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2号气象卫星云图:中医精华区文章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6:53:55



  内伤调理所重者,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而肾为先天立命之基石,乃水火之窟宅,阴阳赖以维系,脾为后天生化之根本,赖以腐熟水谷,气血生化之源也,故脾肾两脏尤为繁衍生息,维系生命之关键也。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实为补先天,调后天之两大法门,又久虚不复,病久损及奇经者,通补奇经之法,尤为后世所推重。若其人向体脾虚,或病后气虚不复者,须以甘药补脾,四君子汤,从容和缓,最为相宜,或加陈皮一味,名异功散,亦甚妥当;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皆由四君子汤衍生变化者也,若脾胃阳虚者宜之;若脾胃久虚,升降失常,易吐易泻,乳食少食者,钱氏白术散;若偏于脾不足者,则宜参苓白术散方,微甘养脾阴;若脾虚气弱,又有湿热兼挟者,资生丸消息而用;若虚劳屡治不复,或肺痨而见纳减便溏者,慎柔养真汤,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为治虚劳之秘诀;若脾阳不足,中气下陷,或脾胃阳虚,饮食不甘,纳逊便溏者,补中益气汤甘温益气,最为合拍;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方,乃其衍生之方,可相机而用;保元汤方,亦温补脾阳之方,药简效宏,亦可取用;若吐衄崩漏,产后出血而现厥脱者,亟须独参汤频频灌服;若脾不统血,而为崩漏,便血等证,则归脾汤方益气摄血,为正治之法;若劳伤不复,中气下陷者,举元煎;若病后血虚未复,或半产漏下或难产大出血后,眩晕心悸,两目昏花,容色萎黄,脉虚细少神者,当归补血汤,圣愈汤;不应,当归生姜羊肉汤、天真丸;若血不养心,心悸怔忡者,炙甘草汤;女科调经,无不以四物汤加减为治,如经行腹痛,多由血虚肝郁,四乌汤养血治血,理气解郁;若纯虚无实,经后腹痛,小营煎恰是对证;血虚有瘀,经行不畅者,桃红四物汤;若营亏木郁,经水至期不行,胸胁小腹胀痛者,过期饮;产后发热或热入血室,地骨皮饮;产后气虚血晕者,补气解晕汤;若大病之后,新产亡血,崩漏日久,气血耗伤未复,倦怠无力,头晕心悸,虚羸少气,舌胖嫩少华,脉虚细无神者,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方,斟酌而用;若冲任暗损,系胎无力,屡屡小产者,泰山磐石饮;若脾肾两亏,金水不能相生者,人参固本丸;若肺虚不复,病及于肾,渐成虚劳怯弱末路,顾氏保阴煎;又小儿稚阳之体,肺经蕴热,而见咳嗽喘促者,补肺阿胶汤;若病后气阴未复者,生脉散;热病耗气伤阴,气阴两竭者,全真一气汤;若营阴不足,病及肝肾,肝气横逆者,一贯煎养肝体以柔肝用,恰到好处;若血虚生热生风者,滋水清肝饮;若肝肾精血不足,致羸弱周痹,精冷无子,淋浊消渴,遗泄崩漏诸疾者,七宝美髯丹、去祥丸相机而用;若肝肾久虚不复,厥阳化风上潜挟肝经风热上乘目窍,视瞻昏渺,云翳遮睛,青光内障诸疾,石斛夜光丸清上实下,标本兼顾;桑麻、二至丸方,亦滋阴养血、勄养肝肾之佳方也,勿以平淡忽之;肾阴不足,脑转耳鸣,腰臀酸楚,脚膝无力,小儿生长迟滞,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者,六味地黄丸;肾虚气不摄纳,喘促呕逆者,都气丸;阴虚津枯便秘者,苁蓉地黄丸;阴虚火动,午热骨痿者,知柏地黄丸;肾虚耳鸣失聪者,耳聋左慈丸;肾气不纳,浊阴上泛,稠饮漾漾,溢出口中者,加味都气丸;肝肾阴虚,目糊涩痛者,杞菊地黄丸,肺肾两虚者,八仙长寿丸;若阴虚不复,精气亏损,渐入怯途者,左归丸;若肾虚不复,损及奇经,腰酸脚弱,眩晕耳鸣,虚羸少神者,巴戟天汤、无比山药丸通补奇经;若阴虚不复,而成骨瘘者,虎潜丸;肾虚不复,精血并损者,河车大造丸、龟鹿二仙丹二方,合宜而用;若阴亏火旺,骨蒸盗汗,甚或肺痿咳血者,大补阴丸;若脏真日漓心相火动,扰动精室,而遗泄频仍者,三才封髓丹;肾亏不复,损及任脉,而为遗泄淋浊者,滋阴通任煎;若冲任并损,带浊不止者,鹿茸丸;若肾中阴阳并虚,偏于肾气不足者,肾气丸;偏于肾衰精虚者,右归丸;若肾阳虚衰,损及督脉精血者,斑龙丸、异类有情丸;若肾元既衰,髓竭精枯者,还少丹;若脾肾不足者,四神丸、脾肾双补丸。补虚之剂之用,大要若此。其间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最须细察详辨,稍一差池,则有毫厘千里之消矣。

  第一节  益气剂

  一  益气固脱剂

  独参汤

  (益气固脱法)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

  大人参二两,去芦

  上fu咀。以水二盏,加大枣五枚,煎至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后服诸药除根。

  【主治】大汗大下之后,及吐血、血崩、血晕诸症。

  【方论选萃】

  清·吴谦等:若病兼别因,则又当随机应变。于独参汤中或熟附补阳而回厥逆,或加生地凉阴而止吐衄,或加黄芪固表之汗,或加当归救血之脱,或加姜汁以除呕吐,或加童便以止阴烦,或加茯苓令水化津生,治消渴泄泻,或加黄连折火逆冲上,治噤口毒痢,是乃相得相须以有成,亦何言其为独哉。如薛己治中风加人参两许于三生饮中,以驾驭其邪,此真善用独参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唐容川:浓煎细咽熟睡,取养胃之阴,安护其气,气不脱则血不奔矣。世以党参代之,并认为阳药,不知人参柔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人之真气,生于肾中,全赖水阴含之;出纳于肺,又赖水津以濡之。故肾中水阴足,则气足而呼吸细;肺中之水津足,则气足而喘息平。人参滋补中宫之津液,上布于肺,下输于肾,故肺肾之气得所补益(《血证论》)。

  近代·程门雪:气脱证,口开眼闭,手足厥冷,汗如雨泼,六脉微细。非独参不救,古法用一、二两。今价贵,亦至今必用二、三钱,始有力,也有童便冲入更佳。此症至急,不能久待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黄惠卿治产后昏厥案(选自《妇科证治验录》)。

  程某某,女,27岁,1965年1月17日,医院妇产科病房。

  主诉:1月13日早5点,生产一女,头晕已4天。

  病史:素体衰弱,25岁结婚,1月13日晨,足月臀位难产一女,分娩时出血过多,胎儿娩出后2时许突然头晕目瞀,不省人事。血压75/45毫米汞柱。当时给予急救,约10分钟左右缓解后,患者身热,汗出如雨,口渴欲饮,随给静脉输液。今已4天,仍阵发严重头晕,不能起坐,汗出气短,口渴不纳;阴道尚有少量出血,色淡,无腹痛。脉象微细,舌质淡无苔。

  辨证分析:属产时失血过多,导致气阴两伤,不能上荣于脑,脑空失养,故突发头晕眼花,一时不省人事。气血两虚,则汗出乏津,虚热内生,故身热,口干欲饮,为阳衰阴竭之兆,产后脱证。

  治法:拟大补气血生津为宜。

  方药:(1)独参汤:红参30克。水煎,频频饮服,2~3小时1次,每次可服10~20ml。

  (2)当归补血汤加味:生黄芪40克,当归身10克,陈皮9克,麦冬10克,五味子7克,炒远志9克,玉竹参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

  治疗经过:2剂后,头晕未大发,仍身热汗出,食欲欠佳。上方加炒山药20克,4剂后,身热汗出减轻,头晕好转,欲进流食。独参汤改为一日三次;原方又4剂,诸证基本消失,食欲接近正常,可下床活动。脉象转为虚缓。血压110/75毫米汞柱。嘱汤剂停服;独参汤,早晚1次。1周后痊愈出院。

  例二  刘星元治厥证案(选自《甘肃中医论文医案选·刘星元诊》)。

  1944年5月18日,患者包某某,湖南人,住兰州市曹家厅某某号。傍晚时刻,忽病气脱,厥仆昏不知人。家人仓惶,邀我诊视。我即去,见病人两颊泛红,神识不清。经察:手足冰冷,玉茎缩入包皮,手脉寸关尺浮取俱洪大有力,沉取则空乏无力,表现暴出之象,幸未至于数;足脉趺阳、太溪未绝。家人问我如何?我说:此病名厥,状实危险,然尚有救。即速购西洋参三钱,煎汤救急,以固元气,然后续服汤药。处方如下:

  败龟板一两  菟丝子五钱  生地黄五钱  白茯神四钱  润远志四钱  北五味一钱  地骨皮二钱  青蒿二钱  炙黄芪一两  炒白术四钱  炙甘草三钱

  经服参服汤以后,险状悉退,但脉仍洪大,精神惫困不支。我每日必到他家察脉一二次,每次均告以仍照原方服一剂。如此十四日,服药十四五剂,其间病状虽亦偶有轻微变化,方药则始终未改。脉息由洪大渐渐降至微弱,诸证均退,精神亦一日振作一日。止药后调养月余,恢复健康。

  【按语】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配。血随气行,气治血治。血脱昏晕时,以固元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易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否则气脱矣。血脱昏晕,气将脱时,以吉林人参二至三钱,兼成浓汁,缓缓服之,加童便一钟尤佳。现今用治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每收殊功。

  人参蛤蚧散

  (肃肺纳肾法)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蛤蚧河水浸五夜,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一对  杏仁去皮尖,炒  炙甘草各五两  知母  桑白皮  人参  茯苓去皮  贝母各二两

  为末,茶水冲服。

  【主治】治久病气喘,咯唾吐脓血,满面生疮,遍身虚肿。

  【方论选萃】

  明·吴昆:二、三年肺气上喘,则病久而肺损矣。咳嗽出脓者气病,出血者脉病也。面为清阳之分,六阳之气皆会于面,其气常实,不易受邪,今满面生疮,此正气衰而邪气盛,乃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也。是方也,人参益气,蛤蚧补真,杏仁利气,二母清金,桑皮泻喘,若甘草、茯苓,乃调脾而益金之母也。又曰:蛤蚧为血气之属,能排血气之毒,故此方用之调脓理血,亦假其性而伏奇于正也(《医方考》)。

  【按语】

  清·王旭高氏谓其方治水寒久嗽、咯唾、喘逆者。盖人参、茯苓、甘草补后天以养先天;蛤蚧纳气归窟;桑皮、二贝、杏仁清金止嗽,乃肺肾同治法焉。明·朱橚《普济》载人参蛤蚧散,止人参、蛤蚧二味,重在摄纳肺肾元气,与本方名同而实异也。

  二  益气摄血剂

  归脾汤

  (调益心脾法)

  宋·严用和《济生方》

  白术  茯神去木  黄芪去芦  龙眼肉  酸枣仁炒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  甘草炙  当归  远志(后二味据《内科摘要》补入)

  【主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

  【方论选萃】

  明·吴昆:心藏神,脾藏意,思虑过度而伤心脾,则神意有亏而令健忘也。是方也,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甘温物也,可以益脾;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当归,濡润物也,可以养心;燥可以入心,香可以醒脾,则夫木香之香燥,又可以调气于心脾之分矣。心脾治,宁复有健忘者乎(《医方考》)。

  明·赵献可: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三经用药。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一方,三经之方也。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芪、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牌,放曰归脾。有郁怒伤脾,思虑伤脾者,尤宜(《医贯》)。

  清·张石顽:补中益气与归牌,同出保元,并加归、术,而有升举胃气,滋补脾阴之不同。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古今名医方论》)。

  清·罗美:方中龙眼、枣仁、当归,所以补心也;参、芪、术、苓、草,所以补脾也。立斋加入远志,又以肾药之通乎心者补之,是两经兼肾合治矣。而特名归脾何也?夫心藏神,其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是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诸子,子又能令母虚,所必然也。其症则怔忡、怵惕、烦躁之征见于心;饮食倦怠,不能运思、手足无力、耳目昏眊之征见于脾。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彼黄婆者,若不为之媒合,则已不能摄肾归心,而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之脾也。其药一滋心阴,一养脾阳,取乎健者,以壮子益母;然恐脾郁之久,伤之特甚,故有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闿气醒脾,使能急通脾气,以上行心阴。脾之所归,正在斯耳(《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归脾者,调四脏之神志魂魄,皆归向于脾也。盖五味入胃,必藉脾与胃行其津液,以转输于四脏,而四脏亦必先承顺乎脾,而为气化流行之根本。假如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为博厚之体,然无水则燥,无火则滥,无木则实,无金则死。《阴符经》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也。参、术、神、草四君子汤以健脾胃,佐以木香醒脾气,桂圆和脾血,先为调剂中州,复以黄芪走肺固魄,枣仁走心敛神。安固膈上二脏,当归入肝,芳以悦其魂,远志入肾,辛以通其志,通调膈下二脏。四脏安和,其神志魂魄自然归向于脾,而脾亦能受水谷之气灌溉四旁,荣养气血矣。独是药性各走一脏,足经方杂用手经药者,以黄芪与当归、枣仁与远志,有相须之理,且黄芪味入脾而气走肺,枣仁味入肝而色走心;故借用不悖。四君子汤用茯苓,改用茯神者,以苓为死气,而神得松之生气耳(《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唐容川:心主生血,脾主统血。养荣汤以治心为主,归脾汤以治脾为主。心血生于脾,故养荣汤补脾以益心;脾土生于火,故归脾汤导心火以生脾,总使脾气充足,能摄血而不渗也(《血证论》)。

  近代·张山雷:归脾汤方,确为补益血液专剂。其不曰补血而曰归脾者,原以脾胃受五味之精,中焦化赤,即是生血之源。但得精气归脾,斯血之得益,所不待言,制方之旨,所见诚高,若以俗手为之,则必以养血补血命名矣。药以参、术、归、芪为主,而佐之木香、远志。欲其流动活泼,且不多用滋腻导滞之品,尤其卓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近代验证】

  例一  贺永清治虚损(缺铁性贫血)案(选自《南郑医案选》)。

  李某某女,29岁,农民。住院号:370

  入院日期:1977年3月12日。

  主诉:头昏,心悸,毛发脱落一年多,加重一月。

  病史:1975年冬,因双胎难产,出血过多,当即昏倒,急送当地医院治疗脱险。继而出现头昏,畏寒,精神萎靡,心慌心跳,食欲不振,间歇性腹泻,以致性欲丧失,毛发脱落,月经闭止。先后在当地和外地医院就医不效。

  检查:体温36.5℃,呼吸均匀,脉搏68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头发稀疏,干枯无泽,眉毛稀少,阴毛、腋毛脱落。四肢、腹背肌肉松弛。乳房萎缩,会阴萎缩,脂肪垫消失。心尖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杂音,两肺(-)。舟状腹,无包块,肝大右侧锁骨中线胁缘下1厘米,剑突下3厘米,边锐质软,有压痛,脾大左肋缘下3厘米。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无阴毛,阴道通畅,宫颈小,宫体小约2厘米,后位,可活动。超声波提示:肺波多,脾肿大。肝功能试验:麝浊10单位,锌浊20单位,谷丙转氨酶125单位。血象:红细胞200万/立方毫米;血色素4克%;白细胞8600/立方毫米,中性60%,淋巴40%;血小板60000个/立方毫米。骨髓检查:缺铁性贫血。舌质淡白,脉细数。

  辨证:有形之血,难产而损,心脾肝肾亏损为病。

  治则:补心脾,益气血,养肝肾。

  方药:归脾汤化裁。

  黄芪30克  归身9克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陈皮9克  熟地15克  白芍9克  川芍3克  枣仁30克  远志3克  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四剂。

  并输新鲜血300毫升,给氢化考的松、丙酸睾丸酮和支持治疗。

  3月17日,病情明显减轻,脱离危象,能进饮食,腹泻止,舌质淡白,脉沉细弱。原方又进16剂。

  4月5日,精神好转,食欲增长,肤有光泽,他证进展缓慢,即加阿胶(另化)12克,女贞子12克,五味子9克,以补血填精,滋补肝肾。

  进10剂。

  4月21日,毛发渐生,皮下脂肪积聚,畏寒消失,能下床活动。惟近日食欲不振,呃逆,咽中梗阻不顺。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弱。乃脾胃不足,积滞于中,胃失和降。治宜和胃降逆,健脾消积。改方如下:半夏12克,厚朴9克,苏梗12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党参15克,竹茹9克,焦楂30克,炒麦芽12克,生姜2片,甘草3克。

  进五剂。

  4月28日,呃逆除,食欲增,咽中无异常感觉。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弱。改进4月15日方加减。用去氢乙烯雌酚、黄体酮进行人工月经。共住院 101天,面色转华,眉毛、阴毛大部长出,腋毛稀少,爪甲有光泽,性欲恢复。月经于住院98天来潮,量少色紫。心肺(-),血压100/70毫米汞柱。内诊检查,宫体中位,约6厘米。血象:血色素6.4克%,红细胞320万/立方毫米,血小板108000个/立方毫米。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100单位,麝浊10单位,锌浊14单位。

  一年后查肝功能正常,已能参加轻体力劳动,性欲正常,惟月经仍有错后。

  例二  米伯让治虚劳(席汉氏综合症)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王某某,女,35岁,农民。

  以周身乏力,闭经四年之主诉于1959年5月12日入院。四年前因产后大出血,昏厥,遂致闭经,消瘦乏力,畏寒,阴毛脱落,恶心呕吐,经多方医治效果不著。孕12产7,5胎小产。入院查体:体温35.5度,血压100/70mmHg,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头发稀少,乳房干瘪,右侧肩胛角下有压痛。外阴检查:阴阜低,阴唇干瘪,阴毛全部脱落,下肢水肿(-)。经作血、尿、粪、血糖、肝功、肾功、基础代谢测定等检查,西医诊为“席汉氏综合症”。用“丙酸睾丸酮”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转请米老会诊。症见:头晕乏力,消瘦纳差,畏寒便秘,闭经,发稀疏脱落,白带多,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诊断:虚劳病。心脾两虚证。治则: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十二剂。处方:

  黄芪35克  茯神10.5克  当归10.5克  党参10.5克  远志10.5克  酸枣仁10.5克  木香3.5克  白术10.5克  龙眼肉10.5克  生姜10.5克  大枣2枚

  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舌脉同前,继服上方十二剂。

  三诊:服上方后诸症明显好转,全身毛发不再脱落,并有新发生出,精神好转,食纳增加。基础代谢检查各项指标回升到正常。患者要求出院,自行调养。继服归牌丸三个月。

  例三  靳士英治高年不寐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靳士英》)。

  孙某,86岁,女。

  初诊:1984年12月8日。

  主诉:近年来由于操心烦劳,思虑过多,以致睡眠欠佳,几整夜难寐。其特点是睡眠甚浅,且睡中恶梦多,无法熟睡。以致次日终日困乏,疲惫不堪。另外周身有位置不定之疼痛或热气游走,忽起忽灭。因此经常服用安定、安眠酮、祛痛片等药物。

  诊查:见患者步履尚称矫健,精神略有不振,面色不华,唇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大无力。

  辨证:为心脾两虚。

  治法:治以补脾养心,方用归脾丸加减。并劝止服催眠药和止痛药。

  处方:黄芪18克  白术9克  茯神12克  远志6克  酸枣仁9克  枸杞子9克  当归6克  龙眼肉12克  陈皮6克  炙甘草6克

  一诊:服药四剂后,自觉睡眠渐深,恶梦减少,疲劳感减轻,不服安眠酮亦能入睡。舌脉同前。嘱续服前方药四剂。

  三诊:睡眠情况虽有明显改进,但周身疼痛出现,左右手四、五指发麻,痛引肩臂,时轻时重,大便秘结,手足心热。舌脉同前。乃在前方基础上加减。

  处方:黄芪18克  首乌12克  当归6克  枸杞子9克  酸枣仁9克  老桑枝9克  准牛膝12克  威灵仙9克  银花藤9克  瓜萎仁9克

  四诊:服药四剂后,睡眠较好,夜梦已减,大便通畅,肢痛减轻。嘱再服药四剂。

  五诊:诸证好转,食欲有增。为今后计,嘱服归脾丸。

  例四  余菊英治久泻案(选自《山东中医杂志》1986年第1期)

  邵某,男,三十二岁。

  1981年10月3日初诊。素患溏泄,经用止泻收涩、抗生素等西药及木香槟榔丸、参苓白术散等中药治疗,只能取快一时,至今已历一年半。患者为之苦恼不堪。现大便溏稀,时呈完谷不化,日解3~5次。便检未发现异常及菌属。面黄欠华,神疲倦怠,头晕纳少,食后腹胀,心悸气短,夜寐不实,口舌干燥而少饮,舌淡苔薄,脉细滑。此乃脾虚失运,心失所养。法当益气扶脾,少佐养血固涩之品。处以明党参12克,炙黄芪、云茯苓各10克,炙远志6克,淮山药、炒苍白术各10克,煨木香6克,石榴皮15克,当归6克,乌梅炭10克,山楂炭10克。服上方五剂后,大便由稀转稠,日解l~2次,食纳亦增,睡眠安,心悸宁。前方即效,勿庸更章,仍以原方继进一周,大便恢复正常,后用健脾丸以收全功。

  【按语】

  《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思虑劳倦,脾土乃伤,中运不力,气血生化日薄,血不养心,怔忡健忘。方用参、术、神、草,益气健脾;黄芪甘温培中,升举清阳,复脾土健运转输之职;龙眼、当归、枣仁、远志养心血、怡心神;要在木香一味,辛香沁脾,复中州斡旋之用焉。妇科用以调经,亦无非取其资生气血耳。

  炙甘草汤

  (养心宁心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斤  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此汤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虚劳,三者皆是津涸燥淫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淫于内,金气不足,治以甘辛”第药味不从心肺,而主导肝脾者,是阳从脾以致津,阴从肝以致液,各从心肺之母子补之也。人参、麻仁之甘以润脾津;生地、阿胶之咸苦以滋肝液;重用地、麦浊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气厚;桂枝之轻扬;载引地、麦上润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领地、冬归心复脉;仍使姜、枣和营卫,则津液悉上供于心肺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王旭高:此伤寒邪尽之后,气血两虚,故现此证。王叔和《脉经》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盛则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固而复动者,名曰‘代’,几动一息亦曰‘代’。”皆气血两虚,经隧不通,阴阳不交之故(《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尤在泾:脉结代者,邪气阻滞而营卫涩少也;心动悸者,神气不振而都城震惊也。是虽有邪气,而攻取之法无所施矣。故宜人参、姜、桂以益卫气;胶、麦、麻、地、甘、枣以益荣气,荣卫既充,脉复神完,而后从而取之,则无有不服者矣。此又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如此(《伤寒寻源》)。

  清·吕震:按脉结代而心动悸,则心悸非水饮搏结之心悸,而为中气虚馁之心悸矣。经文明以结阴代阴,昭揭病因,证津液衰竭,阴气不交于阳,已可概见。君以炙甘草,坐镇中州,而生地、麦冬、麻仁、大枣、人参、阿胶之属,一派甘寒之药,滋阴复液,但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复以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更以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安矣。

  清·喻嘉言:炙甘草汤,仲景伤寒门治邪少虚多、脉结代之圣方也。一名复脉汤。《千金翼》用之以治虚劳,即名为千金翼炙甘草汤。《外台》用之以治肺痿,即名为《外台》炙甘草汤。……昌每用仲景诸方,即为生心之化裁,亦若是而已矣。《外台》所取在于益肺气之虚,润肺金之燥,无出是方。至于桂枝辛热,似有不宜,而不知桂枝能通荣卫,致津液,荣卫通,津液致,则肺气转输,浊沫以渐而下,尤为要药,所以云治心中温温液液者(《医门法律》)。

  清·张石顽:细绎其方,不出乎滋养真阴,回枯润燥兼和营散邪之剂。必缘其人胃气素虚,所以汗下不解。胃气转伤,真阴枯竭,遂致心悸脉代,与水停心悸之脉,似是而非。水则紧而虚则代,加之以结,则知正气虽亏,尚有阳邪伏结,凌烁真阴,阴阳相搏,是以动悸不宁耳。邪留不解,阴已大亏,计惟润燥养阴,和营散邪,乃为合法。方中人参、甘草,补益胃气;桂枝、姜、枣,调和营卫;麦冬、生地、阿胶、麻仁,润经益血,复脉通心。尚恐药力不及,更须清酒以协助成功。盖津液枯槁之人,预防二便秘涩之虞,其麦冬、生地,专滋膀胱之化源;麻仁、阿胶,专主大脑之枯约,免致阴虚泉竭,火燥血枯。此仲景救阴退阳之特识也,(《伤寒缵论》)。

  清·柯韵伯:仲景于脉弱者,用芍药以滋阴,桂枝以通血,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未有地黄、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扶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与?此以心虚脉代结,用生地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开后学滋阴之路。地黄、麦冬味虽甘而气大寒,非发陈蕃秀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脉,生姜、大枣以和营,阿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卧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良(《古今名医方论》)。

  清·程知:此又为议补者立变法也。曰伤寒,则有邪气未解也。心主血,曰脉结代,心动悸,则是血虚而真气不相续也。故峻补其阴以生血,更通其阳以散寒,无阳则无以绾摄微阴,故方中用桂枝汤去芍药,更渍以清酒,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而避中寒于脉弱之时也。观小建中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方;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法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

  清·魏念庭:仲景用炙甘草汤,盖不问其表里,而问其阴阳,不治其气血,而理其神志,然究何尝外于补阳益阴、生卫养营之为治乎?甘草、生姜、桂枝、参、枣,补阳生卫,助其气也;麦冬、麻仁、生地、阿胶,益阴养营,滋其血也。气旺精足,而神有昭昭朗朗者乎!缘此证不见气血之为病,而实为病甚大,仲景用阴阳两补之法,较后人所制八珍、十全等汤纯美多矣(《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唐容川:此方为补血之大剂。乡先辈扬西山言,此方亟戒加减,惜未能言明其义。余按此方,即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之义。姜、枣、参、草,中焦取汁,桂枝入心化气,变化而赤,然桂枝辛烈能伤血,故重使生地、麦冬、芝麻以清润之,使桂枝雄烈之气变为柔和,生血而不伤血;又得阿胶潜伏血脉,使输于血海,下藏于肝。合观此方,生血之源,导血之流,真补血之第一方,未可轻议加减也。时方养荣汤,亦从此套出。第养荣汤较温,此方多用生地、麦冬,则变为平剂,专滋生血脉。若催乳,则无须桂枝;若去桂,加枣仁、远志,则更不辛烈;若加丹皮、桃仁,则能清心化血;加山栀,又是清心凉血之剂;加五味,则兼敛肺金。此虽加减,而仍不失仲景遗意,又何不可?(《血证论》)。

