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跌打药油排名:兵贵神速:毛泽东不许林彪休整强令入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59:23
毛泽东和林彪

  这一仗使毛泽东和傅作义都着急了

  1948年12月4日,傅作义从北平乘飞机来到张家口。

  近几天来,傅作义不厌其烦,每天都是上午9点准时出现在张家口机场,然后乘车来到11兵团司令部,照例是开会、听取作战情况汇报,接着匆匆飞回北平。傅作义此番经历,很像多年以后的“上班族”,为了工作,频繁地在两地之间来回穿梭。只不过“上班族”顶多或乘公交车或开私家车或搭乘地铁,而傅作义不同,他的交通工具非常人能比,是美国造的军用专机。

  自郭景云的第35军西援张家口,傅作义的心就被牵了过来。35军是傅作义的心肝宝贝。从1931年起,傅作义长期兼任这个军的军长,直到1942年才忍痛割爱,恋恋不舍地将军长一职交给亲信董其武。1945年鲁英麟接任军长。三年后,涞水一战,鲁英麟兵败自杀,轮到郭景云执掌军印。郭景云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免有时骄傲狂妄,这让傅作义隐隐约约不大放心。傅作义不辞劳苦地前来,有关爱,也有压阵的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傅作义是冲孙兰峰来的。孙兰峰是傅作义最亲信的心腹部将之一。在傅作义部队,除了傅作义,官职最高的就数董其武和孙兰峰了。他们二人堪称傅作义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孙兰峰腿部患有残疾,可是他打起仗来勇猛过人,指挥作战也颇有能耐。他几乎参加过傅作义部队所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斗,深得傅作义的偏爱。比如,1933年长城抗战时,他任傅作义手下第421团团长;太原保卫战时,任第211旅旅长;傅作义离开阎锡山后,孙兰峰接连升任新31师师长、暂编第3军军长和第11兵团司令官。眼下“共军”猖狂,张家口吃紧,孙兰峰紧急求援,他傅作义岂能撒手不顾?孙兰峰离不开傅作义。其实,傅作义也离不开孙兰峰。他和他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命运连在一起了。

  最后一层意思,当然是张家口作为西撤绥远的一个重要通道,傅作义不能不加以重视。

  不过,傅作义毕竟久经沙场,他从近日敌我双方激烈战斗中,似乎嗅出了什么异常气味。经反复查看地图,平张线上的敌我态势,总让他心神不定,老觉得对手在某个极其隐藏处挖下陷阱,乐呵呵地等着他往坑里跳。于是,傅作义考虑再三,决定这次来张家口,重点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傅作义来到11兵团司令部的会议室,孙兰峰、郭景云、袁庆荣以及张家口市警备司令勒书科,还有守城部队的各位师长、旅长们立即起立,一个个站得笔直,向他致以瞩目礼。

  傅作义摘下雪白的细纱手套,向众人挥挥手,说,坐下吧。

  待各位将领坐定,傅作义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召集大家来,只有一个目的,征求防守张家口的意见。傅作义说,你们都是直接带兵打仗的人,熟悉情况,你们说说,怎么防守才能击败“共军”,使张家口固若金汤?

  其实,说这话时,傅作义心里却另打小算盘,但他丝毫不显山露水,他要把表面文章做足,以便稳定军心。

  这一天是1948年12月4日,正值华北西部一线烽烟滚滚、炮火连天,一刻值千金时,傅作义和他的部属们却能坐在司令部会议室里漫不经心、不愠不火地开会,实属难能可贵。他们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议论了一番,也没讨论出个眉目,便散会了。

  真正有价值的会议是在大会之后的小会。那个所谓征求意见会议结束时,傅作义悄悄把孙兰峰、郭景云留了下来。傅作义直截了当地告诉手下二位将军,说从目前形势来看,坚守张家口已没有什么价值,你们务必心中有数,时刻做好撤退的准备。

  接下来,傅作义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一一告诉了孙兰峰和郭景云。

  就在这个秘密会议临近结束时,傅作义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话是北平华北“剿总”副参谋长梁述哉打来的,说东北和华北的解放军分别从东北、西南向平张线南口至下花园间疾进,看上去似有切断平张交通线,分割包围我军之企图……傅作义接听时,面色十分严峻。放下电话,傅作义转身向孙兰峰和郭景云通报了来电内容,然后说,我回北平。至于35军的行动,待我回到北平以后电告。

  回到北平,傅作义得到报告,密云失守!

  傅作义大惊失色,密云距北平近在咫尺。密云失守,就等于“共军”把一柄锋利的匕首抵在他的胸前,对他的威胁简直太大了!

  可是这把匕首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怎么事先竟连一点儿迹象也没有察觉?

  即使是一只鸟儿从天上飞过,地上也该有它的影子啊?何况“共军”那么多的部队,一下子就吃掉他4个团,共计6,000人!

