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乐福鞋品牌:论孔子“四治”思想与和谐社会(上篇),儒家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53:36

论孔子“四治”思想与和谐社会(上篇),儒家文化

发布: 2009-12-14 09:50 | 作者: admin | 来源: 网络 | 查看: 1271次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中国儒学的奠基人。孔子创立的“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沿袭2500多年的历史上,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影响力也早已越出了国界,在东亚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并远播欧美、大洋洲,不少国家把孔子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世界级重要代表人物。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因此,孔子“四治”思想,作为儒学的核心和精髓,不仅是中国宝贵的优秀文化,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孔子提出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和为贵”的人生哲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有着息息相关的借鉴意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思想,已成为世界人类“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共同夙愿;提倡的“德治爱民、为政在人、修身正已、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思想,有利于提高国家以民为本,社会以人为本,为建立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作用;孔子主张“德治、礼治、人治”,从不反对“法治”,其“德主刑辅、出礼入刑、儒法合流”思想,有助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实现“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治国方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所处的社会,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暴动连绵不绝,战争日益频繁,“当国者,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百姓们,贫无立锥,民不聊生;社会上劫掠、抢夺、杀人越货,犯罪猖獗;各诸候分乱迭起,分崩离析,肆虐无辜,哀鸣遍野;家族内部,互相攻杀,子弑父、弟弑兄,违礼、作乱、寡耻之事,累累发生。奴隶制的崩溃瓦解和持续不断的社会动乱,已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天下思治、思安已成为当时的普遍要求,在这种“礼崩乐坏”、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孔子提出用“四治”思想,治理动乱,稳定秩序,以寻求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提倡“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礼记.表记》。“仁者就是爱人、知人”《论语.颜渊》,即热爱人,理解人,以至于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提出“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把“仁”作为修已的最高境界,德性的最高标准。他强调“人”与“仁”的核心是“仁德”,其目的是安抚百姓,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礼记.缁衣》。孔子还说“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礼之以和为贵”《礼记.儒行》。并将“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用以“教万民”《周礼.地官》,以上说明,孔子不仅将“仁”视为治国之道,并且也看作是寻求社会和谐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把这个原则用于父子亲属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用于处理上下关系,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论语.八佾》;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忠恕之道”,即,“夫仁者,已欲人而欲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孔子还说“仁者为仁成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在孔子看来,“仁”是德性的最高标准,能否达到这种标准,全在于“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能否有志于仁,关键在自己。“志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意谓有志之士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坏仁德,宁可牺牲性命,也要成全仁德。一旦立志于“仁”,就要坚持到底,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孔子主张的道德人格意识论,强调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相信人具有超越外界的能力。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意指“人能把道发扬广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具备了“仁”和“德”的人格,才能配称为人。修养理想的人格,就能创立一个理想社会,使天下百姓得到安乐。“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究竟怎样追求理想的道德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阻力,都应该像运动不息的日月星辰一样不断地去追求、去奋斗不息。

“中庸”也是孔子仁学中人生哲学方法论的重要部分。宋代大哲人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当代学者匡亚明说“所谓中,即中和;所谓庸,即用也,常也,因此,用中为常德也”。孔子将“中庸”用人的生命形象的比喻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意指人的“喜怒哀乐”未出现的时候就是“中”,即人的“情志”处于平静和平衡状态之下;“中也者”,体现了宇宙(天)和事物(地)在平衡状态下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规律;“和也者,致中和……”,是说天地具有“致大、广大、宏大、博大”,并能“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礼记.中庸》。相反,“喜怒哀乐”之已发,就是“不中、不和”。孔子说“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礼记.乐记》。所以,在人际社会交往中,要保持心理平衡,要控制欲望,善解“七情”,因情绪急躁会导致“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甚至会引起情绪失常、患病等不良后果。孔子又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这说明孔子把中庸看成是“至德”,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方法的最高准则,并认为常人难以做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能坚持中庸,小人容易违背中庸,常常采取过火行为。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论语.子路》,所以“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即过分和不及都偏离“中”,只有“无过无不及”“允执其中”《论语.尧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才符合“中庸”。正如列宁指出的“中庸”,是把两个极端“调和”起来,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

孔子之所以提倡“中庸”,其目的是让人们在不平衡的现实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意欲通过“中”和人格的塑造,创造社会和谐与天下太平的局面。关于孔子提出的这一“中庸”观念,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147页》。

