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红外线治疗说明:孤独之旅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15:08

【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离家

PPT 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曹文轩在他的一篇哲学散文《前方》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我们的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一段,看看,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生:无奈。

师:你们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

生:“只好”。

师:可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生一:他家本来很有钱,是开杂货铺的,可是,有一天他父亲因为在往卖的酒里掺水而被告发,于是家道突然一落千丈。

师:你看过《草房子》?

生:看过,但记不大清了。

师:真高兴你看了《草房子》,它可真是一本好书啊。老师补充你的记忆:他父亲是因为借钱进了一大笔货,结果在回家的路上,装货的船在河里翻了,所有的钱打了水漂,他家也因此欠了一屁股债。是这样吗?

生点头。

师:是的,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厚实的人家的独生子,怎么个厚实法呢?举些例子,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而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的自行车。此外,他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而且还是班长。看,多么具有优越感啊。而现在呢?杜小康他已不再“小康”了,也做不成班长,更做不了NO.1了,他成了什么?

生:放鸭娃、失学少年。

师:是啊。这该让他多么无奈和伤心啊。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段,感受杜小康此刻无奈之情。

生齐读。

师:对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一生接过老师手里的《草房子》,翻开书,阅读。

教师用PPT出示: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苇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谢谢,你读得不错。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是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PPT中出示的文字写在了一个淡蓝色的鸭蛋形状的文本框中),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趟“放鸭之旅”。

 

【名师点评】

《孤独之旅》是一部当代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草房子》的节选,引领学生认识杜小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已撕去了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着灵魂的“孤独”,我想,这应该是《孤独之旅》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为此,徐赛儿老师首先用《前方》中的一句话领起,为解读《孤独之旅》打开了一个窗口;其次以文本文字“只好”为引发点,扩充文字背后的内涵,联系《草房子》中杜小康曾经的“优越感”,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杜小康的无奈和伤心,从而为感悟那份厚重的孤独做好情感铺垫。短短的教学片段折射出巨大的人文魅力,展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足见“读书的厚度就是课堂的深度”。

                                             宁波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张霞儿

阅读:催开智慧的花朵

——《孤独之旅》备课叙事

                                                                                                  宁波市兴宁中学  徐赛儿

【教师档案】

徐赛儿,女,2000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中学一级教师,兴宁中学初中语文组教研组长,宁波市第七届特级教师(名师)带徒学员。热爱教学,喜欢阅读、写作与思考。曾获宁波市城区骨干教师和宁波市城区教坛新秀称号。执教《孤独之旅》获浙江省第三届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一等奖。两次获浙江省教研室颁发的“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园丁奖。所撰写的论文有两篇分获省二三等奖,六篇次获市一等奖。并有7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编写各级各类教辅用书字数逾60万。参与或承担校级、市级课题各一个。

 

【“阅读促教学”叙事】

多年前,我读过曹文轩的纯美小说《草房子》,便对他的文字印象深刻。后来,接触了他的那本将个人经验、心性和学术相结合的理论著作《小说门》,对他更是钦佩。于是,空暇时候也经常去光顾他在新浪的博客——“麦田”,在那里,我至少也算得上是一颗小小的“麦粒”了(曹文轩迷们用“麦粒”、“麦穗”、“麦跺”来形容级别)。

2008年3月中旬,因为要参加宁波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我必须在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众多课文中选择一篇作为参评篇目。已是“麦粒”的我选择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之后,有老师善意地提出,《孤独之旅》这么长的小说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我慎重考虑。但是,我固执地认定了就是它,并且坚定地告诉自己:从一而终。

