以塔形纱布压迫并胶布固定。术后每日以复方苦黄洗剂坐浴,槐花汤内服, 术后 10 天肛门镜检查。
【适应症】内痔。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6;4 五、口服法
方一 升芪辣椒山药汤
【组成】黄芪 20 克升麻 10 克辣椒梗 60 克怀山药 15 克
【操作】1 日 1 剂,水煎分 2 次口服。7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内痔。治疗 110 例,有效率 85%。
【出处】肛肠杂志 1982;(4):27
方二 木耳饮
【组成】木耳(干品)30 克
【操作】用开水泡软,早晨空腹吃,轻的 500 克治好,重的 1000 克治好。
【适应症】痔疮。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方三 三黄二地汤
  【组成】主地、熟地、当归、党参、白术、苍术、陈皮、厚朴、防风、 泽泻、地榆、乌梅各 9 克黄芩 6 克黄柏 12 克黄连、甘草各 3 克
【操作】日 1 剂,水煎 2 次分服。
【适应症】痔疮。
【出处】《张八卦外科新编》

第三章 皮肤科

红斑狼疮


  本病属结缔组织疾病范围,因其有自身免疫现象,故亦称自身免疫疾病。 临床上分为盘状红斑性狼疮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前者主要表现为皮疹,多 为慢性局限性;后者多见于 20~40 岁的女性,除表现皮疹外,同时还有全身 其它脏器受损的表现,病变一般呈进行性经过。在中医文献中,尚未找到类 似红斑性狼疮的明确记载,但从临床表现的症状看,似属中医的“温热发斑”、 “痹证”、“水肿”、“心悸”、等范围。
一、灌肠法
处方 附子蛎黄灌肠液
【组成】生大黄 12 克熟附子 10 克牡蛎 30 克
  【操作】上药加水 500~800 毫升,文火煎至 200 毫升,每日晚用灌肠注 射器将药汁一次推入直肠内,保留 30~60 分钟后再排除。
【适应症】红斑狼疮肾脏受损而出现早期尿毒症者。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二、口服法
方一 虎菊汤
【组成】虎杖、野菊花、南天竹、十大功劳、生地各 30 克生甘草、秦艽
各 15 克苦参、穿心莲、紫草、知母各 15~30 克山栀 9 克丹皮 9~15 克
【适应症】红斑狼疮。治疗 20 例,有效率为 100%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方二 地冬玄芷汤
  【组成】生地 30 克麦门冬、玄参各 15.5 克荆芥、天花粉各 9.5 克黄连、 白芷各 3 克升麻、甘草各 6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红斑狼疮。
  【注意】服药期间及治愈后 2 个月内忌腥、荤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善 后用六味地黄丸。
【出处】《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方三 三参汤
  【组成】野台参、北沙参、元参各 30 克大生地 60 克丹皮、赤芍各 9 克 当归、广郁金各 6 克桃仁、血竭各 3 克红花 1.5 克生黄芪 15 克
【操作】水煎,日 1 剂
【适应症】红斑性狼疮。
【出处】河北袁以群献方。
方四 雷公藤片
【组成】雷公藤糖浆或雷公藤片
【操作】雷公藤糖浆每次 10~20 毫升,或雷公藤片每次 3~5 片,每日
3 次(相当于生药 30~60 克/日)
【适应症】盘状红斑狼疮。治疗 26 例,总有效率为 92.3%。
【出处】中医杂志 1982;(3):19 方五凉血五根汤
【组成】白茅根 30~60 克瓜篓根 15~30 克茜草根 9~15 克紫草根 9~
15 克板兰根 9~15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适应症】多形性红斑,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及一切红斑类皮 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出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皮炎


