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夫by易人北:昭君不拒画官贪 怎恨琵琶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50:52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千娇百媚、倾国倾城,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因不贿赂画官毛延寿,毛故意在画象上点一硕大的黑痣,污其姿,汉元帝不知其美,因而打入后宫。
  
  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求娶汉室公主和亲,汉元帝岂舍掌上明珠远嫁番邦?于是一道圣旨颁在了深宫内院,后宫嫔妃秀女皆可请行,册封为汉公主和亲匈奴。一道圣旨,吓坏了宫中姐妹。不忍后宫冷遇的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汉元帝见有人应旨,当下御笔钦点:“册封王嫱大汉长公主,和亲匈奴。”汉元帝命传旨:“宣昭君甘泉宫面君,亲许匈奴单于公主和亲!”
  
  壮丽巍峨甘泉宫内华丽灿烂,金龙绕柱,金凤翔梁。高大的殿宇衬托着殿前宽阔的广场,随着一声宣召,编钟响处,铜号齐鸣,一队宫女缓缓侧仰分开,霎时惊呆了龙椅上的元帝和坐在他身边的呼韩邪单于。昭君美若天仙,明媚灿烂的神采如群星中的一轮皓月,皎洁耀目,也如碧空红日,光芒照人,照亮了整个紫殿!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汉元帝于震惊中猛醒:“如此绝色美人,联却没看到呈上的画像,定是画师误我了。”元帝虽万般不舍如此绝色美人远嫁和亲,但悔之晚矣,金口玉言也不得更改。
  
  在一个秋风飒飒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她身著胡服,手抱琵琶,身披红色的大氅,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向故乡秭归做最后的拜别!向长安作最后的告别!
  
  李白的二首《王昭君》形象、深刻地以悲壮的心情哀叹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当那饱含幽怨的琵琶声从古老的雁门飘然而过,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李商隐诗写就是此事。
  
  杜甫一首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说的就是就个故事。其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写尽昭君之恨矣!
  
  从古至今,文人,词客用音乐、绘画、诗歌、词曲、变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咏唱昭君数以千计,真是“万种丹青画昭君”啊!各人足点不同,评说不一,有人说怨恨,有人说英明,有人说凄凉,有人说辉煌....就不在这里参与了。
  
  附:
  
  王昭君相关诗词评述
  
  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位高身贵的宗室公主。但是,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随着历史的消逝,早已默默无闻了。唯独“良家子”出身的普通宫女王昭君却名留千古,为人们怀念不已!人们把她出生的家庭叫“昭君宅”,生长的村落叫“昭君村”,浣纱洗涤过的河流叫“香溪”,行走踱过的桥梁叫“琵琶桥”,并且多处为她树碑、建庙。这一切一切,无不真诚地凝结着人们对昭君的敬仰,深切地寄托着人们对昭君的怀念!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动。从她后来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来说,她之名留千古,是理所当然的。
  
  昭君出塞的故事,广泛而强烈地吸引着历代文学艺术家。他们用音乐、绘画、诗歌、词曲、变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咏唱的作品数以千计,真是“万种丹青画昭君”啊!因此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历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咏唱和宣扬,而使它长期流传并日益见重于后世。
  
  古代咏唱王昭君的诗歌很多。这些诗歌的内容如何?宣扬了什么思想?今天我们对这些作品应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这里打算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初步的探讨。
  
  大概王昭君去世不久,故事就已经开始流传,汉代就有以昭君出塞为内容的乐曲。汉人为什么作这支乐曲,据《唐书·乐志》所载,为的是“怜其远嫁”。既然是“伶其远嫁”,自然也就多“哀怨”之声。
  
  汉代乐曲这一基调,深远地影响着后代诗人,因而“怜其远嫁”竟成为后代多数诗人咏唱昭君出塞的主题思想。例如南朝刘宋鲍照的《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北周庚信的《明君词》: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鲍诗意深格高,庚诗情重词清,各有特色。鲍诗也好,庚诗也好,不仅仅只是“怜其远嫁”,同情其一路风霜之苦,还抒写了其思乡念国之情。特别是庚诗的“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表达的绝非一般的感情。“光禄塞”乃边塞上的一个亭障,用意尚且一般,“夫人城”则是东晋时苻坚进攻梁州,刺史朱序之母韩氏率侍婢及城中女丁筑斜城于西北隅以拒苻坚,当时人称为“夫人城”。庚信借此作为家国的象征,不能说不含有更深的寓意!
  
