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网无线手机验证码:救灾勇士 科研先锋——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9:27:33
救灾勇士 科研先锋 ——记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 侯世科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现场对伤员进行治疗。 武 敬摄

□ 本报记者 李争平

当了20年医生的侯世科,喜欢吟诵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队长,侯世科率领医疗队参加过16次国际国内重大灾害救援;荣获中国卫生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紧急救灾工作先进个人;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被武警部队授予“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一)

谦和儒雅,成熟稳健,是侯世科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他说,作为医生,尤其是随时准备参加灾难救援的医生,让生命在手中延续,是医生存在的价值。而在拯救生命的灾难现场,医生也必须成为战士。

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侯世科率领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急赴印尼。海啸过后,满目疮痍,无数灾民渴求救治。在污水浸泡、蚊虫肆虐的环境里,他带领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灾民发放消毒药品、防护用品,对灾民聚集点喷洒消毒液,有效扼制了海啸过后可能暴发的疟疾、霍乱等大规模疫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他就带领医疗队赶到灾区。每当发现废墟下的幸存者,他总是第一个钻进去,根据埋压部位和伤情,制定科学施救方案。20多个日夜,他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2010年1月14日海地大地震,侯世科率领中国医疗队经21小时飞行,于深夜2点多到达海地首都太子港。震后的城市残垣断壁,秩序混乱,灾民呼救声不绝于耳。搜救幸存者时,侯世科摔倒在联合国驻海地代表团办公大楼废墟上,腰下髋关节严重损伤,但他咬牙坚持。40摄氏度的高温下,医疗队员身穿防弹背心,头载防弹头盔,在总统府前设立流动医院。他们在医疗队帐篷上贴出“中国人民帮助您”的中法双语大字,数以千计的灾民们围拢过来,寻求中国医生的救助。海地总统夫人专门来到中国救援队营地,真诚地对侯世科说,“衷心感谢中国对海地的援助!海地人民感谢你们!”

因为在海地救援时受伤严重,回国后侯世科住院治疗。然而,2010年4月14日,得知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侯世科拔掉输液针头,率队奔赴高原,在灾区搭建起第一座“帐篷医院”。后来,中央领导曾走进这座“帐篷医院”,看望受伤群众,勉励救援人员。

在侯世科心里,既有着对生命的热爱与珍重,更有对使命的忠诚与坚守。

(二)

在一次次灾难救援中,拯救生命的经历让侯世科感动和难忘,但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那些因救治不及时而离去的生命。

救援队员杨烔告诉记者,侯主任每次救援回来,不会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总是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救援手段,更新救援装备,提高救援效率。

侯世科的心里,深深铭记着2001年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时中央领导的嘱托——“要根据国内外重大灾害的救援经验,尽快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我国国情的救援模式,研发关键技术与装备,运行规范,提升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创新为民、科技救灾,已经成为他和救援队的使命担当。

救援队成立时,侯世科根据多年救援实践和实际需求,想方设法在京郊开辟了训练基地,带领同事们研究探索出我国第一套灾害救援通用技能、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等培训大纲,出版了国际上第一部灾害救援医学专著和我国第一套12部系列培训教材,首开我国重大灾害救援培训先河,先后为21个省级单位培训了灾害救援队伍。

而要成为合格的国际救援医疗队员,更必须经过国际认证的国际灾害救援SOS专业培训。侯世科从难从严,狠抓技能培训,使所有医疗队员全部考取了国际SOS培训认证证书,可以随时奔赴1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医疗救援。

一件救援案例,曾引出侯世科的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那是在海外地震救援现场,一名在废墟下埋压了48小时的伤员,被救出后却在半小时内不幸死亡了。侯世科惊呆了,这是为什么?侯世科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人的肢体经过长时间埋压,会产生“高钾”等毒素,一旦从埋压环境下解脱,毒素会迅速扩散至全身,导致死亡,这就是“挤压综合征”。进一步研究试验发现,用结扎或血液透析等方式能有效阻止毒素扩散。在后来的救援中,他们应用这一科研成果救治的27名“挤压综合征”伤员,无一死亡。

(三)

在京郊凤凰岭国际救援训练基地,记者看到,随着一声令下,4台救援保障车呼啸而至,瞬间展开一座集远程指挥、紧急手术、综合急救和检查检疫能力于一体,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微波电刀、生化分析仪和卡片式呼吸机等国际先进的医疗和3G信息传输设备,具备远程会诊、麻醉手术、抗休克治疗和心肺复苏等综合保障能力的现代化野战医院。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过去应急卫勤保障出队准备时间仓促、现场医疗需求紧急和伤员后送困难等技术难题,使我国灾害救援保障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侯世科和同事们的心血结晶。

他还通过武警医学信息中心,在全国边远地区开通26个远程医学双向卫星站点,建立了“远程会诊专家库”,为边远地区群众和部队官兵进行远程会诊。

汶川救灾归来,他促成了由武警总医院、中国灾害救援协会、国家地震局搜救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专项课题攻关组,展开《我国地震带上人口分布及震后损失预测与救援决策信息库研究》课题攻关。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侯世科带领课题组多次奔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河北唐山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资料。经过对我国近60年来发生地震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等相关数据进行反复推演,定量测量地震发生后各个区域半径内的人数、人员伤亡比率,最终成功研制出“地震灾害救援决策系统”软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套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完整的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信息库,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标准化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