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fm92,8:儿时的襄阳记忆【完整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59:32
儿时的襄阳记忆【完整篇】  [复制链接]
七荤八素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七荤八素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9-29
注册时间
2010-7-16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经验
5975
金币
2000
威望
0
积分
826
精华
1
日志
0
记录
0
好友
1
相册
0
帖子
447
分享
0
主题
21
UID
626125


上士

上士, 积分 8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 积分
来自
湖北襄阳
威望
0
积分
826
精华
1
帖子
447

1#
发表于 2011-4-12 1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2011-4-12 14:52 上传
下载附件 (37.53 KB)
 
记忆中很小就被父母带着时常在襄城樊城之间往来,因为外婆家住在襄阳城里西大街。外婆家的门前有一口井,所以那地方的名字就因为这口井得来叫,小井。这井想必是有些年代了,究竟是哪个年代的也没人说的清楚,老人们都说还没有他们的时候那井就在那了。井的四周是用很厚的青石板围着,石板上面布满了一道一道很深的沟槽,外婆说那槽是用缆绳往上拉水时留下的。而脚下的青石上也是被岁月的脚步磨砺的油光铮亮,因为太光滑不时会有打水的人和在井边玩耍的小孩失足落入井里...
从外婆家的后门出去就是柴场子(地名)柴场子是襄阳城里买卖柴禾的地方,每天上午城外的人肩挑驴驼,独轮小车咿呀,把在山里打的柴禾都弄到这里卖,人群摩肩接踵,一派繁荣景象。柴禾分硬柴软柴,干柴湿柴,一担柴禾卖几分钱很是辛苦。
那时候还没有桥,过河靠轮渡,记得有次过河把凉鞋掉进了河里,怕挨打当时不敢吭声,结果上岸后还是没躲过这一顿...说我傻呗,孩子(鞋子)掉了斗不晓得说。
那时的江水有时候在斜阳的余辉里变得很清澄,站在岸边偶尔还会看到硕大的鱼一群一群的从你眼前游过,大人们说那是江猪(至今都不知道那鱼的名字叫什么)
终于有一天父亲说:儿子,走我们去看桥。原来这天是大桥通车的日子,坐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呈现在眼前的是彩旗飘摇,锣鼓喧天,好一遍欢腾的人海,襄樊的汉江上有了第一座桥,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有了桥随后就自然有了公共汽车,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从襄城十字街到樊城桥头车票是·8分钱。能经常坐汽车过河在当时也还算是有点小奢侈。那时候家里条件还行,不差钱,嘿嘿。
上次写到这帖子无意间就发了出去,还是把没写完的继续写完吧。
那时候襄阳城里最繁华的应该是东街和北街了,因为商店,小吃店,杂货铺,书店,电影院大多都在这两条街上,时光如梭转眼过去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唯一没有变的是东街上的医院和它对面的新华书店都还在它们原来的位置上。最初的记忆里北街上的鼓楼(昭明台)还没有坍塌,它是清顺治年间重建的,至于始建于哪年就不得而知了,踩着地下凸凹不平留有历史印记的青石路面从鼓楼中间的城门里穿过就是北街了,那时的北街远没有现在的喧嚣热闹,依稀记得离鼓楼不远处有家甜食店,除了有甜酒以外还有米窝,油墩,油条,糖炸馍,哎哟,那个好吃,想起来口水都哗哗的...每次去就会巅着脚扯着稚嫩的嗓子喊到:同志(那时无论男女老少统统就这称呼)我买一碗福至酒,两根油果子。服务员扔过来一句:小鬼娃,光有钱没粮票你吃个鬼啊。我倒。
夏天的傍晚在护城河里洗完澡站在襄阳西门的城墙上,远眺远处的山和在暮色笼罩下的村庄,看着淼淼升起的炊烟,你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夹杂农作物的芳香,那时候污染不严重,空气时常清新的能够透析出青绿苔藓的青春气息。那空气,那景色至今依然在我梦中。
那时候物质和精神上是贫乏的,饥饿的。能在冬天的中午吃上一碗牛肉面,然后借着暖洋洋的太阳在小人书摊上看上一下午,已经就是件很享受很惬意的事了,平常难得见到一本读物,一部卖花姑娘就曾经感动过两代人。
襄阳的记忆有很多,我记得它的每个转角,哪有我的记忆。
春天里,汉江边,襄阳的风景里,不变了是凝固的追思。
襄阳无恙,我只是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