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二战下载:校园分类—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8:47:42
作为高校退休的老同志们,深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读书给人知识和智慧,多读书可以让人变聪明这些浅显的道理,在他们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天天与书打交道,于是乎,读书便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时至今日,他们对精神食粮的追求还是那么的渴望,还是那么执着。
老同志们认真读经典,浅尝辄止,这叫不深学,食而不化,学用脱变,这叫不善学,而把其中的道理名言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做到言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才是真学。他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事例一:《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几千年前孔子的仁爱,秩序思想以及他强调“和”的言论,对于增强中国民族自信心和战斗力,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此道理被老同志们深刻领会,并付诸行动。众所周知,高校退休职工薪酬未调,物价高涨,老同志们的生活质量的不到保证,但大家理解学院领导,没有采取极端手段和不轨行为,而是平和地通过退委会有组织、有领导的向学院领导反映,以求学院领导多眷顾一下老同志们的现实窘现,让和谐之花在城职开的更加绚丽灿烂。
事例二:《论语》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倡导的思想,对于廉政、勤政建设也是一句深刻的名言警句。《论语》反复强调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个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德行修养至关重要。如《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主”。老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经典论述,古圣先贤早已经给我们绘制了一幅做人之道和修行德行的路线图。它的主旨就是反对自私自利思想,提倡大公无私精神,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委会主任任太蓉同志,为人正直,待人谦和,一身正气,不谋私利,在组织开展离退休活动中,费脑操心,精心设计,亲历亲为,贴钱出力,从无怨言,想法设法做到不让领导操心,而让同志舒心。她用实际行动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得到了大家拥戴和推崇。
事例三: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又是天人合一之学,是身心平衡的文学。如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要求,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贪欲,没有节制,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欲而不贪” 。要掌握中和适度原则,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被离退休老同志演绎得淋漓尽致。
82岁的李本裕老师,体弱多病,身体欠佳。一直以来,李老师和老伴仅靠他每月1000多元钱  安排所有家用,生活实属困难。前年老伴去世后,李老师多次向组织表示,春节的扶贫助困(这是第一次发慰问金)请不要考虑他,把他的这一份捐给比他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是我们的老同志,可敬又可爱。
灿烂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只要每个人都静下来,潜入到优秀文化的海洋中细心学习,才能深深认识到朴素语言中蕴含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