提倡“德治”。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卫灵公》。意指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孔子崇尚“德治”,是因为“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礼记.大学》。认为兴“德礼”是实施“政刑”的保证,也是对专制暴政的匡正。孔子将“德礼”与“政刑”的关系加以比较“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指统治者用行政命令管理社会和齐之于刑法惩治过犯,这是“治标”的办法,虽可避免犯罪,但犯罪人并不懂得犯罪可耻。而“治本”的办法,是用道德礼教去感化老百姓,老百姓就会认识到犯罪可耻而自愿安份守已。从这种观点出发,孔子要求统治者“尊五美”“屏四恶”。“尊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意指统治者在处理各种政务时要做到: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不耗费;使用老百姓,而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而不贪财利;性情安宁,而不骄傲;态度威严,而不凶猛。“屏四恶”,就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意指不事先教育百姓,当他们犯了罪就实行刑罚以致杀戮,这叫做虐;不事先告诫而要求立即成功,这叫做暴;下达可缓慢执行政令而又立即改为限期完成的做法,这叫做贼;该给人家的东西而舍不得拿出去,这就叫做“小家子气”的官。这方面,鲁迅在《嘲讽》一书中曾讥讽孔子的“德治”思想,为统治者制定了出色的治国方法。

从以上看出,孔子的“德治”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惠”。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孔子的这种对庶民也要“齐之以礼”的思想,实际上是对周礼“礼不下庶人”和“折民惟刑”旧传统的重大修改和突破。三是“宽猛相济、德主刑辅”。孔子虽主张“德治”但从不否定刑罚等暴力作用,每当教化无效时,他也主张诉诸刑罚强制力。如“郑国多盗”,统治者出兵镇压,孔子称赞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关于孔子推行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汉代大儒董仲舒将“德”与“刑”比作“阳”与“阴”,认为“法律”非“礼教”所能完全代替,必须有法律作为辅助手段,才能治理国家。他说“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后来的《唐律疏义》将“德”与“刑”的关系看作“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就是说“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都不可少,犹如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阳秋阴相须而成一岁一样。

从封建帝王治国的历史看,崇尚儒家统治长,崇尚法家统治短,“以德为主”统治长,“以刑去刑”统治短,如秦始皇、隋炀帝搞刑罚专制,残酷镇压百姓,很快导致暴政亡隋。唐朝李世民既注重德治和礼治,又运用政治和法治手段,特别奉行孔子思想治国安民,他说“中国人得孔子,如鱼得水”,在位时,全国监狱罪犯只有50人,被处死刑的只有4人,实现了为后世长久称颂的“贞观之治”。

从目前治国政策看,“德治”与“法治”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德治”,是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用于劝善抑恶,而更多的又是依靠自省、自警和社会舆论监督,是内在的“自律”;“法治”,是以权威性和强制力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用于惩恶扬善,是外在的“他律”。“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单靠“(自律)德治”或单靠“(他律)法治”都是不行的,只有两者形成合力,德法并举,才能有效治理国家。

因此,借鉴孔子的“德刑并用,宽严相济”思想,对社会现实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方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目前,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已经着手进行,包括死刑的核准权上收到最高人民法院,以避免少杀错杀。这就充分说明了国家要实行“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的治理措施。

提倡“礼治”。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礼记.礼运》。“礼之于正国也,权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经解》。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他又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人有礼则安,无礼则乱”《礼记.祭统》。因此,要求人们严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动”。孔子所说的“礼”,凡指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内容极其广泛,大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小而遍及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生活细节。《周礼》一书有吉、凶、宾、军、嘉五礼和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准则等内容。“五礼”的任务是掌管邦之礼仪的施行。《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礼起着“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和“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重大作用。孔子将“修身养德”看作立身处世治国之本。他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就是正其不正以归其正也,“修身”做好了,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知道怎样修身治已,才能治理别人。治人、治家、治国都是治已的外延和扩大。“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因此,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实际上也是对君主的要求和制约,这对于安定社会秩序,限止统治者为所欲为,无异有着积极因素。

孔子还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其志向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表述这段话正是西周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尚未出现“私有”财产,更未进入私有制社会形态下,道出的后代哲人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直至2400年后,康有为的“大同书”史称“戊戌变法”和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提出,均源于孔子“礼治”思想的影响。

