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安装:玉溪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31:19

玉溪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更新日期:2008-12-8 9:31:33索 引 号:530400-005707-20081208-0001
名 称:玉溪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st1\:*{behavior:url(#ieooui) }/*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前    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带领各族人民,坚持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握住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们正面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正确地认识、冷静地思考和审势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把握玉溪农业经济的特点、特色和比较优势,找准玉溪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地位,明晰玉溪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目标,是确保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全市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按照全国和省、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研究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依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烟草兴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和“三优一特”产业的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论证我市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本着“面向市场,突出特色,依靠科技,调优结构,增加投入,夯实基础,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指导思想,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玉溪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份:简要地概述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和我市“十五”计划实施的成绩、经验;第二部份:阐述了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统一的思想认识;第三部份:详细叙述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方案,建立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体系、项目、主要措施和政策支撑体系。总的战略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夯实基础;为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和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农业农村环境形势

2001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国内外环境。其主要特点是:

(一)玉溪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市的农业发展和其它产业一样已置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总框架之中,按国际市场规则,用自己的特色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国外产品以其品质优、成本低、营销手段先进等优势,也将冲击抢占国内市场。我市的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启动

就农业和农村经济看,战略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过程,是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发展靠调整,调整促发展”,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长期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是“十一五”规划要把握和落实的中心工作。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向市场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开发,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交往合作。对我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拓宽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国家的扶持,把发展特色农业和西部大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我市“十五”计划顺利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稳步增长的势头,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了领导,确保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

——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市级以上对农业大口共注入财政资金(14.05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入3.45亿元,市级投入10.6亿元)。这些投资绝大部份用于农田水利和基本农田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我市亩产400公斤以上不同层次的稳产高产农田94.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8.43%,水利化程度75.91%,良种化程度85%,农机化程度58%,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有所提高。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农业的技术产出水平。2004年全市耕地产出率(年亩现价产值)2175元,与“九五”末相比,亩增加612元,增长39.16%,比“九五”期间的增长率11.7%,提高了27.46个百分点;耕地利用率(复种指数)196%,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农产品商品率78.5%,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外销量明显增加。

——农业结构调整较快,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我市农业现价总产值达59.71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5.59亿元,增长35.34%,比“九五”期间的增长率21.6%,提高了13. 74个百分点,农业现价总产值年平均递增%;农、牧、林、渔业产值比重为58.8:34.1:2.9:4.2。作为农业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的畜牧业产值达20.3586亿元,比2000年增加8.0438亿元增长65.32%,年均递增10.57%,畜牧业产值比重由“九五”末的27.8%上升到34.1%有明显提高。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作物得到进一步发挥。烤烟面积由2000年的62.29万亩,增加到71.92万亩,蔬菜面积由35.58万亩,增加到57.89万亩。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比重,由2000年的54.2:45.8调整为2004年的41.8:58.2。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改善。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374.01亿元,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4.39:48.76:36.85。农民的收入结构多元化,改变了以种、养业为主的状况。农业人均纯收入达3009元,比“九五”末,人均增加672元,增长28.75%。

2004年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59.71亿元,农业增加值36.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9元。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比例为41.8:58.2。实现肉蛋奶总产19918万千克,(生产仔猪210万头,现价产值16.27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685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09%。烤烟:种植面积71.92万亩,实现现价产值11.32亿元,农民人均种烤烟纯收入649元。)

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7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9.03亿元,增长17.82%;农业增加值36.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4亿元,增长17.18%;农民人均在农林牧渔业中总收入(3342元、纯收入1710元,同比增315元、108元,增长10.4%、6.7%。)

“十五”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快速增长的势头,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增加投入,夯实基础;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质增效;营造环境,搞活流通。

综上所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逆转,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置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总框架之中,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适应性、升级性和创新性的调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市地处滇中,区位好、生态适应性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价格低的比较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兴农、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优质烟、畜牧业等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要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吸引和引导对农业的多元化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营造环境,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实施品牌战略,创名牌,以质优价廉的特色农产品,占领部份国内外市场份额,扩大玉溪的知名度。

二、编制“十一五”规划应统一的思想认识

2006—2010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我市的农业发展成为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在实现现代农业的道路上再上台阶,应统一的思想认识是:

(一)农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上看,我市仍属于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区。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未培育起来之前,农业,特别是种养业作为支撑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地位始终不会改变。1980年以来,全市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年递增率,这是与种养业结构的优化,优势经济作物的发展分不开的。事实上,像我们这样以农业为本,85%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80%以上工业原料依赖于农业,70%以上财政收入依靠农业及其加工业的市,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就缺乏基础和源泉,全市的综合生产力也根本无法提高。因此,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和发展农业应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对此决不能稍有松懈和动摇。

(二)我市农业资源相对比较薄弱,实施特色经济战略,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市在全省16个地州市中,人均土地面积10.99亩,居第14位;人均耕地面积0.77亩,居第16位,可开发的农业后备资源匮乏。农业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广度开发的余地有限。只能实施特色经济战略,靠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深度开发和挖掘内涵潜力来求发展。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展技术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像抓烟草产业一样,抓住几个重点项目,延伸生产链条,延伸营销链条,延伸社会化服务链条,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才能面向市场,走进市场,占领一方市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在生产组织上切忌面面俱到。

(三)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对农业科技的人才结构、专业结构、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充实、完善和提高

20多年来,为追求粮食自求平衡,摆脱短缺经济的束缚,我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偏重于数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实用科学技术也是围绕高产而选用、而推广,使我市主要农产品的单产和生猪出栏率一直居全省领先水平。但是,伴随短缺经济的结束,买方市场的形成,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农牧产品的质量,用新的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培植新的支柱产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

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靠的是新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市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粮油作物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经济作物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更少;市农科所综合科研能力评估落后于楚雄等地区;市、县、乡的农、牧、农机技术推广和农经管理机构的生活和工作设施简陋,工作方式基本上还停留在靠“两条腿一张嘴”的水平;县、乡两级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很少,难以胜任结构调整的技术结构要求;村委会一级非在编农民技术员只有990人,并且85%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对新技术、新信息掌握程度差,直接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居住、耕地分散的山区更为突出。为此,必须结合体制改革,对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作调整、充实、完善和提高。

(四)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调整结构,避免区域性产业雷同

我市人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10万亩,但自然资源优异,农民又有精耕细作的习惯和传统,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都有条件。但是,从比较效益看,发展粮食不是我们的优势,而要从我市立体农业、交通方便、地处滇中、区位好的优势出发,以烤烟等经济作物为主,培育和开发品种新、技术新、质量好、效益高的新的支柱产业,实行区域集中布局、专业化生产,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路子。有规模才能创品牌,有市场才能出效益。

(五)营造环境、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按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市场定位组织生产

要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省率先突破,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培植,应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要面向大、中城市,国际市场主要面向周边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市场。要采取招商引资,或“来料加工”的形式,组办外销生产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要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市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实施产业化经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此外,为提高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植,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两个良性循环原则,择优布局、结构优化的系统论原则和综合开发、多层次增值的产业环流原则。

(六)调整农口资金结构,着力培育新兴的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为提高我市的水利化程度,农口资金近70%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坝区和半山区已实现水利化,这对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山区耕地分散,库塘选址困难,山区水利化程度的提高,应以开发利用小水、散水为主,扩大水浇地,发展节水型农业。“十一五”期间,应保持或逐年增加对农口资金的扶持,并妥善调整资金结构,将大部份资金转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上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总体上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已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农民的资本原始积累已有一定基础,应用新技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日趋成熟,这是我市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体素质,以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

三、“十一五”规划目标方案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设想

综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我市农业的特点和比较优势,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设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着眼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全面履行入世承诺的新形势,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从玉溪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以现代农业为标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全方位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下功夫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到2010年,在实现现代农业的道路上再上台阶,为全省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十一五”规划,与“十五”末期的2004年相比,我市现代农业的具体目标是:

1、2010年农业现价总产值达到76.7亿元,比“十五” 末期2004年的59.7亿元,增加17亿元,增长28.48%,年递增5.69%。

2、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比“十五”末 期的2004年3009元,人均增加391元,增长12.99%,年递增2.59%。

3、种植业内部结构,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布局, 2010年调整为25:50:25,确保粮食安全。

4、畜牧及其配套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 末期2004年的34.09%,提高到2010年的50%,比“十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