但是,不久,我便发现,我被《孤独之旅》烫着了。

我有一个备课习惯,便是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细读文本(这一习惯得益于南阳市二中的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郭成杰写的一本书——《裸眼读书》)。具体做法是抛弃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也不借助于任何教学用书或相关资料,只是动用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和阅读习惯在文本中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写下自己阅读时的点滴感受。在一遍遍的细读下,我发现,《孤独之旅》蕴藏在内的深厚的文本价值出乎我原先所料,如从文章学、叙事学、哲学、美学等角度我们都可以对文本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此刻,我有些欣喜,但隐隐地感到些许恐慌。下一步,我借助了综述,我从网络、教学用书、杂志上大量搜集有关《孤独之旅》的解读类文章和教学设计。通过细读和综述,我对《孤独之旅》有了更多的认识。于是,可供呈现的教学内容显得越来越庞杂与厚重。

现在,我开始显得不安起来。因为,我怕我无法驾驭这么厚重的一个文本。怎么办?我想到了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于选文的四种类型的界定:定篇、例文、样本、用件。那么,《孤独之旅》这篇选文又该如何界定它的类型或者该把它当作哪一类型的选文呢?出于对《孤独之旅》的厚爱,我很想把《孤独之旅》当作是“定篇”来处理,让学生八面临风地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开始思索教学的落点。我想到了原著《草房子》,《草房子》的章节很特别,大多是按照人名或者人物所在的地点来划分章节的。杜小康这一人物在《草房子》中占了两个章节——“红门(一)”和“红门(二)”。看来,曹文轩是想通过《草房子》让读者认识一个个鲜活的人。那么,我不妨把《孤独之旅》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为“认识杜小康”吧,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一条线。于是,我从《草房子》中“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这些人物导入,让学生带着“认识杜小康”的学习目的进入《孤独之旅》的学习。怎么认识呢?我尝试着通过三个大的教学环节来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杜小康:第一、引读原著,初识杜小康;第二、品读文本,走进杜小康;第三、回读题目,理解杜小康。在这些教学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主环节,在这一主环节中,我试图从情节、环境、父亲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杜小康。但是,看似无懈可击的教学思路在进入课堂实践后发现问题重重:教学环节繁复,教学内容庞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问题设置细碎繁琐,学生无法进入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整个课堂构思感觉就像一篇论文,严谨但缺少灵动。

于是,只能放弃。

那么,不妨把它当作“样本”吧。因为,一旦处理成“样本”,“课程内容将产生于具体的学生在实际阅读时与文本的交往过程中。这样,那些详详细细涉及选文方方面面的教材内容,并不是都要讲,都要学的。从原理上讲,它们只是供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情况自主地选用。”(摘自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呢?是采用上海育才中学倡导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呢,还是运用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教学法?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周耀武博士给了我一本书——《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他说,或许,李镇西老师的课能给我一些启示。我迫不及待翻开这本书,结果迅速地被李镇西老师挥洒自如、浑若天成的课堂所吸引。我仔仔细细地研读了他上《冬天》的课堂叙事。李镇西老师所提出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不就是 “样本”文本的一种极佳的教学模式吗?在这一模式下,课程内容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材内容里加以择选,教师在这一课和下一课,在这一班和另一班,具体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定夺。于是,我在把《孤独之旅》处理成“样本”的前提下,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作为了《孤独之旅》教学的一种模式。虽然,我深知,这一教学模式的引入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准确而全面的理解,需要执教者对课堂教学节奏的灵活掌控,更需要执教者对课堂教学意外的机智处置。但是,我觉得试试无妨。于是,便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把“了解旅因、理解孤独、感知成长”作为教学的主目标,通过这个主目标的牵引,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我先让学生“读出自己,分享收获”。通过这一环节,主要解决学生对小说语言的理解和赏析。然后是“读出问题、师生探究”。在这个教学主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提问,根据问题同步展开教学。而教师课前要准备的不是教学步骤的设计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储备。这样,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为了防止教学内容的零乱,我充分利用板书,以板书来理清小说情节和思路。

