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亨利 打得过熊:刘文楠:为什么读经典——评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8:28:40
刘文楠:为什么读经典——评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读品】110辑) (2011-06-22 09:09:57)  

《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的时间写成了初稿。当时,他除了自己的读书笔记,身边一本参考书都没带。没想到写了一半的书稿,还被当地人养的山羊给吃了,他只好从头再写一遍。那年,他还不到40岁。

现在看起来,这本30多年前写的书某些方面的确显得有点过时了,比如过去二三十年里新清史对满汉关系以及清帝国拓展边疆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而此书涉及的却不多。甚至魏教授自己那本研究明清鼎革的煌煌巨著《洪业》,也是在这本书之后写成的。因此,魏教授一直有心重新校订补充,但天不假年,2006年他从任教四十年的伯克利加州大学退休后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为我们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此书虽然知识结构略显老旧,但仍堪称经典之作,对中国读者颇有启发。最明显的,它的历史分期就与国内通行的历史叙事不同。北美的中国历史学界有个常用概念“late imperial China”,基本上就是指明清,也可以稍稍往前算到元,字面翻译是“晚期帝制中国”,代表了与秦汉(早期帝制)、唐宋(中期帝制)不同的帝制形态。本书书名所指的“帝制中国”(译者用“中华帝制”一词,与原意略有出入),应该是特指明清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衰落。魏教授也因此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定在这一帝制首次出现结构性危机的时候,也即晚明。北美的中国史研究者基本接受从晚明开始的近代史分期,不仅是魏教授的这本书,而且另两本常用教科书──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和史景迁(Jonathan Spence)的《追寻现代中国》──也都从明末开始讲。而与此相反,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以符合反帝反封建的整体叙事框架。

此书另一特点是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明清社会是中国进入近代的起点,如果连原点在哪里都不知道,又何谈变化。于是此书一开始完全撇开通史,先讲结构,前三章分别讨论农民、士绅和商人。这三个社会群体是明清社会的基石。讲农民的时候,强调生产方式和土地关系。讲士绅的时候,强调社会的向上流动性和精英在社会中的作用。讲商人的时候,强调官商、绅商关系和商业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整个社会由这几个群体的互动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活力来源,也从中体现出来。第四章讲王朝更替,更是从整体上指明了中华帝制的合法性根源,并勾勒了王朝更替的常规循环机制──旧王朝失天命、各地叛乱四起、新王朝声称重新获得天命,可以说就连皇帝其实也处于某种结构性限制中。

通过这种写法,魏教授暗示,这些社会结构及其运作,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编年史中朝代更迭、权力斗争的种种事件。而帝制的衰落,不单单是清王朝的衰落,更是这一结构的崩塌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不是又一轮的“成住坏灭”,而是某种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李鸿章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谈到,辛亥革命以降,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的三峡”,变革一旦开始,就回不了头了。而魏教授此书开篇便以简明扼要的叙述告诉我们,这“三峡”的起点在哪里,“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底改变的是什么。以社会结构而非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作为通史的基点,也表现了魏教授注重社会史的史学方法。

魏教授此书最能予人启发之处在于其广阔的全球视野。这一点在第七章“西方的闯入(The Western Intrusion)”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从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于中亚,切断西欧与远东的陆上贸易,因此欧洲人不得不开拓海上航线,并成就大航海时代的伟业开始写。接着,谈到16世纪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和日本与中国进行的贸易往来,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白银,而17世纪这一贸易的衰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明朝的危机。继之而起的是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在美洲、欧洲、印度和远东之间进行多埠贸易。鸦片战争的爆发被置于这一全球大背景中考察:英国商人用中国的茶叶交换美洲的白银,而波士顿倾茶事件造成美国大革命,切断了白银供给,为了扭转贸易不平衡,才促使英国商人从18世纪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印度鸦片。这使得中国的白银外流,从而因国内银铜兑换比例失调而引起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才是促使道光皇帝派林则徐禁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受国家垄断,来华贸易的欧洲商人只限在广东的公行中与特许商人进行交易。而19世纪初正是自由放任的贸易政策在英国逐渐兴起的时期,于是英国人才对这一垄断制度不满日增,几次向清廷要求放开贸易不成,最后与决意禁烟的林则徐造成军事摩擦,鸦片战争由此爆发。

这种因具备全球视野而带来的洞见也散见全书各处,虽只寥寥数笔,也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比如第200页谈到十九世纪后期上海的崛起,史学界一般强调是因为太平天国攻占江南其他大商业城市,如扬州、苏州等,而魏教授提出一个往往被人忽视的要素: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辟,大大促进了欧洲和远东之间的贸易,使上海崛起为远东第一大港口。

魏教授的全球视野与其成长历程大有关联。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小说家,在他少年时,父亲带着全家人驾帆远航,沿着哥伦布的航线周游全球。在旅途中,他掌握了西班牙语和法语,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史经典。1992年,他被选为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其就职演说《远航(Voyages)》就回顾了童年的这段经历,并由此谈到十九世纪古巴华工的悲惨遭遇和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历史的美妙之处,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貌似毫不相干的事件之间寻找联系,这是魏教授用一生去追寻的事业,也是这本三十多年前写的小书至今仍是经典之作的原因所在。

[美]魏斐德 著:《中华帝制的衰落》,邓军 译,黄山书社,2010年9月,32.00元。


期待您的声音,建议、意见及投稿请发信至:dupinjournal@gmail.com

转载请联系我们: dupinjournal@gmail.com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