  近代·张锡纯:炙甘草汤之用意甚深,而注疏家则谓方中多用富有汁浆之药,为其心血亏少,是以心中动悸以致脉象结代,故重用富有汁浆之药,以滋补心血,为此方中之宗旨。不知如此以论此方,则浅之乎视此方矣。试观方中诸药,惟生地黄重用一斤,地黄原补肾药也,惟当时无熟地黄,多用又恐其失于寒凉,故煮之以酒七升、水八升,且酒水共十五升,而煮之减去十二升,是酒性原热,而又复久煮,欲变生地黄之凉性为温性者,欲其温补肾脏也。盖脉之跳动在心,而脉之所以跳动有力者,实赖肾气上升与心气相济,是以伤寒少阴病,因肾为病伤,遏抑肾中气化不能上与心交,无论其病为凉为热,而脉皆微弱无力,是明征也。由斯观之。是炙甘草汤之用意,原以补助肾中之气化,俾其壮旺上升,与心中之气化相济救为要着也。至其滋补心血,则犹方中兼治之副作用也,犹此方中所缓图者也。

  又方中人参原能助心脉跳动,实为方中要药,而只用二两,折为今之六钱,再三分之一,剂中止有人参二钱,此恐分量有误,拟加倍为四钱,则奏效当速也。然人参必用党参,而不用辽参,盖辽参有热性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现代·岳美中:仲景炙甘草汤以炙甘草为名,显然是以甘草为君。乃后世各注家都不深究仲景制方之旨,意退甘草于附庸地位,即明如柯韵伯,精如尤在泾,也只认甘草留中不使速下,或囫囵言之,漫不经意。不知甘草具“通经脉、利血气”之功能,载在陶弘景《名医别录》,而各注家只依从甘草和中之说法,抛弃古说不讲。顾甘草命方,冠诸篇首,日人丹波元坚还知注意。若方中大枣,无论中外医家,多忽而不谈,不知此方用大枣至30枚之多,绝非偶然。在《伤寒》、《金匮》诸方中,大枣用量居多者,惟此方为最,而本方中药味用量之中堪与比肩者,惟生地黄为500克。考大枣,《神农本草经》主“补少气、少津液”;可互证此义者,在仲景十枣汤用十枚,煎送甘遂等峻药,皂荚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也用枣膏,大枣量很重,都是恐怕峻药伤津,为保摄津液而设。生地黄,《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逐血痹”;《名医别录》主“通血脉,利气力”。则大枣、地黄为辅助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之辅药无疑。乃柯氏只认大枣与生姜相配,佐甘草以和营,直看作如卒徒之侣,不知仲景在大枣、生姜相配之方,从未有如此方为30枚者。此方生姜是合人参、桂枝、酒以益卫气,各有专职,非寻常姜、枣配伍之例。前医把炙甘草汤各味药量平列起来,而欲取复脉之效,何怪其无验。

  问曰:“此方以胶、麦、麻、地、草、枣为补益营血,以参、姜、桂、酒为补益卫气,使阳行阴中,脉得以复,则已有领会。惟用阴药则大其量,而阳药用量反不及其半,还不能理解”?所问正是关键处。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才能上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假令阴阳之药平衡,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晞干,又怎能润枯泽槁呢?此方煮服法中以水、酒浓煎,取汁多气少,其用意也是可以理解到的(《岳美中医案集》)。

  【近代验证】

  例一  程门雪治心悸案(选自《程门雪医案》)。

  诸某某,男,14岁。

  初诊:1958年7月7日。

  心动悸,寒热不清。脉弦,舌红。书云: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拟炙甘草汤加味。

  酒洗大生地四钱  潞党参一钱半  阿胶珠二钱  泡麦冬三钱  炙甘草一钱  淮小麦五钱  柏子仁三钱  川桂枝五分  炒白芍一钱半  红枣四枚

  二诊: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脉弦,舌红。炙甘草汤加味,续进以治。

  酒洗大生地八钱  潞党参三钱  阿胶珠三钱 泡麦冬三钱  炙甘草二钱  淮小麦一两  柏子仁三钱  煅牡蛎八钱先煎  福泽泻二钱  红枣六枚

  三诊:虚里穴动略见轻减,形瘦色萎不华。脉象虚弦。再拟前方出入。

  酒洗大生地八钱  潞党参三钱  阿胶珠三钱  泡麦冬三钱  炙甘草三钱  淮小麦一两  火麻仁三钱  煅牡蛎八钱先煎  福泽泻二钱  红枣六枚

  四诊:虚里穴动,舌红,脉象虚弦,寒热不清,形瘦色萎,投剂以来,均见轻减。仍用炙甘草汤加桂枝龙牡法,以和营卫。

  潞党参三钱  酒洗大生地八钱  阿胶珠三钱  泡麦冬三钱  炙甘草三钱  桂枝五分  炒白芍一钱半  火麻仁三钱  煅龙骨八钱先煎  煅牡蛎八钱先煎  福泽泻二钱  红枣六枚

  例二  丁学屏治心悸案(选自《丁学屏临证笔记》)

  韩某某,女,72岁,患者于90年7月3日至90年8月17日曾住徐汇区中心医院。ECG示频繁室早,T波变化,X线摄片:主动脉型心脏。心动超声检查:二尖瓣前叶环钙化,左心室顺应性差,主动脉增宽。于90年8月25日来我院门诊。门诊号:40662。

  刻下:胸次失旷,时欲太息,自汗渗泄,寤不安寐,手指振颤,口唇青紫。舌红,苔前中光剥,脉形濡滑,此心血不足,心阴潜消,心阳浮越,厥阳蠢动。治拟养心血,滋心阴,摄浮阳,复方图治。方拟炙甘草汤化裁:

  炙甘草9克  太子参9克  北沙参12克  玉竹9克  麦冬15克  生地12克  阿胶9克 ,烊冲  白薇15克  白芍15克  柏子仁12克,研  泽兰叶9克  石菖蒲3克  砂仁3克,后下  生龙骨15克,生煎  苍龙齿18克,先煎  七帖。

  90年9月2日复诊:容纳已馨,寤寐不安,惟近三日来,寐不安稳,自汗渗泄,唇口尚紫。舌红,苔尚剥,脉弦数未静。方已小效,依势利导可耳。

  原方去北沙参  玉竹;加川贝6克  炒枣仁12克  泡远志6克  七帖。

  9月24日复诊:寤寐较安,间或胸闷,惟日来复感新凉,喉痒咳嗽。舌嫩红,苔已净,脉弦濡。方已应病,稍事出入可耳。

  9月10日方去川贝、磁石;加川连3克  紫苑9克  龙骨15克  牛蒡子9克

  10月23日诊:停药之后,心痛复作,动态心电图示频繁室性早搏。舌胖大,质红,苔为燥,脉濡滑。血脉冲脉失养,脉络不和,治从原方出入。

  9月10日远方原方去川贝,磁石;加陈胆星6克  汉防己15克  龙骨15克  十四帖

  90年12月15日诊:停药之后,心悸复剧,寤不安寐,动则气促,脚膝觉冷,胸次尚舒。舌光红龟裂,脉左弦缓有力,右濡滑。肝肾积亏未复,阳未潜藏,再予甘柔潜摄之治。

  炙甘草9克  太子参15克  生地12克  阿胶9克,烊冲  白芍15克  白薇15克  石菖蒲3克  淮小麦30克  大枣10枚  桑寄生30克  生龙骨15克,先煎  生牡蛎18克,先煎  汉防己15克  十四帖

  90年12月29日诊:心悸已宁,寤寐未安,胸次未舒。舌胖大,边有瘀斑,苔净,脉濡滑。血虚神驰,治须兼顾。

  12月15日原方去龙骨,汉防己;加川连3克  苍龙齿18克,先煎  泽兰9克  泽泻12克  十四帖

  以上方加减出入调治至91年9月3日诸恙屏退。92年5月6日心电图复查:正常心电图。

  例三、丁学屏治心悸(冠心病多源性多形性室早)案(选自《丁学屏临证笔记》)

  吴某某,男,57岁,门诊号:58463。

  91年2月28日初诊:90年3月出现胸闷,气促,心慌。90年4月6日动态心电图报告:最高心率150次/分,最低心率48次/分,24小时见房性早搏74次,室性早搏765次,部分呈三联率,6次成对出现部分形态及联率不一致,S-T段无特殊改变。入夜輒现心悸气促,胸次失旷,府气艰行。舌红稍腻,苔前半光剥有裂纹,根黄浊,脉弦滑,此心气不足,心阴潜消,心阳浮越,治拟固心阴,益心气,摄心阳,和血脉复方图治。

  炙甘草9克  珠儿参9克  麦冬15克  玉竹9克  生地12克  阿胶9克,烊冲  柏子仁12克  泽兰叶9克  淮小麦30克  大枣10枚  石菖蒲3克  陈胆星6克  生龙骨15克,先煎  生牡蛎18克,先煎  七帖

  3月12日复诊,府气已行,胸次较舒,惟心悸未宁,口干少津,舌嫩红,苔光剥,脉小弦。方病相应,稍为出入可耳。原方去胆星;加川连3克  白芍15克  七帖。

  3月19日三诊:胸闷见瘥,心悸尚作。舌光红无苔,且有龟裂,脉濡滑,间或一止,不能自还。心液积亏,阳未潜藏,仍以滋养潜摄为治。2月28日原方去石菖蒲,胆星;加白薇15克  白芍15克  七帖

  3月26日四诊:心悸虽见轻瘥,胸次亦舒,舌红苔少,脉濡滑。方已中的,毋庸更改。3月19日方  七帖

  以上方调养6个月,早搏消失。

  【按语】

  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伤寒论》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考《素问·热论》“今夫伤寒者,皆热病之类也。”则伤寒为热病之总称明矣。热病壮热烁津,液为汗耗,汗、下亡津,津血同源,津亏血少,血不养心,则心动悸。《脉经》“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盛则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素问·脉要精微论》“代则气衰”,以阴邪盛、心气衰,故脉结、代并见。炙甘草汤以炙甘草名方,重用大枣,重在补中缓急,则毋庸待言矣。地黄用至半斤,重在养心血;人参补心气,阿胶滋心阴,麦冬、麻仁滋液润燥;桂枝、生姜,辛以散邪,温以驱寒;又桂枝辛温,入血通脉,加以水、酒煎药,复气血之运行。经方之周密如此,令人叹服!伤寒邪从水化,暴寒折阳,故《伤寒论》中,回阳救逆之方独多,如四逆、白通、真武之类;邪从火化,伤人阴液,则有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猪苓汤等方治。一寒一热,一阴一阳,遥相对峙,正教人以法程焉。

  举元煎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人参  黄芪炙,各三五钱  炙甘草一二钱  升麻五七分,炒用  白术炒,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

  如兼阳气虚寒者,桂、附、干姜随宣佐用;如兼滑脱者,加乌海二个,或文蛤七八分。

  【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

  【近代验证】

  例一  谢兆丰治子宫下垂案(选自《黑龙江中医药》1989;(4):28)

  杨某某,女,29岁,农民。产后方2个月,因挑重担而致子宫脱出阴道口外,约有小鸡蛋大,卧则尚能收缩,站立行走尤甚,妇科诊为子宫脱垂。患者体质较弱,头昏眼花,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该患孕育第2胎,正气未复,努力过重,致中气下陷,而成脱垂之症。宗《内经》“陷下则举之”之旨,宜提举清阳补而升之。方用举元煎加味

  处方:党参、黄芪各20克  升麻、柴胡、甘草各6克  白术15克  当归、枳壳各10克。

  二诊:服药5剂,患者自觉气力有所增长,精神转佳,继服16剂,子宫脱垂痊愈,后以补中益气丸善后调理。

  三  益气健脾剂

  四君子汤

  (甘温益气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去芦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主治】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若合之二陈,则补中微有消导之意。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故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引津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六君,为司命之本也(《张氏医通》)。

  明·吴昆: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此方主之。夫面色痿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如是则宜补气。是方也,人参甘温质润,能补五脏之元气;白术甘温健脾,能补五脏之母气;茯苓甘温而洁,能致五脏之清气;甘草甘温而平,能调五脏愆和之气。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医方考》)。

  清·王晋三: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阴、阳明二经,然其主治在脾,故药品分两皆用偶数,白术健脾阳,复人参保脾阴,炙草和胃阴,复茯苓通胃阳,大枣悦脾,生姜通胃,理运阴阳,刚柔相济,诚为生化良方。加广皮、半夏名六君子,不特为脾经治痰,而半夏入胃,有交通上下阴阳之神妙(《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念祖:胃气为生人之本,参、术、苓、草从容和缓,补中宫土气,达于上下四旁,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一切虚证皆以此方为主。若加陈皮,则有行滞进食之效;再加半夏,即有除痰宽胀之功;再加木香、砂仁,则行气之药多于补守,凡肿满痰饮结聚等症,无不速除,此犹人听易知也。而为数方之主,则功在人参。人皆曰人参补气补阳,温药藉之以尽其力量,面余则曰人参补阴养液,燥药得之则臻于和平。故理中汤中姜、术二味,气性于味以扶阳;参、草二味,味胜于气以和阴。此汤以干姜易茯苓,去其辛而取其淡,亦阴阳兼调之和剂也(《时方歌括》)。

  【近代验证】

  例一  董自安治妊娠口疮案(选自《新中医》1991;(9):22)

  董某某,34岁。妊娠8月,口腔溃疡50余日。全口腔粘膜、舌上满布着溃疡面,大的溃疡约1×0.5厘米,小的如粟米。疼痛时作,饮水进食痛剧。曾用维生素B2、中药清热消炎、泻火解毒、滋阴降火等法治疗,不能尽除。诊见:口腔舌面溃疡满布,大小不一,溃面色白,口唇微肿,纳差乏力,二便畅行。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湿邪内蕴,浊邪上扰。治以健脾化湿降浊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味,

  处方:太子参30克,甘草6克,藿香、云茯苓、炒白术、陈皮、苍术各10克,淮山药20克。2剂。

  二诊:服上方2剂,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由大变小,纳食增进,唇肿已消,继守原法,以收全功。上方稍增损,前后服药12剂,口疮除,诸恙瘥。随访年余未发。

  【按语】

  经云:“脾属至阴,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故脾主消磨水谷,赖以滋生气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赖此以输布水精,人之宗气、元气,赖此以生息,故脾土为后天生生之本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性味甘平,从容和缓,补中气而健脾土,资气血而灌四旁,犹君子之成人之美也。本方加陈皮,名五味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者;再加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治气虚而兼痰饮者;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而兼呕吐者。此皆补中兼有消导之意也。

  附方一

  异功散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减少,胸脘痞闷,食入作胀,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身体羸瘦,或面部浮肿者。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人参扶元气以补肺,白术燥湿气以健脾,茯苓渗湿清治节,橘红利气化痰涎,炙甘草以益胃气,姜汤煎服,使脾气鼓运,则痰涎自化而肺络清和(《医略六书》)。

  【近代验证】

  例一  熊寥笙治肺金失养脾虚久咳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夏某某,女,3岁。

  主诉:女孩咳嗽已月余,曾服中西药治疗,咳嗽迄今未愈。

  诊查:望诊:面色不华,精神倦怠,神情不活跃。问诊:其母代诉曰:阵阵咳嗽,咳时汗出,头上虚汗尤多。不爱吃东西,每顿只吃半小碗。大解日二次,量少便溏。触诊:腹软不胀,手心发热。切诊:脉弱,指纹不显。

  辨证:予曰:病为咳久脾虚,肺金失养所致。

  治法:宜补脾土以生肺金,母健则子强,不治咳而咳可自愈。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味。

  处方:党参9克  焦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陈皮4.5克  桔梗3克  浮小麦15克  大枣三枚。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药后饮食稍好,大便转半干,日一次,咳嗽略减。续服上方五剂,后随访,汗止咳愈。

  附方二

  六君子汤

  (益气化痰法)

  明·虞抟《医学正传》引《局方》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上切细,作一服。加大枣二个,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主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

  【方论选萃】

  明·吴昆:气虚痰喘者,此方主之。气壮则痰行,气虚则痰滞。痰遮气道,故令人喘。甘者可以补气,参、苓、术、草,皆甘物也;辛者可以治痰,半夏、陈皮,皆辛物也。用甘则气不虚,用辛则痰不滞,气利痰行,胡喘之有?或恶人参之补而去之,此不知虚实之妙者也。

  气虚,痰气不利者,此方主之。《内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医方考》)。

  清·徐大椿:脾气有亏不能健运,故痰湿内聚,食少吞酸焉。人参补气扶元,白术健脾燥湿,半夏燥湿气以化痰,陈皮利中气以和胃,茯苓渗湿气,炙草益胃气也。俾脾健气强则胃气自化,而痰湿无不消,何食少吞酸之足患哉。此补气化痰之剂,为气虚痰湿内聚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唐宗海:四君子补胃和中,加陈皮、半夏以除痰气。肺之所以有痰饮者,皆胃中之水不行,故尔冲逆,治胃中即是治肺(《血证论》)。

  【近代验证】

  例一  张亚琴治呃逆案(选自《陕西中医》1994.4)

  徐某,男,23岁,教员。持续性呃逆1月,前来就诊。患者于发病前,在工作时突然发生呃逆,频频而作,不分昼夜,曾用镇静药,症状未减。患者自诉胃纳欠佳、肢体困倦、食后胃院痞满不适、大便较干、量少、小便自调。诊见:患者面色较苍白,呃逆连声,即在问病史时也未歇止,声低而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迟。证属脾虚湿阻,胃失和降。治宜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用六君子汤加丁香、柿蒂。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炮姜、法半夏、神曲、炒麦芽各9克  丁香3克  生姜15克  柿蒂、陈皮各6克  代赭石10克

  二诊:服药3剂后,呃逆已基本控制,夜间能安静入睡,白天偶有1次发作。继服上方2剂,呃逆全止而愈。

  例二  张亚琴治臌胀案(选自《陕西中医》1994.4)

  孙某,女,54岁。患者腹部胀大已3月,加重1周。患者因与家人生气,当晚自感腹部不适,以后腹部渐渐增大,胸闷,气短,尤为近四周来,腹部增大明显,食纳差,口干,咽燥,小便调,大便略干。经当地医院西医进行检查,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经服用西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后转中医诊治。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喘息不能平卧,腹部胀大,隆起高于剑突,腹围97厘米,移动浊音,双肺布满哮鸣音,其他均属阴性。舌红,苔光,脉细沉。证属肝脾阳气不调,湿浊阻滞。宜健脾益气,理气除湿。方用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炒白术各12克  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大腹皮各9克  砂仁5克  槟榔30克  莱菔子15克。

  二诊:服药3剂,自感胸闷、气喘减轻,但仍腹部胀大口咽干燥,大便干,脉、舌同前。考虑患者久病耗伤正气,故更为增液汤加味。

  处方:玄参10克  麦冬、当归、白芍、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各10克  川楝子、枸杞各12克  槟榔30克  生地黄、莱菔子各15克。

  三诊:服药5剂后,患者腹部胀大已消大半,食纳增进,大便质软,舌质淡红,脉略沉弦,腹围92厘米。继用六君子汤减去槟榔,加柴胡9克,鸡内金12克,共服药20剂,腹部胀大已全消失,精神佳,步态自如,衣着平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略弦,腹围82厘米,已如常人而愈。

  【按语】

  此四君、二陈复合之制也。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喜燥而恶湿。脾运失健,未免积湿成痰,渍之于肺,为咳为喘,痰多如沫;困顿中州,为胸痞不食,泛吐清涎,便解溏薄。虞氏此方,以四君益气以运脾,二陈燥湿以化痰,用治脾胃虚怯,湿郁痰滞者,无不合辄矣。

  附方三

  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方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七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上加生姜二钱,水煎服。

  【主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著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昼及循环,周于内外。一息不运;便有积聚,或胀满不食,或生痰留饮,因而肌肉消瘦,喘咳呕哕,诸症蜂起,而神机化绝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即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夫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膹郁可开也。四君得四辅,而补力倍宣,四辅有四君,而元气大振,相须而益彰者乎(《古今名医方论》)。

  参苓白术散

  (甘淡扶脾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莲子肉去皮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炒今深黄色,各一斤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  白茯苓  人参去芦  甘草炒  白术  山药各二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主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睏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故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然则调理中州,其首务也。脾悦甘,故用人参、甘草、苡仁;脾喜燥,故用白术、茯苓;脾喜香,故用砂仁;心生脾,故用莲子治心;土恶水,故用山药治肾;桔梗入肺,能升能降,所以通天气于地道,而无否塞之忧也(《删补颐生微论》)。

  明·吴昆: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面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揖,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薏仁扁豆、莲肉,皆补脾之药也,然茯苓、山药、薏仁理脾而兼能渗湿;砂仁、陈皮调气行滞之品也,然合参、术、苓、草,暖胃而又能补中;桔梗苦甘入肺,能载诸药上浮,又能通天气于地道,使气得升降而益和,且以保肺,防燥药之上僭也(《医方集解》)。

  清·徐大椿:脾胃两虚,不能健运胜湿,而输纳无权,故食少体倦,吐泻不止焉。人参扶元补胃,白术燥湿健脾,山药补脾益阴,莲肉清心醒脾,扁豆健脾和胃气,米仁健脾渗湿热,炙草缓中,桔梗清肺,茯苓渗湿以和脾胃也。为散米饮煎服,使湿化气调,则脾胃壮盛而体强食进,何吐泻之不止哉?此健脾强胃之剂,为土虚不能胜湿吐泻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费伯雄:此健牌和胃之正药也。惟扁豆性劣宜减去,尝见疟愈之后服扁豆者,无不复发,此可知也(《医方论》)。

  【近代验证】

  例一  茅玉琴治带下案(选自《陕西中医》1994;(4):44)

  周某,女,32岁,工人。带下量多月余。就诊前曾口服灭滴灵,并予妇炎平片、灭滴灵片等外用,效不佳。诊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质稀无臭,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胃气虚,水湿不化,湿浊下注,任、带失约。治宜健脾益气除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苍术、车前子(包煎)、柴胡。

  二诊:服药5剂,带下即已。惟胃纳欠佳,予原方加健脾理气之谷芽、麦芽、陈皮,以善后。

  例二  许士恒治小儿疳积案(选自《中医临床与保健》1993;(3):49)

  赵某,男,10个月。足月产,生后母乳喂养,因缺乳杂以奶粉乳糕调养,6个月后渐次干瘦,低热,腹泻层出。诊见:目少神,时烦躁,身小,干瘪,面黄发稀,腹膨隆,皮肤抓之皱折难平,肝大剑突下2指,质中,脾未及,指纹色清淡达关,疳积互见,方拟参苓白术散去桔梗加炒神曲、炒山楂、大腹毛(子),乌梅煎汤代茶,2日1剂,针刺四缝穴,10日1次连针4次。

  二诊:药服3剂,低热除,神亦稍活,大便趋常,6剂腹胀渐消,并嘱买一本《婴幼儿喂养》书,按书好自调养,半年后其母自病来诊,言其子与同龄儿无别,嬉戏行走正常,并能2~3个字组合说话。

  【按语】

  明·胡慎柔《五书》有云“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乃治虚劳之秘诀”,非悟彻虚损调理之三昧者,焉能达此境也。参、术、苓、草,性味平和,从容和缓,益气以健脾;扁豆、山药、莲肉、薏仁皆甘淡之味,善于养脾阴者也。凡病后、产后体虚未复,呕吐、下利之后,脾阴受伤者,投之无不合拍。诚理虚之宝筏,治损之南针也。

  附方一

  七味白术散

  (化湿运脾法)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二钱五分  白茯苓五钱  白术五钱炒  藿香叶五钱  木香二钱  甘草一钱  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

  上fu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甚发渴,去木香。

  【主治】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

  【方论选萃】

  明·吴昆:脾虚肌热,泄泻者,此方主之。脾虚者,补之以甘,故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肌热者,疗之以清,故解以葛根;脾困者,醒之以香,故佐以藿、木(《医方考》)。

  清·徐大椿:妊娠脾胃两虚,清阳下陷,致津液不能上奉而口燥不渴,谓之口干。人参扶元补气,白术健脾生血,茯苓渗湿以通津液,木香调气以醒脾胃,藿香开胃快胸膈,炙草缓中益胃气,葛根升阳明清气而津液无不上奉,何口干之有哉?(《医略六书·女科指要》)。

  【近代验证】

  例一  郭忠民治小儿疳症案(选自《新中医》1985;(11):39)

  邓某某,男,6岁。其祖母代诉:患孩去年12月因饮食不节,发作1次腹泻、呕吐,旋即饮食减少,形体逐日消瘦。其母以为其虚,遂投红参等峻补。嗣后症状不但无好转,且日渐加重。纳呆,喜食生冷,烦热引饮,时有腹痛,大便时溏时泻。曾多次服西药无效。诊见:患孩形体瘦小,面色萎黄,毛发稀疏而枯黄,精神疲惫,腹部胀满,按之稍硬,大便稀挟有未消化之物,尿黄而混浊。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弱。证属脾气不运,津气不化,日久成疳。治宜温脾益气消积。七味白术散加味主之,处方:党参、白术、茯苓、葛根、准山药、谷芽、五谷虫各9克,藿香6克,木香、炙甘草各3克。

  二诊:服完8剂,纳食已增,精神较振,腹胀而软,腹痛未作,大便已和,苔薄润。守原方去藿香,加扁豆9克,继进8剂,诸症渐去,面色红润,毛发润泽,继以本方调治数日,痊愈。

  例二  郑爱国治小儿流涎症案(选自《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3):39)

  王某,男,4岁。患儿素纳差,半年来口中时有流涎,其味腥臭,伴纳呆体倦,渴喜冷饮,尿赤,大便正常。察其面黄少华,体瘦。舌红,苔白,脉滑。证属脾胃亏虚,湿热内蕴而致摄涎无权。拟七味白术散加味,处方:明党参4克,白术6克,茯苓6克,藿香6克,木香3克,益智仁6克,葛根3克,诃子3克,黄连1.5克,滑石12克,甘草3克。

  二诊:服2剂后,流涎及腥臭味大减,连进5剂,流涎止,神旺纳增,诸症皆愈。

  【按语】

  经云:“湿盛则濡泄”,初夏时节,雨湿浸淫,长夏湿热弥漫,此时令之湿也。水乳甘冽,瓜果生冷,则内生之湿也。呕吐不食,胸痞舌白,大便溏泄,小儿犹多是证。钱氏此方,取藿香之辛芳浓烈,芳化湿浊;木香辛香沁脾,消导和中;葛根升清止泄,三者相伍,芳香化湿,升清降浊;参、术、苓、草性味甘平,匡正达邪。以其“知标与本,用之不殆”焉。

  参术膏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人参  白术土炒,各一斤  薏苡仁八两,炒熟  莲肉六两,去心皮  黄芪四两,蜜水炒  茯苓四两  神曲炒,二两  泽泻  甘草炙,各五钱

  上将众药用水二斗,煎一斗,去渣净,熬成膏,或为细末。饮汤调服二三钱。

  【主治】虚劳,脾胃虚弱,不能运用,或胀或泻,神效。

  参燕异功散

  近代·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吉林参一钱  光燕条一钱  湖广术八分  浙茯苓钱半  新会白八分  炙甘草五分