  皮炎是一种常见而顽固的疾病,反复性大,有的 10 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不愈,在治疗上颇为棘手。如疱疹样皮炎、剥脱性皮炎、干燥性皮炎、神经 性皮炎等,其特征是瘙痒、流水、脱屑等。
一、含漱法
方一 银花甘草煎
【组成】金银花 10 克生甘草 10 克
【操作】上药水煎后冷却,含漱口腔。
【适应症】剥脱性皮炎伴口腔糜烂者。
【出处】《中医外科学》
方二 金莲花片
【组成】市售成药金莲花片
【操作】将金莲花片口含。
【适应症】疱疹样皮炎口舌糜烂者。
【出处】《中医外科学》 二、口服法
方一 山药扁豆汤
  【组成】山药 30 克扁豆 15 克生苡仁 20 克芡实 15 克茯苓 15 克泽泻 15 克白藓皮 15 克地肤子 15 克苦参 12 克
【操作】水煎服。剧痒者加全蝎、僵蚕。
【适应症】疱疹样皮炎。
【出处】《皮肤病研究》
方二 痒止复笑汤
【组成】防风 10 克生苡仁 15 克生枳壳 10 克生白术 10 克生黄柏 10 克前
仁 10 克车前草 10 克生地 10 克丹皮 10 克茯苓 10 克
【操作】水煎服。发热加生石膏。
【适应症】疱疹样皮炎。
【出处】《实用皮肤科学》
方三 加味银花甘草汤
【组成】金银花 30 克生甘草 9 克生地 30 克连翘 15 克野菊花 15 克赤芍
药 12 克黄连 9 克茯苓 15 克薏米 30 克秦艽 10 克赤小豆 30 克
【操作】水煎,每日 1 剂,分早、中、晚 3 次服。
【适应症】剥脱性皮炎。
【出处】中医杂志 1988;29(12):54
方四 凉血解毒汤
  【组成】生地 30 克赤芍 12 克丹皮 12 克银花 30 克连翘 30 克板蓝根 30 克蒲公英 30 克黄芩 10 克地骨皮 12 克徐长卿 10 克前仁(包)15 克蝉蜕 15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
【适应症】剥脱性皮炎(热入营血型)。
【出处】《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
方五 桃红参苓汤
【组成】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紫丹参 30 克茯苓 15 克泽泻 10 克前仁 10

克(包)当归 10 克玄参 10 克石斛 15 克
【操作】水煎服,1 日 1 剂。
【适应症】剥脱性皮炎晚期湿毒瘀滞,气阴两虚,肌肤甲错。
【出处】《皮肤病研究》
方六 蒲公英汤
【组成】蒲公英 90 克银花 60 克甘草 30 克
  【操作】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煎至 1200 毫升去渣备用。成人每 3~4 小时服 1 次,每次服 200 毫升,初期可每 2 小时服 1 次,至 24 小时后浮肿等 症状减轻再改为每四小时 1 次,皮肤瘀斑肿痛者,可加赤芍、紫草;体温升 高者可加栀子、黄柏。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出处】山东医刊 1962;5
方七 败毒汤
  【组成】苦参、白矾、白芷、甘草各 9 克连翘、川军、黄柏、薄荷各 12 克山楂 18 克
【操作】水煎,1 日 1 剂,分 2 次口服。
【适应症】日光性皮炎。
【出处】山东医刊,1961;8
方八 解鳞汤
  【组成】苦参 50~70 克生地 30 克蝉蜕、荆芥、桂枝、丹皮、当归、川 芎、甘草各 10 克细辛 5 克羌活、赤芍各 15 克全虫 25 克蜈蚣 6 条
【操作】前 2 味共研细末,每次冲服 3 克,余药水煎服,日服 3 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7;(11)45