5、水利化程度,由2004年的75.91%提高到2010年的80%,比“十五” 末期提高4.09个百分点。

6、良种化程度,由90%提高到2010年的95%,比“十五”末期的2004年提高5个百分点。

7、农机化(含运输、加工、耕作、排灌作业)程度,由70%提高到2010年的75%,比“十五” 期间的2004年提高5个百分点。

8、农产品商品率,由78.5%提高2010年的82%,比“十五” 末期间的2004年提高3.5个百分点。

9、耕地产出率(年亩现价产值),由2175元增加到2010年的2500元,比“十五”末期的2004年亩增加325元,增长14.94%。

10、耕地利用率(复种指数),由196%提高到2010年的200%,比“十五”末期的2004年提高4个百分点。

11、农业信息网络, 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化,实施信息化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管理。

12、解决14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基本脱贫。

到2010年,我市将在农业生产领域基本实现现代农业,将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一个稳产、优质、高产的农业生产系统和高效、协调、无害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业内部结构达到最优,功能达到最大。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1、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扶持具有特色的新的支柱产业。种植业内部结构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布局。按耕地面积162万亩,复种指数200%,总播种面积324万亩安排,其比重为23.4:50:26.6。粮食作物面积为76万亩,总产3.57亿公斤,商品粮全部优质化。

经济作物面积要发展到162万亩。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保护区面积150万亩,其中烟田60万亩,烟地90万亩。主攻综合利用,增值增效。其余面积重点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花卉和中药材等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按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培植。

饲用作物面积86万亩,主攻提高单产,兼顾质量,大力推广高蛋白玉米、大麦、小麦,总产2.74亿公斤,保证每出栏1头肉猪有饲料粮200公斤

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总产6.31亿公斤,全市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

2、加快发展畜牧业,以及畜产品加工业。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方针,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生猪业要坚持在发展中调整,重点发展瘦肉型、加工型肉猪和优质仔猪。围绕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引进和繁育优良品种,积极推进生猪良种化进程,推行生猪标准化生产。二是家禽业要发展规模养殖、林地养殖,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禽蛋产品,提高农村家禽生产水平。

三是草食牲畜要发挥比较优势,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青绿饲料资源,推广冻精改良技术、青贮氨化饲料和补饲等综合配套技术,建立异地育肥外销基地,扩大商品肉牛羊外销。

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组织专业化的基地生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要按照生态条件的适宜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经济条件的合理性规划布局。为此,传统产业要向最适宜区集中;新培育的支柱产业只能在最适宜区布局,要集中连片开发,实现规模效益。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生产布局实施宏观调控。

4、营造环境,开拓市场。就我市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看,不在于能不能生产,关键的在于能不能销得出去。抓市场,抓营销,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下功夫抓好市场体系的软硬件建设,扩大市场的知名度,组织培训一批营销队伍,不断拓宽市场。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现代农业要靠工业文明来支撑,要按照综合开发,多层次增值的产业原则,发展储藏、保鲜、加工设施,提高技术含量,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值,开发综合经济效益。

(四)“十一五”期间促进农业发展的项目支撑体系

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在全省实现现代农业再上台阶的总目标,“十一五”期间,要抓好九大项建设项目:

1、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面积150万亩。在全市烟草种植的最适宜区,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在基本烟田保护区内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60万亩,烟地90万亩。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单元分区划片种植,严格实行水旱轮作或旱地隔年轮作制。在100%实行轮作的前提下,每年种植地烟45万亩,田烟30万亩,确保年生产优质烟叶200万担以上。

2、抓好60万亩水浇地建设。应针对不同情况,从两个方面加强改造和建设:一是旱作节水型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40万亩,布局在5个山区县。收集山区的小水、散水和自然降水,发展水浇地或喷灌、滴灌,提高山区水利化程度。二是坡地改梯地。“十一五”期间实施20万亩。布局在5个山区县。通过治理,解决坡耕地“跑土、跑水、跑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3、切实抓好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其中种植业生产基地7个,畜牧业生产基地5个(类),水产基地1个。指导思想是: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发展名牌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