  【主治】

  慎柔养真汤

  明·胡慎柔《五书》

  西党参  生晒术  嫩棉芪  甜石莲各钱半  淮山药  生白芍  提麦冬各三钱  炙甘草六分  北五味二分

  煎去头煎,止服二三煎

  【主治】

  资生丸

  元·李杲《兰台轨范》

  人参  白术各三两  茯苓  山药  莲子肉  陈皮  麦芽  神曲各二两  薏苡仁  芡实  砂仁  白扁豆  山楂各一两五钱  甘草  桔梗  藿香各一两   白豆蔻八钱  黄连四钱

  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二丸,米饮送下。

  【主治】妊妇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

  【方论选萃】

  清·罗东逸:此方始于缪仲醇,治妊娠脾虚及滑胎,盖胎资始于足少阴,资生于足阳明,故阳明为胎生之本。一有不足,则元气不足以养胎,又不足以自养。故当三月,正阳明养胎之候,而是呕逆,又甚者,或三月,或五月而堕,此 阳明气虚不能固耳。古方安胎类用芎归,不知此正不免于滑。是方以参、术、茯、草、莲、芡、山药、扁豆、薏苡之甘平,以补脾元;陈皮、曲、麦、砂、蔻、藿、桔之香辛,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能补能运。臻于至和,于以固胎,永无滑堕。丈夫服之,调中养胃,名之资生,信不虚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旭高:此方治妇人妊娠气阻呕恶,或胎滑不固,亦系脾虚气滞,用兼消兼补法,意亦可取……三焦五脏生生之气,全资脾胃而输化。此方补脾胃而仍分理三焦,以之治脾虚气滞者颇宜(《王旭高医书六种》)。

  【按语】

  此方从《局方》参苓白术散脱胎者也。以治妊娠恶阻,或胎滑不固,故加清化湿热,消导和中之品。

  四  益气升陷剂

  补中益气汤

  元·李杲《脾胃论》

  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  甘草炙  人参去芦,有嗽去之,三分  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  橘皮不去白,三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白术三分

  上药fu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从权立加减法治之。

  【主治】治脾胃气虚,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以及遗尿,淋溲,妇人崩漏,带下等症。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仲景有建中、理中二法。风木内干中气,用甘草、饴、枣培土以御风,姜、桂、芍药驱风而泻木,故名曰建中。寒水内凌于中气,用参、术、甘草补土以制水,佐干姜而生土以御寒,故名曰理中。至若劳倦,形气衰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症颇同外感,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谓风寒外伤其形为有余,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行春生之令。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茂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昧,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惟不宜于肾,阳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凡东垣治脾胃方,俱是益气。去当归、白术,加苍术、木香,便是调中;加麦冬、五味辈,便是清暑。此正是医不执方,亦正是医必有方(《古今名医方论》)。

  明·张景岳:补中益气一汤,允为东垣独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气,以参、术、归、芪助阳气,此意诚尽善矣。然补阳之义,亦有宜否。如治劳倦内伤发热,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痎疟及脾气下陷等症最宜。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之味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惟有邪者可因升而散之,若无邪大虚者,即纯用培补,犹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凡补阳之剂,无不能升,正以阳主升也。寇宗奭极言五劳七伤大忌柴胡,而李时珍以为不然。耍之能散者,断不能聚;能泄者,断不能补;性味苦寒者,断非扶阳之物。故表不固而汗不敛者,不可用;外无表邪,而阴虚发热者,不可用;阳气无根,而格阳戴阳者,不可用;脾肺虚甚,而气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门火衰,而虚寒泄泻者,不可用;水亏火旺,而衄血吐血者,不可用;四肢厥,而阳虚欲脱者,不可用。总之,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人但知补中益气可以补虚,不知几微关系,判于举指之间,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气者,专言后天之气,出于胃,即所谓清气、卫气、谷气、营气、运气、生气、阳气、春升之气、后天三焦之气也。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东垣以后天立论,从《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故以辛甘温之剂,温足太阴、厥阴,升足少阳、阳明。黄芪、当归和营气以畅阳,佐柴胡引少阳清气从左出阴之阳,人参、白术实卫气以填中,佐升麻引春升之气从下而上达阳明,陈皮运卫气,甘草和营气。原其方不特重参、芪、归、术温补肝脾,义在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气,转运中州,故不仅名补中,而复申之曰益气(《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上睑下垂(上眼睑下垂)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徐某某,男,50岁。

  1986年9月26日初诊。患者因注射预防针(不详)后出现视力模糊,曾在外院诊为“上眼睑下垂”,经服中西药未见好转,病期已十四年。现症:视力模糊,流泪,手心发热,易出汗,眼球直视,活动受限。舌淡白略厚,脉缓细。诊断:上睑下垂。辨证:脾肾阴精不足,气血亏损。治则: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沙菀蒺藜14克。处方:

  炙黄芪35克  当归10.5克  党参17.5克  白术10.5克  陈皮10.5克  升麻7克  柴胡7克  茯苓14克  炙甘草10.5克  生姜10.5克  大枣二枚  沙菀蒺藜14克

  每日一剂,连服三十剂。

  10月27日二诊:服药后出汗、手心发热、流泪消失,视力由0.6增至0.9,眼球活动较前灵活,舌淡色白,脉缓,继用上方三十剂。

  11月28日三诊:眼球活动较前好转,余症消失。患者工作、劳动、学习、生活一切正常,舌淡色白,脉缓。继用原方三十剂。

  例二  叶熙春治子宫脱垂案(选自《叶熙春医案》)。。

  崔女,25岁。九月。常熟。

  中气素虚,产后过劳,气虚下陷。收摄无力,下腹重坠,阴中有物外挺,腰酸无力,带下如注,小便频急。脉象虚缓,舌淡苔白。治拟补中益气汤加味。

  清炙黄芪五钱  炒潞党参三钱  炒晒白术三钱  炙当归三钱  清炙甘草一钱  柴胡钱半  炙升麻钱半  陈皮钱半  炒杜仲四钱  米炒怀山药四钱  盐水炒桑螵蛸三钱。

  二诊:前用升提补摄之剂,阴中之物外挺略见内收,带减,腰酸亦差。仍以原法进之。

  清炙黄芪五钱  炒党参三钱  炒白术三钱  炙当归三钱  清炙甘草一钱  柴胡钱半  炙升麻钱半  枳壳钱半  山萸肉三钱  米炒怀山药四钱  炒杜仲四钱。

  三诊:中虚之体,复因产后劳累,易成阴挺,方用补中益气,以符“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之意。

  例三  米伯让治痿证(重症肌无力)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李×,女,14岁,学生。

  1986年9月26日初诊。患重症肌无力一年余,经服中西药未见好转。现症:四肢肌肉萎缩,右手无力举动,全身活动不便,眼睑下垂,头痛,纳差,腰背酸痛,语言不利,形体消瘦,舌质淡体胖,苔色白,脉虚细。诊断:痿证。辨证:肝脾气血双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肝。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牛膝。附子。处方:

  炙黄芪35克  当归10.5克  党参17.5克  白术35克  陈皮10.5克  柴胡7克  升麻7克  炙甘草35克  茯苓14克  牛膝10.5克  附子10.5克  生姜10.5克  大枣2枚

  每日一剂,加水煎二次,共量400毫升,一日服二次,早晚各服200毫升,服六剂。

  ②健步虎潜丸。每服10克,一日2次,早晚饭前开水送服。

  10月4日二诊:头痛,纳差,四肢活动较前好转,舌淡苔色白,脉沉细,继服上方十四剂。

  10月20日三诊:诸症减轻,精神好转。舌淡色白,脉沉细,继服上方一月。

  11月11日四诊:右手举动有力,活动灵便,四肢肌肉较前丰满,腰背痛消失,舌淡色白,脉细缓,改用补中益气丸、健步虎潜丸连服半年。

  87年8月12目五诊:四肢举动、活动基本正常,肌肉未见痿缩,余症消失。舌淡色白,脉细,继服上方三个月,以巩固疗效。

  例五  时振声治胆道感染案(选自《天津中医》1985年第1期)

  患者,女,40岁,科研人员,病历号198435。低烧半年,体温37.2~37.8℃,无畏寒,全身乏力,下肢发沉,腹胀,嗳气,矢气频作,纳食尚佳,大便不干,3~4天一次。近两月右上腹不适,隐病连及右肩背,脉沉细,舌苔净。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肝脾不大。惟十二指肠引流B管有白细胞20~45/mm3,C管有白细胞满视野。西医诊为胆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士虚木侮。拟补益脾肺,兼疏肝理气、甘温除热法治之,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12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黄芪3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灸草10克  郁金10克  香附10克  木香5克  服药二十剂,体温降为36.6~37℃,精神好转,体力增加,右上腹疼痛减轻,大便每日一次。仍守方服三十剂,体温正常,十二指肠引流(-),痊愈出院。

  例六  时振声治偏头痛案(选自《天津中医》1985年第1期)

  患者,女,26岁,翻译人员,门诊病历。左侧偏头痛半年,每于劳累后发作,痛时服止痛片方能缓解,疼痛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及排便感,每月发作4~5次。脉象弦细,舌红无苔,属阴虚肝旺之证,治以养血清肝法。

  桑叶10克  赤白芍各10克  川芎11克  白芷10克  菊花12克  僵蚕1O克  苦丁茶10克  当归10克  薄荷3克(后下)

  服药一月,头痛未除,过劳则发。《内经》有“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说,过劳则伤脾,发作时恶心、呕吐,亦属脾胃不健,遂改用益气健脾之剂,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15克  白术10克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草10克  川芎10克  蔓荆子12克

  服药一月,头痛未见发作,仍以上方为丸常服,以巩固疗效。诊治半年,随访6年,始终未再发作。

  例七  时振声治习惯性便秘案(选自《天津中医》1985年第1期)

  患者,女,60岁,退休干部,门诊病历。患者大便秘结三个月,每周排便一次,虽每日饮用蜂蜜亦不能通便。证见胸闷气短,疲乏少力,纳食无味,排便无力,舌质暗有齿痕,脉象沉细。既往有冠心病史。证属年迈小虚,肠失濡润,拟补益脾肺,佐以活血润肠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草10克  瓜蒌30克  丹参30克  桃仁10克

  服上方七剂,排便较前有力,但仍三天一行,较干结。乃于上方合增液汤以增水行舟,加生地30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又服七剂,大便通畅,每日一行,有时呈软便,纳食亦增,病情稳定。

  例八  米伯让治眩晕(链霉素中毒)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王某某,女,40岁。1975年3月初诊。

  患者因患淋巴结炎注射链霉素18克后始现头晕,耳鸣,手麻七日。现觉头晕,耳鸣,手麻,纳呆,多梦,唇麻,舌淡苔薄白,脉虚细。诊断:眩晕。辨证:气虚证。治则:益气健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天麻、菊花。处方:

  黄芪35克  当归10.5克  党参17.5克  白术10.5克  茯苓10.5克  升麻7克  柴胡7克  炙甘草10.5克  陈皮10.5克  天麻14克  菊花14克

  每日一剂,服十四剂。

  二诊:手、唇发麻消失,耳聋耳鸣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继用上方十四剂,配服六味地黄丸。每服10克,一日二次。三诊:诸症消失,仍耳聋,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改用麦味地黄汤加灵磁石。处方:

  熟地28克  山药14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10.5克  山芋肉14克  丹皮10.5克  茯苓10.5克  泽泻10.5克  灵磁石35克  服4剂。

  服上药症状明显好转。舌淡苔薄白,脉象细,继用上方四剂,研细末加蜜为丸,每服10克,一日二次,早晚盐开水送服,服三月。三月后随访。

  四诊:服药两个月后,听觉恢复正常。

  【按语】

  近代程门雪曰:昔人每赞补中益气汤升散之妙,以为阴虚阳搏,是阳邪下陷阴中,当以补中升阳出阴为治,不知此大误也。根本既虚,再行升散拨动根株,则脱离之险至矣,此似是而非之学说,不可从者也。纵是脾气虚者,亦只以参芪术草补气为主,无须升柴升散也。昔贤论东垣升柴之法,谓利于脾胃阳虚,不宜于肝肾阴虚二语,最是精切,须当识此,勿为偏说所误也。

  附方一

  调中益气汤

  元·李杲《东垣试效方》

  黄芪一钱  人参去芦,半钱  甘草炙,半钱  陈皮二分  五味子七粒  芍药三分  白术五分  当归五分  升麻二分  柴胡二分

  上fu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或洪缓而沉,按之无力,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目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怠堕嗜卧,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飨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

  升阳益胃汤

  元·李杲《脾胃论》

  黄芪二两  半夏洗,此一味脉涩者不宜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一两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五钱  橘皮四钱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各三钱  黄连一钱

  上fu咀。每服三钱,水三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或加至五钱。

  【主治】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

  【方论选萃】

  明·吴昆: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淅恶寒,面色不乐者,此方主之。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湿流百节,故令体重节痛;脾胃虚衰,不能运化精微,故令口干无味;中气既弱,则传化失宜,故令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而饮食不消也;洒淅恶寒者,湿邪胜也,湿为阴邪,故令恶寒;面色不乐者,阳气不伸也。是方也,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黄连苦而燥,可用之以疗湿热;陈皮辛而温,可用之以平胃气;乃人参、黄芪、甘草,用之以益胃;而白芍药之酸收,用之以和荣气,而协羌、防、柴、独辛散之性耳。仲景于枝枝汤中用芍药,亦是和荣之意。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医方考》)。

  清·喻嘉言:升阳益胃者,因其人阳气逼郁于胃土之中,胃虚不能升举其阳,本《内经》火郁发之之法,益其胃以发其火也。升阳方中,半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胃,半用独活、羌活、防风、柴胡升阳,复以火本宜降,虽从其性而升之,不得不用泽泻、黄连之降,以分杀其势。制方之义若此(《医门法律》)。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芪以补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升阳益胃汤,东垣治所生受病肺经之方也。盖脾胃虚衰,肺先受病,金令不能清肃下行,则湿热易攘,阳气不得伸,而为诸病。当以羌活、柴胡、防风升举三阳经气,独活、黄连、白芍泻去三阴郁热,佐以六君调和脾胃。其分两独重于人参、黄芪、半夏、炙草者,轻于健脾而重于益胃,其升阳之药,铢数少则易升,仍宜久煎以厚其气,用于早饭、午饭之间,藉谷气以助药力,才是升胃中之阳耳。至于茯苓、泽泻,方后注云:小便利不淋勿用,是渗泄主降,非升阳法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过敏性结肠炎案(选自《中医杂志》1965;6:7)

  曾某某,男,50岁,泄泻三年,日行2~3次,时溏时稀,夹有完谷,偶有肠鸣,食欲不振,面包萎黄,形瘦神疲,脉濡小,舌淡苔薄,迭经治疗,效果不显。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按患者由于饮食不调,思虑劳倦,日久损伤脾胃,以致脾阳不足,运化失职而泄泻,治宜升阳益胃。

  处方:党参四钱  黄芪四钱  白术四钱  甘草五分  羌活五分  炒防风八分  炒柴胡八分  炒白芍一钱五分  茯苓二钱  姜川连三分  陈皮一钱五分  姜夏一钱五分  生姜一片  红枣三枚

  服药一周,大便已改为日行一次,粪量较多,食欲略振,续服四十八剂,便解成形,日一次,肠鸣消失。

  【按语】

  脾属至阴之脏,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经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矣。思虑劳倦、脾土乃伤,脾虚不运,水湿濡滞,流入经络,肢体重着,骨节肿痛。《素问》所云着痹是也。东垣此方,用四君子加黄芪益气升阳,运脾化湿;羌、独、柴、防乃辛散风药,流湿以润燥;半夏、茯苓、陈皮燥湿以化痰;黄连、半夏辛开苦降,虑湿郁痰滞,痞塞中州也;茯苓、泽泻甘淡驱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绎其方,乃补泻兼施,上下分消之法。于脾虚湿困,流注经脉骨节者,最为合辙。

  保元汤

  《博爱心鉴》

  人参一钱  黄芪三钱  甘草一钱  肉桂五分至七分

  【主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饮食少进,面青晄白,睡卧宁静,痘顶不起,浆不足及有杂证。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保元者,保守其元气之谓也。气一而已,主肾,为先天真元之气;主胃,为后天水谷之气者。此指发生而言也。又水谷之精气,行于经隧为营气;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为卫气;大气之积于胸中而和呼吸者为宗气。是分后天运用之元气而为三也。又外应皮毛,协营卫,而主一身之表者,为太阳膀胱之气;内通五脏;司治节,而主一身之里者,为太阴肺经之气;通行内外。应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为少阳三焦之气。是分先天运行之元气而为三也。此方用黄芪护表,人参固里,甘草和中,三气治而元气足矣。昔李东垣以此三味,能泻火、补金、培土,为除烦热之圣药;镇小儿惊,效如桴鼓。魏桂岩得之,以治痘家阳虚顶陷,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也。又少佐肉桂,分四时之气而增损之,谓桂能治血,以推动其毒,扶阳益气,以充达周身。血在内,引之出表,则气从内托;血外散,引之归根,则气从外护。参、芪非桂引道,不能独树其功;桂不得甘草和平气血,亦不能绪其条理。要非寡闻浅见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黄之泥滞故耳。如宜燥则加苓、术,宜润加归,宜收加芍,当散加芎。又表实去芪,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吴谦等:元气者,大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气,其悍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耆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余,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医宗金鉴》)。

  清·王旭高:此宋人之方,故肉桂只用二、三分,以为气分引药。气血虚寒之证,皆可用之。纯虚寒之证,正顶陷A白浆不起者,用之引毒外出,即能引浆,大妙(《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王晋三:元气者,未生之前所固有之气也。不用升降固涩疏泄,但维持调护之,故曰保元。魏桂岩分四时之轻重,治痘家热伤元气,气虚顶陷,血虚浆清,痘色与肉色一般,干燥平塌,皮薄发痒,头温足冷,求一热症而不得者,用之殊有神功。参、芪不能从血透表,必借肉桂入血推动其毒,而后参、芪之力乃能内托透表。第桂性刚速,非甘草和缓,亦不循循善导。补不用术,恶其燥也。泄不用苓,恶其渗也。入血不用芎、归,恐其辛散也。保护不用芍、地,恐其酸敛凝滞也。止用性柔者以养阳,是亦少火生气也与。东垣治慢惊土衰火旺之方,今借以治痘,内补营血,外护卫气,滋助阴阳,作为浆水,诚出化裁(《绛雪园古方选注》)。

  【按语】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故用人参、黄芪甘温益气、生举脾阳;肉桂、甘草辛甘温润,温运脾阳也。

  七珍散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人参去芦  白术  黄芪蜜水涂炙  山芋  白茯苓去皮  粟米微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七分,日三四服。

  【主治】伤寒、疟疾、中暑得愈之后,不思饮食。

  第二节  养血剂

  四物汤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去芦,酒浸炒  川芎  白芍  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

  原方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同煎如前法,或血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亦加胶艾煎。

  【主治】营血虚滞。

  【方论选萃】

  明·吴昆:血不足者,此方调之。气血,人身之二仪也。天地之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与天地相似,故阴血难成而易亏。是方也,当归、芍药、地黄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生血;川芎味薄而气清,为阴中之阳,故能行血中之气。然草木无情,何以便能生血?所以谓其生血者,以当归、芍药、地黄能养五脏之阴,川芎能调营中之气,五脏和而血自生耳。若曰四物便能生血,则未也。师云:血不足者以此方调之则可,若上下失血太多,气息见微之际,则四物禁勿与之。所以然者,四物皆阴,阴者天地闭塞之令,非所以生万物者也,放曰禁勿与之。

  又曰:当归入心脾,芍药入肝,熟地入肾,乃川芎者,彻上彻下而行血中之气者也。此四物汤所以为妇人之要药,而调月者必以之为主也。脉数、血色紫黑为内热,本方加黄芩、黄连;脉迟,血凝结者为寒,本方加官桂、附子;人肥有痰,加半夏、陈皮、南星;人瘦有火,加山栀、黄柏、知母;有抑郁者,加香附、苍术、砂仁、神曲;有留滞者,加桃仁、红花、玄胡索、肉桂。先期者为热,后期者为寒、为郁、为气、为痰。气虚者,加参、芪;气实者,加枳、朴。或问:四物亦有不宜者乎?余曰有之,气息见微者不宜川芎,恐其辛香益散真气也;大便溏泄不宜当归,恐其濡滑益增下注也;脉迟腹痛不宜芍药,恐其酸寒益增中冷也;胸膈痞塞不宜地黄,恐其粘腻益增泥滞也。明者解之,昧者误矣(《医方考》)。

  明·张景岳:治血之剂,古人多以四物汤为主,然亦有宜与不宜者。盖补血行血无如当归,但当归之性动而滑,凡因火动血者忌之,因火而嗽,因湿而滑者,皆忌之;行血散血无如川芎,然川芎之性升而散,凡火载血上者忌之,气虚多汗,火不归原者,皆忌之;生血凉血无如生地,敛血清血无如芍药,然二物皆凉,见阳虚者非宜也,脾弱者非宜也,脉弱身凉、多呕便溏者,皆非宜也。故凡用四物以治血者,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景岳全书》)。

  清·张石顽: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剂,非调补真阴之的方。而方书咸谓四物补阴,致后世则而行之,用以治阴虚发热、火炎失血等证,蒙害至今未熄。至于专事女科者,则以此汤随证漫加风、食、痰、气药,所以近代诸汤祖四物者纷然杂出,欲求足法后世者,究竟不可多得。……姑以本汤四味言之,虽云熟地滋养阴血为君,芍药护持营血为巨,而不知其妙用实在芎、归调和诸血之功也。试观芎、归佛手,可以探胎,可以催生,以二味为阴中之阳,同气相求,故能引动胎气,若兼芍、地,即滞而不灵矣(《伤寒绪论》)。

  清·王晋三: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芎、归入少阳主升,芍、地入厥阴主降。芎藭,郁者达之;当归,虚者补之;芍药,实者泻之;地黄,急者缓之。能使肝胆血调,阴阳气畅,故为妇人专剂(《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费伯雄:血之取义:一为荣,荣者发荣也,非血则无以润脏腑、灌经脉、养百骸,此滋长之义也;一为营,营者营垒也,非血则无以充形质、实腠理、固百脉,此内守之义也。水谷之精,聚于中焦,受气变化,然后成血,日生几何?不知调养,而反行耗散,血病多多矣。或目睛流血,耳中出血,鼻中衄血,口中吐血,舌痛出血,牙宣出血,毛窍出血,小溲溺血,大使泻血;或崩漏,或痔漏,或蓄血如狂,或血痞作胀,或经闭不通,或妄行血脱,以至跌扑之伤血,疮疡之溃血。病既种种不同,治病之法,或补之,或养之,或凉之,或温之,或散之,或破之,立方须一一对症。理血门以四物汤为主方,药虽四味而三阴并治。当归甘温养脾,而使血有统;白芍酸寒敛肝,而使血能藏;生地甘寒滋肾而益血;川芎辛温通气而行血。调补血分之法,于斯著矣。乃或有誉之太过,毁之失实者,不可以不辨也。誉之过者,谓能治一切亡血及妇人经病。夫亡血之症,各有所由起,此方专于补血滋肾而已,无他手眼,不溯其源而逐其流,岂能有济。至妇人经病,多有气郁、伏寒、痰塞等,正未可以阴寒之品一概混投,此誉之太过也。毁之失实者,渭川芎一味,辛散太过,恐血未生而气先耗。殊不知亡血之人,脾胃必弱,若无川芎为之使,则阴寒之品,未能滋补而反以碍脾,此毁之失实也。至精求之,以为凡治血症,当宗长沙法,兼用补气之药,无阳则阴无以生,此论最确。又恐执定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遂至补气之药多于补血,是又矫枉过正,反坐抛荒本位之失矣,此愈不可不知也(《医方论》)。

  近代·张山雷:四物出于《和剂局方》,实从《金匮》胶艾汤得来,即以原方去阿胶、艾叶、甘草三味。以地黄养阴,而以芍药收摄耗散之气,是为补血正义。特微嫌其偏于阴分,无阳和之气以燠煦之,则滞而不行,不能流动,乃以当归之辛温润泽者,吹嘘而助其运行;又以川芎升举之,使不专于下趋,而后心脾肝肾,交得其益。四物之所以专为补血者,其旨如是,若夫临证之时,随宜进退。病偏于阳者,宜减归、芎;病偏于阴者,宜减地、芍。本非教人拘守此四物,一成不变(《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现代·蒲辅周: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蒲辅周医疗经验》)。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痛经合并便秘(病经合并习惯性便秘)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芷某,女,25岁,工人。

  1986年9月21日初诊。每次月经期推迟10天,行经期间腹痛,有血块一年余,经服药未见好转。现症:腹胀,便秘,下肢发凉,记忆力减退,下腹痛并有下坠感,腰背发凉,手心发热。舌淡色白,脉弦细。诊断:①痛经。②便秘。辨证:下元虚寒,阳气不足。治法:调经活血,温经散寒。方用①四物汤加干姜、肉桂。处方:

  干姜10.5克  肉桂10.5克  熟地10.5克  芍药21克  当归10.5克  川芎10.5克

  每日一剂,服六剂,行经期停药。②麻仁丸,每服10克,一日二次,早晚开水送服。

  10月7日二诊:腹胀,便秘,下肢发凉,记忆力减退,腰背发凉,手心发热消失,舌淡薄白,脉缓细,继用上方六剂。10月14日三诊:服药六剂,月经按时来潮,无腹痛及下坠感、血块。舌淡苔白,脉缓,随访半年,月经均正常。

  例二  谢兆丰治手颤案(选自《陕西中医》1988;(10):459)

  孙某,女,65岁。该患者原有高血压病,治疗已痊愈,1年前,两手颤抖,手指发麻,曾在某医院治疗,给予安定、谷维素、冬眠灵等药治疗,病情一度好转,3个月前,因劳累颤抖加重,继服上药未效。诊见:两手呈有节律之微细震颤,左手颤甚,手指端发麻,握力减退,不能持物,伴有头摇、心悸,面色huang白,说话声颤。舌质偏红,苔白,脉细。测血压:20.0/11.5千帕斯卡,血常规:血红蛋白70克/升。证属阴血不足,心肝血亏,虚风内动,筋脉失养。治以养血熄风。

  处方:熟地、白芍各20克  当归15克  川芎、天麻、钩藤各10克。

  二诊:服药9剂,两手颤抖明显减轻,手能持物,语言正常,惟手麻、头摇未减,守原方加地龙10克,全蝎3克,连服10剂,手颤头摇完全消失,余症亦瘥。追访1年未复发。

  例三  刘志杰治银屑病案(选自《陕西中医》1989;(6):267)

  刘某,女,27岁。自述5年前因雨淋,次日皮肤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多,泛发全身,融合成片,每于春季瘙痒加重。在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银屑病”。经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见: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小者形如黄豆,大者如伍分硬币,表面附有较薄之白色鳞屑,皮损以下肢为甚,部分融合成片,鳞屑剥之则见细小筛状出血,自觉痒感明显。舌淡红,脉细数。证属血分郁热,兼见血瘀、血虚。治以凉血清热,活血祛瘀,祛风除湿。