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征为皮 疹具有多形性,易于渗出,自觉搔痒,常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古人称之“浸 淫疮”、“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疱”、“奶癣”等。
按症状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按部位分为阴囊湿疹、肛门湿疹、头皮湿 疹等。其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
一、熏洗法
处方 湿疹洗剂
  【组成】(1)苦参洗剂:苦参 100 克明矾 10 克雄黄少量(2)五倍子洗 剂:五倍子、蛇床子各 30 克紫草、土槿皮、白藓皮、石榴皮各 15 克黄柏、 赤石脂各 10 克生甘草 6 克
  【操作】方(1)药物水煎后局部熏洗,1 日 2 次,每次 20 分钟,7 日 1 疗程。方(2)药物置纱布袋中扎紧,放入锅中,加水 5000 毫升,煎成 3000 毫升,将药水倾入浴盆中趁热熏洗,每日早晚各 1 次,每次 20~30 分钟,轻
者 1 周,重者 1~2 月可愈
【适应症】方 1 宜于阴囊湿疹;方 2 宜于肛门湿疹顽固性者。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二、坐浴法
方一 苦参浴液
【组成】苦参、白藓皮、蛇床子、露蜂房各 30 克大黄、白芷、紫草各
15 克五倍子 12 克花椒 10 克冰片、芒硝各 6 克
  【操作】上药除冰片、芒硝外,水煎至 1000 毫升,加冰片、芒硝搅匀坐 浴 20 分钟,1 日 2 次,10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肛门湿疹。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9):21
方二 韭椒蒜浴液
【组成】韭菜蔸 80 克辣椒蔸 80 克干大蒜梗、苦楝子各 50 克
  【操作】将韭菜蔸、辣椒蔸擦洗干净,连同大蒜梗、苦楝子一起放入大 盆中,加水 4000 毫升文火煎至 3000 毫升,离火待用。用时先令患者借其蒸 腾之药气熏肛周,待药液不烫时,再坐入盆内,泡洗 10~15 分钟,早晚各 1 次,2 天为 1 疗程,一般 1~2 疗程可愈。
【适应症】肛周湿疹,阴囊湿疹。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1989:2
方三 鼠刺汤
  【组成】鼠刺全草(又称两面针、绣花针)100 克蛇床子、土槿皮、十 大功劳叶各 30 克
  【操作】取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煎至 1000 毫升左右以备用。临症用药水 坐洗浸泡患处 20 分钟,每日 2 次,连用 5~7 天。
【适应症】主治慢性阴囊湿疹。
【出处】中医杂志 1987;9 三、口服法
方一 化湿解毒汤

【组成】银花、滑石各 30 克连翘、黄柏、白藓皮、海桐皮各 15 克黄芩
10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另外用野菊花 60~100 克,加水 300 毫升, 煎成 200 毫升药汁,温洗,日 3 次。
【适应症】阴囊湿疹。治疗 98 例均愈。一般用药 1~6 剂。
【出处】新疆中医药 1990;(1)32
方二 三黄散
【组成】黄连、大黄、黄柏各 2 等分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晚睡前和次日晨用 1%高锰酸钾 溶液清洗肛门四周,患处上药。有渗出者,搽敷干药末;疮面干燥者,以香 油调和涂擦。
【适应症】肛周湿疹。治疗 90 例、治愈率 100%。
【出处】内蒙古中医药 1988;6(3):13
方三 半边莲饮
【组成】半边莲、乌韭、白英各 15 克金银花 6 克大枣 7 枚
  【操作】上药加水 600 毫升,煎取 200 毫升,以汤代茶,1 疗程 5~10 剂。
【适应症】婴儿湿疹。治疗 80 例,痊愈 60 例,显效 15 例,总有效率为
93.75%。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3;18(8):351
方四 六虫解毒汤
  【组成】全蝎 5 克蜈蚣 3 条蕲蛇、赤芍、地龙各 15 克僵蚕 10 克蝉蜕 9 克银花、当归、首乌、地骨皮、野菊花各 24 克
【操作】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药渣再煎液外洗。
【适应症】湿疹。以渗出、糜烂为主。治疗 21 例均获痊愈。服药最多
10 剂。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1980;(3):20