(1)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基地80万亩。一是出口花卉生产基地1万亩,布局在通海、江川、红塔区、澄江四个坝区县,以现有的丽都、明珠、英茂、绿宝、满天星、佳惠等花卉公司为依托,目标是国内外市场,按市场需求和订单组织生产。二是茉莉花生产基地1万亩。布局在元江县。与现有的花茶加工厂配套。改变用云南茶坯,异地加工花茶,效益外流的现状,目标是国内外市场。三是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5万亩。布局在红塔区、峨山县各5万亩,江川、华宁、新平、易门四县5万亩。与所在县(区)油脂加工企业配套,以纯净植物油开拓市场。四是优质米生产基地15万亩。布局在红塔区6万亩,峨山县5万亩、江川县4万亩。为玉溪市民提供可供选择的优质米、混合米系列品种。五是新建亚热带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8万亩。布局在红河、南盘江水系的低热河谷区,重点发展香蕉、芒果4万亩,荔枝2万亩,柑桔2万亩。六是新建温带优质水果生产基地5万亩。布局在“三湖一库”和大中型水库的周围,与“三湖一库”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项目结合,重点发展适合我市生态环境条件,而且成熟期符合市场空缺的葡萄、甜柿、油桃、枇杷、梨各1万亩。七是建设优质外销蔬菜生产基地40万亩。布局在除红塔区、元江外的七县,以优质无公害蔬菜为主,扩大外销和出口。

(2)畜牧业生产基地。一是建设以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澄江县、华宁县、易门县为主的优质仔猪生产基地,年生产量达到500万头;二是建立以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澄江县、华宁县、易门县为主的商品肉猪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猪250万头;三是建立以通海县、红塔区、江川县、峨山县、澄江县为主的无公害禽蛋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禽300万只,禽蛋产量达到4000万公斤;四是建立以新平县、通海县、易门县、元江县、峨山县为主的优质肉鹅生产基地,年出栏优质肉鹅120万只;五是建立以峨山县、元江县、新平县、华宁县为主的优质肉牛羊外销基地,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肉羊20万只。

(3)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在抚仙湖及一类水体的库塘。发展虹鳟鱼、甲鱼、俄罗斯鲟鱼等新品种,采取特殊措施发展大头鱼、抗浪鱼、鲢鱼等地方特优鱼生产,以满足市场和旅游业的需求。

4、加强农村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狠抓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市场建设,围绕市场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配套建设信息网络和网络中心,通过市场信息指导生产。

(1)市场体系建设及信息网重点建设和完善。主要是通海金山蔬菜批发市场,华宁华溪蔬菜批发市场,易门夷源农贸市场,澄江右所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完善通海七街大牲畜交易市场,江川仔猪批发市场,峨山双江畜禽交易市场;新建新平平甸大牲畜交易市场。

(2)农业部门信息网络建设。“十一五”期间省、市、县农业部门和各个乡镇农科站连网,以市级新建的信息网络中心统筹运作。

5、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农技推广法》的规定,重点完善和建设乡级农科、畜牧、农经、农机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同时,抓好市农科所、市植保、土肥、经作、农广校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站、草山饲料站的办公设施建设,以及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及监控体系建设,为拓宽市场奠定基础,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功能。

6、下功夫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1)切实抓好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布局在“三湖一库”及中小型水库径流区。恢复和建立以林、果业为主的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2)持之以恒抓好“三配套”的沼气池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5万户,每年1万户。主要布局在山区、半山区。

(3)生态农业示范村。布局在抚仙湖边的6个自然村。澄江、江川各3个自然村。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农业内部物质能量转化规律,“着手于经济,着眼于生态”,建立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农、牧、林、果合理搭配的生产系统和高效、协调、无害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全市发展生态农业走出路子,做出样子。

(4)切实抓好“三湖一库” 径流区大、小春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7、适应出口创汇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目前,国家正在组织制定各类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为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应按国家标准在市级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以规范农业生产技术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加强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8、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建设和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1)蔬菜加工企业。布局在通海县。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工蔬菜。日精加工名、特、优蔬菜100吨。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

(2)水果深加工企业。布局在果品主产区。以生产原汁原味的颗粒浓缩汁或颗粒饮料为主,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实现水果产业加工增值。

(3)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布局在红塔区。重点抓好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的建设,培育壮大肉鹅加工、地方风味食品加工,引进市外资金、畜禽产品加工设备和技术,按国际惯例,实行分部位加工、包装,实施品牌战略,创名牌,占领国内外一定市场份额。年加工肉猪100万头,肉鸭200万只。