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我试讲了两次。我发现课堂效果相当不错。学生思维活跃,问题层出,教学环节明晰流畅,课堂节奏也张弛有度。但是,最后,思虑再三,我还是放弃了。原因是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去参加高水准的优质课展评,太冒险。因为在比赛中,我对学情无从把握,对课堂意外也很难完全预见,有些教学目标无法完全落实……总之,不可知因素太多,对教师的挑战太大。(后来在省优质课展评中,我发现嘉兴的沈勤华老师在执教《孤独之旅》时就是把文本处理成了“样本”,我钦佩她的勇气。)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让我发现了学生学习《孤独之旅》的盲区,使得我对《孤独之旅》后来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接下去怎么办?要不我就把《孤独之旅》处理成“例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夏丏尊也不是说: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例文)。于是,我试着让《孤独之旅》成为某些(或某种)语文知识学习的“直观教具”,通过这一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于是,我开始挖掘《孤独之旅》作为“教具”所潜藏的价值。“曹文轩特有的纯美小说语言”、“小说叙事的速度”、“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空间(环境)”、“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都进入了我的思考范畴。后来,我决定以《孤独之旅》为例文,来诠释曹文轩《小说门》中的第八章:“风景”。如从“风景是小说的重要元素”进入,来讲述“风景描写的若干类型”,解析“风景的意义”。但当我把这一想法和同事交流的时候,遭到了他们的反对,理由是太显专业,不适合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妥,理论性太强,操作起来很困难。后来,我还尝试过用杜小康的四句话串起整堂课的教学,以此来分析人物,并通过更多的“例文”来感知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作用,但没有成功。于是,到最后,我终没有在众多的解读角度中确定一条合适的路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那么,当作“用件”来处理可以吗?可是,对于这样一篇具有经典价值的选文,如果纯粹把它当作“用件”来处理似乎有点对不住它。于是,我又回到了“定篇”上。但这一次,我首先舍弃了第一稿时那种面面俱到的解读方式。那又该呈现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呢?我的思路一时处于堵塞状态。

想到了孟子的话:“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别急,这是正常的状态。我允许自己先放下《孤独之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曹文轩。

继续看书,期望从书中去寻找灵感。我看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日积月累式的日常性阅读,这种阅读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或者说是爱好,它可以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打底子,因为我坚信,文字的生命在于它会在不经意间流入你的思想;另一种阅读是临时抱佛脚型的补救性阅读,这种阅读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或者说功利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读什么,是把书籍当作工具书一般来使用的。显然,此刻,我的阅读属于第二种。我奔赴书店买了曹文轩整套的纯美小说和能买到的所有其他作品。然后花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沉浸在曹文轩的世界里。从《草房子》到《青铜葵花》,从《小说门》到《第二世界》,从《感动》到《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我或略看,或细看,每天都在思索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曹文轩,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创作,这是一道怎样的文学风景。十足一个“麦跺”的样子。

在阅读和思索中,我的思路渐渐地清晰了起来。我深入地触摸到了曹文轩文字生命的光彩,我理解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所要表现的那种哲学创作观、美学价值观和成长观,我终于看到了曹文轩所坚守的“文学高地”:那里不仅仅是悠远、唯美,不仅仅是古典情怀和现代意识的融合,也不仅仅是历史与当下的萦绕,那里还有感动和力量,思想和思考。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摘自《青铜葵花》封底)

“当今世界,情感的弱化已是让人忧心忡忡的问题。……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摘自《山羊不吃天堂草》封底)

“只有能感动人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摘自《草房子》跋)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摘自《草房子》封底)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摘自《感动》)

“他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他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摘自《论孤独》)

 “摇摆是小说动力所在。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地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摇摆过程。”(摘自《小说门》)

“人们在未有精神预设时,是无法进行艺术欣赏的。”(《第二世界》)

……

另外,我还在原著《草房子》中发现了好几处和选文《孤独之旅》不一样的地方,或增或删或改。而这些都可成为我《孤独之旅》教学中的补丁。尤其让我激动的是,在一个深夜,我读到了曹文轩的一篇哲学散文《前方》(恕我愚昧,在这之前,我从未读到过这篇文章,尽管后来有人告诉我,它其实早已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之中了),于是,所有堆积在我脑海里的想法一下子都被理清了,我对《孤独之旅》的理解终于找到了归宿。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人生实质上是一趟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上述文字均摘自《前方》)