囊虫病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囊虫或称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部位所致 的疾病。多与食肉习惯不良、吃生菜,饮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一、坐药法
处方 三品药栓
【组成】雷丸、槟榔、浙贝各等分
  【操作】将上药混合,制成 2、4、6、8 克重栓剂,便后放入肛内,每日 量 6~8 克
【适应症】皮肤猪囊虫病。
【出处】临床皮肤科杂志 1986;(2):73 二、冲洗法
处方 陈醋洗肛液
【组成】陈醋适量
【操作】冲洗肛门,每晚 1 次。
【适应症】猪囊虫病、绦虫病。
【出处】《中医外治方药手册》 三、灌肠法
处方 四粉合剂
【组成】雷丸粉、槟榔粉、浙贝粉各 6 克使君子粉 2~3 克
  【操作】上药混合,加水 100~150 毫升,或用文火煎片刻,进行高位保 留灌肠,连用 5 天为 1 疗程。对杀死虫体有一定作用。
【适应症】皮肤猪囊虫病。
【出处】临床皮肤科杂志 1986;(2):73 四、口服法
处方 银胡清虫汤
【组成】银胡 9 克青蒿 6 克姜粉 9 克川朴 4.5 克赤芍 9 克
【操作】水煎分 2 次服,每日服 2 次,间隔 6 小时。
【适应症】皮肤猪囊虫病,绦虫病。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第四章 骨伤科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指腰部累积性的肌纤维、筋膜及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以发病缓慢、腰部酸痛为特点的病症。属中医学的“痹症”、“痿 症”等范畴。
一、吹鼻法
处方 二香散
【组成】木香 3 克麝香 0.3 克
【操作】上药研极细末混匀,吹入鼻内。
【适应症】腰肌劳损(瘀滞型)。
【出处】《中医外治法简编》 二、耳部压豆法
处方 蓝肾豆
【组成】王不留行籽
  【操作】将王不留行籽压耳穴腰、肾、肝、神门等穴,胶布固定。3 天 换 1 次,1 个月 1 疗程。
【适应症】腰肌劳损(肾虚型)。
【出处】《耳穴诊疗法》 三、口服法
方一 蝎甲散
【组成】全蝎 1.5 克、炙甲片、蕲蛇各 9 克蜈蚣 3 条地鳖虫 6 克参三七
5 克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为 1 日量,分早晚 2 次吞服。
【适应症】腰肌劳损。服 18 剂痊愈。随访二年未复发。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7;22(11):515
方二 九香散
【组成】九香虫 7 克陈皮 7 克
【操作】上药共研为细末,1 日 2 次分服,用开水或酒送服,连服 7 剂。
【适应症】腰肌劳损。共治 7 例均效。
【出处】《中医秘单验方妙用大典》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的急性损伤。祖国医学 俗称“闪腰岔气”。
一、吹鼻法
处方 一片五香粉
【组成】白檀香 9 克广木香 6 克公丁香 3 克真麝香 0.3 克龙脑冰片 2 克
  【操作】前三味研极细粉与后二味混研备用。施治时以吹管取适量药粉 吹入患者鼻孔,然后让患者立定,进行弯腰运动 3~5 次。
【适应症】腰扭伤。数次可愈。
【出处】《中草药外治验方选》 二、点眼法
处方 珍珠眼药
【组成】煅紫贝齿 3 克制珍珠 2 克制净硼砂 9 克龙脑冰片 1 克
  【操作】前二药研极细粉与后二药混研贮备。施治时取灯芯草一段,剪 平一端,蘸湿开水少许粘药粉,点入患者眼内毗,并令闭目至泪出,嘱患者 起立踏步并行弯腰运动 3~5 次。
【适应症】急性腰扭伤。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三、口服法
方一 芍药甘草活络效灵丹
【组成】白芍 30 克甘草 15 克当归 15 克丹参 15 克制乳没各 15 克地龙
10 克木香 10 克
  【操作】上药加水煎 2 次,药汁混合,l 日 2 次服。狗皮膏药 1 张外贴 患部。
【适应症】急性腰扭伤,腰痛活动不利,一般 6 剂而愈。
【出处】中医骨伤科杂志 1987;3(1):39
方二 地龙汤
  【组成】地龙 15 克桃仁 12 克泽兰 12 克当归 10 克苏木 10 克桂枝 7 克大 小茴香各 10 克乌药10 克麻黄 6克甘草 9 克酒大黄6~15 克沉香末 1~2克(冲 服)
【操作】每日 1 剂,水煎服,局部肿胀,青紫加三棱、莪术各 10 克
  【适应症】急性腰扭伤之腰部剧烈疼痛,痛随呼吸而加重,腰部活动受 限。
【出处】江西中医药 1990;21(5):25
方三 复方骨碎补煎
【组成】骨碎补 30 克,制乳没、桃仁、延胡、乌药各 10 克红花 6 克
虫 3 克
【操作】水煎服,l 日 1 剂。
  【适应症】急性腰扭伤。治疗 150 例,疗效达 92%。一般服 2~6 剂可 愈。
【注意】孕妇忌服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1987;(1):39

方四 红蛋饼
【组成】红花 10 克鸡蛋 2 个
【操作】用食油适量,将鸡蛋打在碗内,放入红花搅拌均匀,用油炒熟
(不加盐),1 次食用,日 1 次。
【适应症】急慢性腰扭伤。治疗 50 余例,对急性腰软组织扭伤有效率达
100%。一般 1 剂见效,3 剂可愈。
【出处】四川中医 1989;(3):35

