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导演协会郑爽:唯识学探微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56:33

唯识学探微一

 

唯识思想的源泉,应从原始佛教中去探求。原始佛教核心是缘起论,唯识思想导源于缘起论,也可说为缘起论一种说明。在说明缘起时,原始经典大多吐露出注重心识的倾向。

 

缘起的流转门,不出惑、业、苦三事;其中的业,有部认为是色法,其它部说是非色非心,经部论师则爽性把它看作是思心所。这样唯识的倾向就开始明朗化了。

 

   缘起,最简单的一个基本模式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里面,无明是惑(烦恼),行是业;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些都是果,也就是苦;后边的爱、取是惑;有是业;最后的两支,生、老死,又是苦。总地归纳起来,这十二支以惑、业、苦三个东西包括完了。

 

缘起的还灭门,主要亦在内心解脱,佛教调柔身心的正行,确乎重在定慧的精神修养,尤其著意在智慧。《阿含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这里明显表现出唯识思想,是起源于原始佛教的。

  

   大乘经论中,唯识思想更是丰富。《华严经》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又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其他,《楞伽经》、《阿毗达磨大乘经》等经中,所说甚多,不胜枚举。

 

大乘的唯识思想,即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义,亦即大乘佛法宗旨之所在。太虚大师说:“大乘佛法,均以唯识的基础而确立”。这话是有依据的。

  

“大乘的唯识思想,即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义”,这句话归结下来,究竟大乘唯识思想是什么?扼要地说,即“非空非有”。说它一切空,什么都没有,不对!像有部那样地一切都有,也不对!那到底是什么?既不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有。这是什么?中道。

 

中道,说出来让人心生迷惑。简单地说,所谓中道,不著于有边,把一切法执著为实在有,是错误的,中道不是有;若说一切法空、什么都没有,缘起也没有,那是断空,也叫恶取空,中道也不是这样。中道是缘起、性空两个互相配合的,性空之中有缘起、缘起之中有性空。

 

依照唯识的说法,在依他起性里边遍计所执的那个实在有的东西是没有的,在圆成实性里中道观是有的,所以“非空非有”,没有那个遍计所执,但圆成实性也不是没有,非空非有,那就是中道。“亦即大乘佛法宗旨之所在”,大乘佛法的宗旨,核心就在这个地方。

 

那么中观呢?中观也是在唯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回过头来破唯识的。解释的简单一点,中观是从唯识上去、再进一层;没有唯识的阶梯,中观也爬不上去。汉地是这样说,在藏地也是这样说。

藏地说中观学建立在哪里?这在《四宗要义》讲的很清楚:先是有部,从一切法有,世间上的东西都确切地认清楚,从有的方面来认清楚,然后进入经部;从经部再上去到唯识,唯识再上去是中观。中观也是从唯识的基础上去的。所以在佛教见解上,汉地与藏地基本上是一样的。

 

佛灭度后,诸大菩萨,从此唯识思想根源出发,应顺着世间学术思想的发展,与众生机缘的需要,明确地提出了唯识论,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真正的完成了唯识思想。世亲菩萨则首创以“唯识”为题造论,他的第一部弘阐大乘的论著,即是《唯识二十论》。以他们二人为中心,就形成了著名的瑜伽行系。

 

瑜伽行系的学说,一般说是以无著为中心,上乘弥勒,下传世亲。法相唯识学的根本思想,在乎无著;然而传承弘布,发展成为一大派系的,却是世亲。

 

无著、世亲的学说,继承着原始佛说,一开始就讲缘起问题。原始佛学时期,是从人生现象——“十二支缘起说”来讲的,后来范围扩大了,不仅讲人生现象,也涉及到了宇宙的现象。到了龙树菩萨这个阶段,所讲的是“受用缘起说”,主要是从认识方面说的。

 

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而感性的感觉则是从内根与外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根是能取,外境是所取,二者皆是来自性空。为了便于领会,更进而提出“二谛”来。分别一切法的实相,亦以“二谛”为标准。说“胜义谛”是空,“世俗谛”是有,把二者统一起来的认识就是中道观。

 

到了无著、世亲时代,不仅不满足于从人生现象讲,而且也不限于在一般认识领域内讲缘起。他们要把范围扩展到整个宇宙一切现象的宇宙观上。因此特别提出阿赖耶识来说明缘起,叫做“分别自性缘起说”。

 

 

“分别自性缘起说”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所知法的总依,它能发生一切法。各种法有不同的自相(自性)。这是因为阿赖耶识藏有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由于名言种子的不同,一切法因之有区别。

 

分别自性就是阿赖耶识,那就是阿赖耶识缘起。为什么叫分别自性?遍计所执相就是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相,就是依他起自性,也叫分别自性。唯识里面说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自性是虚妄,是我们虚妄的感觉、分别心所产生的幻境;依他分别的自性这个缘起有客观性,一切法和合起来就显那个相,也叫分别自性——依他起自性也叫分别自性;而圆成实性,是一切法的真如实性。讲唯识时离不开这三性,以其来解释一切现象。分别自性缘起说是以依他起自性来解释宇宙的万相(缘起)

 

有了名言种子的内容,要理解一切法的实相,就不能单纯从二谛的标准来看了。因此,又提出“三性说”。

 

所谓“三性说”,就是随名言区别而来的。一是以名言表示而执为实有,这样所得的认识,是不实在的分别,谓之“遍计所执性”;二是遍计执亦非凭空而来,是有所依的,它所依的自性,谓之“依他起性”(即依各种因缘而生起);三是安立在依他起性上的遍计执,当然是不真实的,去掉了它,就能得到诸法的真实性,这样所认识的总是最完备,也最真实,谓之“圆成实性”。依自性缘起说来看,理解诸法的实相,就要详细分别三性,对实相的认识,也就是对三性的认识。

 

三性联系到“有”、“无”的概念来看,“遍计所执性”是出于遍计的执著,所以是“无”;“依他起性”是遍计生起的依据,因而是“有”,不过,它与遍计相顺(它的生起是由于遍计执的种子,生起后又有遍计执的安立),因此这个“有”不是实有,而是“假有”。到了圆成实,可以说是“实有”。这样认识三性,非但对“有”、“无”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有”的“假”、“实”也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是无偏见的认识,谓之“中道观”。

 

世亲叙述唯识有两部:《二十颂论》与《三十颂论》,前者有他的长行解释;后者是他晚年所作,只有颂没有释。这两部论都是用心、意、识来说明唯识理论的。《二十颂论》主要以成立唯识学说为宗,据早年发现梵本,书名即题《成唯识》,护法为他作注解亦题名《成唯识宝生论》,即此可见它的内容与性质之所在

 

《二十颂论》的唯识学要点是:“识生似外境现。”意思是说识生起以后,有一种作用,能把识的一部分转变成心的对象。由于人们对“识所变”没有真实的认识,把它执为外境,其实外境并不存在。这好比病目见空花,空花(外境)是没有的,病目者(凡夫)执以为真,这就是遍计所执。空花没有实体,只有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识所变现的,所以属于识内,不在识外。既然一切都属于识。“内生识时,似外境现”,唯识论的根据就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