  处方:生地30克  赤白芍各12克  川芎、丹皮、牛膝、大黄、紫草、甘草各10克  土茯苓、乌蛇、白鲜皮、海桐皮各15克

  水煎服,日1剂。配苦参、黄柏、蛇床子、艾叶、硫黄各等分,水煎药液擦洗患处。

  二诊:上方治疗半月,红斑明显消退,鳞屑减少,无新生皮损出现。效不更方,熟地易生地,服药3周,皮损全部消退,随访未复发。

  【按语】

  四物汤方,乃养血和营第一方治。理血诸剂,无不从此方脱胎。方中当归辛润,善于养血以疏瘀,川芎辛温,乃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皆主动而属阳;地黄甘寒,滋阴而凉血,芍药酸寒,和营而敛阴,皆柔润而属阴。四者相合,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且动静得宜,合阴生阳长之义焉。

  附方一

  四乌汤

  清·张石顽《张氏医通》

  四物汤加乌药、香附、甘草

  【主治】血中气滞,小腹急痛。

  【方论选萃】

  清·张秉成:以四物汤之养血活血能补能宣者以之为君;而以乌药、香附通行十二经之气,上下表里,无所不到,引领四物,为之先声;用甘草者,缓其急而和其中,使气血各复其常也(《成方便读》)。

  附方二

  过期饮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熟地黄  白芍药  当归  香附各二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七分  桃仁泥六分  蓬莪术  木通各五分  甘草  肉桂各四分

  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温服。

  【主治】血虚气滞之经水过期不行。

  附方三

  地骨皮饮

  元·王好古《医垒元戎》

  四物汤加  地骨皮  牡丹皮各三钱

  水煎服。

  【主治】治阴虚火旺,骨蒸发热,日静夜剧者;妇人热入血室,胎前发热者。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阴虚者阳往乘之,发热也。当分三阴而治之。阳邪乘入太阴脾部,当补中益气以升举之,清阳复位而火自熄也。若乘入少阴肾部,当六味地黄丸以对待之,壮水之主而火自平也。乘入厥阴肝部,当地骨皮饮以凉补之,血有所藏而火自安也。四物汤为肝家滋阴调血之剂,加地骨皮清志中之火以安肾,补其母也;加牡丹皮清神中之火以凉心,泻其子也。二皮凉而不润,但清肝火不伤脾胃,与四物加知柏之湿润而苦寒者不同也。故逍遥散治肝火之郁于本藏者也,木郁达之,顺其性也;地骨皮饮,治阳邪之乘于肝藏者也,客者除之,勿纵寇以遗患也。二方皆肝家得力之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附方四

  桃红四物汤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当归  赤芍药  生地黄  川芎  桃仁  红花

  水煎服。

  【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前腹痛,或经行不畅而有血块,色紫暗,或血瘀引起月经过多及淋漓不净等。

  【近代验证】

  例一  张鹏举治胸痹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张某某,男,44岁。

  初诊:1971年2月22日。

  主诉:从1962年开始,晨起面浮目胀,午后缓解,久之左颈部红肿如拳,疼痛尚轻。低头时眼珠胀痛,时有面热气促,胸痛彻背。西医诊断为:腹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但无特效疗法,故来就诊。

  诊查:现患者面浮目肿,颈脉怒张,肿胀散漫高凸,皮色发青。舌质暗,诊脉弦细涩。

  辨证:证属气血瘀阻,痰滞经脉。

  治法:宜通组活血兼以化痰,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川芎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桃仁6克  红花10克  老葱10克  干姜6克  大枣三枚  琥珀5克  白芥子5克  黄酒250克

  用黄酒加水煎药,两煎取汁200毫升,分两次温服。先后服用月余,胸背痛减,痰稀易咯,面目浮肿略减,脉细涩。因患者思念家乡,故带方返里服之。

  处方:川芎20克  当归50克  赤芍30克  没药30克  桃仁20克  滑石50克  丹皮50克  干姜20克  西红花10克  血竭花30克  白芥子30克  地龙30克

  蜜丸梧子大,每次6克,一日三次黄酒送下。服药两月后有小效,故守上方配服通窍活血汤,每日一剂。服药三月后,诸证消失。但停药一月后,病又复发,仍配药一料服之后病愈,未再复发。

  例二  陆晓东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案(选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1):30)

  茹某,男,45岁。有偏头痛史10余年。因下乡务农,遭受雨淋后,始见头痛,初期每周发作1次,渐渐加重,发作间期缩短,每周发作l~2次,发作时,头痛如裂,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恶心呕吐。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曾服麦角胺咖啡因、苯噻啶等多种西药,只能暂缓疼痛,多服后则无效。平素尿黄如浓茶。舌暗红绛,苔黄厚粗糙,脉寸关弦,尺沉取涩。投桃红四物汤加味,

  处方:桃仁、红花、赤芍、白芍、白芷、细辛、当归尾各10克  龙胆草10克  生地15克  川芎、夏枯草各30克。5剂。

  二诊:药后尿黄减退,头痛已除,舌苔薄黄,脉仍弦,药已中病,前方川芎量加到45克,服30余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附方五

  艾附暖宫丸

  《仁斋直指附遗》

  艾叶大叶者,去枝梗,三两  香附去毛,六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五升,以瓦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  吴茱萸去枝梗  大川芎雀胎者  白芍药用酒炒  黄芪取黄色、白色软者,各二两  川椒酒洗,三两  续断去芦,一两五钱  生地黄生用,一两,酒洗,焙干  官桂五钱

  上为细末,上好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淡醋汤送下。

  【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圣愈汤

  元·朱丹溪《脉因证治》

  四物汤加人参、黄芪(一方去芍药)

  上水煎服。

  【主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谓之死阴。朱震亨曰:四物皆阴,行天地闭塞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故四物加知柏,久服便能绝孕,谓嫌于无阳耳。此方取参、耆配四物,以治阴虚血脱等证。盖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所以烦热燥渴;气血相为表里,血脱则气无所归,所以睡卧不宁。然阴虚无骤补之法,计在培阴以藏阳,血脱有生血之机,必先补气。此阳生阴长,血随气行之理也。故曰: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此方得仲景白虎加人参之义而扩充者乎。前辈治阴虚,用八珍、十全,卒不获效者,因甘草之甘,不达下焦,白术之燥,不利肾阴,茯苓渗泄,碍乎生升,肉桂辛热,动其虚火。此六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润,服之则气血疏通,内外调和,合于圣度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验证】

  例一  何任治胎漏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许某某,女,28岁。

  初诊:1963年7月2日。

  主诉:妊娠七个月,阴道出血,腹痛轻度,有胀坠感,腰痠,平时多带下。妇科检查疑为胎盘早期剥离。

  辨证、治法:胎元不固,慎防漏堕,宜固脸上血。

  处方:熟地30克  黄芪15克  红参片4.5克  炒黑当归6克  白芍12克  川断6克  杜仲12克  桑寄生12克  黄芩4.5克  炒阿胶12克  糯米一盅。四剂

  二诊:7月6日。上方药服后,漏红已止,腹隐痛尚有,然已不下坠,神情稳定。仍以安胎为妥,并宜继续卧床养息。

  处方:党参15克  黄芪12充  熟地12克  白芍12克  川断6克  杜仲9克  桑寄生12克  白术9克  枯芩4.5克  炒阿胶珠12克  龟板12克。五剂

  例二  丁果元治全血细胞减少症(选自《湖南中医杂志》1987;(6):41)

  莫某某,女,45岁,干部。7年前发现白细胞减少(3×109/L),在某附属医院做骨髓检查,未发现其他血液病,而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服用强的松、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6等药,未获明显效果。本年又去某附属医院作复查,结果血红蛋白85克/升,白细胞3.5×109/L,嗜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27,血小板81×109/L,表明全血细胞减少。诊见:头晕目眩,牙龈出血,少气乏力,口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血两亏。方用圣愈汤加减。

  处方:当归、白芍、阿胶、山楂肉各10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党参、黄芪各18克  仙鹤草、鸡血藤各30克  茯苓10克  大枣5枚  另加服刺五加片。

  二诊:10剂后,诸症均觉好转,继原方去党参,加太子参30克,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再服5剂,诸症基本消失。到某附属医院复查血象:血红蛋白115克/升,白细胞6.3×109/L,嗜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小板160×109/L。

  补气解晕汤

  (益气补血法)

  清·傅青主《傅青主女科》

  人参一两  生黄芪一两  当归一两,不酒洗  黑芥穗三钱  姜炭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晕止,二剂而心定,三剂而血生,四剂而血旺,再不晕矣。

  【主治】正产气虚血晕。

  【方论选萃】

  清·傅青主:妇人甫产儿后,忽然眼目昏花,呕恶欲吐,中心无主,或神魂外越,恍若天上行云,人以为恶血冲心之患也,谁知是气虚欲脱而然乎!盖新产之妇,血必尽倾,血室空虚,止存几微之气;倘其人阳气素虚,不能生血,心中之血,前已荫胎,股堕而心中之血亦随胎而俱堕,心无血养,所赖者几微之气以固之耳。今气又虚而欲脱,所剩残血,不能归经,而成血晕之症矣。治法必须大补气血,断不可单治血晕也;或疑血晕是热血上冲,而更补其血,不愈助其上冲之势乎?不知新血不生,旧血不散,补血以生新血,正活血以逐旧血也。然血有形之物,难以速生,气乃无形之物,易于迅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

  此乃解晕之圣药,用参、芪以补气,使气壮而生血也;用当归以补血,使血旺而养气也。气血两旺,而心自定矣。用荆芥炭引血归经,用姜炭以行瘀引阳,瘀血去而正血归,不必解晕而晕自解矣。一方之中,药止五味,而其奏功之奇而大如此,其神矣乎(《傅青主女科》)。

  近代·程门雪:青主取《石室》二方之义,合而增减之,减去地、术、芎三味,而加黄芪也。以治气虚血晕,名补气解晕汤。评者谓此方不可加减,极有神效,二不知其所自,余无意得之,乃知其学有本源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按语】

  此方从陈士铎《石室秘录》脱胎。陈氏治产后气虚血晕方,名救晕至圣丹。方用人参一两,当归二两,川芎一两,白术一两,熟地一两,炒黑干姜一钱。又一方去炮姜一味,加荆芥一钱,其治相同。

  小营煎

  《景岳全书》

  当归二钱  熟地二三钱  芍药酒炒,二钱  山药炒,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主治】三阴亏弱,血虚经乱,无热无寒,经期腹痛,痛在经后者;妇人体本虚而血少,产后腹痛;产后阴虚发热,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其证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

  人参养荣汤

  (调益心脾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芍药三两  当归  陈皮  黄芪  桂心去粗皮  人参  白术煨  甘草炙,各一两  熟地黄制  五味子  茯苓各七钱半  远志炒,去心,半两

  右剉散。每服四线,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便精遗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甚妙。

  【主治】治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啜,小腹枸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乾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痢,喘乏少气,呕吐痰涎。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古人治气虚以四君,治血虚以四物,气血俱虚者以八珍,更加黄芪、肉桂,名十全大补,宜乎万举万当也。而用之有不获效者,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物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行。故加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补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减,便能转旋造化之机也。然气可召而至,血易亏难成,苟不有以求其血脉之主而养之,则营气终归不足。故倍人参为君,而佐以远志之苦,先入心以安神定志,使甘温之品始得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敛神明,使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名之曰养荣,不必仍以十全之名,而收效有如此者。(《古今名医方论》)。

  清·陈修园:十全大补汤为气血双补之剂,柯韵伯病其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药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行,正非过贬语。而人参养荣汤之妙,从仲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套出。何以知之?以其用生芍药为君知之也。芍药苦平破滞,本泻药,非补药也,若与甘草同用,则为滋阴之品;若与生姜、大枣、肉桂同用,则为和荣卫之品;若与附子、干姜同用,则能急收阳气,归根于阴,又为补肾之品。虽非补药,昔贤往往取为补药之主,其旨微矣。此方以芍药为君,建中汤诸品俱在,恶饴糖之过甜动呕,故以熟地、当归、白术、人参诸种甘润之品代饴糖,以补至阴。然饴糖制造,主以麦蘖,麦为心谷,心者化血而奉生身也,故又代以远志之入心,麦造为蘖,能疏达而畅气也,故又代以陈皮之行气。建中汤中原有胸满去枣加茯苓之例,故用茯苓。细思其用意,无非从建中套来,故气血两虚变见诸症者,皆可服也。其以养荣名汤奈何?心主营而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之,使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非若十全、八珍之泛泛无归也。按《神农本草经》云:芍药气味平苦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原文只此二十九字,后人妄改圣经而曰微酸,是没其苦泄攻坚之性,而加以酸敛和阴之名,则芍药之真面目掩矣。不知古人用法,或取其苦以泄甘,或取其苦以制辛,或取其攻利以行补药之滞,皆善用芍药以为补,非以芍药之补而用之也。但芍药之性略同大黄,凡泄泻必务去之,此圣法也。《本经》不明,宋、元以后,无不误认为酸敛之药,不得不急正之(《时方歌括》)。

  清·王晋三: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故于十全大补汤中减川芎行血之品,独用血分填补收敛之药,则营行之度缓于气分,药中加广皮行气之品,则卫行之度速。观其一减一加,便能调平营卫,使其行度不愆。复远志、五味者,《经》言,营出中焦,心经主之。以远志通肾,使阴精上奉于心,佐以五味收摄神明,一通一敛,则营有所主而长养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震颤麻痹综合症(轻度脑萎缩)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张×,男,46岁,干部。

  1986年8月26日初诊。患者右手震颤无力三十年。曾在市中心医院作CT等检查,诊为“轻度脑萎缩”。现症有手震颤,多梦,头昏,纳差,怕冷,阳萎,易出汗。舌质淡,苔色白,脉虚细。诊断:①类中风。②阳萎。辨证:肝肾两虚。治则:补养气血,调和营卫,滋补肝肾。处方:①人参养荣汤。

  炙黄芪35克  肉桂10.5克  党参17.5克  白术10.5克  熟地28克  当归10.5克  杭芍14克  炙甘草10.5克  陈皮10.5克  远志10.5克  五味子7克  每日一剂,服十四剂。

  ②金匮肾气丸。每服10克,一日二次,早晚开水送服。

  10月15日二诊:服药后出汗、怕冷、纳差、头昏消失。舌淡色白,脉沉细,继用上方十四剂。

  10月30日三诊:右手震颤好转,舌淡色白,脉沉细,继用上方十四剂。

  11月15日四诊:右手震颤有时发作。舌淡色白,脉沉细,继用上方十四剂。

  11月30日五诊:右手震颤偶发,写字、生活均可用右手,舌淡色白,脉沉缓。改用人参养荣丸,每次10克,一日两次,早晚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配服金匮肾气丸调理。

  【按语】

  此即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肉桂、远志、五味子、远志者也。旨在益气养血,兼顾心神。

  附方一

  十全大补汤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芎  地黄洗酒,蒸,焙  茯苓焙  白术焙  甘草炙  黄耆去芦  川当归洗,去芦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一十味,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後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方论选萃】

  明·吴昆:肉极由于阴火久灼者,难治,宜别主六味地黄丸。若因饮食劳倦伤脾而致肉极者,宜大补气血以充之。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故用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以补气,气盛则能充实于肌肉矣;用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肉桂味厚之品以补血,血生则能润泽其枯矣(《医方考》)。

  清·王晋三:四君、四物,加黄芪、肉桂,是刚柔复法。盖脾为柔脏,制以四君刚药,恐过刚损柔,乃复黄芪,维持柔气,肝为刚胜,制以四物柔药,恐过柔损刚,乃复肉桂,回护刚气。调剂周密,是谓十全。独补肝脾而曰大者,《太阴阳明论》云: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者也,生万物而法天地,为后天立命之本。肝虽牡脏而位卑,不使其有虚实乘胜之患,故必补益之中仍寓刚柔互制之法,俾肝和脾健,中宫生化不息,一如天地位而万物育,故曰大补(《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张秉成:八珍并补气血之功,固无论矣。而又加黄芪助正气以益卫,肉桂温血脉而和营,且各药得温养之力,则补性愈足,见效愈多。非惟阳虚可温,即阴虚者亦可温,以无阳则阴无以生,故一切有形之物,皆属于阴,莫不生于春夏而杀于秋冬也。凡遇人之真阴亏损,欲成痨瘵等证,总宜以甘温之品收效。或虚之甚者,即炮姜、肉桂,亦可加于大队补药之中,自有神效。若仅以苦寒柔静,一切滋润之药,久久服之,不特阴不能生,而阳和生气,日渐丧亡,不至阳气同归于尽不止耳。每记为人治阴虚内热一证,屡用甘寒润静之剂,而热仍不退,于原方中加入炮姜五分,其热顿退,神乎其神,因录之以助学者之参悟(《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痹证(类风湿)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高×,女,50岁,干部。

  患高血压、类风湿、椎间盘脱出十年。现症:头晕,乏力,胃脘胀,关节剧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此乃痹证,为气血双亏证。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干姜、白花蛇一条。处方:

  黄芪35克  当归17.5克  熟地35克  川芎17.5克  党参17.5克  白术17.5克  芍药10.5克  茯苓17.5克  甘草10.5克  肉桂17.5克  干姜17.5克  大枣5枚  白花蛇一条

  上方三剂,共研极细木,加蜜炼为丸,每服10克,一日二次,连服三月。

  二诊:服上方一月后,关节剧痛明显减轻,二月后消失,三月后遇天气变化无不适。

  例二  梅和平治下肢溃疡案(选自《陕西中医》1989;(11):511)

  宋某,男,32岁。右小腿出现痒痛、红肿,继而破烂蔓延,行走困难2年,反复发作,多方治疗罔效。此次发作4个月,经检查右小腿约三分之一处溃烂,中有一凹陷创口,已见部分组织坏死脱落,创面呈白色,并有少量稀薄脓液渗出,纳少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缓。证属脾虚无力生养肌肉。治以补气养血,健脾生肌法。

  处方:黄芪30克  党参、泽泻各12克  川芎6克  茯苓、熟地、牛膝各15克  白术、当归、白芍各10克  肉桂5克。

  外用仙指散(陈茶叶末、人指甲炒焦各适量,研细末外用)。

  二诊:如上法连续治疗月余,溃疡面全部愈合。

  【按语】

  此四君、四物、保元三方复合之剂也。以其益气培元,养血和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生阳长,至臻完美,故名十全大补。诸凡大病之后,精血失亡,中气怯弱,行动乏力,头昏目黯,心悸怔忡,容色萎黄者,投之糜不应手取效。

  附方二

  八珍汤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当归  赤芍药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茯苓  甘草  砂仁各等分

  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主治】少气懒言,食欲不振。

  【方论选萃】

  明·吴昆: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气血,人身之阴阳也,两相得则治,一有失则病。故阴血虚损,则阳气独治,阳气亲上,故令头痛、眩晕。是方也,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味厚养血之品也。复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以养气者,何哉?太极之妙,阴生于阳,故兼用此辈以益气耳。或问头痛而用人参,阳邪不益亢乎?余曰:虚火可补,人参、黄芪之类,此之谓也(《医方考》)。

  清·张秉成:治气血两虚,将成虚损之证。细阅方意,止能调理寻常一切气血不足之证。若真正气血大虚,阴阳并竭之证,似又不宜再以归、芎之辛散扰阴,地、芍之阴寒碍阳耳(《成方便读》)。

  近代·张山雷:四君、四物合为八珍。按之药理功能,可谓四君气药,能动脾胃之阳;四物血药,能养脾胃之阴。一属于气,一属于血。只可专主脾胃讲,决不能泛泛然谓四君补气,四物补血。然汪讱庵但认得一个气字,即曰肺主气,而遂谓四君即是补肺补气药;又居然认得一个血字,即曰心主血,而遂谓四物即是补心补血药。其《医方集解》之八珍汤下,竟曰治心肺虚损,气血两虚。又注之曰,心主血,肺主气云云。于是八珍汤之专补心肺,乃为确切不移。究竟此八物之实在功用奚若?其他方书言之已详,分而审之,宜悟物理之真;合而参之,当识调剂之妙(《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近代验证】

  例一  高辉远治血虚发热(产后上感)案(选自《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王某,女,27岁,工人。难产后半月,忽作发热,微恶风,体温38.7℃,心烦口渴,全身酸楚,食纳不佳,前医曾以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入气分,给予白虎加人参汤2剂,热不解,食欲更差。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浮数无力。高师析为产后血虚阳浮发热。治拟益气养血。应用八珍汤加味。

  药用炙黄芪15克  太子参15克   熟地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川芎6克  炙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服药3剂,热退,诸证尽消,体温正常,病即旋愈。

  【按语】

  此方首见于《瑞竹堂方》,名八珍散,明虞抟《医学正传》名之为八物汤;《外科发挥》名之为八珍汤。

  泰山磐石散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人参一钱  黄芪一钱  当归一钱  川续断一钱  黄芩一钱  白术二钱  川芎八分  芍药八分  熟地黄八分  砂仁五分  炙甘草五分  糯米一撮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主治】妇人气血两虚,或肥而不实,或瘦而血热,或肝脾素亏,倦怠少食,屡致堕胎。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房室太过,以致胎动不安,腰酸坠痛,则有小产之虞。《大全》所谓妇人肾以系胞,腰酸甚则胎堕是也;又带脉环腰,房室伤任、带二脉,任主胞胎,带为系胞,二脉不固,胎安能牢耶!此受胎之后,必须分房之理也。泰山磐石散用参、芪、当归、续断各一钱,川芎、白芍、熟地各八分,白术二钱,炙草、砂仁各五分,糯米一撮水煎,食送散,治胎动不安,欲漏下者甚佳(《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周筱斋治激经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马某某,女。

  主诉:素体甚健,长于体育,于三十岁结婚。婚后怀妊至三个月,月月下红,量少而色淡。有泛恶呕吐,不思饮食,头痛,腰痠等证。

  诊查:脉象软小少力,与形体不侔。

  辨证:断为气虚,血失摄固,此所谓“激经”是也。患者虽素体甚健,但脉来软小无力,红下色谈量少,故非血盛有余之实证,而为脾气虚弱,血失固摄之象。

  治法:拟补气健脾、养血安胎为治,方选泰山磐石散加减。

  处方: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炙草3克  当归10克  熟地12克  川断10克  砂仁3克(后下〕 黄芩10克  阿胶10克(烊冲) 苎麻根60克

  服药十余帖,下红已除,一切正常,及期顺产。

  【按语】

  此安胎之要方也。方中黄芩、白术安胎,为仲景用药之例;人参、黄芪益气固元;当归、续断、熟地、白芍滋肾涵肝,补益冲任,当归宣通带脉;冲任得固,则元自固矣。

  当归补血汤

  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上fu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大病血脱,肌热烦躁,困渴引饮,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

  【方论选萃】

  明·吴昆:男、妇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此方主之。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因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家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医方考》)。

  清·张石顽:气虚则身寒,血虚则身热,故用当归调血为主。然方中反以黄芪五倍当归者,以血之肇始本乎营卫也。每见血虚发热,取发散之药则热转剧,得此则泱然自汗而热除者,以营卫和则热解,热解则水谷之津液,皆化为精血矣(《伤寒绪论》)。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厥阴药也。当归气味俱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阴养血。黄芪乃补气之药,何以五倍于当归而又云补血汤乎?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矣。经曰阳生则阴长,此其义耳。讱庵曰:病本于劳役,不独伤血,而亦伤气,故以二药兼补之也(《医方集解》)。

  清·陈修园:凡轻清之药皆属气分,味甘之药皆能补中。黄芪质轻而味微甘,故略能补益,《神农本草经》以为主治大风,可知其性矣。此方主以当归之益血,倍用黄芪之轻清走表者为导,俾血虚发热,郁于皮毛而不解者,仍从微汗泄之。故症象白虎,不再剂而热即如失也(《时方歌括》)。

  清·唐容川:此方以气统血,气行则血行,外充皮肤,则盗汗、身热自除;内摄脾元,则下血、崩漏能止(《血证论》)。

  【按语】

  血脱之后,脉见虚大滑数,此虚阳外越之象也。盖气为血帅,血为气配,失血之后,气随血脱,故脉大重按无力焉。容色晄白,动则汗泄,是其征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须补无形之气。故尔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取其益气培元之用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

  (养血散寒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产后腹中作痛;并治腹中寒盛,虚劳不足。

  【方论选萃】

  明·徐彬: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然不用参而用羊肉,所谓“形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金匮要略论注》)。

  清·尤在泾: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李珥臣:疝属肝病,肝藏血,其经布胁肋。腹胁并痛者,血气寒而凝泣也。当归通经活血;生姜温中散寒;里急者,内虚也,用羊肉补之。《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

  清·魏念庭:参各家说,痛者,缓缓痛也,概属客寒相阻,故以当归通血分之滞,生姜行气分之寒,然胎前责实,故当归芍药散内加茯苓、泽泻,泻其水湿;此属产后,大概责虚,故以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而行气滞,又主以羊肉味厚气温,补气而生血,俾气血得温,则血自散而痛止矣。此方攻补兼施,故并治寒疝虚损,或疑羊肉太补,而不知孙真人谓羊肉止痛利产妇(《金匾要略方论本义》)。

  清·王晋三:寒疝为沉寒在下,由阴虚得之。阴虚则不得用辛热燥烈之药重劫其阴,故仲景另立一法。以当归、羊肉辛甘重浊,温暖下元,而不伤阴,佐以生姜五两,加至一斤,随血肉有形之品引入下焦,温散沍寒。若痛多而呕,加陈皮、白术奠安中气,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病气逆冲,移治产后下焦虚寒,亦称神剂(《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谦等: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脉见沉紧,较之绕脐苦痛轻矣。且无恶寒汗出、手足厥冷,故不用乌头煎之大温大散,而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正为本,散寒为次。此治寒疝之和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

  清·汪绂:羊肉甘辛,大补命门之火,以生肝木,又血气之类,以补血气也;生姜辛温,补肝以益生生之气,且合当归用之,则气为血倡,有以萃肝血也;当归甘辛温,滋润生血,而归之肝,以布之脏腑百脉。此三味《金匮》本方,暖补气血,而虚寒之气自除。内寒既除,则外之虚热亦可自止(《医林纂要探源》)。

  清·徐大椿:血室亏乏,不能荣肝悦脾,寒邪得以袭入经中,故腹中痛不止焉。羊肉多脂,乃血肉中味厚之品,大能补养形躯之不足,用以煮取净汁,入生姜之辛温,当归之甘养,以奏润燥温营之绩,使血润经营,则虚邪外解,而脏腑融和,腹中痛有不痊者乎!此养营温润之剂,洵为血亏腹中A痛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近代·程门雪: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虚散寒,治产后血海虚寒腹痛,凡虚寒之痛,必喜温暖、喜按、喜踡卧,此辨证之要点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止痛也。孙思邈云:羊肉止痛利产妇。此方三味,配合至妙,补虚用羊肉者,以其厚味补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昔人每谓唐元补法,实误。虚痛固当补,惟选药有考究。若性静止不流动而味腻滞者,则为非宜,后贤治虚痛,多用苁蓉、巴戟等味,谓之通补,即本乎此意耳。生姜不独散寒,且能去秽以道神明,制羊肉腥膻之气。若不用生姜一味,则服之易呕吐也。仲景制方之义精矣(《书种室歌诀二种》)。

  【按语】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于本方加黄芪、人参,名曰当归羊肉汤(一名归姜参芪羊肉汤),治产后发热,自汗身痛,名曰“蓐劳”。韩祗和《伤寒微旨论》本方合桂枝龙骨牡蛎救逆汤、白通汤为一方,名羊肉汤,治伤寒汗下太过,亡阳失血,恶寒倦卧,时战如疟,及产妇血去过多而厥脱者,可谓善于融冶古方而变通者。(当归、白芍、牡蛎煅,各一两、龙骨煅,五钱、附子炮,二枚、桂枝二分,每服二两,用羊肉四两,生姜二两,葱白五寸,同锉烂,煮服。)