落枕


  落枕又名失颈、失枕,多因睡卧姿势不当,或颈部当风受寒,或外伤引 起。
一、点眼法
处方 一点灵
【组成】硼砂适量
  【操作】将硼砂放入净瓦片上,煅去水分,放在地上露一宿,令出火毒。 再研成极细之粉末,装瓶备用。施治时取少许点两眼内眦。点后,双手擦热, 并反复按摩颈部。
【适应症】落枕,一般 1~3 次即愈。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二、口服法
处方 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粉葛根、川桂枝、杭白芍、生姜、大川芎、藁本、蔓荆子、芥 穗、青防风、片姜黄、生甘草各常规量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落枕、风寒型颈肩痹证。
【出处】中国医学文摘(中医)1985;9(3):156

第五章 男科

阴缩


  阴缩也叫“阳缩”,是以突然起病,阴茎内缩,伴少腹拘急、疼痛剧烈 为特征的一种男科病。多因寒凝肝脉所致。
一、插药法
处方 生姜插药
【组成】生姜 1 块
  【操作】将生姜削尖一端,以纸包 4 层,水中浸湿,然后放在火灰中煨 烤,待纸干后取出,去纸乘热以煨姜之尖端蘸植物油插入肛门。
【适应症】寒型阴缩。
【出处】《中医外治法》 二、口服法
方一 泻肚伸阴汤
  【组成】龙胆草 10 克甘草 10 克柴胡 10 克木通 10 克黄柏 12 克栀子 12 克黄芩 12 克车前子 20 克泽泻 25 克当归 15 克川楝子 15 克滑石 15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车前子、滑石包煎。
【适应症】阴缩。
【出处】新中医 1989;(6):40
方二 韭菜汁
【组成】鲜韭菜适量白酒 100 克
【操作】将韭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 1 杯,加入白酒蒸热,顿服。
【适应症】阴缩。
【出处】《偏方大全》
方三 加味四逆吴萸汤
【组成】制附片 15 克炒干姜、上肉桂、吴茱萸、炙甘草各 10 克酒白芍
20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
【适应症】阴缩。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5;8
方四 柴胡养肝汤
  【组成】柴胡 15 克枳壳、谷麦芽、当归、熟地、山药各 12 克白芍、淫 羊藿各 20 克附子(先煎)、杜仲各 10 克肉桂 5 克
【操作】水煎、分 2 次温服,日 1 剂。
【适应症】阴缩。
【出处】四川中医 1983;5
方五 黄柏栀子汤
  【组成】黄柏、生栀子、生白芍、生地、香附各 10 克当归 5 克厚朴 8 克大黄 6 克(后下)甘草 3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
【适应症】阴缩。
【出处】江西中医药 1988;4

阳强


  阳强,是指阴茎异常勃起,甚至持续较久举而不衰之证。古人称强中。 其病因多为阴虚火旺、肝郁不舒、或败精阻窍所致。
一、灌肠肛点法
处方 化瘀通窍液
【组成】虎杖 20 克赤芍 20 克蒲黄 20 克透骨草 20 克
  【操作】上药煎煮 30 分钟,去渣取汁。用灌肠器将药汁灌入肛内,保留 一夜。
【适应症】血瘀阴窍之强中症。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二、口服法
方一 当归黑豆汤
  【组成】柴胡 6 克炒泽泻 10 克车前子 10 克木通 5 克生地 10 克栀子 10 克黄芩 10 克当归 10 克龙胆草 5 克黑豆 90 克生甘草稍 60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阳强。治疗 5 例均愈。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80;1(4):234
方二 芍药汤
【组成】芍药 90 克玄参 30 克甘草 60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阳强,治 10 例,6 例痊愈。
【出处】四川中医 1988;(10):21
方三 地枳汤
【组成】生地 6 克黄柏 9 克龙骨 9 克知母 9 克大黄 9 克枳壳 9 克
【操作】水煎,每日 1 剂。
【适应症】阳强不倒,精自流出。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方四 活血补肾汤
  【组成】桃仁、升麻、肉苁蓉、黄柏各 9 克王不留行、菟丝子各 12 克党 参、黄芪各 15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剂。
【适应症】阳强。
【出处】中医杂志 1982;4
方五 地百汤
  【组成】生地、炙百合、钩藤各 12 克知母、黄柏、橘红、茯苓、胆星、 竹茹、远志各 9 克甘草 3 克
【操作】水煎服,日 1 次。
【适应症】《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早泄