  傅作义问手下,打密云的是哪个部队?

  手下人支支吾吾答道,好像是程子华、黄志勇的第11纵队……

  傅作义感到一阵眩晕,眼前墙在晃,人在晃,就连地板也在晃……傅作义疑惑地问,没搞错吧,你再说一遍?

  手下人战战兢兢地把刚才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傅作义只觉得有件重物从内心深处轰隆一声坍塌下来。他想,程子华、黄志勇,那不是东北野战军的人吗?怎么出现在密云?莫非……傅作义不敢继续往下想。但又不能不想。于是,傅作义慌慌张张地扑向桌上铺开的作战地图。傅作义看到,解放军的东北先遣兵团占领了密云,而华北第2兵团正向平张线急速挺进,其前锋已经抵达涿鹿地区。这样一来,两路大军便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而夹击的目标,则是北平!

  由此,傅作义认定共军要打北平了!

  在这种错误的判断下,傅作义感到原先放弃张家口的计划难以实施,毕竟部队太多,物资也太多,撤离需要时间。而北平危急,耽误不起。所以,傅作义作出决定,命令孙兰峰依旧固守张家口,让郭景云立即率军撤回北平。北平一旦有了郭景云,就等于安全系数上多了一份保险。

  12月6日,郭景云接到命令,随即起程,率领大队人马,在飞机的掩护下,潮水一般向北平泻去……

  东北先遣兵团第11纵队攻打密云,不仅让傅作义方寸大乱,也让毛泽东十分着急。这一仗,无意之中搅乱了敌我双方的布局,傅作义要把他的第35军撤回来,而毛泽东当然不乐意。既然调虎离山,岂能放虎归山?于是,毛泽东一面严厉批评东北先遣兵团擅自行动,以至造成了该兵团推迟一天到达指定区域的错误,一面采取紧急措施,命令部队堵住东逃之敌……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华北,已是惊涛拍岸时!         镌刻在大地上的诗行

  夜深了。

  未眠的寒风,似乎怀有好奇心,在门外探头探脑,总想找个机会悄悄钻进来。门缝里便常常响起吱溜溜的声音。

  那是风在吹口哨。

  屋里的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在思考战争问题,丝毫没注意到风的动静。此刻,墙上挂的大幅地图,成为毛泽东生活中的惟一。毛泽东盯着地图上标定的新保安看了又看,然后抽烟,可是当手抬到嘴边,才发现指间的那只烟没有点燃。毛泽东发现后,轻轻“哦”了一声,却不立即点上,仅是把香烟夹在指间,继续他的思考。

  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已经按计划被毛泽东调往张家口。从兵力部署来看,毛泽东认为,我华北第2、第3兵团,完全有能力阻止敌人向绥远撤退。可是,要想阻止蒋、傅两系的部队从海上南逃,显然有困难。也就是说,仅仅包围张家口是不够的,不能达到抑留敌人于华北,就地全歼的目的。华北的敌人共有35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合计60万人。假如傅作义拿定主意从海上逃跑,他完全可以仗着人多势众,集中十几个师强行西进,把张家口被围困的敌人接出来,然后从津沽海口乘船南逃。届时,你挡都挡不住——情况十分严重啊!

  时间不等人。

  形势在逼人。

  这是一道摆在毛泽东面前,急待解决的难题!

  毛泽东想了许久,当他再一次习惯性地把烟举到嘴边时,发现烟仍旧未点燃,不禁笑了。“点火,点火!”毛泽东自言自语道,然后从旧棉袄的口袋里掏出火柴,把香烟点着。

  一缕淡蓝色的烟云袅袅升起。

  一缕思绪也从毛泽东的脑海里缓缓升了起来。

  毛泽东猛地吸了几口香烟,接着,把烟掐灭。

  毛泽东坚定地说:“就这么办,让东北野战军主力提前入关!”

  朱德当即叫好。

  朱德说:“我华北40万大军,即使胃口再好,也难吃掉敌人的60万兵马。何况敌人搞不好鞋底抹油——溜掉了。一旦我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全局来看,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发动平津战役,有利于加速蒋家王朝的彻底崩溃!”