  附方一

  天真丸

  (养形益精法)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后入药  当归十二两,酒洗  鲜山药十两,去皮  肉苁蓉十两,去甲,水浸淡,晒干  天冬一斤,去心,焙

  后四味共捣烘燥磨末,安羊肉内裹缚,用无灰酒四瓶,煮令尽,再入水二升煮,候羊肉糜烂,再入黄芪末五两,人参末三两,白术末二两。用熟糯米饭焙干作饼,将前后药末和丸梧子大,一日二三次,服三百丸,温酒下。

  【主治】治一切亡血过多,形槁肢羸,饮食不进,肠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益气,暖胃驻颜。

  【方论选萃】

  清·喻嘉言:此方可谓长于用补矣。人参、羊肉同功(《十剂》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汪訒庵注),而苁蓉、山药为男子之佳珍,合之当归养荣,黄芪益卫,天冬保肺,白术健脾,而其制法尤精允,允为补方之首(《医门法律》)。

  清·王旭高: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养形补精以全神,故名“天真”。人参、黄芪、白术养其形也,当归、山药、羊肉补其精也,肉苁蓉暖肾中之阳,引精气以归根,天门冬保肺中之阴,致高源于清肃。尝按古方温燥药中,必复滋阴保肺,亦恐未得补阳之功,先伤肺中阴气耳(《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第三节  滋阴剂

  一  滋养肺肾剂

  人参固本丸

  宋·黎民寿《易简方》引《叶氏录验方》

  生地黄洗  熟地黄洗,再煎  天门冬去皮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人参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主治】虚劳肺肾阴虚,咳嗽痰血,盗汗自汗,虚热燥渴,小便短赤;反胃津枯胃燥者。

  【方论选萃】

  宋·叶大廉:夫人心生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须发不白,颜貌不衰,延年益寿;其夭阏者,多由服性热之药,不能滋生精血也。而药之滋补者,无出生熟二地黄,天麦二门冬,人徒知服二地黄,而不知以二门冬为引也。盖生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地,四味互相该载;本章又以人参为通心气之主使,五味并归于心。而药之滋补,诚无过此(《医方类聚》引《叶氏录验方》)。

  明·吴昆:本,犹根也。肺主气,而气根于丹田。肺畏火,而制火必本于肾水。故用人参益气,二冬清气,熟地补肾,生地凉肾。制之为丸,用之于下,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非固本而何?或问:补肾何以用人参?余曰:大气周流,无脏不有,故人参之用,亦无处不宜,今得滋阴之品以君之,则亦下行而补下矣(《医方考》)。

  明·李中梓:天一生水,故肾为万物之元,人身之本。自伐其元,则本不固而劳热作矣。热则火刑金而喘嗽生焉。取二地以补肾为君,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取二冬以保肺为臣,虚则补其母也。火刑金而肺气衰,非人参莫可救援,东垣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也。倘泥肺热伤肺之说,则孤阴不长,不几于坐而待毙耶(《删补颐生微论》)。

  清·汪讱庵:此手大阴、足少阴药也。肺主气而气根于丹田,故肺肾为子母之脏,必水能制火,而后火不刑金也。二冬清肺热;二地益肾水;人参大补元气,气者水之母也,且人参之用无所不宜,以气药引之则补阳,以血药引之亦补阴也(《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此方治火旺克金者为宜,若脾胃虚弱,宜参用培土生金之法(《医方论》)。

  【按语】

  此金水相生法也。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以治真阴久伤不复,少阴肾水枯涸,厥阳上越不潜等证。盖肺为水之上源,金能胜水,肺肾为子母之脏也。肾虚子盗母气,则病虚劳咳嗽痰血,盗汗自汗,虚热燥渴。方以二冬清金润肺而滋化源;肺金润泽则能下荫于肾矣;二地甘凉柔润,滋肾益精;人参甘平,补虚生津。然必纳食充旺者,始为合辙,若食减便溏者,非其所宜矣。

  保阴煎

  (甘淡养胃、咸寒滋肾法)

  清·顾松园《医镜》

  熟地三钱至一两  生地、麦冬各二、三钱  天冬二钱  牛膝三钱,酒煎  茯苓二钱  山药二、三钱,蒸  玉竹 鳖甲 龟甲酥炙各四、五钱  桂圆肉十枚

  骨蒸有汗,加骨皮二钱;无汗加丹皮一钱;腰痛加枸杞三、五钱,杜仲二钱;盗汗加枣仁二钱至八钱,炒、研细  五味三分至一钱;咳嗽加鲜百合一、二两  款冬花二、三钱  枇杷叶三大片;有痰加贝母二、三钱;有血加藕汁、童便各一杯;食少加米仁五钱至一两,炒;肺经无热,脉搏按之无力者,量加人参。

  【主治】治真阴虚衰,相火炽盛而发热,其热在子午后子前,或但皮寒骨蒸,五心常热,鼻中干燥,唇红颧赤,口苦舌干,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倦怠嗜卧,大便燥,小便量赤。六脉弦数,或虚数无力者。

  【方论选萃】

  清·顾松园:此方君以甘寒滋水填精之品,《难经》所谓“损其肾者,益其精也”。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挾舌本。肾火一动,肝火乘之,便入肺中。臣以二冬,保金而滋生化之源;恐太沈阴濡润,而又佐以甘平补脾之剂,固其中气。备加减之法,以善其用。阴虚火旺者,投之神效,譬如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飈一动,炎敌如失矣!(《顾松园医镜》)

  清·汪希正:保阴煎一方,其意旨所存,盖即固本丸、集灵膏之制而加减者也。二地为君,壮水以制亢越之火;二冬为臣,保金以滋生化之源。惟固本丸有人参。兹去参者,恐肺中有热,反至助火也;代以龙眼肉、葳蕤,一以悦脾而生金滋水,一以润肺而益肾养肝。二味代参,非独较参为稳当,抑且贫富可以通行。集灵膏有枸杞、牛膝,兹去杞者,恐其性温助阳,用膝者,取其下行,一汰一存,权衡适当。至人参补血液为润躁之妙品,龟板补心肾实养阴之良药。统而计之,即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意也。然群聚沉阴静味,得无过于凝滞,上阻胃纳,下妨脾运屿,故佐以山药、茯苓,一培一渗,调和脾胃,使无偏胜之虞。且拟加减之法,以治病之变化,毫无遗漏焉。

  近代·何廉臣:此方甘咸滋肾,甘淡养胃;专治真阴虚衰,相火炽盛,发热在于午子前后、或但皮里骨蒸,五心常热,鼻中干燥,唇红颧赤,口苦舌干,耳鸣目眩,腰膝疲软,四肢无力,倦怠思卧,大便燥结,小便黄赤。六脉弦数或虚数无力。若病日久,饮食少思,大使溏泄,午后洒淅发寒,少顷发热,热至鸡鸣寅卯时分,盗汗出而身凉,均以此方加减治之(《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虚劳之治,不外金水相生,培土生金二法。纳减便溏者,宜培土以生金。《五书》所谓“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是矣。五心烦热,潮热骨蒸,午后唇红颧赤者,宜以金水相生之法。顾氏保阴煎,即金水相生法也。方用二冬清金润肺;二地甘寒滋肾;龟、鳖二甲,咸寒救液育肾阴而滋任脉;玉竹滋胃液,山药养脾阴,龙眼葆心血而润五脏;茯苓、牛膝导热下行。配伍之精妙,允称金水同治之范例也。

  补肺阿胶汤

  (阿胶散,补肺散)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阿胶一两五钱麸炒  黍粘子炒香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马兜铃五钱焙  杏仁七个去皮尖炒  糯米一两炒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主治】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

  【方论选萃】

  明·吴昆: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哽气者,此方主之。燥者润之,今肺虚自燥,故润以阿胶、杏仁。金郁则泄之,今肺中郁火,故泄以兜铃、粘子。土者,金之母,虚者补其母,故入甘草、糯米,以补脾益胃(《医方考》)。

  清·程应旄: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疮,六叶选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消窍瘀也;用杏仁、大力子者,宣窍道也;用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肺自轻清无碍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手太阴药也。马兜铃清热降火,牛蒡子利膈消痰,杏仁润燥散风,降气止咳,阿胶清肺滋肾,益血补阴。气顺则不哽,液补则津生,火退而嗽宁矣。土为金母,故加甘草、粳米以益脾胃(《医方集解》)。

  近代·李畴人:鼠粘子利膈滑痰,佐以杏仁,究是泄肺、开肺之品,更兼马兜铃之苦降清肺热,惟阿胶、甘草、糯米为补肺之品。乃是治肺阴素虚而有痰热、风温壅阻其中者宜之。若全属肺虚生热,而胃气不旺,谷食不多者,非所宜也。盖兜铃之苦异常,最伤胃耳,名为补肺,实泻肺多耳(《医方概要》)。

  【近代验证】

  例一  丁甘仁治肺痨案(选自《丁甘仁医案》)。

  冯右,咳呛两月,音声不扬,咽喉燥痒,内热头眩,脉濡滑而数,舌质红苔薄黄。初起风燥袭肺,继则燥热伤阴,肺金不能输化,津液被火炼而为稠痰也。谚云,伤风不已则成痨,不可不虑!姑拟补肺阿胶汤加减,养肺祛风,清燥化痰。

  蛤粉炒阿胶二钱  蜜炙兜铃一钱  熟大力子二钱  甜光杏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瓜蒌皮三钱  霜桑叶三钱  冬瓜子三钱  生甘草五分  胖大海三枚  活芦根一尺去节  北秼米三钱包  枇杷叶露半斤代水煎药

  二诊:咳呛减,音渐扬,去大力子。

  三诊:前方去胖大海,加抱茯神三钱,改用干芦根,计12帖而愈。

  例二  陈开基治慢性支气管炎案(选自《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第4期)

  患者胡某某、女、48岁、1979年3月8日初诊。

  主诉:咳嗽已十余年,近两年来病情加重,现咳嗽胸部隐痛,多呈持续性干咳,有时吐少量干痰,间或痰中带血,咳嗽以夜间及晨起为重,咳嗽严重时一夜之间仅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伴有身热盗汗,初时曾被怀疑为结核,经胸透及肺部拍片排除,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肺阴亏虚,痰热内郁,肃降失常,治拟养阴润肺,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予补肺阿胶散加味,处方:真阿胶15克(烊化冲服),大力子10克、杏仁10克,马兜铃10克、炙甘草6克、淮山药10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三剂。

  3月11日复诊:服上方后身热盗汗停止,痰中带血消逝,咳嗽胸痛减轻,夜间已能入睡。原方去地骨皮加熟地10克、百分10克,继服12剂而愈,一年后因感冒来院就诊,述其咳嗽一年来未见复发。

  【按语】

  肺为娇脏,畏寒畏热,不耐邪侵。风火拂郁,肺金被灼,失其清肃之用,遂有咳嗽、喘促之作。钱氏此方,取牛蒡子疏风利咽,清热解毒,马兜铃清降肺火,杏仁肃肺化痰,三者相伍,散风火而助肺肃。阿胶、粳米、甘草,旨在补肺润肺。以其标本兼顾,肺虚感邪者为相宜焉。

  附方一

  月华丸

  《医学心悟》

  天门冬去心,蒸  麦门冬去心,蒸  生地黄酒洗  熟地黄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阿胶各一两  茯苓乳蒸  獭肝  三七各五钱

  用白菊花去蒂、霜桑叶各二两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诸药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日三次。

  【主治】阴虚咳嗽,劳瘵久嗽。

  两仪膏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人参半斤或四两  大熟地一斤

  上药,用好甜水或长流水十五碗,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浓计。若味有未尽,再用水数碗,煎滓取计,并熬稍浓,乃入瓷罐重汤熬成膏,入真白蜜四两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汤点服。

  【主治】精气大亏,诸药不应,或以克伐太过,耗损真阴,虚在阴分而精不化气者,或未至大病而素觉阴虚者。

  二、滋养肝肾剂

  石斛夜光丸

  (清上实下法)

  元·倪维德《原机启微》

  天门冬焙,二两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麦门冬一两  熟地黄一两  生地黄一两  菟丝子酒浸,七钱半  甘菊花七钱半  草决明七钱半  杏仁去皮尖,七钱半  干山药七钱半  枸杞七钱半  牛膝酒浸,七钱半  五味子半两  蒺藜半两  石斛半两  肉苁蓉半两  川芎半两  炙甘草半两  枳壳炒,半两  青葙子半两  防风半两  川黄连半两  乌犀角镑,半两  羚羊角镑,半两

  碾为细末,筛净,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任下。

  【主治】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空中有花及睹物成二,神水淡绿、淡白色者。

  【方论选萃】

  倪维德:石斛夜光丸,……羡补药也。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无门冬、人参、菟丝子之通肾安神,强阴填精也;臣以五味子、麦门冬、杏仁、茯苓、枸杞子、牛膝、生熟地黄之敛气除湿,凉血补血也;佐以甘菊花、蒺藜、石斛、肉苁蓉、川芎、甘草、枳壳、山药、青葙子之疗风治虚,益气祛毒也;使以防风、黄连、草决明、羚羊角、生乌犀之散滞泻热,解结明目也。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并宜服之。此从则顺之治法也(《原机启微》)。

  清·罗东逸:此方为阳衰阴弱,不能升精于目而设,故目科与《千金》磁朱丸并重,治证亦同。然磁朱为镇坠药,此为羡补药。《针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故夫目之精明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者也。若肾肝虚,则阴弱不能敛精以升养神水于内;脾肺虚,则阳衰不能摄阴而浮散神光于外,以致神水宽大,睹物成二。此其治法,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合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经于两眸,而继明如昼夜矣。是方先补肾、肝,以二冬、二地、菟丝、枸杞、五味、牛膝、苁蓉群队滋阴之品,以之强阴、填精、敛气、安神、养血,此壮水之主,亦所以生木也;复以人参、炙草、茯苓、山药培补中宫,使调合阴阳也;佐之以蒺藜、甘菊、川芎、枳壳、防风行肝达气,青葙、决明子解结散滞,黄连、乌犀、羚角清火泄热,然必取石斛之妙合脾肾者,清而行之,要使升精归明之用,脏腑合德,专精致一耳。其以为丸者,补上治下,利以丸,利以久,不利以速也(《古今名医方论》)。

  【按语】

  肝开窍于目,而瞳神属肾,故治目病,关系肝肾两脏。《素问》明言“目得血而能视”,叶香岩谓“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目而走孔窍”,必以肝肾精血充沛,目始能见五色矣。若血虚生热生风,则两目干涩,迎风流泪;如肝肾阴亏,厥阳僭逆,则病头痛害目;设肝肾精血不足,无以上注肝窍,则为视瞻昏渺,或云翳遮睛,皆下虚上实病也。石斛夜光丸方,乃清上实下之法治也。方中二冬滋水之源,二地、枸杞养肝之血,菟丝、苁蓉益肾之精,三者填补下元,徐图根本;甘菊、蒺藜、青葙、决明、川连,平肝泄火;乌犀、羚羊清心凉肝,二者平肝之逆,泻肝之火,以治其标;人参、山药、石斛、茯苓悦脾养胃,斡旋中州;使以川芎、防风之升,牛膝、枳壳之降,使水升而火降,则坎离既济,阴平阳秘焉。

  一贯煎

  (柔肝畅气法)

  清·魏玉璜《柳洲医话》

  沙参  麦冬  生地  归身  杞子  川楝  口苦燥加酒炒川连

  【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瞋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咽干燥者。

  【方论选萃】

  近代·张山雷: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者设法。胁肋胀痛,脘腹榰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木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洲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络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陆定圃《冷芦医话》肝病一节,论之极其透彻,治肝胃病者,必知有此一层理法,而始能觉悟专用青、陈、乌、朴、沉香、木香等药之不妥。且此法固不仅专治胸胁脘腹榰撑胀痛已也,有肝肾阴虚而腿膝酸痛,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是方皆有捷效,故亦治痢后风及鹤股、附骨、环跳诸证。读《续名医类案》一书,知柳洲生平得力,在此一方,虽有时未免用之太滥,其功力必不可没,乃养阴方中之别出机杼者,必不可与六味地黄同日而语。口苦而燥,是上焦之郁火,故以川连泄火。连本苦燥,而入于大剂养阴队中,反为润燥之用,非神而明之,何能辨此?方下舌无津液四字,最直注意,如其舌苔浊垢,即非所宜(《中风斠诠》)。

  近代·秦伯未:治疗肝气不难,难于肝阴不足而肝气横逆,因为理气疏肝药大多香燥伤阴,存在着基本上的矛盾。本方在滋肝润燥药内稍佐金铃子,使肝体得养,肝用能舒,对肝虚气滞引起的胸胁满痛,吞酸口苦,以及疝气痛聚等证,可得到缓解,可以说是法外之法(《谦斋医学讲稿》)。

  【近代验证】

  例一  王渭川治虚损(阿迪森氏病)案(选自《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赵某某,男,37岁。新疆阿克苏地区汽车司机。

  病史:患者于69年回家探亲时,因过累和生气,返回途中发高烧。此后经常头痛,头晕,腰痛,精神不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厌油,甚至一闻炒菜油味即恶心。全身肌肉酸痛,脚后跟痛,脸色逐渐变黑,齿龈及口腔粘膜出现黑色斑块,身体明显消瘦。先后住地区医院、自治区医院,检查:血糖66.6mg%;葡萄糖耐量试验第一次血糖88mg%,第二次111mg%,第三次128mg%,第四次112mg%;皮质水试验,服皮质素前,每次尿量很少,最多每分钟5ml,服皮质素后每分钟尿量增至10ml;腹部照片,肾上腺区有钙化点。诊断为阿迪森氏病。用强的松治疗,但症状不减,遂转来内地治疗。1973年3月26日在四川某某医院看急诊,诊断为阿迪森氏病,静注葡萄糖及生理盐水,口服强的松、甘草流浸膏;镇静剂等,并建议服中药治疗。

  初诊:1973年5月16日。

  症状:患者由家属推车送来我院,并被背至诊室。面色黧黑,精神淡漠,少气懒言,时而打嗝恶呕。脉弦数而虚,舌质红,苔厚腻而黄。透视心肺正常,检血钾4.2Emg,血钠134.4Emg,嗜酸细胞计数682个/mm3。

  辨证:阴虚阳亢,气滞夹瘀。

  治则:滋肾柔肝,佐以化瘀。

  处方:一贯煎合六神汤加减。

  沙参12克  细生地12克  枸杞9克  鸡血藤18克  黑故脂12克  地鳖虫9克  生蒲黄9克  桑寄生15克  菟丝子15克  女贞子24克  旱莲草24克  柿蒂9克  制旋覆花12克  鸡内金9克  琥珀末6克  一周六付,连服两周。

  疗效:精神好转,恶呕减轻。此后共服药三个多月,随症加减的药物有:石斛、玄参、生牛蒡、槟榔、炒川楝、夜交藤、金樱子、蜈蚣、乌梢蛇等。8月25日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检查尿:17酮7.3mg,17羟5.5mg。病情明显好转,色素减退。患者返回新疆后,曾来信致谢。

  【按语】

  肝属乙木,肾属癸水,乙癸同源者也。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魏氏此方,乃养肝体以柔肝用法也。沙参、麦冬、生地,滋水涵木;归身、杞子养血柔肝,佐入川楝子一味,疏利气机,遂肝木条达之性也。凡素体阳虚血少,而患肝气郁悖,胁痛、泛酸、脘痛、疝瘕等症,舌红少苔,脉弦细或弦濡者,最为对证。

  滋水清肝饮

  清·严西亭《西塘感症》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柴胡  白芍  山栀  枣仁  归身各等分

  【主治】血燥生风,发热,热甚而胁痛,头面手足似觉肿起者。

  七宝美髯丹

  (滋养肝肾法)

  明·邵应节验方

  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  白茯苓乳拌  牛膝酒浸,同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  当归酒洗  枸杞酒浸  菟丝子酒浸蒸,各半斤  破故纸黑芝麻拌炒,四两,净

  蜜丸,盐场或酒下,并忌铁器。

  【主治】治气血不足,羸弱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周痹,周身痿痹也,由气血不足;无子,由肾冷精衰;消渴淋沥,由水不制火;遗精,由心肾不交;崩带、疮痔,由营血不调)。

  【方论选萃】

  清·汪讱庵:此足少阴、厥阴药也。何首乌涩精固气,补肝坚肾为君;茯苓交心肾,而渗脾湿;牛膝强筋骨,而益下焦;当归辛温以养血;枸杞甘寒而补水;菟丝子益三阴而强卫气;补骨脂助命火而暖丹田。此皆固本之药,使荣卫调适,水火相交,则气血太和,而诸疾自己也(何首乌流传虽久,服者尚寡。明嘉靖间,方士邵应节进此方,世宗服之,连生皇子,遂盛行于世。昂按:地黄、何首乌皆君药也,故六味丸以地黄为君,七宝丹以何首乌为君,各有配合,未可同类而共施也。即有加减,当各依本方随病而施损益。今人多以何首乌加入地黄丸中,合两方为一方,是一药二君,安所适从乎!失制方之本旨矣)(《医方集解》)。

  【按语】

  此乙癸同源,精血并调法也。首乌、当归、杞子养血以柔肝;菟丝子、补骨脂、怀牛膝补肾以益精;茯苓通心肾而助中运。盖肝藏血而主筋,肾藏精而主骨,故肝肾精血充沛,则筋骨强健,轻劲有力而须发乌黑矣。故《纲目》主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续嗣延年。信而可征矣。

  二至丸

  《普济方》

  女贞子冬至时采,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  旱莲草夏至时采,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一方加桑椹为丸,或桑椹熬膏为丸)  女贞子、旱莲草各等分

  每服三钱,临卧酒送下。

  【主治】治肝肾不足,头目昏花,须发早白,腰背痠痛,下肢痿软等症方。。

  【近代验证】

  例一  王希知治呕血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孙男,48岁。

  主诉:患者于六天前,突然呕血,约20余口,呈鲜红带少许瘀块,后不时零星呕出鲜瘀相杂之血,口苦心烦,脘胁隐作胀痛。近年余前曾呕血,经某院治疗血止后作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憩室”。

  诊查:患者形体瘦弱,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弦细而数。

  辨证:诊为肾阴亏虚,肝火上腾,犯胃伤络之证。

  治法:以滋水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法治之。疏二至丸合景岳化肝煎加减。

  处方:旱莲草20克  女贞子15克  生地12克  玄参15克  赤白芍各12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  青皮10克  浙贝10克  侧柏叶12克  茜草根1.0克

  服药三剂血止,因余症未全消失,舌脉无变化,守方继一周,上述诸症消失,但出现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时有失眠,咽干不欲饮,舌红苔洁,脉弱细数。诊为失血后气阴两伤之候。用二至合圣愈汤加减调理三周,诸症悉退出院。

  桑麻丸

  《同寿录》

  桑叶一斤,炒为末  黑芝麻  糯米  黑豆各一升,同炒为末  黑枣一斤,去核,煮熟

  上药同捣为丸。每服三钱,早、晚以酒或滚汤送下。

  【主治】肢体瘫痪挛痹。

  三  滋养肾阴剂

  六味地黄丸(又名地黄丸)

  宋·钱仲阳《小儿药证直决》

  熟地黄八钱  山茰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园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园。

  【主治】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晄白等方。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肾者水脏也,水衰则龙雷之火无畏而亢上,故启玄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地黄味厚,为阴中之阴,主补肾填精,故以为君。山茱萸味酸归肝,乙癸同治之义,且肾主闭藏,而酸敛之性与之宜也。山药味甘归脾,安水之仇,故用为臣。丹皮亦入肝,其用主宣通,所以佐茱萸之涩也。茯苓亦入脾,其用主通利,所以佐山药之滞也。且色白属金能培肺部,又有虚则补母之义。至于泽泻有三功焉。一曰利小便以清相火;二曰行地黄之滞,引诸药速达肾经;三曰有补有泻,无喜补增气之虞,故用为使。此方为益肾之圣药,而昧者薄其功缓,盖用药者有四失也。一则地黄非怀庆则力浅;一则地黄非九蒸则不熟;一则疑地黄之滞而减之,则君主弱;一则恶泽泻之渗而减之,则使者缓,蹈是四失而顾咎药之无功,毋乃愚乎(《删补颐生微论》)。

  明·赵献可:熟地黄、山茱萸,味厚者也,经曰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滋少阴、补肾水。泽泻味咸,咸先入肾。地黄、山药、泽泻,皆润物也,肾恶燥,须此润之。此方所补之水,无形之水,物之润者亦无形,故用之。丹皮者,牡丹之根皮也。丹者,南方之火色,牡而非牝,属阳,味苦辛,故入肾而敛阴火,益少阴,平虚热。茯苓味甘而淡者也,甘从土化,土能防水,淡能渗泄,故用之以制水脏之邪,且益脾胃而培万物之母。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即此药也(《医贯》)。

  明·龚居中:六味丸,古人制以统治痰火诸证,又谓已病、未病并宜服之,此盖深得病之奥者也。何则?痰火之作,始于水亏火炽金伤,绝其生化之源乃尔。观方中君地黄,佐山药、山茱,使以茯苓、牡丹皮、泽泻者,则主益水、清全、敦土之意可知矣。盖地黄一味,为补肾之专品,益水之主味,孰胜此乎?夫所谓益水者,即所以清金也,惟水足则火自平而金自清,有子令母实之义也;所谓清金者,即所以敦土也,惟金气清肃,则木有所畏,而土自实,有子受母荫之义也。而山药者,则补脾之要品,以脾气实则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输转肾脏而充精气,故有补土益水之功也。而其山茱、茯苓、丹皮,皆肾经之药,助地黄之能。其泽泻一味,虽曰接引诸品归肾,然方意实非此也,盖茯苓、泽泻,皆取其泻膀胱之邪。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六味之设,何其神哉。经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论,正此谓也(《红炉点雪》)。

  清·柯韵伯: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无以奉春生之令,上绝肺金之化源。地黄禀甘寒之性,制熟味更厚,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以泽泻为使,世或恶其泻肾去之,不知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阖者,动静之机。精者,属癸,阴水也,静而不走,为肾之体;溺者,属壬,阳水也,动而不居,为肾之用。是以肾主五液,若阴水不守,则真水不足,阳水不流,则邪水逆行,故君地黄以护封蛰之本,即佐泽泻以疏水道之滞也。然肾虚不补其母,不导其上源,亦无以固封蛰之用。山药凉补,以培癸水之上源;茯苓淡渗,以导壬水之上源;加以茱萸之酸温,藉以收少阳之火,以滋厥阴之液;丹皮辛寒,以清少阴之火,还以奉少阳之气也。滋化源,奉生气,天癸居其所矣。壮水制火,特此一端耳(《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足少阴、厥阳药也。熟地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山茱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牡丹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六味者,苦、酸、甘、咸、辛、淡也。《阴阳应象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五脏之精,皆赖肾气闭藏,故以地黄名其丸。地黄味苦入肾,固封蛰之本,泽泻味咸入膀胱,开气化之源,二者补少阴、太阳之精也。萸肉味酸入肝,补罢极之劳,丹皮味辛入胆,清中正之气,二者补厥阴、少阳之精也。山药味甘入脾,健消运之机,茯苓味淡入胃,利入出之器,二者补太阴、阳明之精也。足经道远,故制以大,足经在下,故治以偶。钱钟阳以肾气丸裁去桂、附,治小儿纯阳之体,始名六味。后世以六味加桂,名七味;再加附子,名八味,方义昧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沈金鳌:肾之蛰藏,必藉土封之力,《内经》所以谓肾合精,其主脾,不曰克,而反曰主也。罗淡生亦云:水藏土中。此前人补肾用六味,当知其入茯苓、山药之妙是已。但脾药甚多,而必用此二味者,实因补水故补土,水本湿土,又易生湿,故必须此二味能渗土中之湿,则上既无湿淫之患,而水之藏土中者,亦自若其性,而不至湿与湿并,多溃溢之病矣。此六味不用其他脾药,而必用茯苓、山药者,其旨更自深微,不可不知也(《杂病源流犀烛》)。