  早泄是性交时间极短或刚刚接触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精,以致不能 进行正常性交的一种疾病。早泄是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多与阳痿、遗精 相伴出现;临床以肝经湿热、阴虚阳亢、肾气不固、心脾虚损为常见。
一、熏洗法
处方 独圣散
【组成】五倍子 20 克
  【操作】将五倍子用文火煎熬半小时,再加适量温开水。趁热熏洗阴部 数分钟,并浸泡龟头。每晚 1 次,15~20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早泄。用本方治 5 例均愈。
【出处】吉林中医药 1982;(1):53 二、口服法
方一 早泄汤
  【组成】金樱子 500 克党参 50 克续断 50 克淫羊藿 50 克蛇床子 50 克白 酒 250 毫升
  【操作】将上药置开瓶中,浸白酒 2500 毫升,密封瓶口,半月后启用。 上药可浸白酒 2~3 次。每日早晚各服 25 毫升,连服 10 天为 1 疗程。病愈止 服。
【适应症】早泄,治疗 8 例均愈。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8;(6):14
方二 秘精汤
  【组成】生牡蛎 30 克生龙骨 30 克生芡实 30 克生莲子 30 克知母 18 克麦 冬 18 克五味子 9 克
【操作】水煎 2 次,混合两煎药汁,分早、中、晚温服。1 日 1 剂。
【适应症】阴虚火旺之早泄。
【出处】《男女病奇效良方》
方三 加味五子衍宗丸
【组成】韭菜子、覆盆子、生山药各 15 克蛇床子、五味子、车前子各
12 克菟丝子、桑螵蛸各 30 克补骨脂、盐知母、全当归各 10 克海狗肾 1 具
【操作】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 9 克。早晚各服 1 丸,
【适应症】早泄。属于肾虚者,临床以腰膝疼痛,周身乏力为主症者。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1;l
方四 金樱子酊
  【组成】金樱子 500 克党参、续断、淫羊藿、蛇床子各 50 克白酒 2500 毫升
  【操作】将上药物置于瓶中,浸白酒 2500 毫升,密封瓶口,半月后启用。 上药可浸白酒 2~3 次,每日早、晚各服 25 毫升,连服 10 天为 1 疗程。
【适应症】早泄。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8;6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引起的局 部和全身症状。以尿频、排尿不适,尿液滴沥、睾丸会阴或腰骶部胀不适 为特征。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 炎、前列腺痛四型。分属于中医的“淋浊”、“遗精”等病症中。
一、坐药法
处方 野菊花栓
【组成】(成药)
【操作】肛门用药,每次 1 粒,每日 2 次,1 月 1 疗程。
【适应症】急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 91.5%。
【出处】中国中药杂志 1990;(5):44 二、坐浴法
处方 芷薢浴液
【组成】白芷、萆薢各 30 克甘草 5 克
  【操作】上药煎液一盆,坐盆内浸至肛门及小腹,用手按小腹至外阴部, 以有温热感为度,水凉加温,每次坐浴半小时,每日 1 次,1 月 1 疗程。
【适应症】前列腺炎(湿热型)。
【出处】《内病外治》 三、灌肠法
方一 地锦灌肠法
  【组成】地锦草、公英、地丁各 30 克茅根、石苇各 20 克皂刺 12 克穿山 甲 9 克
【操作】上药加水煎成 150 毫升(40℃)保留灌肠,每日 1 剂,连用 1
月。
【适应症】急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
【出处】四川中医 1989;(9):27
方二 二液合剂
【组成】5%连素、大蒜液各 40 毫升
  【操作】上药混合后缓慢灌肠,灌完后令患者坐起 3~5 分钟,以免药液 流入结肠。然后仰卧位,腰部垫高 10 厘米,在肛门处放 200~250 平方米厘 米的电极与阳极相连,耻骨联合上放同样电极与阴极相连,电流强度 10~25 毫安,每次 20 分钟,1 日 1 次,12 次 1 疗程。休息 3~5 天后第 2 疗程。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治 50 例,总有效率 92%。
【出处】人民军医 1984;(12):61 四、口服法
方一 复方地虎扬
  【组成】地龙、虎杖、穿山甲、莱菔子各 20 克木通、车前子各 15 克黄 芪 30 克甘草 10 克
【操作】水煎服,每日 1 剂。
【适应症】慢性前列腺炎,治疗 232 例,痊愈 128 例,好转 62 例、迁延
42 例。
【出处】吉林中医药 1988;11(1):11
方二 锦虎汤