现在,我知道了曹文轩其实一直是在通过他的文字(如《孤独之旅》)实践他的一种前行的哲学观。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走者,一如鲁迅笔下的“过客”,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境况,我们可能会被打倒,但,前行是纯粹的,是自我生命存在的终极形式,所以,我们不能被打败,也不能只在一个地方徘徊,我们得不断地前行……(后来,我也曾给曹文轩发了一封邮件和他交流《孤独之旅》,他在回邮中同意了我的看法。)

那一刻,我茅塞顿开,仿佛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一转弯竟看到了一条崭新的大道在我的眼前铺展延伸。我简单理了一下思路,马上确定了《孤独之旅》的教学目标:

1、结合《草房子》,了解“孤独之旅”的前因后果,对教学内容作横向的拓展,并引发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这一环节也能让学生带着一种“精神预设”进入文本的学习。)

2、细读文本,理解文中杜小康在这趟放鸭之旅中的心理变化轨迹,尤其是紧抓 “孤独”这一生存状态,明白这是怎样的孤独,为何孤独,和杜小康面对孤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等。从而了解杜小康的成长历程,感知“孤独”之于“成长”的关系。(“孤独”是这篇小说的命题,也是曹文轩很多小说的命题,更是人生的命题。)

3、利用《前方》中的三句话,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并以此期待对文本稍做哲学层面的解读,如“离家”与“前方”、“路上”与“行走”、“被抛”与“新生”等,使教学内容有纵向的深入。(“前行”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含而不露”<曹文轩《第二世界》中关于小说主题呈现的一个观点>的主题。)  

4、培养学生在成长途中的抗挫折抗灾难意识。(曹文轩成长小说第一落脚点。)

    在这些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我快速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学设计。下面,我呈现一下我当时的教学设想:

1、让教师说话:这是一篇4000多字的小说,且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作为小说,三要素加“小说语言”,这么多内容想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节课内完成显然不太现实。所以,需要我对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如,我把教学内容着眼在杜小康身上,通过文本的解读去认识一个在孤独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杜小康。另外,在教学设计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通过预设走向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生成触摸文本的温度。

2、让文本说话: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我以“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作为本堂课的主线,然后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一手抓“旅”,一手抓“孤独”,把教学主环节分成了三大块:一、“踏上放鸭之旅(旅因)”;二、“感受孤独之旅(旅程)”;三、“享受成长之旅(旅果)”。但,在课堂中不出现“旅因”、“旅程”、“旅果”这些词,而是用曹文轩哲学散文《前方》中的三句话来作为三个部分的标志。“旅因”部分主要是根据文本和原著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缘疑问,如杜小康前后身份变化及原因,父亲的宏伟蓝图等,让学生意识到,这本来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旅程”部分是教学的最主要环节,主要是围绕“孤独”,让学生通过文本研读明白这是怎样的孤独,为何孤独,孤独的形态变化和杜小康面对孤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等,使学生意识到,这原来是一趟“孤独之旅”;“旅果”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文本清点杜小康在这趟孤独之旅中的收获,明白杜小康的成长过程,了解孤独对于成长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这其实是一趟“成长之旅”。所有这些理解都必须建立在利用文本,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3、让作者说话:这篇小说很能代表曹文轩小说的特点,如哲学创作观、美学价值观、成长观等,但如第二点所说,因为我的抓手主要是“孤独”和“旅”,所以我主要是希望呈现曹文轩小说的成长视角和哲学味,“成长视角”是比较好传达的,但“哲学味”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不能刻意地通过文本分析去传达,而是在教学的三个主环节中分别用曹文轩在哲学散文《前方》中的三句话来作为解读的一个窗口,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曹文轩的话,辅以教师的引导与小结,让作者来参与文本的解读,期待对文本做出更多哲学层面的解读,如“离家”与“前方”、“路上”与“行走”、“被抛”与“新生”等。以此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纵向的深入,深化文章的主题。