关于孔子提出的“尊老爱幼、讲信修睦”的思想,对当前开展的共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有着鲜明而深刻地现实意义。

在“礼治”的学说中,还包括“礼”的“治本防乱”作用。孔子将“礼”比作“民坊”。坊,就是堤防,认为礼的防乱,正像堤防一样,没有堤防就要发生水患,没有了礼就要发生祸乱,礼起着“绝恶于未萌,塞乱之所从生”的作用。其次包括“正名”。孔子把“正名”看作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他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毛泽东对“正名”并不反对,他说“正名的工作,不但孔子,我们也在做”,只不过“正名”,首先要“实明”,“实明”才能“名正”,“名正”才能“事成”。《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一书》。

孔子主张“礼治”,但不排斥“法治”,他认为“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治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尚书.大传》”。这就是说,礼则重于教化劝善,“防患于未然”,而法则惩戒于后,测重于罚恶,两者各有不同的作用。

从“礼”和“刑”的关系上,古代的“礼”本身就是法,违反了“礼”就是违反了法,后人陈宠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这就说明孔子把“礼”和“刑”的作用看的都很重要,凡是“礼”所不容的,就是“刑”所禁止的,凡是合于“礼”的,必然是“刑”所不禁止的。同样,凡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也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因此,从现实出发,在强调法制和集中打击与专项治理的同时,不能只顾“惩治于已然之后”,应当“禁于将然之前”,运用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制度、思想教育等综合治理手段,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把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提倡人治。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这是从“德治、礼治”的结合中得出的必然逻辑。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正”的本意就是劝导统治者要行为端正,如果“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礼记.缁衣》,所以,他对当时一些行为不端正的当权者曾进行过抨击。其中痛斥了鲁国一位排斥贤者,奢侈无度,名声显赫的大夫臧文仲,他说“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礼记》,批评他是“不仁”、“不知”的“窃位者”,《论语.公冶长》,并对当权者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深恶痛绝,他说“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严肃指出当权者尽是些“好色”而不“好德”之徒,这还有什么希望呢?与此相反,孔子对有德之士倍加赞扬,并认为有德之人当权,政治上就会好起来,无德之人当权,政治上就没有希望,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意指把正直的人选拔上来,放到邪曲人的上面,百姓就会信服;把邪曲的人提拔上来,放到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不会信服。

推行“举贤才”。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礼记.中庸》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要求“举贤才”,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因此,提出了“为政在人”和“先有司,郝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的主张。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

关于“人治”和“法治”问题

孔子虽主张“人治”,但他并不否定“法治”作用。一是对社会犯罪,他主张“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凡万民之有罪,以五刑纠万民;凡害人者,以明刑耻之”。“凡杀人者,踣诸市,肄之三日”。“毁者为贼,掩贼为藏,窃器为奸,有常无赦!”《周礼.秋官》。周礼特别规定了“不孝有友”是“元恶大憝、罪大恶极”的犯罪,都要处死刑。如,“凡杀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周礼.秋官》,不仅如此。《礼记.王制》中还规定了“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二是对贵族以上的人犯罪,也要适用刑罚,“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凡卿大夫之狱讼,以邦法断之”,对于“惟官(畏权势)、惟反(报恩怨)、惟内(裙带关系)、惟货(贪贿赂)、惟来(受请托)”的典狱官吏有一于此,便与犯人同罪”《周礼.秋官》。关于对诸侯、卿、大夫等官吏犯罪也主张适用刑罚,是孔子对“刑不上大夫”的重大突破和修正。