9、认真抓好科教兴农创新体系建设

(1)人才培养及科技培训。

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实现,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技术水平的、专业齐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他们,把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十一五”期间要按外向型农业、创汇农业的要求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要抓好五个层次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培养20名学科带头人。二是对在编农业科技人员,抓1000人的专业转向和知识结构调整培训,与产业设置相配套进行人才结构的优化配置,解决专业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学历层次低和营销、加工人才奇缺的现状。可采取与院校合作,委托代培、进修等形式,每年择优选拔200人进行学历教育,到2010年使农科人员的学历结构达到本科以上、大专、中专各占三分之一;粮、经、牧专业科技人员各占三分之一;生产与加工、流通的从业人员各占二分之一。三是继续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每年大专招生100人,中专招生500人。四是坚定不移地抓好绿色证书教育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绿证培训发证3万人。五是每年结合生产实际,抓好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和实施质量;培训面,山区占农户的90%,坝区达95%。

(2)结合产业发展,抓好体系的建设

畜牧业:一是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持引繁结合,以繁为主的方针,加快畜禽良种的选育与扩繁。生猪以DLY、PIC配套系和长滇、长荣为主要品种,重点抓好20个良种母猪繁育场的建设,扶持建立30个生猪养殖小区、90个畜禽养殖专业村。扩建完善牛羊冻精改良点,以推广BMY肉牛和波尔山羊、龙陵黄山羊为主,加快云岭黑山羊品种改良,提高牛羊品种的质量。建立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种畜禽生产和经营。二是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动物防疫和监督工作。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机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动物免疫、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完善动物保护体系和兽药监测体系。逐步在县城中心集贸市场推行家禽定点屠宰,确保畜禽防疫密度和质量。三是建立饲料保障及监测体系。在饲料生产企业依法实行HACCP认证,把监控前移到产品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规范饲料生产,保证饲料产品质量。要动员养殖户种植饲料粮、优质牧草,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生产青贮、氨化饲料,扶持饲料加工企业,确保饲料供给与安全。建设畜产品安全体系。四是抓好畜产品生产和检验监测,制定我市畜禽养殖生产标准,推进畜禽饲养专业村(场)的标准化生产,实现畜产品、饲料、药品从生产到市场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无公害畜产品行动计划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种植业:、加强农产品良种开发和新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种子工程”等项目向适宜地区和优势地区的倾斜力度,完善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进、培育、开发、推广更新一批适合我市农业特点的新品种。加强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全市建成市、县(区)、乡三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体系,市级和县级建立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在农产品主产区和交易批发市场设立快速检测点,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实施全程跟踪检测。建设红塔区、江川县优质油菜良种2000亩扩繁基地;通海、江川、华宁、澄江四县万亩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以及与经果种亩繁育相配套的母本园、种苗基地500亩。

(3)精心组织好创新技术的开发,增加技术储备。及时捕捉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水平和动向,设置新的创新技术开发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储备,用高新技术不断武装我市的农业。注重实用新技术开发,提高农产品的技术产出水平。

(五)“十一五”期间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 、坚定不移地抓好烤烟生产

烤烟的可持续发展,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三优一特”和“烟草兴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红塔集团“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举全市之力,抓好优质烟生产,做强做大“云烟之乡”品牌。二是要按照生态条件的适宜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经济条件的合理性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烤烟生产。优质烟生产要向最适宜区集中,实施连片开发,实现规模效益,要限制次适宜区面积,调整和取消不适宜区面积,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生产布局实施宏观调控。三是切实抓好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高标准建设好150万亩(烟田60万亩、烟地90万亩)基本烟田和60万亩水浇地工程,进一步改善烤烟生产条件。四是加强烤烟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烘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技术措施的普及率、到位率和实施质量,实现烤烟的提质增效。五是制定合理的粮烟比价和优质优价政策,从根本上保护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对部份毁林、毁草开茺种烟或不具备以煤烤烟的山区、半山区,严禁栽烟;对部分以柴代煤的烤烟种植区,要严管教,重惩罚,坚决取消烤烟种植。

2、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十一五”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基础和保障,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消费质量的需要。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目标,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标准,指导生产者进行标准生产。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对新建生产基地,必须进行无公害环境认证,不符合条件的不给予审批;二是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加强对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在农产品中的应用。三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为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加强对已经认证的无色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改变重认证、轻管理的现象,真正取信于民。五是要建立健全市县(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站),强化检验检测措施,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