【组成】大黄(锦纹)、半夏各 10~15 克琥珀粉 5~10 克
  【操作】前 2 味水煎成 200 毫升,用 100 毫升冲琥珀粉,1 次服下,每 日早晚各服 1 次。
【适应症】慢性前腺炎。治疗 34 例,痊愈 30 例,好转 2 例,无效 2 例。
  【注意】初用本方,药量从轻到重,因人而异,服用前 3 剂时大黄用 10 克,如大便不超过 2 次,大黄可用至 15 克。
【出处】新中医 1989;21(4):43
方三 玄地阿胶汤
  【组成】玄参、生地各 15 克阿胶(烊化)、黄柏、车前子(包)、乳香、 没药各 10 克蒲公英、紫草各 20 克
  【操作】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15 剂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3 日,一 般用药 3 个疗程为限。
【适应症】前列腺炎。
【出处】广西中医药 1989;6
方四 加味清肾汤
  【组成】知母、黄柏各 12 克龙骨、牡蛎、茜草各 15 克杭芍、山药各 10 克海螵蛸、泽泻各 9 克
【操作】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适应症】前列腺炎。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6;7
方五 癃闭散
【组成】芽山甲、肉桂各适量
  【操作】用穿山甲、肉桂以 6:4,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日 2 次,每次 服 10 克。
【适应症】前列腺增生。
【出处】中医杂志 1982;7

精子缺乏症


  精子缺乏症,系指精液内精子缺乏,稀少或精子畸形,多由不同原因引 起睾丸组成萎缩,生精细胞退行性病变的结果。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属中医学不育范畴。
一、熏洗法
处方 生精洗剂
  【组成】附子 9 克(炮)肉桂 9 克淫羊藿 10 克白芷 9 克丹皮 5 克赤芍 6 克透骨草 10 克大青盐 10 克
  【操作】上药煎煮至沸 10 分钟左右,滤出药汁,趁热熏洗阴部及腹部, 每日 1 次。
【适应症】脾肾阳衰之精子缺乏症。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二、口服法
方一 生精汤
  【组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桑椹子、车前子、陈皮各 9 克枸杞 子、制首乌、党参各 15 克熟地、当归各 12 克黄芪 18 克仙灵脾 12 克川断 15

【操作】水煎服,1 日 1 剂,分 2 次服。
【适应症】精子缺乏症。治疗 151 例,有效 144 例,无效 7 例,有效率
95.4%。
【出处】《男女病奇效良方》。
方二 苏精汤
【组成】韭子 15 克车前子 15 克仙灵脾 15 克蒸首乌 15 克桑寄生 15 克黄
精 15 克阿胶 15 克龟板胶 15 克鹿角胶 15 克菟丝子 18 克枸杞子 18 克覆盆子
18 克五味子 18 克女贞子 18 克山羊睾丸 1 具
【操作】水煎,1 日 1 剂,分 2 次服。1 个月为 1 疗程。
【适应症】精子缺乏症(死精症)。
【注意】服药期间禁房事,戒烟酒,忌食棉籽油。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9):17