  清·沈香岩:此为补阴之主方,补五脏之阴以纳于肾也。脏阴亏损,以熟地大滋肾阴,壮水之主以为君。用山萸肉之色赤入心,味酸入肝者,从左以纳于肾;山药之色白入肺,味甘入脾者,从右以纳于肾。又用三味通腑者,恐腑气不宣,则气郁生热,以至消烁脏阴,故以泽泻清膀胱,而后肾精不为相火所摇;又以丹皮清血分中热,则主血之心,藏血之肝,俱不为火所烁矣;又以茯苓清气分之热,则饮食之精,由脾输肺以下降者,亦不为火所烁矣。夫然后四脏之真阴无所耗损,得以摄纳精液,归入肾脏,肾受诸脏之精液而藏之矣。从来囫囵看过,未识此方之元妙,至于此极。今将萸肉、山药二味分看,一入心肝,一入肺脾,既极分明,而气味又融洽。将熟地、萸肉、山药三味总看,既能五脏兼入,不致偏倚,又能将诸脏之气,尽行纳入肾脏,以为统摄脏阴之主,而不致两歧。至泽泻、茯苓、丹皮与三补对看,其配合之妙,亦与三补同法。制方妙义,周备如此,非臻于神化者,其孰能之?惟其兼补五脏,故久服无虞偏胜,而为万世不易之祖方也(《吴医汇讲》)。

  清·费伯雄: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阖,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医方论》)。

  清·张秉成:此方大补肝脾肾三脏,真阴不足,精血亏损等证。古人用补,必兼泻邪,邪去则补乃得力。故以熟地之大补肾脏之精血为君,必以泽泻分导肾与膀胱之邪浊为佐;山萸之补肝固精,即以丹皮能清泄厥阴、少阳血分相火者继之;山药养脾阴,茯苓渗脾湿,相和相济,不燥不寒,乃王道之方也(《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蔡荣治颈椎综合症案(选自《老中医医案医话选》)。

  李某某,女,50岁,江西省洪都机械厂干部。1976年1月10日初诊。门诊号:314653,X光片号:760219(腰椎照片),机械厂职工医院颈椎照片:5499号。

  患者于1975年6月间开始,自觉腰酸颈疼,四肢关节痹痛。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 833单位。颈椎照片:第4颈椎前下缘呈现较大尖刺状骨质增生;腰椎照片:腰椎生理前凸度稍变直,第3、4、5腰椎肥大性骨质增生。曾使用中药、理疗、抗风湿类药及颈项牵引等治疗,症状未见好转,由江西来诊。

  证见:眩晕自汗,头痛失眠,耳鸣目眩,腰膝酸痛,颈项肩胛及上肢疼痛,颈项活动受限,左上肢麻痹感,胸前隐痛不适,舌质淡苔厚白,脉弦细而略数。此为肝肾气虚,血脉不荣,风寒湿邪乘虚入络之候。治宜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主,辅以祛寒湿。

  ①内服药:六味地黄汤去丹皮、泽泻,酌加党参五钱,白芷三钱,乌豆衣四钱,桑寄生一两;或加首乌五钱,白芍五钱,白术四钱。

  ②外治则着其每天坚持体疗。治疗约月余,门诊共八次,服药三十剂。抗“O”检查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例二  岳美中治低烧案(选自《老中医医案医话选》)。

  郭某某,女性,40岁,因久患低烧症,于1973年6月17日来诊。

  患者主诉:三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现代医学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切其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有阴虚肝阳旺现象,投予都气丸加柴、芍、桂作汤用,以滋肾调肝。

  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怀山药四钱,丹皮四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柴胡三钱,五味子二钱,白芍三钱,紫肉桂二钱。

  水煎服,嘱进七剂。

  方中六味丸,系宋·钱仲阳从《金匮》肾气丸减桂、附而成。《医方论》谓:“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滋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泻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此证下午低烧,夜间腿麻,为真阴亏损,又是女性,故以生地易熟地,入五味子成都气丸,以益气强阴,加柴胡疏理滞气,抑肝散火,益白芍以敛虚热、护营阴,要点在加桂作反佐,使引火归原,以退久虚低烧。

  26日复诊,低烧下降到37℃,嘱再服前方十余剂,以巩固疗效。

  例三  米伯让治肝郁胁癖并发臌胀(肝硬化腹水、肾周围脓肿)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李某某,男,34岁,农民。

  以腹胀一月余,发烧60天之主诉于1959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于60天前发热,下午及夜间加重,未引起重视,继之于一月前出现腹胀,纳差,尿少等症,经作各种检查,西医诊为“脾肿大待查”,经用大量抗菌素及其它药物,效果不佳,转请中医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00次/分,血压100/60mmHg。腹膨隆,肝未及,脾大4~5cm,较硬,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腹水征(+),腰部在左侧相当于12肋以下及第一腰椎为中心大片发红,局部肿胀,有压痛及波动感,试验穿刺抽出脓液4毫升。经作肝、肾功能检查及常规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腹水”、“肾周围脓肿”。中医症见:精神萎靡,面色苍黄,形体消瘦,发热纳差,腹胀如臌,乏困无力,左腰部膨隆,局部肿胀,有波动感。舌苦白而燥,脉沉弱。中医诊断:臌胀,证属脾肾两虚,治以健脾补肾利水。方选六味地黄汤加车前子、牛膝。处方:

  熟地28克  山药14克  山萸肉14克  丹皮10.5克  茯苓17.5克  泽泻17.5克  牛膝17.5克  车前子35克(另包)  三剂。

  二诊:患者于昨日作脓肿切开,抽出脓液600毫升后体温正常,服上药后腹胀稍退,渴而饮水多,仍尿少纳差。舌质红苔黄,脉沉细而数,继服上方加当归10.5克,杭芍10.5克。

  三诊、四诊。服药七剂后尿量1800~2000mL/日,大便2次/日,舌质淡,苔白而燥,脉沉,继服上方。

  五诊、六诊、七诊、八诊:服药十剂后尿量增加,腹围缩小,无腹胀之感,纳好,面色红润,伤口愈合。舌苦白,脉细,继服上方六剂。

  十二诊:诸症消失,舌苦薄白,脉细。带上方六剂出院继服。

  例四  沈件圭治隐匿型肾炎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沈仲圭》)。

  郑某,女,青年。

  初诊:1980年11月下旬。

  主诉:据述患慢性肾炎十年,西医诊断隐匿型肾炎,曾在北京某医院作肾造影正常,尿检查红血球多,白血球少,蛋白(+)或(土),间有管型。

  诊查:脉象沉细,舌洁无苦,周身乏力,溺黄而频。

  辨证:根据患者病史及脉舌症状,断为肾阴不足,脉络损伤。

  治法:治宜养阴补肾,活血化瘀。方用六味地黄汤加怀牛膝,金狗脊,菟丝子,枸杞子,茅根,藕节,茜根炭,炒白术,陈皮等。

  服药五十剂,同时少啖咸味,忌食发物,适当休息,怡悦性情。如是调理,红血球由减少至消失,肢体亦轻快有力,尿检查正常,血压110/60毫米汞柱,患者要求改用丸药,遂处人参养营丸长服以调补气血,患者病情迄今无反复。

  【按语】

  清·董西园《医级》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以治肝肾不足之目糊涩痛,清·高鼓峰《医宗已任编》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五味子一味,名都气丸,以治肾虚喘促,呃逆等证,清·鮑相璈《验方新编》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苁蓉,白蜜,名苁蜜地黄丸,用治阴虚津枯之便秘。近代·何廉臣氏,于都气丸方中,加补骨脂、胡桃肉、淡附片,名加味都气丸,用治肾气不纳,浊阴上泛,稠饮漾漾,溢出口中者。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知母、黄柏,名知柏地黄丸,以治两尺脉旺,阴虚火动,午热骨痿者,何廉臣于知柏地黄丸方中,加龟板、蒙自桂、童便,名滋肾六味汤,用以清滋×脉。近代·张山雷氏,于六味地黄丸方中,加煅磁石、五味子,名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之演绎变化,于此可见一斑矣。

  附方一

  知柏地黄丸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主治】两尺脉旺,阴虚火动,午热骨痿者。

  【近代验证】

  例一  李斯炽治精血俱出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戴某某,男,32岁。

  初诊:1974年3月14日。

  主诉:病员素禀阴亏体质,最近一段时间有强中现象,房事过于频繁。近来忽发现入房后精液带血,思想异常紧张,急去×医院作精液检查,精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少许,并有革兰氏阴性杆菌,确诊为精囊炎。建议中药治疗。

  诊查:病员形体消瘦,面白不泽,神态萎靡,并自觉一身困倦,四肢无力,饮食无味。诊得脉象细弱而数,舌苔黄腻。

  治法:用滋肾泻火止血兼除湿热之法,取知柏地黄汤加味。

  处方:生地9克  丹皮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山药12克  枣皮9克  知母9克  黄柏9克  玄参9克  小蓟15克  白茅根15克

  二诊:3月21日。病员服上方药六剂后,强中现象消失,自觉一身轻快,精神转佳,饮食亦有改善,脉象已不似前之疾数。舌上黄苔虽减,但仍属黄腻。古人说:“养阴则碍湿。”思六味地黄汤中补中有泻,应无伤大体。故仍本前法加入冬瓜仁、芦根除湿热而不损阴。

  处方:生地9克  丹皮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山药12克  知母9克  黄柏9克  玄参9克  小蓟15克  白茅根15克  冬瓜仁12克  芦根9克  枣皮9克

  服上方药六剂后,精中已不带血,余症基本痊愈。随访至1975年12月,病未复发,性功能亦完全正常。

  附方二

  都气丸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主治】肺虚身肿,肺气不能收摄,泻利喘咳,面色惨白,小便清利,大便时溏。

  【方论选萃】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为清补清濇,秘摄下元之方。汪氏集解为汇书,此方撰自何人,待考。方制系由金匮肾气丸加减,肾气丸金匮丸五见,小便不利用,小便过多亦用。肾以阴为体,阳为用,气化斡运,则闭者可通,气化吸含,则泄者可固,乃由生理以求病理,由病理以定治法,二者未可偏倚,二者亦未容偏执。大抵肾阳虚,寒重,则用桂附八味;肾阴竭,热重,则用知柏八味。历来各家,就此方加减者多,诠释精当亦多,但主张偏执一面。治疗笼统一律者,亦属不少,或谓五味填精温肾,可代附于,此言过其实。五味味酸性温,但不之苦寒凝滞耳,来足以代附子之辛温暖煦也。本方山药扶脾,山萸滋肝,丹皮清心,肾,苓泽旋转上下,沃焦渴,泽颜色,加五味以资统摄,寓温于清。以通为濇,化机总结于斯,名曰都气,意义跃如。此方疗咳疗上,尚是借风,疗小便疗下,乃为正者深深体会,用之恰当,然后知此方清补清濇者,适应维妙也(《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附方三

  八仙长寿丸

  清·龚廷贤《寿世保元》

  大怀生地黄酒拌,入砂锅内蒸一日黑,掐断,慢火焙干,八两  山茱萸酒拌蒸,去核,四两  白茯神去皮木筋膜  牡丹皮去骨,各三两  辽五味子去梗,二两  麦门冬水润,去心,二两  干山药  益智仁去壳,盐水炒,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调下;或炒盐汤调服;夏、秋滚汤调服。

  【主治】年高之人阴虚,筋骨柔弱无力,面无光泽或暗淡,食少痰多,或喘或咳,或便溺数涩,阳萎,足膝无力;肾气久虚,形体瘦弱无力,憔悴盗汗,发热作渴;虚火牙齿痛浮、耳聩及肾虚耳鸣。

  附方四

  杞菊地黄丸

  清·董西园《医级》

  熟地八两  丹皮三两  白菊三两  茯苓三两  萸肉四两  杞子三两  淮药四两  泽泻三两

  上药各为末,炼蜜为丸服。

  【主治】肝肾不足,目生花歧视,或干涩眼痛。

  【近代验证】

  例一  杨继荪治视瞻昏渺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张某某,男,40岁。

  初诊:1983年7月8日。

  主诉:右眼视野中央出现黑色暗影及视物变形年余。眼科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屡用杞菊地黄、明目地黄之类乏效。

  诊查:诊时右眼视力0.3,舌淡,脉虚无力。

  治法:治拟滋补肝肾、养血活血,杞菊地黄丸加味。

  处方:杞子12克  白菊12克  大生地30克  制萸肉9克  淮山药15克  泽泻18克  丹皮9克  制首乌15克  茺蔚子20克  丹参30克  赤芍9克  青葙子15克  茯苓15克

  二诊:服药二十剂后,右眼暗影已淡,视力恢复至0.6,但视物尚有变形缩小感。原方加决明子30克、陈皮9克再进。

  三诊:继服药二十剂后,右眼暗影范围明显缩小,颜色由黑转持呈淡黄色,惟在强光下右眼下方有雪花样闪光出现,视物变形感尚存。右眼视力恢复到1.0。方中加潼蒺藜15克长服。经年余随访病情稳定。

  附方五

  耳聋左慈丸

  近代·张山雷验方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酒润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柴胡  煅磁石各一两

  将熟地黄煮烂,和余药共杵成粗末,再晒干,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钱约二十粒。每服三钱,淡盐水送下,日一次。

  【主治】肝肾阴亏,头晕头眩,耳鸣耳聋。

  附方六

  左归丸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枸杞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

  【主治】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肾脏虚衰,真水不足,故见虚烦虚躁血气痿弱之证。熟地补阴滋肾,萸肉秘气涩精,枸杞填精补髓,山药补脾益阴,菟丝补肾脏以强阴,龟胶强肾水以退热,牛膝引药下行兼利二便也。然甘平之剂,不得阳生之力,而真阴之枯槁者,何以遽能充足乎·故少佐鹿胶以壮肾命精血,则真阴无不沛然矣,何虚躁虚烦之足患哉·其所去所加恰当(《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徐镛:左归宗钱仲阳六味丸,减去丹皮者,以丹皮过于动汗,阴虚必多自汗、盗汗也;减去茯苓、泽泻者,意在峻补,不宜于淡渗也。方用熟地之补肾为君;山药之补脾,山茱之补肝为臣;配以枸杞补精,川膝补血,菟丝补肾中之气,鹿胶、龟胶补督任之元。虽曰左归,其实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也(《医学举要》)。

  清·顾松园:此方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凡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不能滋溉荣卫,渐至衰羸,即从纯补犹嫌不足,若加苓、泽渗利,未免减去补力,奏功为难,故群队补阴药中,更加龟、鹿二胶,取其为血气之属,补之效捷耳。景岳云:余及中年,方悟补阴之理,因推广其义而制左归丸、饮,但用六味之义,而不用六味之方,活人应手之效,不能尽述。凡五液皆主肾,故凡属阴分之药,亦无不皆能走肾,有谓必须引导者,皆属不明耳(《顾松园医镜》)。

  【按语】

  肾为藏精泄浊之总论。用六味地黄丸之通补,取其三补三泻。若肾虚不复,精气大亏者,则非所宜矣。故张氏变通补为峻补,裁去茯苓、泽泻、丹皮之渗泄;加枸杞、菟丝、牛膝,补肝益肾,更以鹿、龟二胶,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可谓法之善者也。其峻补真阴之力,较左归饮为尤胜。

  左归饮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

  水二钟,煎七分,空腹妇。

  【主治】真阴不足,腰酸且痛,遗精盗汗,咽燥口渴。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肾虚无火,纯自精血不足。此方乃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焉。热地补阴滋肾,萸肉秘气涩精,枸杞填精髓,炙草益脾元,山药补脾益阴,茯苓渗湿以清精府也。……此壮骨补精之剂,为肾虚精乏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王旭高:此为壮水之正法,不用苦寒泻火,独任甘温补阴,可师,可师。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右归是扶阳以配阴,不是益火以消水,与古方知柏八味、附桂八味盖有间矣。虽壮水益火,所用相同,而绾照阴阳,尤为熨贴。改饮为丸,皆除甘草,强精益髓,并入鹿胶,补下治下,不欲留中,加味去味,取舍有法。非达道者,其孰能之。按肾有两枚,左阴右阳,故有左归、右归之名(《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清·唐荣川:《难经》谓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景岳此方,取其滋水,故名左归。方取枣皮酸以入肝,使子不盗母之气;枸杞赤以入心,使火不为水之仇;使熟地一味滋肾之水阴,使茯苓一味利肾之水质,有形之水质不去,无形之水阴亦不生也。然肾水实仰给于胃,故用甘草、山药,从中宫以输水于肾(《血证论》)。

  清·张山雷:方亦六味之变,以杞子、炙草易丹皮、泽泻。滋养肝肾之阴,诚在六味之上,而无渗泄伤津之虑,此景岳之见到处。然尚欠灵动,以少气分之药故也。其左归丸方,则即此六物去甘草、茯苓,而加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尤其滞矣(《中风斠诠》)。

  【近代验证】

  朱师墨治消渴兼掉眩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余某某,男,58岁。

  主诉:患高血压病和神经官能症多年,常有眩晕、烦躁失眠等症。近四月来发现尿糖阳性,血糖偏高,并有多饮、多尿等症,取西药D860疗效不够理想,要求中医治疗。

  诊查:患者精神尚好,面颊现红色。脉象弦细数,舌质干红,苔净。

  辨证:患者脉弦细数,舌质干红,此为肾阴亏虚之证。肾水不涵肝水,阴虚阳亢,故常有眩晕,正如《内经》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水不能上济,心火不能下潜,虚火上炎,因而烦躁失眠。肾阴耗损,开合失度,故尿频。火炎灼肺而耗津,故口渴引饮。

  治法:补肾滋阴,润肺生津。方用左归饮合一贯煎加减。

  处方:南北沙参各15克  天麦冬各15克  生地24克  山萸肉8克  山药24克  玉竹18克  石斛12克  枸杞12克  花粉12克  覆盆子12克  五味子6克

  嘱其将西药用量逐渐减少而至停用。

  患者服上方药二十余剂后,多饮、多尿、烦躁、眩晕等症均改善,血压下降。再服药二十剂,尿糖转为阴性,血糖降为正常,其后多次检验,血糖和尿糖均未见异常。

  吉祥丸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

  天麻煨,一两  芎藭一两  桂心一两  桃仁一百枚  牡丹皮一两  桃花瓣一两  柳絮一两  白术一两  熟地一两  菟丝子一升  覆盆子一升  五味子去子,一两  茯苓一两  楮实子一升

  上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五丸,空心苦酒下,日三服。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吉祥者,《诗》言吉梦熊罴,男子之样也。妇人血积胞门,或寒凝子宫,致任脉不荣,积年不孕,断绪绝产。阅古方用荡胞汤坐导药,而闺中弱质,奚堪当硝、黄、蝱、蛭猛烈之品。是方君以天麻者,以其有游子十二环围于外,结子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复芎藭下行血海,治血闭无子。李杲曰:女子肝虚不足,宜天麻、芎藭以补之也。臣以桂心,通子宫破瘀,桃仁、丹皮补肝活血,桃花轻薄,柳絮颠狂,功皆下行走泄。其性可以辟除秽恶,其情足以感发春心,佐以白术、地黄,补脾肾之正气,再使以菟丝、覆盆、五味子,皆蔓延多子之品,茯苓入阳通气,楮实入阴通神,俾使内之时,精气神混合一炁,自然一举而得子矣。方之取义甚佳,用亦屡验(《绛雪园古方选注》)。

  虎潜丸

  (滋养苦泄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龟板  黄柏各四两  知母  熟地各二两  牛膝三两五钱  芍药一两五钱  锁阳一两  虎骨一两  当归一两  陈皮七钱五分

  上为末,煮羯羊肉,捣为丸,桐子大,淡盐汤下。

  【主治】肾阴不足,筋骨痿软,不能步履。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人之一身,阴气在下,阴不足则肾虚,肾主骨,故艰于步履。龟属北方,得天地之阴气最厚,故用以为君。虎属西方,得天地之阴气最强,故用以为臣。独取胫骨,从类之义也。用此二物者,古人所谓草木之药性偏难效,气血之属,异类有情也。黄柏、知母所以去骨中之热也;地黄、归、芍所以滋下部之阴。阴虚则阳气泄越而上,故加锁阳以禁其上行。加陈皮以导其下降。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羊肉为丸。命曰虎潜者,虎,阴也,潜,藏也,欲其封闭气血而退藏于密也(《删补颐生微论》)。

  清·王又原:肾为作强之官,有精血以为之强也。若肾虚精枯,而血必随之,精血交败,湿热风毒遂乘而袭焉。此不能步履、腰酸、筋缩之症作矣。且兼水火,火胜灼阴,湿热相搏,筋骨不用宜也。有用黄柏清阴中之火,燥骨间之湿,且苦能坚肾,为治痿要药,放以为君。虎骨去风毒,健筋骨,为臣。然高原之水不下,母虚而子亦虚,肝脏之血不归,子病而母愈病,知母清肺原,归、芍养肝血,使归于肾;龟禀天地之阴独厚,茹而不吐,使之坐镇北方;更以熟地、牛膝、锁阳、羊肉群队补水之品,使精血交补;若陈皮者,流血行气,兹又有气化血行之妙。其为筋骨壮盛,有力如虎也必矣。《道经》云:虎向水中生,以斯为潜之义焉。夫是以命之曰虎潜丸(《古今名医方论》)。

  清·叶仲坚:痿原虽分五藏,然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内经》云: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又曰:阳气内伐,水不胜火,则骨痿髓虚,故足不任身。骨痿者生于大热也,若视为虚寒而投以桂、附,多致不救。是方以虎名者,虎于兽中禀金气之至刚,风生一啸,特为肺金取象焉;其潜之云者,金从水养,母隐子胎,故生金者必丽水,意在纳气归肾也。龟应北方之象,禀阴最厚,首常向腹,善通任脉,能大补真阴,深得大潜之义者;黄柏味厚,为阴中之阴,专补肾、膀之阴不足,能使足膝中气力涌出,故痿家必用二者为君,一以固本,一以治标,恐奇之不去则偶之也。熟地填少阴之精,用以佐色版;知母清太阴之气,用以佐黄柏;牛膝入肝筋,归、芍佐之,肝血有归;陈皮疏之,气血以流,骨正筋柔矣。又虑热则生风,逗留骨节,用虎骨所以驱之;纯阴无阳,不能发生,使锁阳所以温之。羊肉为丸,补之以味;淡盐汤下,急于入肾。斯皆潜之为义(《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虎,阴兽。潜,伏藏也。脏阴不藏,内热生痿者,就本脏分理以伏藏其阴也。故用龟甲为君,专通任脉,使其肩任三阴,臣以虎骨熄肝风,丸以羊肉补精髓,三者皆有情之品,能恋失守之阴,佐以地黄味苦补肾,当归味辛补肝,使以牛膝行血,陈皮利气,芍药约阴下潜,知、柏苦以坚之,琐阳涩以固之,其阴气自然伏藏而内守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费伯雄:虎潜丸,息肝肾之虚风。风从虎,虎潜则风息也。惟知柏苦寒,用以泄肾经之邪火则可;若谓补肾滋阴,则予不以为是,不如用枸、菟等类为佳(《医方论》)。

  【近代验证】

  例一  陈念祖治痿证案(《南雅堂医案》)。

  病痿有年,两足软弱,不能步履。是症治法,拟独取足阳明一经。盖足阳明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藉以束骨而利其机关;阳明虚则不能受水谷之气,以布化精液,是以致成痿躄。今师丹溪法以虎潜丸主之。

  大熟地三两酒炒  黄柏三两盐水炒  肥知母三两盐酒炒  龟板四两  当归身二两  炒白芍二两  淮牛膝二两  锁阳一两五钱  虎胫骨一两五钱  陈皮一两五钱  干姜五钱

  上药十一味,杵研为末,用羯羊肉酒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盐场或姜汤送下。

  【按语】

  《素问·痿论》:“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朱氏此方,取熟地、龟版、羊肉补肾添精扶羸;锁阳、虎骨、牛膝壮筋骨而补奇经;黄柏、知母清泻相火。合而成方,滋肾水之不足,泻相火之有余。诚《素问》“知标与本,用之不殆”焉。

  附方一

  大补阴丸

  (滋阴泻火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水炒,各四两  熟地酒蒸  败龟板酥炙,各六两

  右四味,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小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主治】治阴亏火旺,肺痿咳血,骨蒸盗汗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论选萃】

  清·汪讱庵:此足少阴药也。四者皆滋阴补肾之药,补水即所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加脊髓者,取其能通肾命,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也(《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丹溪补阴立法,义专重于黄柏,主治肾虚劳热,水亏火炎;以之治虚火呃逆,亦为至当。《难经》言:逆气而里急,冲之为病也。以冲为阴脉之海,并足少阴之脉,行乎幽门通谷夹巨阙而上,故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虚者,其气必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第肝肾之气,在下相凌,左肾属水,不能自逆,而右肾为相火所寓,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主之以黄柏,从其性以折右肾之相火,知母滋肾水之化源,熟地固肾中之元气,龟版潜通奇脉,伏藏冲任之气,使水不妄动。治虚呃用参术汤下之者,人之阴气,依胃为养,胃土损伤,则相火直冲清道而上,此土败于根火之贼,当崇土以制龙雷之火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修园:知、柏寒能除热,苦能降火,苦者必燥,故用猪脊髓以润之,熟地以滋之,此治阴虚发热之恒法也。然除热只用凉药,犹非探源之治。方中以龟版为主,是介以潜阳法。丹溪此方,较之八味地黄丸之力更优。李士材、薛立斋、张景岳辈以苦寒而置之,犹未参透造化阴阳之妙也(《时方歌括》)。

  清·张秉成:夫相火之有余,皆由肾水之不足,故以熟地大滋肾水为君。然火有余则少火化为壮火,壮火食气,若仅以滋水配阳之法,何足以杀其犯獗之势?故必须黄柏、知母之苦寒入肾,能直清下焦之火者以折服之。龟为北方之神,其性善藏,取其甘寒益肾,介类潜阳之意,则龙雷之火,自能潜藏勿用。猪为水畜,用骨髓者,取其能通肾命,以有形之精髓而补之也。和蜜为丸者,欲其入下焦,缓以奏功也(《成方便读》)。