“人治”和“法治”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如果强调“人”的能力是“人治”,如果强调“法”的作用就是“法治”。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究竟哪个起决定作用?是“人治”还是“法治”?是“权大”还是“法大”?根据孔子的“人治”主张,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法对于治理好国家虽然很重要,孔子自己也说,“凡作刑罚,轻无赦”,“法者,治之端也”《礼记》,但“法”毕竟是作为统治者的“人”制定的,因此,法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作为统治者的“人”好坏。所以,他的后继弟子荀况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君道》的命题,意思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只有好的统治者才能治理好国家。以此得出结论“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王制》。以上的话说的很明白,孔子之所以重“人治”,不是说不要法,而是说法不能离人而立,离人而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反思历史,笔者认为,“人治”与“法治”,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只有“人治”无有法治,国家的统治秩序就没有保障;只有“法治”无有“人治”,“法治”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与自行”《孟轲.离娄上》,意谓单有善法不足以治理好国家,还必须有好的执法官吏保证“善法”得以贯彻执行,否则便成一纸具文。列宁精辟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使人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律也就等于零”。所以,正确的“人治”是奠定“法治”的政治基础,“法治”是“人治”的具体体现,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这就是说要想通过法治实现统治,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守法、执法队伍即“人治”。而真正的法治是与政治的民主相联系的,没有民主政治,法治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实行“依法治国”,防止社会不正常情况下的“人治”即“以人定法、以权压法”的历史悲剧重演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滋生腐败现象,并且愈演愈烈?贪污贿赂数额越来越大?奢侈犯罪越来越多?从中纪委查处暴光的“高官厚禄”看,几乎全部是“满口里仁义道德,一肚子钱道色肠”,究其原因是一些当权者,人治标准不高,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失察。江泽民说“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的腐败现象,危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代来的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事实说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执法人员本身有问题,何以治人?所以我们再三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已不正焉能正人”的道理《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胡锦涛说“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就从反腐败开始,严肃查处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案件……”最近以来,中共中央已对官场腐败重拳出击,严惩不贷。包括对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外电披露内定十七大政治局常委)的查处。因此,借鉴孔子的“人治”思想,有助于提高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廉洁从政,以身作则和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度。

关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问题

孔子根据春秋时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礼记.乐记》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其划分为五仪。“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与品才,获安逸于任使。故“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新编小五经四书》。意指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国家一统天下基业资本,而王位的稳定和延续,莫不决定于对人材的鉴识和正确使用。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作帝王的就能使自己既显得耳聪目明,又能驾御自如。故人分五者: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若能详察这五种人并妥善加以用之,就算完全掌握了治国安邦的策略了。

庸人,孔子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孔子家语五仪》。意指庸人胸无大志,无严肃慎重的信念,为人处事不善始善终,谈吐中缺乏有教养的语言,既不能选择贤明之主赖以托身,又不能以自己的努力安身立命,目光短浅,不识大局,见小利,忘大义,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随波逐流,毫无主见。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庸人和庶人不同。庶人泛指春秋时期的农业劳动者和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官府的吏役也称庶人,“君子之车,既庶且多”《论语.子路》,“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庶人一般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孔子对待庶民的态度是“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礼记.缁衣》。

庸人和小人也有本质区别。小人,一般是指人格卑鄙的人,“小人得势,必排于君子”《元史。刘秉安列传》,孔子认为 “小人务力,小人怀土,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意指小恩小惠和做事苛求于人。同时又说 “小人喻于利”《论语.宪问》,“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意思是指小人计较个人小利,心胸狭窄,经常忧愁满腹,或与人相处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所以,孔子主张做人要讲仁义、讲道德人格,做道德高尚的“君子”,不要做损人利己的卑鄙“小人”。人格是什么?就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品格,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总和。因此,人的尊严要与人自身的道德人格来衡量,用“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加以证明。

江泽民说“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做事,先做人,人做不好,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摘自江泽民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讲话》。

士人,是封建时代追求向善的读书人。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周礼》王制分“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孔子说“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犹述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也;言不务多,必审其言之要也;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也;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要也;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孔子家语五仪》。意思是士人胸有目标,行有计划,虽然不能穷尽道术的本义,但也能言有所据;虽不能遍行百善之美,但总有可称道的善行美德。因此,不要求智慧有多少,但务在精通彻底明了;言语理论不求很多,但务在抓住要领;做事也不必贪多,贵在明白做事的方法和途径。道理既明,行而有方,这样就如同性命与形体的关系一样不可动摇。身处富贵不觉得增加了什么,身处贫贱也不觉得损失了什么。这样的人就是士人。孔子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因此,他根据“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提出了“有教无类”培养士君子的教育思想,不分出身条件限制,都可以受教育,并且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意指一个人,行动知廉耻,出使他国,不辜负君命,便可称为士了。如弟子颜回家境贫寒,但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仁德学说,孔子称赞他是安贫乐道的“仁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意思是颜回这个学生真好呀!用竹筒子吃饭,用水瓢喝水,住在一条陋巷里。别人早就忧愁得过不下去了,而颜回却不改变他学习的乐趣。颜回多么有修养呀!。受孔学影响,后世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朝是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茅屋出公卿”皆出于士族之家。同时,士人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言有物而行有格,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士可杀而不可辱”《礼记.缁衣》。

