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窗户护栏图片:飞越“三维”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41:51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再就是武汉。“大武汉”之称由来久矣。     百年前,武汉有二市一县,因长江、汉水,分为武昌、汉口、汉阳;如今,三镇不是分开,而是一体,有轮渡、有大桥、有隧道、有铁路,“大武汉”由此真正“大”起来。    孙中山的设想变成现实  在100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络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此市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  当时,武汉三镇,市民互相往来,唯有靠船。在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浪漫”构想,被当时国内外不少人斥之为“空想”。  但如今,这些天才般的设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第一桥的记忆  清晨,太阳初升,在汉口江滩,一位白发苍苍老人在漫步,他最习惯停下脚步看着远处武汉长江大桥,看上很久。  他是原中铁大桥集团教授级工程师周璞,今年86岁。  半个世纪前,他是武汉长江大桥设计者之一,参与大桥修建。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交通地位是全国瞩目,全国两条最长铁路:北京到武汉——京汉线,武汉到广州——粤汉线,均在武汉碰头,可因缺乏一座桥,在汉口大智路与武昌余家头之间要轮船“摆渡”火车,每个列车分节,一个列车过河都要很长的时间。周璞回忆:第一次来武汉,用木筏过江,从武昌去一趟汉口要花一上午。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从技术还是物资装备上都不具备条件修建长江大桥。政府召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派遣全国顶尖技术人员去苏联学习,又请来苏联专家指导,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到汉勘察、调研。  从1950年开始筹备,到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工,建桥筹备工作整整进行了5年;从开工到1957年通车,仅用了两年。  作为亲历者,周璞说:“大桥每一步都是中苏双方反复推敲的、签字认可的,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是鞍钢运来的,举全国之力。”  1957年10月15日,很多武汉市民聚集到了一座桥上,他们欢呼、雀跃,盼望多年的大桥这一天正式通车了,万里长江终于有了第一座桥。历时54年,长江大桥遭受撞击70多次,依然满负荷运载,全身硬朗,被全国网民誉为“桥坚强”。    第一隧深度密码  2008年,武汉人又创造一个“万里长江第一”殊荣:武汉长江隧道,长3.63公里,从汉口大智路到武昌沙湖,并确定水面到隧道底部为57米。  长江隧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随着时间推移,武汉江段的河床会不断演变,57米的“深度”为何而来?  作为隧道设计方——铁四院副总工程师肖明清回忆:这个数字是大有来头。  在修建长江隧道前,长江委做了一个超大河床模型试验,模拟鹦鹉洲更上游处——天兴洲40多公里段的长江河床冲沙试验,相当于考察了60%的长江武汉河段。同时,专为三峡清水下汇设立一个研究课题,经过河工实验和电脑的摸拟推演,最后得出结论:长江武汉段最多被削薄2米。  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江面到河床距离40米左右,武汉江段河床冲刷最深处在水下11.8米,按此推算,隧道要建在河床冲刷最深处以下5米处。也就是说,经100年时间冲刷,隧道顶部以上仍保证有5米左右的覆盖层。  最终敲定:57米。      高铁的故事  2009年12月26日,一列白色“子弹头”从武汉站开出,直“飞”广州,运营时间3个多小时,最高时速350公里。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速铁路从武汉诞生:武广高铁。从此,“南中国”进入3小时高铁圈。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武广总设计师许克亮表示,武广高铁修建最早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铁四院牵头研究京沪高铁,到2000年后,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成熟,京沪高铁当时仍处于修建磁悬浮还是轮轨的讨论中,不能走下图纸。于是,铁道部利用京沪高铁的研究成果,先启动了武广高铁的建设,也是全国高铁建设先行者。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武广高铁桥隧比达到了67%, 大部分路是上天入地。在铁轨上,绝大部分是世界最先进的无砟轨道,其路基改变以往铁路用碎石减震的做法,轨枕全部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保证列车高速运营。  许克亮说:“高铁质量关键在于路基,沉降不大于15毫米,也就是个杯底厚度,比国外高速铁路标准(不大于5厘米)高3倍多,Ⅰ级铁路提高了10倍多。”  除了精确科学的施工,武广高铁在沿线路基面和地基中埋设仪器元件,精确地测量路基的竖向和横向变形,一发现有1毫米的沉降,就会报警。  目前,武广高铁路基主体结构没有一丝下沉。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1-10/08/content_4901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