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丰帆版全集在线:网上大讲堂之九:于丹谈庄子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49:21
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
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新浪首页 >博客首页 > 正文
网上大讲堂之九:于丹谈庄子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17:04 新浪博客


组图:于丹谈庄子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点击小图看大图)
7月27日下午3点,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教授将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讲授《庄子》心得,揭开庄子那神秘的面纱,与网友畅谈庄子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以下为聊天实录:
访谈视频
1、论语和庄子大家都需要2、读懂庄子需要人生阅历
3、庄子中的四个核心概念 4、任何解读都不能脱离时代
5、幸福是个人内在的标准6、解读经典的方式是多元的
精彩语录:
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如果用一种温度形容庄子的话,《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您光临我们的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是网上大讲堂第九期,我们非常开心地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于丹老师,您好!
于丹:您好!
主持人:除了通过电脑参与,还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我们新浪网网址sina.cn。上次于丹老师已经来过一次,于丹老师这是第二次做客我们新浪,上一次带来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次带来了于丹老师的新书——《于丹<庄子>心得》。我知道您是4岁开始读《论语》,是什么时候开始读《庄子》的呢?
儒道二家共同构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于丹:其实4岁不一定能读得懂,讲《庄子》当然比这个晚得多,我大概接触《庄子》的内容是上高中的时候,大概是15、16岁的时候开始有接触,17岁读大学中文系,《庄子》的内容,《逍遥游》这些是必读的,等到21岁读硕士研究生,读的是先秦两汉,整个《庄子》的通读应该是研究生的时候。
主持人:您一开始说《于丹<论语>心得》完了以后,下一个演讲的题目是《于丹<庄子>心得》,您为什么要把这个作为第二个要讲的呢?
于丹:《百家讲坛》邀请我去做主讲人,《于丹<论语>心得》是确定的题目,后来我有一定的选择程度的时候,我认为讲了《论语》没有讲《庄子》的话,在我们中国人人格的构筑和精神体系的完备上讲是有欠缺的。
我一直赞成中国人所信奉的儒道互补,它应该是相互能够形成一种反差,能够构筑我们不同的参照系。儒家精神渊源流长,但儒家精神教我们更多是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强调一种共性、一种规则、一种认同,一种使命感的担当。但是,《庄子》的精神,道家强调自我内心的发现,自我人格的超越,对每一个个性的尊重、认可和本心的发现。我认为这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在完满富足的时候和困顿窘迫的时候一种不同的转化,大家都需要,所以我会选择讲庄子。
庄子体现出的是超越和洒脱
主持人:您以前在《于丹<论语>心得》里面写了我特别感动的一句话,说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您觉得庄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色彩吗?
于丹:易老师在我的《于丹<论语>心得·序》里写了一句话,他说,他看孔子是灰色的。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如果用一种温度形容庄子的话,《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
《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实际上更朴素和更浑浊,浑然天成的朴浊;但是《庄子》给我们的感情更清冷、更透彻。也就是说《庄子》实际上是不带有任何色彩的,他在这个世界上超越透明之心来反观人性和观察自己的生命。
可以说,庄子的个人气质包括横溢的才华在他书中的流露比《论语》的个人色彩要激烈得多,庄子甚至说他这一本书无非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他写出的这些简直没有办法懂得他内心到底要言说什么,但即使这样还是能够感觉到对现实有他的失望和批驳,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种超迈和洒脱,和他对于时间的感觉。
应该说儒与道表现在对时间的态度上有根本的不同,儒家对于时间主要是抗争,像屈原说“日月乎其不淹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阳光月亮这样走远了,一个一个岁月这样抛下我,觉得时间没有留下什么空间,所以内心十分急促。道家表现为时光的顺应,抗争是劣势的姿态,顺应是高势的姿态,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在我们入世做事的时候和我们出世养心的时候,应该同时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人在很年轻的时候不能真正懂得庄子
主持人:您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提出过,庄子在19岁成为您的“隐形翅膀”,那么孔子和庄子带给您的启发有什么不同?
于丹:这个随着年龄的成长感受,我想,人不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可以真正懂得庄子,不走过一些生命的记忆,一些坎坷困顿,没有经历过生命的消沉,那种失落甚至一些绝望是不知道庄子为什么可以成为精神上的一种救赎。其实在人浅浅走过人生的时候,读《庄子》欣赏的是他的才华,你欣赏是他里面的一些寓言,那种才华横溢、奇思异想,但等到你真正生命经历了一些境遇以后,才懂得他会提供一种生命的根系。
所以我说19岁的时候的经历,无非是那年我大三登泰山,大家一起登泰山,在登泰山的时候我并是说真正懂得庄子,甚至我今天回头讲,也不能说我那时候就真的懂了《论语》,只不过觉得这两种东西很重要。在我19岁之前,我从小接触的课本都是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根本对立起来,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立起来,就像黑与白、对与错、此与彼,一切都是对立的,其实19岁的登泰山应该说给我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明白了什么叫殊途同归。
文化的路径有时候不同,当你作为一个生命的时候会在奇妙的每一点上相遇。其实我在《于丹<庄子>心得·序》里讲到登泰山的经历,无非是从前三十台阶而上的时候,我们看日出的时候,看到一路上经典的碑刻铭文,让你感受到中国文人是为什么要一定登泰山,碑刻铭文。中国文人为什么一定要登泰山,那是一个人格的成人礼,你受着文化的陶冶,你看着古圣先贤的教训,一路随时间而上迎接一个日出,你的生命在一种崇高感中不断提升。其实你会感觉到这条道路是艰辛的,又是平坦的、辽阔的。所谓“天下己任、死而后已”这种同异之道就是这么一条通途。
但后来我自己又尝试了从后山登泰山,后山几乎是没有路的,我现在还记得除了泰山挑夫就是我自己在那儿走,而且是四肢攀岩而上,手上和脚上全是血口子。我那天从后山上山,导致了那天下午我们班8个男生漫山遍野地找我,以为我走丢了。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博客全文 文章标题 博客名称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大中小】【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于丹“论语热”延烧日本(2007-07-27 09:26:29 )
·莫言易中天于丹“对峙公众”谈香港印象(图)(2007-07-25 13:16:56 )
·于丹谈“美丽”:年轻时从没被人说过漂亮(2007-07-25 11:38:10 )
·于丹、易中天在港同台解读中华文化经典(2007-07-23 11:49:06 )
·“学术超女”于丹 荣获“中国十大美女之一”(2007-07-23 09:43:17 )
·周国平:学术界出了问题何必拿于丹出气(2007-07-19 16:19:47 )
·洪晃:于丹、Acosta和琼瑶(2007-07-19 09:54:47 )
·于丹、Acosta和琼瑶靠写“道德经”出名(2007-07-19 00:01:35 )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9510567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会员注册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