  深夜,是清晨的前奏。

  清晨,给新的一天带来了希望。

  在西柏坡的这个深夜,毛泽东和中央决策层关于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的决定,同样昭示着华北战场上一个胜利的晨曲就要奏响。

  1948年11月16日,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去电报:“我们曾考虑过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态势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休整计划后入关为好,并以结果电告为盼。”

  毛泽东之所以在电文中用商量的口气,是考虑到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主力立即入关,确实有困难。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林彪倒骑座椅,将双臂担在椅背上,面对墙壁上的那张巨大的作战地图,沉默了许久。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但我军伤亡也不小,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损失了18人。部队连续作战,太疲劳了,需要补充兵力,进行休整,至少一个月时间的休整。其次,部队中东北籍战士居多,故土难离啊,大量的思想工作等着去做,并非说走抬腿就能走得了的。再次,部队的冬装均未下发,后勤保障的展开,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不得不为他的部队考虑。

  林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

  林彪静静地思考着上述问题,他的浓眉下的一双眼睛里,流露出了些许难色。

  11月17日,林彪等向中央军委复电,一一陈述了提前入关的困难,态度明了:部队留在东北进行休整。

  由于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林彪的目光局限在东北,局限在野战军自身。而毛泽东高瞻远瞩,俯视的是整个华北和华东。眼下,淮海战役已进入紧张阶段,华北傅作义集团亦有从海上逃跑的可能。纵观全局,毛泽东认为,要抑留华北的敌人,东北野战军必须入关。纵然东北部队主力入关困难重重,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关键在于决策的正确,在于操作的可行性把握。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林彪商量了,毛泽东必须拍板定案,做出果断的决定。于是,11月18日18时,毛泽东争分夺秒,一连向林彪发出三封电报。

  连续三封电报,气势磅礴。

  划过天际的那一道道电波,瞬间被岁月珍藏,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此时,毛泽东在电报中一改商量的口气,字字句句,铿锵有力,透出的是军令的断然性、严肃性和不可违抗性:

  望你们立即令各纵以一两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8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3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此种可能很大)。

  望你们在发出出发命令后,先行出发到冀东指挥。

  林彪接到毛泽东的电报,没有表态。他问罗荣桓和刘亚楼:“你们的意见?”

  罗荣桓是政委。

  罗荣桓换位思考,从毛泽东的来电中读出了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事关平津作战大局。于是,罗荣桓态度明确地说:“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至于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克服。”

  作为军事家,林彪身经百战,他当然知道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战机的重要性。其实,11月17日复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之后,林彪已经意识到部队入关的十万火急,一旦延误时间,致使华北之敌向西或向南撤退,那么,不仅坐失良机,增加今后我军作战的困难,而且会酿成历史性大错,对解放战争的整个战局十分不利。对于征战,林彪一向深思熟虑。这次也不例外。他的主意已经拿定,但出于个人性格的原因,不爱张扬,他没有把话事先说出来。现在,见罗荣桓政委表了态,林彪这才不慌不忙地对参谋长刘亚楼说:“命令部队,立即行动,准备入关。”          林彪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面部风平浪静,语气十分随和,听上去,根本不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而是与房东老大爷在聊家常。

  接着,经过和罗荣桓、刘亚楼等商定,林彪口述了一封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行动计划”的电文:

  东北野战军决定暂时以玉田及其东西两侧地区为目标,向冀东前进。并计划取道两条平行路线分头前进,北路将经由义县、沈家台、达子岭、孤山子、喜峰口、遵化等地;南路则过锦州、边门、青龙、三岔口、建昌营。鉴于诸多困难,各路部队可能比军委要求的时间推迟一天。南路先头部队为锦州之第3纵队,北路先行者为义县之第5纵队,各纵均于23日黄昏出发,在沈阳之部队则于24日黄昏出发。各部都将采取夜行晓宿原则,迅速秘密前进。

  此时,正值1948年11月19日9时30分。

  刚刚升起的太阳,从灰蒙蒙的晨霭里钻出来,很快就映红了天边的云朵。

  电报发出去了。

  箭,搭在了弦上。

  弓已拉开。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立即行动起来。

  为了做好入关的思想动员,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于11月19日当天,联名致电各兵团、各纵队、各师的领导,提出了详尽的入关动员提纲。

  在沈阳召开的入关作战动员大会上,罗荣桓政委充满激情,豪迈地说:

  “同志们,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立即入关!一两天之内部队就开动,去拿下天津、北平。现在的情况不允许我们再有一个月的休整。全国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想撤退华北,要部队南下,傅作义却想西逃和‘二马’会合。我们不能让敌人撤走,再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我们要迅速消灭敌人,夺取整个华北……徐州已经歼灭敌人19个师,现在敌人已经更加混乱,所以我们现在要赶快进关去……”

  这是进军的宣言。

  整个白山黑水都听到了这样雄壮有力的声音!

  1948年11月23日——请记住这一天吧,东北野战军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进军!

  这支由10个步兵纵队和特种兵纵队70万人、火炮1,000门、坦克100辆、装甲车130辆、随同民工15万人组成的滚滚铁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向关内作800公里史诗般的推进。

  无畏的将士们用他们的足迹,在大地上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诗行!

  兵不厌诈

  1948年11月22日,华北“剿总”宣布,华北地区进入作战状态,从即日起,唐山、塘沽、天津、北平、张家口之间地区为戒严区。

  莫非傅作义先知先觉,人在北平,远离东北,就知道第二天,也就是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要启程入关?