第六章 妇科

闭经


  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逾 18 岁尚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 经,在月经初潮之后,正常绝经期之间的任何时间(妊娠及哺乳期除外)月 经闭止,超过 3 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一、耳穴压豆法
处方 通经豆
【组成】绿豆适量
  【操作】以绿豆压耳部内分泌、子宫、肾、卵巢、肝穴,每次取单侧, 每 3 日交替 1 次,连用至愈。
【适应症】各种闭经。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5;(5):37 一坐药法
处方 坐药方
  【组成】(1)土大黄 15 克茜草 10 克(2)扁蓄 6 克生地 5 克胡椒 3 克 巴豆仁 1 克
【操作】方(1)药捣烂,纱布包成团,系一线在外,塞入阴道中,1 日
1 次,5~7 次后月经即行。方(2)药为面,绸裹用线带纳阴道内,病轻者臭 秽尽出,见鲜血即止;病重者 5~7 日亦下。
【适应症】方 1 适于各种闭经,方 2 宜于虚、实挟杂的干血痨闭经。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三、口服法
方一 黑虎丸
【组成】大黄、灵脂、红花、百草霜
  【操作】前三味药以 7:2:1 的比例配方研面,加入适量百草霜拌匀为 丸,如绿豆大,每次服 6 克,每日 2 次。
【适应症】气滞血瘀闭经。治疗多例,其效极佳。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方二 促经汤
【组成】当归尾 9 克没药 6 克红花 3 克
【操作】水煎服,1 日 1 剂。
【适应症】室女闭经。
【出处】《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
方三 叶氏调经方
  【组成】党参 12~15 克陈皮当归各 10~12 克鸡血藤 30~60 克白术茯苓 各 12 克川芎 10 克半夏、炙甘草各 6 克
  【操作】气虚加人参、黄芪、山药;血虚加熟地、阿胶、白芍;肝肾不足 加怀牛膝,女贞子、川断;夹瘀加红花、泽兰、刘寄奴;气滞加柴胡、香附、 青皮;有热加丹皮、栀子、黄芩;食少加山楂、鸡内金、炒麦芽。水煎服,
日 1 剂。
  【适应症】棉酚中毒所致闭经。临床观察 74 例,治愈 46 例,显效 13 例,有效 6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为 87.8%。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5;(6):259
方四 女金丹
【组成】当归 150 克川芎、元胡、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 50 克丹皮
45 克青皮、枳壳、广皮、赤芍、炙甘草、香附各 40 克木香 25 克
  【操作】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 15 克,每次服一丸,每日 3 次。
  【适应症】闭经(气血瘀滞型)。本方为黑龙江中医学院高氏家传秘方, 临床验证数 10 载,用之皆效。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痛经


  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腰酸小腹疼痛,并有全身不适者称痛经。 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之分。
一、塞耳法
处方 耳窍塞药
【组成】1:75%酒精 50 毫升 2:大蒜适量
  【操作】方 1 用消毒棉球蘸后塞耳孔中。5~30 分钟内见效。方 2 将大 蒜捣汁状,用消毒棉球蘸汁后塞耳孔中。一次见效。
【适应症】痛经轻者用方 1,重者用方 2。
【出处】《中医外治方药手册》 二、点滴法
处方 桂香液
【组成】肉桂、公丁香、樟脑(冰片亦可)各 30 克
  【操作】上药压碎以南昌酒厂产之三花酒 500 毫升浸泡,1 月后去渣。 置眼药或滴鼻液中备用,用时取药液 5~10 滴点舌面,先含后咽。3~5 分钟 痛缓。
【适应症】寒湿凝滞型痛经。
【出处】中医杂志 1985;(6):21 三、口服法
方一 止痛快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 15 克川芎 6 克细辛 5 克丹参 20 克白芍、泽兰、 元胡、乌药、白芒各 10 克
【操作】上药水煎,1 日 1 剂,经前一周服用,共服 6 剂为 1 疗程,连
服 3 个月经周期,可随症加减。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痛经。治疗 70 例,痊愈 51 例,好转 18 例,无 效 1 例,总有效率 98%。一般一个疗程即获效。
【出处】陕西中医 1989;10(1):13
方二 痛经饮
【组成】当归、炒川楝、醋元胡、炒小茴香各 10 克川芎、乌药、甘草各
6 克益母草、炒白芍各 30 克
【操作】均于经前 3~5 天水煎眼。服 1~3 个月经周期后痛止。
【适应症】室女痛经。治疗 92 例,痛止者 76 例,痛减者 16 例。
【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7;6(1):33
方三 痛经百验丸
  【组成】酒当归 30 克川芎 15 克醋香附 30 克炒元胡 30 克五灵脂 24 克炒 没药 15 克丹参 30 克炮姜 15 克川牛膝 15 克杜仲炭 15 克广木香 9 克红花 15 克桃仁 15 克青皮 9 克故纸 15 克
  【操作】将上药分别炮制为面,益母草膏 60 克和蜜为丸,每丸重 9 克。 早晚各服 1 丸,在月经来潮前服。用此方数十年,治 1 愈 1。
【适应症】气滞血瘀痛经。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方四 茴姜汤
【组成】小茵香 6 克炮姜 4.5 克元胡、灵脂、没药、川芎、当归,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