  清·吴谦等:朱震亨云: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劳瘵、潮热、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悉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疾者,百无二三。震亨发明先圣千载未发之旨,其功伟哉!是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盖因此时以六味补水,水不能遽生;以生脉保金,金不免犹燥。惟急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制龙家之火;继以知母之清以凉肺,则能全破伤之金。若不顾其本,即使病去犹恐复来,故又以熟地、龟板大补其阴,是谓培其本、清其源矣。虽有是证,若食少便溏,则为胃虚,不可轻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冉先德:本方骤补真阴,承制虚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主治劳瘵、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由阴虚火旺所致者。方中知母、黄柏清泻虚火,保存阴液,朱丹溪认为“火旺而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而成此疾者,百无一、二”,故欲补阴血,必先泻火,泻火即是存阴;熟地、龟板滋补肾阴,育阴潜阳,滋水以制火。合为泻火与补阴相配之剂,泻火可助养阴之效,养阴可助邪火之力,较之六味地黄丸单纯补阴,阴不能速生,稍高一筹(《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近代验证】

  例一  熊寥笙治牙痛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范某某,女,30岁。

  主诉:患牙痛已七日,去市口腔医院诊治,内服西药痛不减,建议做拔牙手术,病者因上下大牙均疼痛,恐不胜其术,更怕拔时痛不可支,遂求中医诊治。

  诊查:证见满口上下牙热痛,漱冷水痛稍缓,入夜尤痛不可忍,脑如针刺,连续三夜未能入睡。舌质红,脉洪数。

  辨证:证属虚火牙痛。

  治法:宜滋阴补肾。拟大补阴丸加味。

  处方:生地黄24克  炒知母12克  盐水炒黄柏12克  炙龟板24克  淮牛膝12克  地骨皮12克。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药后痛止病愈,牙坠如故。复诊嘱服知柏地黄丸以巩固善后。

  例二  钟育衡治胎滑骨蒸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王某,女,39岁。

  初诊:1945年秋。

  主诉:患者一年内流产三次,流产过程相同:怀孕后四十日左右骨蒸发热,神疲肢倦,曾用寒凉及养血安胎等药物不效,渐至身无半缕,卧于土地之上,借土地之凉以缓解骨内之热,直到孕后两月余流产,疾病不药而愈。今又妊娠近四十余日,前证复作而求治。

  诊查:形体消瘦,面色微红,自觉壮热而扪之不热,但欲寐。脉沉细滑数,舌质深红少津,光亮无苔。

  辨证:此为真阴不足之证。

  治法:拟大补真阴立法,取大补阴丸化裁。

  处方:大生地50克  砂熟地50克  盐黄柏20克  盐知母25克  炙龟板60克  炙鳖甲50克  山萸肉15克  枸杞果15克。

  一剂,先煎龟板、鳖甲两小时,再合诸药煎三十分钟,取汁分两次温服。

  二诊:服药后诸证减轻,继用药两剂。

  三诊:发热已退,无任何不适。更进药一剂,法同前。直到足月分娩,身无疾病。生一男孩,身体壮实。

  例三  陈琮治早泄案(选自《四川中医》1991;(5):34)

  谢某某,男,25岁。结婚1年有余,妻尚未怀孕。素有梦遗,近2月来,每于性生活时,出现阳易举却一触即泄之象,伴夜间发热,盗汗,腰酸软,小便黄,日苦,口干欲冷饮。诊见:形体瘦,唇干红。舌质深红,舌苔薄黄少而不润,脉细弦数。证属阴虚火旺,扰动精室。治宜滋阴降火,补肾涩精。方用大补阴丸(汤)加味,

  处方:黄柏、知母、枸杞、山茱萸、丹皮各12克  生地、牡蛎、龟板各30克  金樱子、芡实各20克  猪脊骨100克(原方猪脊髓购买不到,故换用之)。

  并嘱节制性生活。

  二诊:服药4剂后,夜热、盗汗、口干、尿黄等症减轻。效不更方,仍投上方治之。

  三诊:服药至20余剂,早泄、梦遗有明显好转。因患者服汤药不便,敢用原方猪脊髓与上药做成丸药一料,早、晚各服10克,淡盐汤下,连服1个月。半年后因感冒来诊,告曰:“服上药后,已无早泄、梦遗,妻已怀孕。”

  【按语】

  肾属坎水,雷火蛰伏。此水一亏,则雷火震荡,龙火随之而升,上灼肺金,则为肺痿咳血,骨蒸盗汗,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热等症。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是其征也。朱氏此方,用熟地、龟甲、猪脊髓峻补真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知母、黄柏,滋阴泻火,靖熄龙雷。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笔者尝以此方合猪苓汤加土茯苓、省红藤、蚤休、连翘、紫花地丁等,以治劳淋(慢性肾盂肾炎),辄能应手取效。现今用治糖尿病,效用显著。

  附方二

  滋任通阴煎

  (清肝滋任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炙龟板四钱,杵  春砂仁三分,拌捣大熟地四钱  猪脊髓一条,洗切  生川柏六分,蜜炙  白知母二钱,盐水炒  炙甘草六分  白果十粒,盐炒

  【主治】肝阳下逼任脉。男子遗精,妇女带多。以及胎漏小产等症。

  【方论选萃】

  清·俞根初:任隶于肾,主精室,亦主胞胎。凡肝阳下逼任脉,男子遗精,妇女带多,以及胎漏小产等症,虽多属任阴不固,实由于冲阴不潜。故以龟板滋潜肝阳,熟地滋养任阴为君。臣以知、柏,直清肝肾,治冲任之源以封髓。佐以脊髓、炙草,填髓和中,使以白果敛精止带,此为清肝滋任,封固精髓之良方。

  附方三

  通关丸

  元·朱震亨《兰室秘藏》

  黄柏酒洗  知母酒洗各一两  肉桂五分

  为细末,泛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腹白汤送下。

  【主治】热蕴膀胱,尿闭不通,小腹胀满,尿道涩痛。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东垣滋肾丸,原名通关丸。《难经》关格论云:关则不得小便,口不渴而小便不通,乃下焦肾与膀胱阴分受热,闭塞其流,即《内经》云无阴则阳无以化也。何则?膀胱禀大寒之气,肾感寒水之运,气运窒塞,故受热而闭。治法仍须用气味俱阴之药,除其热,泄其闭。治以黄柏泻膀胱之热,知母清金水之源,一燥一润,相须为用。佐以肉桂,寒因热用,伏其所主而尤其所因,则郁热从小便而出,而开关矣。再议膏粱酒湿,损伤肾水,以致关阴者,亦能使火逆而为格阳,或为呃逆,为咽痛。东垣尝谓阴火上冲,而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又谓肾虚蒸热,脚膝无力,阴痿阴汗,冲脉上冲而为喘、为咽痛者,用之亦效(《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熊寥笙治小便不通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周某某,男,40岁。

  主诉:病者患肾炎已二月余,住厂职工医院治疗。三日来忽小便不通,故邀余会诊。

  诊查:证见小腹胀,大腹肿;小便涩痛,色赤,有时点滴而出,至今四日,未正式解过一次小便,恐转为尿毒证。舌红少津,口干,不敢喝水。六脉沉数。

  辨证:热结下焦,肾与膀胱俱热,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小便不通。

  治法:宜滋肾泻火,滋肾丸主之。

  处方:黄柏12克  沙知母12克  蒙桂末1.5克(冲服)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外治法:用活田螺肉一个,捣为泥,入麝香末(研细)少许,敷脐上,外包药棉、纱布,以胶布固定,24小时内小便即通。每日换一次药。

  药后小便通利,病脱险境,仍用西药治疗肾炎。

  三才封髓丹

  《拔萃》

  天门冬  熟地黄各二两  人参一两  黄檗酒炒,三两  砂仁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面糊丸,用苁蓉五钱切片,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汤送下。

  【主治】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而不燥。

  【方论选萃】

  清·汪讱庵:此手足太阳、足少阴药也。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中、下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喻嘉言曰:加黄檗以入肾滋阴,砂仁以入脾行滞,甘草以少变天冬、黄檗之苦,俾合人参建立中气,以伸参两之权,殊非好为增益成方之比也。

  本方除后三味,等分煎,名三才汤,治脾肺虚劳咳嗽。本方除前三昧,名凤髓丹,治心火旺盛,肾精不固,易于施泄(《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此方治龙雷之火不安,梦遗走泄则可,若肾气久虚,精宫不固者,岂得再用苦寒!断宜补肾纳气之法为是(《医方论》)。

  【按语】

  此《儒门事亲》三才丸与《奇效良方》封髓丹复合之剂也。以治肾阴匮乏,相火亢盛,扰动精室,梦遗走泄,失眠健忘等证。取天冬滋水之上源,熟地滋肾益精,人参益气生津,黄柏清泄相火,甘草、砂仁斡旋中州,复水火之既济焉。

  滋阴大补丸

  《类证治裁》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牛膝  杜仲  五味子  巴戟天  小茴香  肉苁蓉  远志 石菖蒲  枸杞子  大枣

  为末,炼蜜为丸。

  【主治】膏粱湿热伤精,阴虚胫膝痿弱。

  无比山药丸(无比薯蓣丸)

  唐·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

  薯蓣二两  苁蓉四两  五味子六两  菟丝子  杜仲各三两  牛膝  泽泻  干地黄  山茱萸  茯神(一作茯苓)  巴戟天  赤石脂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前以酒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局方》:丈夫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烦热有时,或冷痹骨疼,腰髓不随,饮食虽多,不生肌肉;或少食而胀满,体无光泽,阳气衰绝,阴气不行。

  大造丸

  《古方八阵》

  紫河车一具,用米泔水浸,逾时轻轻摆开,换水洗洁净,白如杨妃色者佳,用竹器盛于长流水内浸一刻,取生气,提回,再入川椒滚汤内一过,以铅罐封固,隔汤煮一伏取出,先倾计入药,用石臼木椎捣极匀,入后药  熟地以生地五两,砂仁一两二钱,茯苓切块四两,绢袋盛,入瓦罐,酒煮七次,去砂、苓,晒干,二两  生地一两五钱  淡天门冬七钱,去心,清水浸五日,晒干  当归七钱  枸杞子一两五钱  牛膝七钱,酒拌蒸  五味子七钱  淡肉苁蓉七钱,去甲,切片,浸,去白膜,以淡为度,晒干  黄柏七钱,盐水炒  锁阳七钱,酒净  生杜仲一两,另磨去绵

  上法制为末,河车捣,量加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清晨百滚汤送下。

  【主治】阴虚血热,耳目失聪,须发早白,及心风失忘,虚劳水亏等症。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大造者,其功之大,有如再造,故名。括苍吴球宗丹溪之旨,创立大造丸,世咸遵之。第药品配合,未臻玄奥,余即参丹溪潜阴之法而为损益焉,上能金水相生,下可肝肾同治,潜阴固阳,功倍原方。河车得父母精中之气而成,乃乾坤之橐龠,铅汞之匡廓,所谓胚胎兆九,混元归一者也,为补养先天之妙品;用熟地,即以生地为佐,乃白飞霞天一生水之法;当归、枸杞益血添精;牛膝、杜仲强筋壮骨;肉苁蓉暖肾中真阳;五味子摄肾中真阴;天冬保肺,恐邪火上僭烁金;黄柏坚阴,下守丹田真气;复以锁阳之涩,封固周密。诸法具备,力量宏深,夫是谓之大造,庶得曰可(《绛雪园古方选注》)。

  龟鹿二仙胶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鹿角血取者,十斤  龟板自败者,五斤  枸杞子甘州者,三十两  人参清河者,去芦,十五两

  上用铅坛如法熬胶。初服酒化一钱五分,渐加至三钱,空心下。

  【主治】肾气虚衰,腰背酸疼,遗精目眩。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人有三奇,精、气、神,生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故曰天一生水,水为万物之元。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鹿角为君,龟板为臣。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多淫而寿。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厚,善通任脉,足于气者,故能伏息而寿。二物气血之属,又得造化之玄微,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人参为阳,补气中之怯;枸杞为阴,清神中之火,故以为佐。是方也,一阴一阳,无偏攻之忧,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繇是精生而气旺,气旺而神昌,庶几享龟鹿之年矣,放曰二仙(《删补颐生微论》)。

  清·汪讱庵:此足少阴药也。龟为介虫之长,得阴气最全(介虫阴类),鹿角遇夏至即解,禀纯阳之性(阴生即解),且不两月长至一二十斤,骨之速生无过于此者(人身惟骨难长),故能峻补气血,两者皆用气血以补气血,所谓补之以其类也;人参大补元气;枸杞滋阴助阳。此气血阴阳交补之剂,气足则精固不遗,血足则视听明了,久服可以益寿,岂第已疾而已哉(李时珍曰:龟鹿皆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首常返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以养阳也(《医方集解》)。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既无桂附之刚燥,亦无知蘖之苦滞,且无熟地、首乌、肉苁蓉、补骨脂之滋腻粘滞,平平无奇中,大有出奇者在,鹿卧则抵鼻以吹尾,龟栖则缩头以吹版,故鹿之督脉通,龟之任脉通,任督环周,河车轮转,为道家筑基第一步功夫。本方两两合用,尽物之性以尽人之性,鹿角得龟版,则不虑其浮越之过升,龟板得鹿角,则不虑其沉沦之不返,且鹿角系兴奋药,而不可近丈夫阴处,龟版系潜降药,而可疗小儿顶门不合,人参本阴药,而能益气,枸杞本阳药,而实补血,互根互换,为此方者,其知道乎,古人方剂中用鹿角或茸,欲其下达者,则用五味、山萸以敛之,或佐牛膝、车前以引之,或加龙齿、磁石、桑螵蛸、禹余粮,以摄纳之,吸之镇之,莫不各有深意,但衡以龟、鹿、版、角,天然互为功用,则瞠乎其后矣,学者潜心体认,然后知此方颇有价值也(《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按语】

  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王氏取鹿角、龟板,血肉之有情,峻补精血,且寓阴阳造化之机,配以人参、杞子,滋生气血。以其配伍之精妙,故以二仙名之。冉雪峰氏之论,颇能启迪思路,阐发幽微,学者宜留意焉。

  第四节  壮阳剂

  一  温煦肾阳剂

  肾气丸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干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  丹皮  茯苓各三两  桂枝  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有微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升,小便一斗;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转胞不得溺,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

  【方论选萃】

  明·王履: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而王海藏韪之。愚谓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众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益兼补气也。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若果专为补肾而入肾经,则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其附子、官桂,虽非足少阴经本药,然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况浮、中、沉无所不至,又为通行诸经引用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肾命门药也。易老亦曰补肾用肉桂。然则桂、附亦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惟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之补下焦火也。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且泽泻也,显曰咸以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而己。寇氏何疑其泻肾,而为接引桂、附等之说乎·且泽泻固能泻肾,然从于诸补药群众之中,虽欲泻之,而力莫能施矣。……夫八味丸,盖兼阴火不足者设;六味地黄丸,则惟阴虚者用之也(《医经溯洄集》)。

  明·吴昆: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此即前方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也。渴而未消,谓其人多渴,喜得茶饮,不若消渴之求饮无厌也。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能相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生。故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肾间水火俱虚,小便不调者,此方主之。肾具水火,主二便,而司开阖。肾间之水竭则火独治,能阖而不能开,令人病小便不出;肾间之火熄则水独治,能开而不能阖,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附子、肉桂之温热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润壮其水;火欲实,则丹皮、泽泻之酸咸者,可以收而泻之;水欲实,则茯苓、山药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渗之。水火既济,则开阖治矣(《医方考》)。

  明·赵献可:夫一阳居于二阴为坎,此人生与天地相似也。今人入房盛而阳事易举者,阴虚火动也。阳事先痿者,命门火衰也。真水竭则隆冬不寒,真火息则盛夏不热。是方也,熟地、山萸、丹皮、泽泻、山药、茯苓皆濡润之品,所以能壮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润之物,能于水中补火,所以益火之原。水火得其养,则肾气复其天矣。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即此方也。盖益脾胃而培万物之母,其利溥矣(《医贯》)。

  清·邹澍:八味肾气丸摄土中水气以A阴之源,动水中火气以振阳之本,使天一之水,由下及上,由上以归下。盖肾固藏精泄浊之总汇也……故肾气丸以薯蕷随地黄、茱萸、牡丹、附子、桂枝以撰正其翕受之机,又以薯蕷帅茯苓、泽泻,以开通其输泻之道,曰肾气丸者,明肾之气固当留其精而泻其粗也(《本经疏证》)。

  清·柯韵伯: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少火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张石顽:金匮八味肾气丸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专用附、桂蒸发津气于上,地黄滋培阴血于下,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丹皮散不归经之血,茯苓守五脏之气,泽泻通膀胱之气化。原夫此方《金匮》本诸崔氏,而《千金》又本诸南阳,心心相印,世世相承,洵为资生之至宝,固本之神丹,阴阳水火各得其平,而无偏胜之虑也(《千金方衍义》)。

  清·吴仪洛:此方主用之味为桂、附,即坎卦之一阳尽也,非此则不成坎矣。附虽三焦命门之药,而辛热纯阳,通行诸经,走而不守;桂为少阴之药,宣通血脉,从下窜发,二者皆难控制。必得六者纯阴厚味润下之品,以为之×导,而后能纳之九渊,二五震荡之虞。今人不明此义,直以桂、附为肾阳之定药,离法任意而杂用之。酷烈中上,烁涸三阴,为祸非甚少也(《成方切用》)。

  清·陈士铎:人有年老遗尿者,不必夜卧而遗也,虽日问不睡而自遗,……此命门寒极不能制水也。夫老人孤阳,何至寒极而自遗乎·盖人有偏阴、偏阳之分,阳旺则有阴虚火动之忧,阳衰则有阴冷水沉之患。少年时过泄其精,水去而火又亏。夫水火必两相制者也,火无水制则火上炎,水无火制则水下泄。老人寒极而遗,正坐水中之无火耳。惟是补老人之火,必须于水中补之,以老人火衰而水亦不能甚旺也。方用八味地黄汤。……八味地黄汤正水中补火之圣药。水中火旺,则肾中阳气,自能通于小肠之内,下达于膀胱。膀胱得肾之气,能开能合,一奉令于肾,何敢私自开关,听水之自出乎·气化能出,即气化能闭也。惟是八味汤中茯苓、泽泻过于利水,老人少似非宜。丹皮清骨中之热,遗尿之病,助热而不可助寒,故皆略减其分量,以制桂、附之横,斟酌得宜,愈见八味汤之妙。然此方但可加减而不可去留,加减则奏功,去留则寡效也(《辨证录》)。

  清·魏念庭:肾气丸,以附、桂入六味滋肾药中,益火之源以烘暖中焦之阳,使胃利于消而脾快于运,不治水而饮自无能留伏之患。是治痰饮,以升胃阳、燥脾湿为第一义,而于命门加火,又为第一义之先务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高鼓峰:此方主治在化元,取润下之性,补下治下制以急。茯苓、泽泻之渗泻,正所以急之使直达于下也。肾阴失守,炀燎于上,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用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犹之补中益气汤用柴胡以升阳中之阴,用升麻以升阳中之阳也。升降者,天地之气交,知仲景之茯苓、泽泻,即东垣之升麻、柴胡,则可与言立方之旨矣(《医宗己任编》)。

  清·王晋三: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绎雪园古方选注》)。

  清·费伯雄: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然虚阳上浮,火无所附者,必于脉象细参。或脉洪大,而重按甚弱,或寸关洪大,而两尺独虚细者宜之。否则抱薪救火,必成燎原之势矣(《医方论》)。

  清·唐容川:肾为水脏,而其中一点真阳,便是呼吸之母。水足阳秘,则呼吸细而津液调。如真阳不秘,水泛火逆,则用苓、泽以行水饮,用地、萸以滋水阴,用淮药入脾,以输水于肾,用丹皮入心,以清火安肾,得六味以滋肾,而肾水足矣。然水中一点真阳,又恐其不能生化也,故用附子、肉桂以补之(《血证论》)。

  清·张山雷:仲师八味,全为肾气不充,不能鼓舞真阳,而小水不利者设法。故以桂、附温煦肾阳,地黄滋养阴液,萸肉收摄耗散,而即以丹皮泄导湿热,茯苓、泽泻渗利膀胱,其用山药者,实脾以堤水也。立方大旨,无一味不从利水着想。方名肾气,所重者在一气字。故桂、附极轻,不过借其和煦,吹嘘肾中真阳,使溺道得以畅遂(《小儿药证直诀》)。

  【近代验证】

  例一  米伯让治胞系了戾(输尿管纡曲、肾孟积水)案(选自《米伯让先生医案》)。

  张×,女,35岁。

  初诊:1974年12月3日。

  1970年10月患者因右侧腰疼,发热,尿频,尿少,血尿,尿道烧灼感去某医院检查,经尿培养、膀胱镜检、膀胱逆行造影、静脉尿道造影(X片号47787),诊为右侧输尿管纡曲。诊查:症见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形体羸瘦,腰痛有冷感,尿频尿少,少腹急痛,血尿,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虚细。中医诊断:胞系了戾。证属肾阳不足。治法: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方用金匮肾气丸,改为汤剂。处方:

  熟地28克  山药14克  山萸肉14克  茯苓10.5克  泽泻10.5克  丹皮10.5克  附子3.5克  肉桂3.5克

  每剂加水500毫升,煎二次,早晚温服。每日一剂。连续服上药一百一十剂后,症状全部消失,劳累亦未发作。经某医院做肾盂逆行造影,未见肾盂积水及输尿管纡曲征。因疑逆行造影是否可将纡曲之输尿管通直,故又去某医院做静脉尿路造影(X片号:43869),并与治疗前X片进行对比,静脉尿路造影报告:未见肾盂积水及输尿管纡曲征。

  例二  俞长荣治久喘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王某某,男,63岁。

  初诊:1977年2月10日。

  主诉:患咳喘近二十年,从1960年起逐年加重,寒冷时节发作较频。

  诊查:近十余日来气喘胸闷,气急气短,动则尤甚,不能平卧,伴咳嗽,痰多有大量泡沫。舌淡红偏晦,苔白,脉细弦缓。

  辨证:为肾虚喘证。患者年逾花甲,肾气早衰。肾虚不能纳气,气上逆则为咳喘;肾阳虚,故病好发于冬寒;肾为生痰之根,肾阳虚,则气不化津而水泛为痰。

  处方:熟地15克  山药15克  茯苓15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枸杞9克  附子9克  葶苈子9克  胆星9克  肉桂3克(另冲)

  服药三剂,即能平卧,上楼已不觉气急短气。患者信心增强,连服药二十余剂。于1979年底询知,服药后其病得以控制,未再复发。

  【按语】唐·王焘《外台秘要》引崔知悌,于肾气丸方中,以肉桂易桂枝,名桂附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宋·严用和《济生方》于肾气丸方中,加牛膝、车前、名加味肾气丸,以治水肿,今人谓之济生肾气丸,以示区别。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于肾气丸方中,去附子、桂枝,加麦冬、五味子,名八仙长寿丸,以治老人阴虚,筋骨柔弱,面无光泽,食少痰多,或喘或咳,或便溺数湿,阳萎,足膝无力及形体瘦弱,憔悴盗汗发热作渴等症。所谓病有万变,方亦万变。全在学者之融会贯通耳。

  附方一

  右归丸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山茱萸微炒,三两  枸杞微炒,四两  鹿角胶炒珠,四两  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姜汤炒,四两  当归三两,便溏勿用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

  【主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肢不收,或眼见邪祟,或阳衰无子等症。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肾脏阳衰,火反发越于上,遂成上热下寒之证,故宜引火归原法。熟地补肾脏,萸肉涩精气,山药补脾,当归养血,杜仲强腰膝,菟丝补肾脏,鹿角胶温补精血以壮阳,枸杞子甘滋精髓以填肾也。附子、肉桂补火回阳,耑以引火归原,而虚阳无不敛藏于肾命,安右阳衰火发之患哉·此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徐镛:仲景肾气丸,意在水中补火,故于群队阴药中加桂、附。而景岳右归峻补真阳,方中惟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与肾气丸同,而亦减去丹皮之辛,泽泻、茯苓之淡渗。枸杞、菟丝、鹿胶三味,与左归丸同;去龟胶、牛膝之阴柔,加杜仲、当归温润之品,补右肾之元阳,即以培脾胃之生气也(《医学举要》)。

  【近代验证】

  例一  张善杨治同房后泄泻案(选自《新中医》1993;(7):20)

  某男,32岁,已婚,职工。诉每于性生活后次日即作便溏腹泻,日2~3次,性生活频繁则症尤为明显,停止性生活一段时间则自行消失。无里急后重及腹痛,性生活尚属正常,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梦遗滑精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思“肾主作强”,患者虽无明显肾阳亏虚表现,但不耐作强之征已微露端倪。治则仍宜温补肾阳,以助作强。取右归丸改汤剂加减。处方:山茱萸9克、熟地、枸杞子、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各12克,鹿角霜15克,淡附片、小茴香各6克,嘱服3剂。二诊:药后效果颇佳,性生活后未再出现便溏腹泻,效不更方,嘱续服上方数剂以巩固疗效,并嘱平时略进调补之品,且需适当节欲,以保真元。

  右归饮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杜仲姜制,二钱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一至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空腹温服。

  【主治】命门之阳衰阴胜者。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肾脏阳虚,不能吸火归原,卒然厥逆倒仆,故曰非风。熟地、萸肉补阴秘气,枸杞、山药补脾填精,炙草、杜仲缓中强肾,附子、肉桂补火温脏也。使脏暖水充,则火自归原,而非风之证自除矣。……洵为引火归原之耑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王旭高:此益火之剂,即附桂八味之变方也。意甚平平,然平稳而不杂,尚属可取(《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现代·李畴人:此从肾气汤变化而来。山萸及熟地温补肝肾之阴,枸杞、杜仲滋养肝肾之精,而联着筋骨,炙草纯甘壮水,调和诸药,山药健脾化痰,附、桂助肾命之阳,偏于温补命火,故曰右归,从右命左肾之说也。去附、桂、杜仲之温,加龟版、麦冬之助阴,以滋真水之虚衰,即命左归(《医方概要》)。

  【近代验证】

  例一  杨进先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案(选自《湖南中医杂志》1994;(3):43)

  黄某某,男,63岁,农民。面部及下肢浮肿已2年,渐至加重。近半年来,面色晄白无华,指甲及眼结膜苍白,精神不振,纳食无味,少气懒言,动则气短,周身懈惰乏力,形体日渐消瘦,腰酸背胀,膝软酸麻,头晕耳鸣,两眼昏眩,入睡朦胧,或梦境纷纷,心悸易惊,醒后常辗转不安,无所适从,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亦有拘急不适,大便稀溏,小溲清长,病程中反复发作“感冒”。检查:肝在助下1.5厘米,脾在肋下2厘米,质地中等;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幼稚细胞占21.5%,血红蛋白80克/升,红细胞214×1012/L;骨髓象符合“慢粒”。舌质淡红而稍胖,苔薄白,脉虚弦而大。证属肾虚精亏,命门衰微,髓海匮乏。治宜补肾填精,温养阳气。方选右归饮化裁,

  处方:熟地15克  山茱萸10克  山药15克  肉桂4克  肉苁蓉10克  附子10克(先煎)  白芍10克  枸杞10克  北芪20克  紫河车10克  鹿角胶10克  仙灵脾10克  大枣10克

