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深涧的意思:资本危机、生存危机与心理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4:33:27
作者:李涛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4-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4-24 14:19:02
阅读量:427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抽屉TwitterFacebook

在国内“抢盐”风波尚未平息之际,各地民众又纷纷上演了另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大事件:“抢购日化品”。看来,“抢购”一词将注定要成为2011年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热门关键词。在一个月内被全国民众广泛演绎的两次同样热闹的“抢购”行为,其发生原因各有不同,“抢盐”事件一般被归因为日本核辐射所导引的生命恐慌,而“抢购日化品”事件则被解读为生产成本的提高与产品的定期“涨价”。因此,如果说前者的“抢购”被视为一种由谣言误导而缺乏基本科学常识与理性逻辑的疯狂行为,那么后者的“抢购”则应当被理解为三十年来普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市场经济规则的理性运用与习惯回应。显然,部分意见领袖们又想以“抢盐”的道德逻辑来故意责难普通民众们在“抢日化品”中的狂欢表现以达成其所谓理性启蒙的高调目的,当然这一次就如同他们所开出的“引导与强化社会民众理性消费观念”药方一样,搁错了地方。
若“抢盐”是“疯抢”,那么“抢购日化品”则是“理抢”,宏观经济学“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基本常识告诉民众在市场可能导致个体生存危机的事实面前“抢购日化品”的行为是合情合法、有理有据的,这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对普通民众市场化意识与行为塑造的成功;另一方面,则透露出中国资本运转的失败,或者至少出现了资本危机,三十年以来,资本的逐利本性事实上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生产与消费自然理性的制约边界而与权力逻辑非法交媾,大资本(包括国外资本)更加容易突破法律底线而通过与权力联姻来完成资本内部的非公正竞争(升级或淘汰),国内资本、特别是小资本将腹背受敌而不得不面临尴尬的组织分裂或者转产威胁,同时大资本又通过权力所控制的当代流行话语体系(由政策、媒介、道德、舆论等刻意渲染的消费意识形态)虚拟地建构出各种诱人的社会景观进而催生各种标榜自我身份与品位的社会需求以实现其优势资本与著名品牌非理性的扩大再生产。为什么四家国外资本能够几乎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低端日化产品为什么会被国外资本所牢牢控制?为什么他们能够以价格联盟的形式通过员工下达联合定期向社会公众宣布涨价的命令?谁根本上赋予了他们以联合涨价预告的方式来试探市场行情和促进产品营销的权力?为什么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单独调控社会整体中某一个行业的价格上涨?行政命令下某一行业内的暂缓价格又能暂缓多久?暂缓成本谁来买单?质量问题如何保障?民众是否会逐渐形成行政命令式价格调节的路径依赖进而导致无法面对下一次价格上涨由市场调节的客观事实?为什么普通民众无法以市场的手段选择其他可替代性的国内产品?国内产品为什么被普通民众普遍所不信任?为什么国内产品会习惯性的以伪劣方式来争取赢利而防止残酷淘汰?谁又刻意妖魔化了国内产品?谁又最终成为了资本非法越界的终端受害者?事实上,“抢购日化品”就如同一面镜子,向我们逻辑自明地诠释了以上一系列困惑的答案:普通的日常生存被混乱的资本运转习惯所挑战、法制空间领域内大资本与权力的暗地联姻,以及公共经济政策制订上的政治表层化、短期化与碎片化都注定普通民众始终是最后的买单人。
缺乏严格经济法制建构的环境是可怕的,但缺乏严格经济法制执行的环境更是恐怖的,因为它的最后恶果将不只是生存危机和资本危机,而是普通民众所共同聚合形成的群体性心理危机。生存危机用物的丰盈与经济增长可以治疗,资本危机用公开、透明、监督、法制以及社会主义的公正本性可以治疗,但普通民众在多次恐慌和创伤之后的心理危机将如何治疗呢?其实认真想想,中国改革成功最大的精神支撑无非也就是民众普遍理解并真心自愿接受的反复试错心理,可是面临一次次反复折腾的生存危机与资本危机恐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被挑衅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