  当然,以“伶其远嫁”为内容而写得最好的诗,还应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二首《王昭君》。先看第一首五绝: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语浅意深,短短四句,把王昭君远嫁之悲写得入木三分。“今日”、“明朝”、“汉宫人”、“胡地妾”,既是工整的对仗,也是鲜明的对比。再看第二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一路孤寂,只有明月相送,只有明月陪伴,就够悲的了。但是,更可悲的是去无返日,永世不得归。全诗以离汉宫起,至“没胡沙”止,写出了远嫁胡地的全部历程。以明月比人,既形象又深刻。最后诗人以悲壮的心情哀叹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据史书记载,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
  
  宋元以后的诗人中,也有人认为远嫁不可悲。例如元代诗人虞集,而在他的《题昭君出塞图》诗中,就表现了这种认识。诗曰:
  
  “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琶琵曲,青草离离永未休。”
  
  这种见解和认识,才是反映了王昭君的思想和精神。
  
  ---------------------------------------------------------------------------  
  附2
  
  琵琶一曲干戈靖——出塞和亲的王嫱(摘自《中国历代才女传》)
  
  王嫱是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的宫女,名嫱,昭君是她的字;西晋时期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原是民家女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于漠北的匈奴族,为匈奴呼韩邪单于之阏氏,播下了汉匈两族之间团结友好的种子,而名垂史册,流芳千古。
  
  从公元前60年起,汉匈关系出现了根本性转变。其时,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先有五单于争立,继而呼韩邪单于在和他的哥哥郅支单于的斗争中失败,被迫出走,因怕受到汉朝和郅支的两面夹攻,故争取主动,与汉联合。在汉朝的帮助下,郅支伏诛,呼韩邪又重新统一了匈奴。这便扭转了自汉初以来近一百五十年见年间汉匈敌对的局面。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天,呼韩邪第三次入汉,请求和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昭君出塞”的佳话便应运而生。
  
  昭君是王穰(一作襄)之女,仪容雅丽,举止端庄。史载:她“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后汉书·南匈奴传》)。适逢呼韩邪入汉朝见,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汉书·匈奴传》)。元帝便答应将五名宫女赐给他。昭君因为积怨在胸,于是主动请行。在临行时举行的欢送仪式中,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跟随呼韩邪出关而去。
  
  野史对昭君的记载可就更加富于传奇色彩了。《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传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论者认为,这一记载出于附会,与真实的历史面貌不符。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则由此引申,在《汉宫秋》杂剧中进一步描写毛延寿的阴谋败露,元帝与昭君双方恋爱,毛延寿畏罪逃至匈奴,把昭君的画像献给匈奴单于,单于便率领百万雄兵入侵边境,指名要索取昭君为妻。元帝迫不得已,只得忍受屈辱,将昭君嫁往匈奴。这是今天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昭君戏。《汉宫秋》不仅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也是历代昭君戏中的代表作品。当然,这里写的,只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虚构而已,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昭君。
  
  另据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嫁到匈奴以后,心思不乐,便作了下面这首《怨旷思惟歌》,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羽毛,形容生光。
  
  既得生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
  
  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彷徨。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首琴曲《怨旷思惟歌》,被后人成为《昭君怨》。论者以为,这也是伪托之作。又传,昭君还写了一封信给元帝。信的内容如下: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少怜之。
  
  据说元帝得书,大为动情,转而恼恨画工从中作梗,穷究其欺君之罪。画工毛延寿等人“同日弃市”,一时京城画工几乎绝迹。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写道:“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一反以往归咎毛延寿欺君的正统观念,而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皇帝。汉元帝归罪于画工,真是自欺欺人,多此一举啊!
  