4、让原著说话:“人们在未有精神预设时,是无法进行艺术欣赏的。”(曹文轩《第二世界》)《孤独之旅》是《草房子》的节选。要彻底地了解杜小康,绝不能把他抛在《草房子》整个故事或背景之外,否则,读者和文中的杜小康永远是隔了一层的,是无法真正进入的。于是,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讲故事(讲有关杜小康的故事)的形式串起整堂课。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和阅读《草房子》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带着一种“精神预设”走进文本,走进杜小康,同时也能让小说教学更显宽度。另外,利用原著《草房子》和《孤独之旅》的“文本差”给教学“打补丁”。

5、让学生说话: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别让教师过多地成为课堂的干扰,要让学生真正地、无干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而教师主要是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我没有太多零碎的无价值的问题出现,我的课紧紧围绕“孤独”,由三个隐形的问题串起整个教学过程:一、为什么“旅”(踏上放鸭之旅)?二、怎样“旅”(感受孤独之旅)?三、“旅”后收获是什么(享受成长之旅)?这样,学生的思路不会散乱,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开放度也大大加强,同时关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使得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思维状态中来,有事可干,有话可说。

通过这样的设计,力求使得教师、文本、作者、原著和学生五者间形成一种阅读共同体,其中前四者都是为“学生”这一阅读主体服务的。

我至今记得那个深夜,我兴奋的样子,我甚至想叫醒熟睡中九个月大的女儿,和她一起分享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接下去,我便是在很多同行的帮助下,在两位师傅(何娴娴老师和张霞儿老师)和教研员(盛华明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地进行试教,然后反思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我同时又把阅读的视野投向各路名师的课堂实录或教学艺术类书籍,如《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余映潮讲语文》、《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言说抵抗沉默》、《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好课是这样炼成的》等书籍(这些书大多是以前就读过的,这次也不是每本都仔仔细细地看,而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阅读),并且研究了一些经典的课例录像,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带着这份努力,5月份在东恩中学举行的2008年宁波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中,我获得了第一名。

后来便是备战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了。但在接下去的半年里,我没有对《孤独之旅》进行哪怕一个字的修改。我把它“雪藏”着,只是继续着我的阅读。我首先着眼于理论著作,我再次阅读了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还有王尚文教授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这几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于是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读,期间,因为理论的“晦涩”和自身理论底子的浅薄,我读得非常艰难。后来,我只能采用“蒸馏”读书法,对这些书的内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剥离,对其思想言论进行提炼总结,使其回复到其最根本的精髓,然后结合思考和实践,我还写下了6000多字的读后感。这些阅读经历让我对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我想,这不仅会影响到《孤独之旅》的教学,还将影响到我以后所有的教学活动。接着,我又重新翻开了上面提到过的各路名师的课堂实录或教学艺术类书籍,这一次,我不是仅仅把他们当作工具书一样地来查阅翻看了,而是进行了系统而认真的阅读。我反复地揣摩一些好的设计、精彩的课堂语言和课堂艺术,哪怕是别人在课堂上一句精彩的点评,我都一点一滴地记下来,然后思索着我可以把这些“招”用在《孤独之旅》教学的哪个环节甚至哪个点上,以此来美化我的教学,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也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招”。

再接着,11月18日的省赛日期快要到了,我便进入了紧张而难忘的历时半个月的磨课阶段,磨课就在我原先的教学设想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想很少有人能象我这么幸运,因为一堂《孤独之旅》,我有机会接受到了宁波市众多语文教学专家的指导,而且是一次次地,手把手似的。我们反复地考证每一处设计,揣摩每一个细节,设想每一种意外。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整个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过痛苦,感到过迷茫,感到过自卑,感到过束手无策,但最后,我告诉自己,“天道酬勤”,《孤独之旅》承载了这么多人的智慧,承载了这么多的汗水和艰辛,它一定会是与众不同的。带着这份自信,我踏上了省优质课比赛的展台。我如愿地获得了一等奖。虽然不是最棒,但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年轻的我正在路上呢。