  其实,华北“剿总”划定戒严区,与东北部队入关毫无关联,仅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傅作义之所以那样做,是给蒋介石看的。他要贯彻蒋介石的命令,就不得不做表面文章。至于东北野战军主力,傅作义倒不是特别担心,你想啊,农民收完秋庄稼,还要猫一个冬天歇一歇呢,何况一场大战刚刚结束,林彪的部队又不是铁打的,说什么也得休整四五个月,甚至半年吧!

  于是,傅作义很是放心,他几乎每天都派飞机到山海关那边去侦察。而飞行员归来后的报告千篇一律,总是说“平安无事”。

  傅作义的“放心”,让毛泽东十分满意。

  为了稳住傅作义,毛泽东先是命令撤围归绥、停攻太原,后来又令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转令攻击保定之7纵停止攻击,改取包围监视方针”;接着,一再叮嘱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的行动务必注重隐蔽性。毛泽东甚至还细致到,让林彪根据不同的地域,选择不同的部队分批行动。比如驻沈阳部队,宜推迟出发的时间,因为沈阳肯定有潜伏的敌特,我军一有动作,敌人就会通过电台向傅作义报告。所以,一方面要麻痹敌人,让敌人以为我仍在原地休整;另一方面要“夜行晓宿秘密入关”,不让敌人觉察我军的任何行踪。

  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毛泽东提醒林彪,“傅、蒋在山海关的一个军尚未撤退,其目的是估计你们主力入关必走该地,让该部先挡一挡,”可是我们不走山海关,而走热河境内经冷口、喜峰口出冀东。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天下的路,多着啦,傅作义傻乎乎地只把眼睛盯住山海关,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一切内幕,傅作义不可能知道。

  傅作义继续被蒙在鼓里。

  就在这年的11月下旬,傅作义接二连三地接到手下人报告,说沈阳、新民、营口、锦州各地的东北野战军正在召开祝捷庆功会;说各部队休整期间还没忘记大练兵;说后勤部门及时下发了冬装,部队战士穿在身上如何的暖和;说林彪在沈阳看望某某部队,和战士们共同包饺子;说罗荣桓出席某个政工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傅作义虽然听得烦了,但他还是非常愿意听。这些消息统统来自新华社以及东北各大新闻传媒。对于傅作义来说,有了这些消息的存在,就等于有了安全感,说明东北野战军还在东北歇着,华北一带,暂时可以高枕无忧。

  傅作义错了。

  兵书曰:兵不厌诈。

  孙子亦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自古以来,战争中的诡谲、狡诈、欺骗、刁钻……都是褒奖的代名词,其目的在于迷惑对方,战胜对手。何况战争本身具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用兵之道岂有一成不变、表里如一的道理?!

  表象就是表象。

  表象与本质,完全可以是天壤之别。

  现在,傅作义得到的情报,便是毛泽东有意制造出来的一种表象。早在决定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之时,毛泽东为了迷惑敌人,不使傅作义过早发现我东北野战军的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易迅速出拳的目的,特意巧作安排,令东北各有关媒体大肆炒作我军开展多种活动的新闻,并提请东北军区副政委陈云、第二参谋长伍修权及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带轻便指挥机构先行一周过后,在报上刊登一条林彪仍在沈阳的新闻,同时要求新华社转发该条消息……傅作义果真上当,中了毛泽东的计。毛泽东用“信息”作为武器,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刚刚踏上入关的征途,就打了一个隐性的大胜仗!

  在毛泽东“信息战”的掩护下,11月30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指挥部乘火车由沈阳出发,到锦州改乘汽车,经义县、朝阳、建平、平泉、宽城、从喜峰口入关,按预定计划,于12月7日,顺利抵达蓟县以南10公里的孟家楼。

  当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大规模行动数日之后,敌人的飞机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飞行员在空中大声惊呼:不好,“东北虎”入关了!

  至12月8日,我东北野战军已有5个纵队越过长城踏入关内的土地,5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正在快速入关的途中……

  傅作义接到“东北虎”入关的报告,气急败坏,当场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傅作义怒斥手下人:“不是天天说‘平安无事’的吗?怎么突然之间东北共军的大部分部队就进入了关内!难道他们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吗?近一百万部队啊,浩浩荡荡,我们竟然没有一人及时发现?!”

  手下的人个个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任凭傅作义痛骂。

  但傅作义很快就不骂了。难道能怨手下的人吗?怪只怪“共军”太狡猾,轻轻地虚晃一枪,就蒙过了众人,让我们吃了大亏。

  不过,傅作义不大服气,心想,自己读了这么多的兵书,怎么着就偏偏栽到了毛泽东手里,没有识破他“兵不厌诈”的诡计呢?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体",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