  10剂,水煎服。

  二诊:连服5剂,头痛锐减,寐已甜,纳谷渐馨,口干苦消失,二便通畅,但仍感眩晕,去当归、柴胡加天麻10克,菊花6克,继服5剂,诸症解除,随访30个月未见复发。

  鹿茸散

  (温养泄浊法)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鹿茸酥炙  阿胶蛤粉炒,各三两  乌贼骨醋炒  当归各二两  菖蒲筛净,二两,生半炒半

  上五味,为散,温酒调服方寸匕,日三服。

  本方去阿胶、乌贼骨,名蒲黄散,治同前。

  【主治】妇人浊下不止。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本虚标热,而见漏下不止,故用鹿茸、龟、胶温补冲督,其力最专。但漏下不止,必有干血内着,又须乌贼、蒲黄予以出路也(《千金方衍义》)。

  巴戟天酒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巴戟天三斤  牛膝三斤  枸杞根皮二斤  麦门冬二斤  地黄二斤  防风二斤

  上六味并生用,无可得用干者,亦得fu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

  温服,长令酒气相及,勿令醉吐,慎生冷猪鱼油蒜,春六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每加一斤药则加酒七升,此酒每年入九月中旬即合,入十月上旬即服,设服余药以此酒下之大妙,滓暴干捣末,以此酒服方寸匕,日三益佳,常加甘草佳,虚劳加黄芪一斤。

  【主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

  二  温柔濡润剂

  还少丹

  南宋·洪遵《洪氏集验》

  肉苁蓉  远志  茴香  巴戟  山茱萸  干山药  枸杞  熟地黄  石菖蒲  牛膝  杜仲  楮实  五味子  白茯苓

  右等分。各另为未,和匀,用枣肉百枚,并炼蜜九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日三服。

  【主治】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等症。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脾为后天根本,肾为先天根本,二本固则老可还少,二本伤则少有老态。苁蓉、地黄、枸杞,味之厚者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茴香、巴戟、杜仲,性之温者也。阳不足者,益之以温也。远志、菖蒲,辛以润之也。山茱萸、五味子,酸入东方,是肾肝同治也。牛膝、杜仲,直达少阻。山药、茯苓,兼通脾上。此本肾药,肾足则少火熏蒸脾胃,赖母以健运矣。久服则筋骨强,机关利,精力充,颜色变,命曰还少,不亦可乎?(《删补颐生微论》)。

  清·汪讱庵:此手足少阴、足太阴药也。两肾中间有命火,乃先天之真阳,人之日用云为,皆此火也。此火衰微,则无以薰蒸脾胃,饮食减少,而精气日衰矣。苁蓉、巴戟能入肾经血分,茴香能入肾经气分,同补命门相火之不足,火旺则土强,而脾能健运矣;熟地、枸杞补水之药,水足则有以济火而不亢不害矣;杜仲、牛膝补腰膝以助肾;茯苓、山药渗湿热以助脾;山茱、五味生肺液而固精;远志、菖蒲通心气以交肾;大枣补气益血,润肺强脾;楮实助阳补虚,充肌壮骨。此水火平调,脾肾交补之剂也。丹溪去楮实,更名滋阴大补丸(《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此方以温补脾肾为主,参以润肺金而通山泽,用意极佳。微嫌远志、菖蒲二味开透太过,与羸乏盗汗等症不宜,不如酌用丹参、柏仁之类为妥(《医方论》)。

  【按语】

  此肾气丸之变也,变温煦下焦气化,而为心肾同治之法。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乃肾气丸之半,变桂枝、附子之刚燥,而为巴戟、苁蓉、杞子之温润;加菖蒲、远志,开心益智,旨在交通心肾;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壮筋健骨;五味子敛少阴耗散之元精,茴香补命门而暖丹田,枳椇子通利二府而解酒毒,止渴除烦。以其心肾同治,补下元之元精,故名还少焉。

  赞化血余丹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

  熟地八两  何首乌小豆汁拌蒸七次,如无豆,或人乳牛乳拌蒸  胡桃肉  肉苁蓉酒洗,去鳞甲  茯苓乳拌蒸熟  小茴香略炒  巴戟肉酒浸剥炒干  杜仲盐水洗  菟丝制  鹿角胶炒珠  当归  枸杞四两  人参

  炼蜜丸,每服三五钱,食前白汤下,精滑者加白术、山药各三两,便溏者去苁蓉,加补骨脂酒炒四两,阳虚者加附子肉桂

  【主治】大补气血,故能乌须发,壮形体,其于培元赞化之功,有不能尽述者。

  班龙丸

  《澹寮方》

  鹿茸酒炙  鹿角胶炒成珠  鹿角霜  阳起石煅红酒淬  肉苁蓉酒浸,去甲  酸枣仁炒  柏子仁炒  黄芪酒炙,各一两  当归酒炒  黑附子炮  熟地黄杵膏,各八钱  辰砂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送下。

  【主治】治诸虚百损,髓竭精枯,殊有奇效。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肾气虚,则督脉伤而精竭。鹿性热而淫,得天地之阳气最全。故以鼻向尾能通督脉,足于精者也。茸、胶、霜三物同用,盖以阳气在头,取其全耳。阳起、苁蓉、附子,取其直入少阴。酸枣、柏子、辰砂,皆安神之品。《仙经》曰神足则气旺,气旺则精生也。黄芪、当归和上下之气血。酒糊为丸,通表里之隧道,且助添药势,令诸品无微不达。命曰班龙者,龙配东方,属木为阳,且取其雄矫。此方为健阳而设,故以名之。如真阴下损,元阳上乘者,不宜轻投,反济其火(《删补颐生微论》)。

  清·费伯雄:鹿角、菟丝,阴中之阳也,地黄阴中之阴也,用以补肾,不偏不倚。若加入阳起石、辰砂等燥烈之品,则劫阴耗气,全失立方之旨矣(《医方论》)。

  清·王晋三:《乾宁记》云: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故得称龙。鹿有文故称斑,用其角为方,故名班龙。鹿卧则口朝尾闾,故为奇经督脉之方。凡入房竭精,耗散其真,形神俱去。虽温之以气,补之以味.不能复也。故以有情之品,专走督脉,复以少阴、太阳之药治其合,乃能搬运精髓,填于骨空,大会于督脉囟,而髓海充盈。鹿角霜通督脉之气也,鹿角胶温督脉之血也。菟丝、骨脂温肾中之气也,熟地、柏仁补肾中之精也。柏仁属水性润,骨脂属火性燥,非但有木火相生之妙,而柏仁通心,骨脂通肾,井有水火既济之功。使以茯苓,性上行而功下降,用以接引诸药,归就少阴、太阳达于督脉,上潮髓海,而成搬运之功。昔蜀中有道士酣歌酒肆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澹寮方》用鹿茸为君者,余药亦不同,此茸珠丹非班龙丸也。今从《青囊》之方(《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补虚之阳,温而不烈,益气填髓,由下元上达至清,原方歌注云: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可以领其旨趣矣。本方妙在茸、胶、霜三者并用,精华尽撷,质气不遗,鹿气督脉通,阳气盛,血随气贯,气血俱充,不宁益阴,而且益阳,不宁补髓汁,而且补髓气,佐苁蓉地黄,则滋培润育之力更大,佐阳起石附子,则兴奋冲动之力更弘,黄芪当归,补气补血,酸枣仁柏子,宁肝宁心,盖主要不嫌复味同功,则佐药又何嫌合致累进乎,多方以求,古人补剂大抵如斯,此盖得补元之三味焉,愚意苟非脑气过损,无须阳起石,此盖方士务求速效耳,宜改用腽肭脐,只令真元充沛,勿俾浮阳飞越,火并去辰砂,改用麝香为衣,即麝香鹿茸丸之意,醒豁神经,钻透血脉,唤起一身功能,不尤较为妥善与(《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按语】

  班龙丸共三方。其一、宋·王璆《百一选方》鹿角胶(以酒浸胶数日,煮糊丸众药)、鹿角霜(碾为细末)、菟丝子(净洗,酒浸两宿,蒸,研)、柏子仁(净者,别研)、熟地黄(好者,酒浸两宿,蒸焙,余酒入在胶内)各十两。上先焙鹿角霜、菟丝子、地黄,干后研为细末,方入柏子仁在众药内研,却将鹿角胶酒约三四升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止,早、晚空心盐汤或酒任下。逐日早晚服。其二、明·虞抟《医学正传》鹿角胶(炒成珠子)、鹿角霜、菟丝子(酒浸,研细)、柏子仁(取仁,洗净)、熟地黄各半斤、白茯苓、补骨脂各四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或以鹿角胶入好酒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盐汤送下。另一方即本方。虞氏方较《百一》增加白茯苓、补骨脂二味,本方则较《百一》增加鹿茸、黄芪、肉苁蓉、当归、酸枣仁、辰砂、阳起石、黑附子。从方义而论,《百一》、《正传》二方,温柔濡润,不若本方之温而刚燥也,冉雪峰氏论之极是,学者当详察焉。

  异类有情丸

  (填督滋任法)

  明·韩懋《韩氏医通》

  鹿角霜三两六钱  鹿茸二两四钱  龟板三两六钱  虎胫骨二两四钱

  上为极细末,用水火炼白蜜,入豮猪骨髓九条,同舂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主治】丈夫中年觉衰。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龟鹿同用,与龟鹿二仙胶同,但此方不用角,用霜用茸,其气其质,均撷精华,专就主药而论,较彼方已高一格,其佐药均血肉之品,自较无情草木为灵异,虎孔武有力,啸则生风,胫为支持全身精气凝聚部分,以佐龟版,同是深入骨际,而为一刚一柔之对待,猪脊髓依脏器疗法原理,可以补脊中髓汁,借鹿霜鹿茸,温煦鼓荡,由尾闾溯洄而上,直达玉清,脊髓非霜茸,何以兴奋,霜茸得脊髓,愈加滋填,一以质胜,一以气胜,亦为一刚一柔之对待,服法五七八十丸,终而复始,盖奇偶其数,而往复以乘之也。此方并不燥烈,既用盐汤下,更无加猪胆汁之必要。大抵补剂,疗元阳衰损,宜微温以培生生之气,但过温成热,反耗劫气液,相火炽盛,宜苦坚以救阴液,但过苦则化燥,反戕贼真元,厥咎维均,此方五药,均血肉之品,不大热,亦不大寒,无须加入胆汁,反嫌偏重,学者所当细密较量也(《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内补丸

  《普济本事方》

  熟地黄二两  炒当归一两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

  【主治】妊娠冲任脉虚。

  元武豆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

  羊腰子五十个 甘枸杞二斛  补骨脂一斛  大茴香  小茴香六两  肉苁蓉十二两,大便滑者去之  青盐八两  大黑豆圆净者一斗淘净

  上用甜水二斗,以砂锅煮前药七味至半干,去药渣,入黑豆匀火煮干为度。

  【主治】补肾。

  三  温补脾肾剂

  四神丸

  《内科摘要》

  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上为末,用水一碗,煮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水干,取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服。

  【主治】命门火衰,脾肾虚寒,纳差便溏,五更泄泻,肚腹作痛。

  【方论选萃】

  清·程郊倩:命门无火,不能为中宫腐熟水谷,藏寒在肾,谁复司其闭藏?故木气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虽是木邪行土,实肾之脾胃虚也。此际补脾不如补肾,补骨脂有温中暖下之能,五味子有酸收固涩之性,吴茱萸散邪补土,肉豆蔻涩滑益脾,暖肾而使气蒸,破滞而使气壮,补肾仍是补脾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柯韵伯:泻利为腹疾,而腹为三阴之都会,一脏不凋,便能泻利。故三阴下利,仲景各为立方以主之。太阳有理中、四逆,厥阴有乌梅、白头翁,少阴有桃花、真武、猪苓、猪肤、四逆汤散、白通、通脉等剂,可谓曲尽病情,诸法备美。然只为一脏立法,若三脏相关,久留不痊,如子后作泻一症,犹未之及也。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因阳气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不去,故作泻于黎明。其由有四:一为脾虚不能制水,一为肾虚不能行水,故二神九君补骨脂之辛燥者,入肾以制水,佐肉豆蔻之辛温者,入脾以暖土,丸以枣肉,又辛甘发散为阳也。一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一为少阳气虚无以发陈,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温,以收坎宫耗散之火,少火生气以培土也,佐吴茱萸之辛温,以顺肝木欲散之势,为水气开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因虽异,而见症则同,皆水亢为害。二神丸是承制之剂,五味子散是化生之剂也;二方理不同而用则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合为四神丸,是制生之剂也,制生则化,久泄自瘳矣。称曰四神,比理中、八味二丸较速欤!(《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足少阴药也。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吴茱辛热,除湿燥牌,能入少阴、厥阴气分而补火;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盖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四神者,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补骨脂通癸水之真阳,肉豆蔻保戊土之真气,俾戊癸化火以运谷气;吴茱萸远肝邪而散虚寒,五味子摄肾气而固真阴,姜、枣和营卫。辛酸相辅,助阳强阴,则肾关自键固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张锡纯: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身一小天地也。天地之一阳生于子,故人至夜半之时,肾系命门之处,有气息息萌动,即人身之阳气也。至黎明寅时,为三阳之候,人身之阳气亦应候上升,自下焦而将达中焦,其人或无阳之根柢索虚,当脐之处,或兼有凝寒遮蔽,即互相薄激,至少腹作疼,久之阳气不胜凝寒,上升之机转为下降,大便亦即溏下,此黎明作泻之所由来也。夫下焦之阳气,少火也,即相火也,其火生于命门,而寄于肝胆。故四神方中用补骨脂以补命门,吴茱萸以补肝胆,此培火之基也。然泻者关乎下焦,实由关乎中焦,故又用肉豆蔻之辛温者以暖补脾胃,且其味辛而涩,协同五味之酸收者,又能固涩大肠,摄下焦气化。且姜、枣同煎,而丸以枣肉,使辛甘化合,自能引下焦之阳以达于中焦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近代验证】

  例一  潘养之治泄泻案(选自《中医医案医话集锦·潘养之医案》)。

  宋某某,男,30岁,洮河林业局干部。1967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每于黎明时腹痛,痛后即拉肚数次,已二年之久。经多次治疗未见效,来院门诊治疗。腰膝酸软,乏力,头晕,食欲不佳,舌苔薄白,脉沉而迟。此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上温脾胃,腐熟水谷。治宜温补肾阳,健脾止泄。方用四神丸加减。处方:

  补骨脂15克  肉豆蔻9克  五味子12克  吴萸9克  山药12克  芡实9克  禹余粮10克

  7月14日二诊:服上药三剂后,食欲增加,头晕、乏力消失,泄泻较前好转。仍服原方。三剂后,诸症消失,病愈。

  【按语】

  脾属戊土,司消磨水谷,运化精微之职。脾之所以能够腐熟水谷,实赖命门之火,火不生土,脾失健运升清之用矣,此飧泄便溏之所由来也。四神丸由《普济本事方》的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和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合而成之,为益火生土之法。补骨脂味辛苦而性大热,暖肾脏而壮元阳,以为益火生土之主宰;肉豆蔻味辛性温,暖中土而补脾;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燥脾,温中下气;五味子味甘酸苦辛而性温,敛涣散之精气,归肾脏之真元。以其温肾暖脾,疏肝敛精,标本兼治,效用显著。

  脾肾双补丸

  明·缪稀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人参去芦一斤  莲肉去心,每粒分作八小块,炒黄一斤  菟丝子研末,一斤半  五味子蜜蒸烘干一斤半  山茱萸肉拣鲜红肉厚者,去核,烘干一斤  真淮山药炒黄一斤  车前子米泔淘净炒,十二两  肉豆蔻十两  橘红六两  砂仁六两炒,最后入  巴戟天十二两甘草汁煮去骨  补骨脂圆而黑色者佳,盐水拌炒,研末一斤

  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五钱,空心饥时各一服。如虚有火者,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忌羊肉、养血。

  【主治】肾泄。

  生脉散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

  人参五钱  麦门冬三钱,去心  五味子二钱,碎

  水二钟,煎八分,随时服。

  【主治】治热伤肺胃,虚热喘嗽,脉虚无力。

  【方论选萃】

  明·吴昆:气极者,正气少,邪气多,多喘少言,此方主之。肺主气,正气少,故少言;邪气多,故多喘。此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也。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毕矣。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医方考》)。

  清·柯韵伯:肺为娇脏,而朝百脉,主一身元气者也。形寒饮冷则伤肺,故伤寒有脉结代与脉微欲绝之危;暑热刑金则伤肺,故伤热有脉来虚散之足虑。然伤寒是从前来者,为实邪,故虽脉不至,而可复可通;伤热是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非先从滋化其源,挽回于未绝之前,则一绝而不可复。此孙真人为之急培元气,而以生脉名方也。麦冬甘寒,清权衡治节之司;人参甘温,补后天营卫之本;五味酸温,收先天天癸之原。三气通而三才立,水升火降,而合既济之理矣。仲景治伤寒有通脉、复脉二法。少阴病里寒外热,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者,制通脉四逆汤,温补以扶阳;厥阴病外寒内热,心动悸,脉结代者,制复脉汤,凉补以滋阴。同是伤寒,同是脉病,而寒热异治者,一挽坎阳之外亡,一清相火之内炽也。生脉散,本复脉立法,外无寒,故不用姜、桂之辛散;热伤无形之气,未伤有形之血,故不用地黄、阿胶、麻仁、大枣,且不令其泥膈而滞脉道也。心主脉而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故去甘草而加五味矣。脉资始于肾,资生于胃,而会于肺。仲景二方重用甘草者,全赖中焦谷气,以通之复之,非有待于生也;此欲得下焦天癸之元气以生之,故不藉甘草之缓,必取资于五味之酸矣。(录自《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手太阴、少阴药也。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虚故脉绝短气也。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助朝百脉,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也。夏月炎暑,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也(《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凡曰散者,留药于胃,徐行其性也。脉者,主于心,而发原于肺。然脉中之气,所赖以生者,尤必资藉于肾阴。故《内经》言导火之下,阴精承之也。麦冬清肺经治节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原,人参引领麦冬、五味都气于三焦,归于肺而朝百脉,犹天之云雾清,白露降,放曰生脉(《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鞠通: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司留恋可知。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湿病条辨》)。

  清·吴仪洛:肺主气,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虚故脉绝气短也。人参干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最能益气而御暑也(《成方切用》)。

  清·费伯雄:肺主气,心主血,生脉散养心肺之阴,使气血得以荣养一身,而又有酸敛之品以收耗散之气,止汗定咳。虚人无外感者,暑月宜之(《医方论》)。

  清·吴谦等:《经》云:大气积于胸中,则肺主之。夫暑热伤肺,肺伤则气亦伤矣。故气短、倦怠而喘咳也。肺主皮毛,肺伤则失其卫护,故汗出也。热伤元气,气伤则不能生津,故口渴也。是方君人参以补气,即所以补肺。臣麦冬以清气,即所以清肺。佐五味以敛气,即所以敛肺。吴琨云: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矣。名曰生脉,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李杲谓:夏月取生脉饮,加黄耆、甘草,名生脉保元汤,令人气力涌出;更加当归白芍,名人参饮子,治气虚喘咳,吐血衄血,亦虚火可补之例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唐容川:人参生肺津,麦冬清肺火,五味敛肺气。合之酸甘化阴,以清润肺金,是清燥救肺汤之先声(《血证论》)。

  【近代验证】

  例一  高辉远治阴虚发热(干燥综合征)案(选自《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张某,女,48岁,干部。主因反复发烧5年余,西医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服养阴清热之中药效果不佳。高师诊时仍低热。体温37.8℃左右,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昏倦怠,气短自汗,纳少便溏,关节酸痛。血沉30mm/小时,舌红少苔,脉细数。高师辨为阴虚发热,治拟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方用生脉散加味。

  药用太子参10克  麦冬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石斛10克  葛根10克  木瓜10克  赤芍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5克  生地15克  五味子5克  山药15克  鳖甲12克  丹皮12克

  依上方连服18剂,体温正常,诸证明显好转。后去鳖甲、丹皮,加黄芪15克,继服1月,复查血沉正常,诸证基本消失。

  例二  张鹏举治真心痛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张某某,男,61岁。

  初诊:1977年7月8日。

  主诉:昨日中午突感左胸疼痛,抽引肩背,状如针刺,呼吸短促,大汗淋漓,时时欲哕,寸步难移,急诊入院。心电图报告:(1)冠心病;(2)急性后壁心肌梗塞。

  诊查:观患者形体肥胖,舌质淡、苔薄白,诊脉结代。

  辨证:证属心阳不振,营卫不调,痰湿阻滞,气血不畅,心血瘀阻。

  治法:宜通心阳,活血脉,化痰湿,兼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味。

  处方:红参6克  麦冬12克  五味10克  丹参30克  桂枝12克  红花5克  香附10克  半夏10克  片姜黄8克  炙草10克

  上方加减连续服药二月,胸痛减轻,次数减少,饮食增加,二便尚调,行动时稍感短气。脉微细略结代。改服丸药以收其效。

  处方:红参30克  丹参90克  麦冬45克  五味25克  生地45克  龙骨45克  牡蛎50克  石斛30克  白芍30克  红花25克  炙草25克

  蜜丸10克重,早晚各取一丸。

  例三  陈道隆治暑湿伤寒案

  1944年秋,太原路张姓女患暑湿伤寒。病已十六日,身热晨减暮剧,白×已出多次。起始身热经候时,月经先期而至,但未入血室。因无寒热谵语之象。汗出颇多,口渴咨饮,头昏耳聋,咽喉肿痛。胸脘初起痞闷,见×之后,渐觉舒畅。大便秘结,小溲短赤。有时微寒,有时颧红。脉弦濡而数。舌前截红绛,后半截焦黄。于是日晚间,突然肠鸣漉漉,腹中隐隐作痛,急欲大便,便血鲜红迸注。斯时也诊其脉微细而数,面色惨白,形愈畏寒,身热骤降,烦躁胸闷,舌红干燥,神志更清,耳聋更甚。诊其脉,已知其所因,下血而见虚像,血去络空。津液耗伤,清窍蒙蔽,故舌干耳聋,咽喉肿疼也。至其烦躁胸闷,心气有衰竭之危。便血之后,身热突然下降,邪有内陷之势,营卫失其协调,致形愈畏寒。面色惨白则已现虚脱之险,此症是属虚也,凿凿可据矣。古人所谓“血脱益气”之法,正此候也。当以扶正止涩为急务。处方:

  吉林人参三钱(另煎、冲)  炒旱莲五钱  墓头回五钱  小生地六钱 地榆炭五钱   蛤粉炒阿胶五钱  杭白芍四钱  五味子一钱五分  五花龙骨八钱(先煎)  赤石脂八钱(包煎)  破麦冬六钱  炙黑甘草一钱五分  一帖

  频频灌服。一剂即转危为安。后制小其剂,再服而愈。

  【按语】

  诸凡热病,最易耗气伤津,昔人“温病须刻刻留意津液”之嘱,确是历练有得之语。盖热灼气津,液为汗耗,肺胃津伤者屡见不鲜也。洁古老人之生脉散,取人参之甘而微苦,通行十二经脉,大补肺中元气而生津液;麦冬甘凉,入心肺两经,养阴生津;五味子酸温,敛肺经耗散之气,还水脏散失之精,退虚热,止烦渴,定喘嗽。诚为益气生津,救阴敛液之良方。现今用治心源性休克,缓慢性心律失常,每收殊功。

  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为水之上源而辅弼君主。肾藏五内之精,乃水火之宅元海之根。故人之呼吸吐纳,关系肺肾两脏,前人所谓“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此之谓也。法古老人此方,取人参味甘性平,大补元气而生津液,补肺气而助摄纳;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上润肺燥,下济肾水;五味酸温而涩,敛肺津而纳肾气,合而成方,以为益气养阴敛津之用。

  附方一

  全真一气汤

  (滋养阴液、温煦阳气法)

  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

  熟地八钱,如大便不实,焙干用;如阴虚甚者,加倍用  麦门冬三钱,去心、米炒  鸡腿白术三钱,炒深黄色。脾不甚虚者,人乳拌透、晒干、炒黄;脾虚甚者,用至四、五、六钱五分  制附子由一钱加至二钱余  人参由二、三钱加至四、五钱,虚极者一、二两,另煎、冲

  水煎,冲参汤服。

  【主治】治斑疹阴分焦躁,热极烦躁,上喘下泻,上实下虚,上热下虚之症。并治湿热症劫伤太甚,阴损及阳而昏沉不语者。

  【方论选萃】

  清·冯楚瞻:凡有生之物,莫不假诸阳气以为生发之根,及其经也,必阳气去而生气始绝。明乎此,则救生者,当知其所重矣……谨立前方,加减出入,活人甚众,见功甚速,取用甚多,去病甚稳。盖发热之由,未有不因阴虚者,未有火不浮越而头疼口渴者,未有火浮越而不烁害肺家者,未有中气不虚者,未有不因内伤外劳而致者,未有不上假热而下真虚者,未有外邪而不虚人本气者。此方阴阳俱备,燥润合宜,驱邪扶正,达络通经。药虽七味,五脏均滋,保护森严,外邪难入。功专不泛,补速易臻,滋阴而不滞,补脾而不燥,清肺而不寒,壮火而不热,火降而心宁,荣养而肝润。但以意成方,惟堪意解。或疑其地黄多而泥膈,殊不知重可堕下,浊可补阴,正取其重浊濡润下趋;况白术共剂,则燥者不能为燥,滞者不能为滞矣!或嫌其杂,奈小病暴病,或在一经,大病久病,必兼五脏,五脏既已为虚,若不合众脏所欲为调之,难免反增偏胜偏寒之祸。况土、金、水一气化源,独不观古方中五脏兼调者乎?或嫌其白术多用而滞,殊不知犹参力多则宣通,少则壅滞,岂不开塞因塞用而有白术膏者乎?或嫌其热而燥,殊不知附子随引异功,可阴可阳,可散可补。同补气药可追失散之元阳,同养血药可扶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则逐在表之风邪,引温暖药则祛在里之寒湿……此则更为脾肾阴阳两虚,上焦火多,下焦火少,脾阴不足,肾阴虚损。盖少阴脏中,重在真阳,真阳不回,则邪不去;厥阴脏中,脏司藏血,血不养则脉不起,故用此以使火降,水土健运如常,精气一复,百邪外御。俾火生土,土生金,一气化源,全此一点真阴真阳,镇纳丹田,以为保生之计而已,即各之曰全真一气汤。

  近代·何廉臣:此为冯楚瞻《锦囊》中得意之方。功在于一派滋养阴液之中,得参、附气化,俾上能散津于肺,下能输精于肾,且附子得牛膝引火下行,不为食气之壮火,而为生气之少火,大有云腾致雨之妙,故救阴最速。

  【按语】

  诸凡热病,屡经发散、下夺,阴津不无耗伤,津不化气,气不化水,则气阴两竭矣。津伤液涸,脏真日漓,阴伤之极,阳亦衰微,则阴阳并损矣。热病热势高壮,反复缠绵者,每每见此危候。冯氏此方,重用熟地为君,伍以麦冬,上润肺金,下济肾水,使金水相涵,则泉源不绝;人参大补元气,使气能化水,以救津液之消亡,亦白虎加人参汤之例也;白术斡旋中州,则清自升而浊自降矣。妙在合入附子一味,寓参附、术附之意,于养阴益气药中,稍逗微阳,使水能化气,气能化水,大有云腾雨致之妙。允称滋养阴液,温煦阳气之良方。

--
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