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要尽快改变我市农产品原料生产“一条腿”长,农产品加工“一条腿”短的状况,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这不仅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我市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措施。研究解决制约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症结,提出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主攻环节、优先领域、发展途径和主要推进措施。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带动农民、滚动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肉猪、食糖、蔬菜、家禽、水果为重点,延长加工链条,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二是加强对现有加工企业的普查、调查,了解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原料来源、产品销售和市场,找薄弱环节,抓关键措施,解决产、加 、销,农、工、贸不配套,不适应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研究解决。三是加大对有市场前景,对农民带动面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协助龙头企业解决原料生产基地问题,加工技术改进提高等困难,促进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品种和质量,实现创品牌,争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4、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入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构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体系框架,达到“三个保护、一个保障”,即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5、抓好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努力扩大国内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围绕七大优势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搞好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金融、运输、通信等服务,增加配套设施,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营水平。二是抓好农业信息网建设。继续实施“信息入乡、入户”工程,完成八县一区局域网、68个乡镇信息服务站、200户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信息终端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向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优质、准确的信息服务。三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自愿、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引导和支持农村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服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政策、信息、科技、法律等服务为重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服务。巩固供销社的改革成果,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主体、流通渠道、流通信息和流通政策等问题,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和加快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措施,实施多元化贸易格局、扩大农产品出口。

6、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我市农村劳动力有103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83.01万人,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2004年种植业需要29.08万人,养殖业需要7.55 万人,林业需要 3.07万人,渔业生产需要0.72 万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坡耕地整治、小水窑、沼气池)需要1.16万人,共41.43万人。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可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有41.58万人。这些劳动力将逐步地从种养业中释放出来。为此,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农村劳动力登记制度,建立信息数据库,切实做好劳务输出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三是按照劳务市场信息和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技能培训。市、县财政要按照转移的数量,与国家和省配套,安排足够的培训资金和工作经费。四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权保护工作,建立有效的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机制。

7、加大扶贫力度,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切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对117个贫困村进行深入调研,找准构成贫困的主要原因,研究制定一村一策的扶贫措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村基础教育、道路、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投入,改善生存、居住、生产条件。三是制定出台鼓励、引导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入村入户实施科技承包、技术开发、科技培训、蹲点办样板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科技人员和企业老板到贫困地区投资开发。四是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村果断实行异地搬迁扶贫。

 (六)“十一五”期间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1、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土地承包政策。长期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继续实施“四荒”拍卖开发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经营权与使用权分离,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二是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贯彻落实财政支农资金随财政增收而增加的政策,以及保证农业基本投资与农业信贷资金的政策。

四是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龙头企业或民办经济实体,鼓励其引进利用外资,给予贷款贴息或定期减税的政策。

五是积极探索工业、城市投入反哺农业和农村的政策,特别是探索和建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获取利润后,返回一部份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

2、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和融资体制。

一是重视支农资金投资结构的优化配置。在确保支农投入的基础上,在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农业教育、信息网络、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农技推广等方面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对公益性示范园区建设的投资,采用财政扶持的办法引导开发性生产项目的投资,建立多元化投资的机制和信贷政策。

为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扶持力度,从2005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畜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区也要安排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畜牧产业的发展。市级资金重点用于防制动物疫病、良种繁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示范村、种草养畜和设施畜牧业的建设,完善基层防疫体系,产业技术研究攻关等重要环节。

二是保持原有省、市、县和农户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比例及相关政策。省级列项的项目,省、市投资1:1的政策,及市对四个坝区县投资1:1和对五个山区县0.7:0.3的政策等应保持不变。

3、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显得十分迫切。提出如何改进现行的支持与保护方式和手段,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农业“七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农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构建新型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构架。

4、认真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依法保护农技推广机构的合法权益。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部门开展工作的基本组织依托,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依靠力量。国办发(1999)79号文件、国办发(2000)3号文件对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作了明确规定。要落实法规政策,确保机构稳定;明确基本职能,抓好规范化建设;创办科技示范场,探索发展新途径;开展知识更新培训,试行持证上岗;组织连锁经营,增强服务功能;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事业发展。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建立必要的风险机制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