  匈奴方面,呼韩邪单于得到昭君后,大为欢喜,封为“宁胡阏氏”。所谓“宁胡”,言胡得之,部族安宁之意也。过了两年,呼韩邪就死了。昭君便按照成帝的敕令,“从胡俗”,也就是按照匈奴人“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再嫁给呼韩邪大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在匈奴生有一男二女。与呼韩邪所生的儿子名伊屠知牙师。与复株累后单于所生的两个女儿,长女名叫云,后嫁给右骨都侯须卜当,故称须卜居次;小女嫁给当于氏,故称当于居次。昭君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仍秉承母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睦而努力奔走。平帝时,单于曾遣须卜居次归汉,入侍太后。王莽执政期间,汉匈关系日趋紧张,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须卜居次和她的丈夫须卜当二人曾挺身而出,从中斡旋,设法弥合。当时,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的家族关系来进行的。
  
  王昭君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宫女,为了个人摆脱宫廷的牢笼,也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自愿应召,做“和亲使者”远嫁匈奴。昭君出塞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一件意义深远的喜事。昭君是一个不同凡俗、胆识过人的女子。她的形象是光辉灿烂的。她之名留千古,是理所当然的。
  
  昭君出塞的故事,广泛而强烈地吸引着历代的文学艺术家。早在昭君去世不久,就出现了以昭君出塞为内容、“怜其远嫁”为基调的乐曲。今天看到较早的以昭君为题材的诗歌,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此后,南朝刘宋的鲍照,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陆游,明代的陈子龙,清代的袁枚等著名诗人,以及一些女诗人,都有咏唱昭君的诗作,就现在远不完备的搜集和统计,至少已不下六百多首,其中还有象宋代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梅尧臣等那样,专门以昭君为题而互相唱和之作。以昭君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从元代的马致远起,直至现代的郭沫若、曹禺,也不下二十几出。王昭君在文学艺术上所受到的重视和得到的表现,那是可以和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事迹相媲美的。
  
  可惜的是,王昭君本来是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可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却被描写成为民族“屈辱”的象征。历来吟咏昭君的诗词,大多是哀怨之声,或则怜其红颜薄命,或则悲其远嫁伤情,或则发怨望于汉元帝,或则致疾恨于毛延寿;实际上,那不过是作者“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而已。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是写昭君故事的名篇,诗的结句写道:“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尚未摆脱“怨恨”二字。比较正确认识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的,当推唐代诗人张中素。他的《王昭君》诗曰:“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宋元以后,也有一些诗人不满于“红悲绿怨”,而注意根据史实歌咏,并力图以正确的见解和认识来反映昭君的精神。比如王安石就明确地肯定:“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贵在相知心。”元代诗人虞集在他的《题昭君出塞图》诗中,唱的也是别调:“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元人张翥袭用《昭君怨》的词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写道:“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在清代一些女性作者的眼里,王昭君更是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巾帼英雄。例如湖南湘潭女诗人郭润玉的《明妃》诗:“漫道黄金误此身,朔风吹散马头尘。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她的姐姐郭漱玉也有《咏明妃》诗:“竟抱琵琶塞外行,非关画图误倾城。汉家议就和戎策,差胜防边十万兵!”这些诗篇,总算是道出了昭君的一些本质。
  
  “万种丹青画昭君。”历代描绘昭君出塞的图画,几乎万变不离其宗,大都把昭君画成这样的形象:头戴红暖兜(后人称为“昭君套”),身穿红斗篷,骑着白马,怀抱琵琶。昭君出塞是不是骑马前行,史未明载。但历来许多诗人都推测昭君是骑马出塞的,也有作骑骆驼或作坐车的。反正各有各的道理,都不是没有可能的。至于怀抱琵琶,马上弹奏,以诉哀情,这种悲剧性的典型形象,却是子虚乌有的臆想,于史实毫无依据。琵琶之事,始见于晋。石崇《王明君辞》序中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从前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时有“琵琶马上”的传说,昭君手抱琵琶之事则无,石崇推测昭君出塞“亦必尔也”,只是出于“想当然”罢了。后世文人便引此为据,以至出现大量昭君出塞怀抱琵琶的诗词、戏曲和绘画。
  
  1963年,已故的董必武副主席作了一首吟昭君诗,镌刻在昭君墓前的石碑上:“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也各有新意。只有在社会主义时代,才一扫千百年来词客骚人抒发个人胸臆的老调,开创了一代歌颂昭君的新声,才真正在艺术形象上还了昭君的本来面目。
  
  用瑰丽的传说堆砌成的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郊的大黑河滨。有些古籍称它为“青冢”,据说墓上草色常青,故以为名。除此以外,内蒙古地区还有数处不知名的昭君墓,都是后人追慕和纪念昭君的遗迹。人们还把传说中昭君出生的故居叫“昭君宅”,生长的村落叫“昭君村”,浣纱洗涤过的河流叫“香溪”,行走踱过的桥梁叫“琵琶桥”,并且多处为她树碑、建庙。所有的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人民群众对昭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