感谢《孤独之旅》,感谢这段并不孤独的“孤独之旅”,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同时也感谢我的阅读。引用于漪老师在《给语文教师加点钙》一书中的话:“有智慧的人,生命能闪光。阅读是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催开智慧的花朵。青年人要用源源不断的知识清泉滋润自己成长。”是啊,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他的教学发育史实质上便是他的阅读史。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面对知识爆炸的社会,面对渐趋浮躁的人心,阅读已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必需状态。

 

附省赛中《孤独之旅》的教学过程:

一、谈“昨天的杜小康”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从一个愁绪满怀的古代才女中走出来,接下来,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而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可不再是这样的了。下面,让我们跟着他,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ppt 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曹文轩在他的一篇哲学散文《前方》中说:“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杜小康就要离家了,(板书:离家)请同学们关注文本第一段,看看,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师:你们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板书:无奈)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明:是的,刚才,我们说了,昨天的杜小康可以说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而现在的杜小康呢?他已不再“小康”了,也做不成班长,更做不了NO.1了,他成了什么?(放鸭娃)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段,感受杜小康此刻无奈之情。

师:对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我请一个同学翻开《草房子》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ppt出示: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苇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板书:放鸭)。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趟“放鸭之旅”。(板书:带箭头的横线)

(二)Ppt出示:“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还是《前方》中说:“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文本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节—第27节,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板书:路上、芦荡),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们心理的词语。

明:茫然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板书:恐慌)

师:这就奇怪了,杜小康是和父亲一起外出去放鸭的,而且那里的风景好像也不错,这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理解思考片刻,然后全班交流。(温馨提示:在文本中,大家可以通过环境描写去把握人物心理。)

1.无家:“就什么都没有了”、“熟悉的树木……遥远之物”、“陌生的天空……从未见

过的面孔”、“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为了无家的漂游者”(家里本来有母亲、有朋友、有学校、有熟悉的环境)

2.无声:“没有其他声音……使人感到振奋”、“杜小康想听到声音……不可能”

3.无知:“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4.无人:“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第一缕炊烟……惟一的炊烟”

5.无尽:“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6.无助:“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感官沉睡了)、“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7.无期:“明年春天”

8.带着挽救家道的使命去放鸭,而不是去旅游的,这种精神压力让人恐慌。

9.父亲的精神缺席。

师小结: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于是,杜小康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住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三) Ppt出示:“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又是《前方》中说:“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杜小康的是恐慌的话,那么现在,杜小康的前方出现了更大的艰辛和危险,那是什么?

师:是的,暴风雨、孤独。(板书:孤独)首先,我们来看他们最大的敌人——孤独。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2831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能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

1.无法比拟的孤独:“……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

2.无人可见的孤独:“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3.无话可说的孤独:“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

4.无处不在的孤独:“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5.无法忍受的孤独:“我要回家……”

师小结:因为无人可见的孤独、无话可说的孤独,无处不在的孤独,加上离家以来一直跟着他们的那份恐慌,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于是,杜小康希望逃离孤独。但是,逃离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呢?