“君子”,是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他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怨咎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无伐善之色也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孔子家语五仪》。意指:君子说话诚实守信,不避忌讳,仁义在身而无夸耀之色,思路清晰,通情达理,语言谦和,行为一贯,守道不渝,自强不息,在别人看来,显得平平常常,坦坦然然,并无特别出众之处,然而真要赶上他,却很难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思是说“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之道:他的容颜端庄,行为恭谨;他对待君上负责、尊敬;他教人民讲究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乎道理”。“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坚持“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意谓道德高尚的人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搞小宗派《论语.卫灵公》。“君子动而世(视)为天下道,行而世(视)为天下法,言而世(视)为天下则”《礼记.中庸》。意指君子的举止往往被世人当作天下共行的道理,君子的行为往往被世人看作天下遵循的法度,君子的言论往往被世人当作必守的准则。可见,君子是道德纯粹、人格完美的化身。进则兼济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退则坚守人格的自性完满,严守操行,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清代王夫之说“君子之所贵于智者,自知也,知人也,知天也”,是因为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认识别人和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现实生活中应该多塑造这样的君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圣人,指人格品德和智能最高的人。孔子说:“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孔子家语五仪》。意指圣人是具备了自身的品德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变通无穷,洞悉宇宙万事万物运行的起源和终结之规律,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奉行符合道德方法,使万民百姓充分发挥自己的性情和才能,圣明的智德可与日月同辉,教化的推行有如神明,百姓身在其中而感觉不到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便感同身受,见到一点,也看不透其仁德的涯际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圣人。

儒学典籍中多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圣人,自定儒家为一尊之后,特指孔子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他的善行和思想境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圣人对百姓的态度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9章》。孔子是一个虚怀若谷又非常谦逊的圣人,孔子在世时,不少人称孔子为“圣人”,但孔子本人不接受“圣人”的称号。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论语.述而》意指如果说圣与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我要向圣与仁的方面努力,从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从不感觉疲倦,倒是可以这样做的。孔子之后,孟子称孔子“大而化之谓之圣”,荀子称孔子是足以与三王和周公比德齐名的“圣人”。即使儒家的反对派韩非也称“仲尼,天下圣人也”。继而,中国的佛教、道教皆推尊孔子为“孔圣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称孔子为“素王”,意即有帝王之德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之后的2000多年里,历代皇帝就将孔子尊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经学开山鼻祖”。并亲率大臣到山东曲阜进行朝圣、祭拜、修庙或立牌、塑像等活动。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公主嫁给孔子72代嫡孙孔宪培。1920年,北洋政府为孔府排序家谱。1935年,蒋介石将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的“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甚至将孔德成拉居台湾,至今未归。

贤人,就是有德有才之人,孔子说:“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闲法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孔子家语五仪解》意指贤人德性不越法度,行为合乎规范,语言足以令天下人效法而不伤于身;道德足可用来教化百姓而不伤于本;能使人民富有,然而却看不到天下有积压的财富;乐善好施,普济天下,从而使民众没有什么疾病和贫困。这就是贤人。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到贤人就应该向他们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过失要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所以,孔子主张“尊贤使能”、“举贤才”《论语.子路》,

孔子是一个布衣知识分子。出生不久丧父,17岁丧母,家境贫苦。为谋求生计,“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年轻时做过“委吏”(看管仓库)、计算帐目和“乘田”(管理放牧牛羊),22岁才走上办私学生涯,创立儒家学派。由于十分了解人民的疾苦,后又两次周游列国走访“考察”长达17年,每到一国或聚徒讲学,就播扬对百姓施以仁政德治,省刑罚,薄赋税,念念不忘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小康社会。由于孔子的“中庸之为德”,对上也奉行“忠君尊王”主张。51岁任鲁国地方官中都宰,后升司寇。这就给历代君主心目中留下了“布衣孔子”为统治者晋献治国之策的“王者之师”。因此,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徐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