明:不回避,认清现实,接受现实,直面孤独。“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说的。

师:杜小康有没有这么做呢?哪个段落首先告诉我们的?让我们齐读第33段。

师小结:现在,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他渐渐地学着去适应了,于是,“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因此,恐慌少了。而另一场磨难随之而来了。那是什么?接下来,请你研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预习,说说,在这部分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提示:大家也可以对照着杜小康前文中的表现来谈。)

明:勇敢、坚强、有责任心、冷静。

1.     父亲“几乎晕倒在地上”,而杜小康却“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2.     “还是分头去找吧。”(从“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到“我要回家”再到现在的“还是分头去找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杜小康从逃离孤独转变成了直面孤独。

3.     “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

4.     “将一些芦苇踩到……”

5.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6.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7.     “抠了”、“嚼着”。

8.     “但他没有哭。”

9.     “静静地躺着……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

师小结:暴风雨驱散了他的鸭群,也驱散了他对孤独的恐慌。同学们,曹文轩的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前方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是的,暴风雨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接下来,让我们齐读44—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配乐)

师:杜小康长大了,所有,我们说,这仅仅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

明:是的,成长之旅。板书:成长之旅)而暴风雨就成了展示杜小康成长的舞台。

师:跟着他一起长大的还有什么呢?

明:是的,鸭们也长大了。(重读:也)于是,在“八月的一天早晨”,注意哦,不是等待中的“春天”,他发现鸭子下蛋了(板书:下蛋),杜小康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满怀惊喜地朗读一下杜小康在文中的第四句话。

师:大家觉得这句话,曹文轩写得好不好呢?(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惊喜之情的)

师:鸭子下蛋,为什么能让杜小康这么惊喜呢?(板书:惊喜)

明:1、父亲的承诺:鸭子下蛋了便可以回家了,学费也有着落了,可以说,“鸭蛋下蛋”是他这段孤独之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 “前方”(板书:前方),正是对“鸭蛋下蛋”的期待支撑着他面对孤独。2、收获的喜悦:鸭子下蛋了,表明他的这段日子的付出都有了回报了,一个孩子,第一次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第一次品尝到了生活的赐予,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激动啊。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草房子》的影片片断再次感受杜小康捡起鸭蛋时的心情。

师:当杜小康用双手捧起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他不再是杜小康了,更不再是杜放鸭或者杜孤独了,他成了杜收获了。而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的是什么?

师小结:是的,孤独,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ppt出示):“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师:现在,大家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 “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师:接下来,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这趟孤独之旅。

三、谈“明天的杜小康”结束。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借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陌生的前方在等着他(板书“箭头”)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磨难,所有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他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别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板书:

                           孤独之旅

 

无奈                 恐慌                 孤独                  惊喜

 

 

放鸭                                                            下蛋…… 

离家           路上           芦荡                              前方

 

                           成长之旅

 

 

 

 

 

相关链接

1、[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当教育教学的风一阵阵地吹过,吹得你摇摆不定的时候,当你总困扰于某个教育教学问题而无法得到解答的时候,当你想拥有一本常读常新、好读好用、百看不厌的案头经典教育教学著作的时候,请翻开这本书吧。

2、[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作者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激动人心的探索教学本质的心灵之旅。

3、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如果现在,“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等术语还困惑着你的脑海。请翻开这本书提升一下你的理论装备吧。

4、黄仁贤《中国教育史》:我们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我们承载着历史向前奔腾,把自己放在历史的流中,你便会头脑清醒,目标明确。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如果你不想被当今中国语文教学的潮流所抛弃,如果你不想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走太多的弯路,如果你想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专业(包括课程、教材、课改等)有一种理论高度的认识,那么,请快去研读这本书吧。

6、曹文轩《小说门》:别以为理论都是高深晦涩的,捧起这本书,你便会被里面的文字、内容、笔法所吸引。这是一本可以当作故事书来读的文学理论著作。

7、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别惧怕“研究”两字,好好阅读这本书,你便会发现,“研究”也就那么一回事。

8、吴非《不跪着教书》: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翻开此书,你便会对我们的身份、我们的责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至少是思考。

9、孙绍振《名作细读》:语文教师怎么能不懂细读呢?打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汉字的内在生命竟如此鲜活,文学的微观解读竟如此美妙。

10、《言说抵抗沉默》:快2009年了,我们怎么可以不知道郭初阳呢?我们怎么可以不了解郭初阳的课堂呢?快去看吧,那里,你将打开语文教学的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