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伊利亚第四部: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竹木牙角匏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28:47
濮仲谦竹刻松树小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刻松树小壶,明,濮仲谦制,高12.3cm,径8.4cm。清宫旧藏。
壶呈天然树桩状。作者采用深浮雕技法,以一节老松树干作为壶身,一侧有枝沿树身盘附而上蟠屈成柄,断梗作流。壶盖巧雕成枝叶状,曲折如钮且又与壶身枝干相连。壶柄下方隐刻楷书“仲谦”二字款。
此壶制于明代万历、天启时期(1573—1627年),是濮仲谦的众多精品之一。作者根据材料的自然形状,精心设计,巧镂细刻,树身苍古老屈曲,满布鳞皮,并配以枝叶,精致古雅。乾隆皇帝曾多次为濮仲谦所制的竹刻御题诗句,赞扬他刻竹圆润、不留锋刃的艺术风格。
撰稿人:刘静 竹刻松树小壶另面

关键词:
濮仲谦  乾隆皇帝  浮雕
尤通犀角槎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槎杯,清,尤通制,高11.7cm,长27cm,宽8.7cm。
杯由长形如舟的广角制成。作者根据犀角的形状,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做成仙人乘槎形杯。槎首如同灵芝花瓣。槎中后部以梅花、牡丹、荷花相拥,似为舟篷,花间篷下坐一老人,手持如意,架腿翘足,昂首向天。老人身前为杯口,口不甚圆,有一圆洞与杯口相通。槎尾雕有浪花飞溅的水波纹。杯腹中镌刻楷体乾隆御题诗及“比德”、“朗润”2方印 。槎首前面刻篆文“再来花甲子”和“尤通”字款,下有“雨源”小印 。
此槎杯制于明末清初时期,是尤通众多犀角作品之一,光洁莹润,色如浅栗。由于犀角形长,两边色黄淡,中间微暗,作者便以汉使臣张骞通西域的故事为题材,巧妙地将犀角制成一只槎船,在船上刻出树干,沿船边轻轻刻出浪花,并雕出人物悠然、自信、冲波迎浪的形象。
这件犀角槎杯深藏清宫内,1783年,乾隆皇帝在古物箱中发现这件作品,对尤通的雕刻技术十分推崇,多次亲笔御题诗句赞誉尤通的技能,并作注,对尤通的作品进行考证。这件形制自然、角质莹润的犀角仙人槎杯,在艺术设计、雕刻技巧上均有独到之处,确为明末清初时期犀角器皿中的珍品。
撰稿人:刘静 犀角槎杯局部

关键词:
犀角  乾隆皇帝  张骞  灵芝  圆雕  广角  浮雕  尤通
朱小松竹根制佛手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根制佛手,明,朱小松制,高11cm。
此物深褐色,为折枝式双佛手,均呈仰立状,枝叶相连。下承云纹木座。枝端刻有楷书“小松”二字款。佛手虽只二枚,但高低错落,转侧不同,指裂开合,变化精微。
佛手形体独特,颇堪赏玩,而其名又合“佛祖之手”,寓意吉祥,因而在明清时成为常见的工艺题材。小松所制,对竹根的肌理善加利用,再施以构思巧妙的雕琢,攲正有致,秀逸清丽,是同类题材工艺品中的佼佼者。
据《南齐书》卷五十四载,齐高帝曾以竹根如意作为赏赐品,竹根工艺当更早于此时,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以竹根制作,深合我国取法自然、穷通造化的工艺传统。但其难度甚大,制作者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技巧,更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足够的经验,因此,非能工巧匠不敢为之。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南齐书》  佛手  齐高帝  小松
相关论著
《秋园杂佩》 陈贞慧 《美术丛书》初集五辑
《中国古代工艺珍品》 朱家溍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
《陶庵梦忆》 (明)张... 上海书店 1982年6月
《竹刻艺术》 金西厓、王世襄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年
《刻竹小言》 金西厓 《美术家》 1978年第1期
《竹刻史话》 若愚 《艺林丛录》8编 1974年
《雕竹、雕漆与雕牙》 那志良 台湾广文书局 1974年
《竹刻艺术》 朱家濂 《文物》 1959年2期
《嘉定朱氏三代竹刻》 温大雅 《大公报》 1954年第7期
犀角雕布袋僧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布袋僧,高7.9cm,底径10-15.3cm。
此像系用亚州犀牛额前端的小角雕刻而成,呈古栗色,上深下浅。底凹洼处填有木板,以保护微薄的雕刻边角。作者以圆雕技法随犀角的形状进行刻制。僧像广袖长衣,袒胸露腹,赤足曲肱,右手持桃,左手撑地,仰首倚袋而坐。身前一童在其双足间抻他的腰带,另一童在拽布袋的绳。其肩上也有二小童,一个抓住他的大耳,替他掏耳,另一个双手持痒痒挠,坐在他的后衣领内给他抓痒。布袋僧缩颈耸肩,开口大笑,眼睛笑成一条缝,下颌重叠,脸上肉纹突起,肚皮鼓起,双足脚指内扣,动作滑稽,神情慈祥,憨态可掬。
传说布袋僧是弥勒佛的化身,民间把他刻画为光首、笑口、肥头硕耳、大腹便便,即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弥勒佛形象。此件犀角布袋僧就是以这种民间题材刻制的。而在布袋和尚身上所表现的头大、耳大、肚大、手脚大、乳房大等五大特征,代表着欢喜、长寿、福气、丰满、健康等意。
这件犀角雕布袋僧把握住人物大笑时的神态而尽量夸张,眉眼、手足、衣纹刻画得微妙维肖,尤其是布袋和尚两腮上露出的笑靥,称得上是憨中显精、拙中见巧的绝佳之作。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布袋和尚  犀角  圆雕  弥勒佛
相关论著
《犀角雕弥勒佛》 刘静 《中国古代工艺... 1997年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明代,高12.7cm,底径16.1cm。清宫旧藏。
此像以圆雕技法刻成,分底座与罗汉两部分。作者将一大节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节和部分中节,刻成一棵松树和盘石座。座下奇石叠错,座上独松依石耸立,苍古遒劲,有如伞盖。树下座上,作者把一块竹根圆雕成一尊罗汉。罗汉庞目深眉,朵颐丰颡,双耳垂肩,左手撑地,右手抚膝,手中持一串念珠,袒肩露腹,盘膝曲肱席地而坐。他的右膝上有一小狮,昂首张口,蓬发翘尾,左足上举,按在罗汉的前胸上。罗汉目光下垂,观看小狮,神情慈祥。
这件圆雕松树罗汉像雕刻的是十六罗汉中的第八尊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念珠  圆雕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罗汉
竹雕荷花香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荷花香筒,明代,通高23cm,底径5.1cm。
器圆筒式,上下缘镶牛角,并有花梨木顶托。下端顶托有凸榫,与器身插接,上端顶托以蜡粘接。香筒满雕荷花,于方寸间经营安排,煞费苦心。花与叶的层次、位置、穿插、向背,繁而不乱,显示出高妙的匠意。踞于荷叶上的小小河蟹成为构图的点睛之笔,刻划生动细腻,增添了画面的趣味。筒身雕镂多至六重,与阴刻相配合,刀法圆熟,磨工精到,不露刀痕,具有明末竹刻的典型风格。此香筒的制作精益求精,却不流于琐碎卖弄,实为难能可贵。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香筒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cm。
竹根圆雕二僧,乘于莲瓣舟上。一僧坐船头,手捧蒲扇,一僧踞船尾,以帚为桨。二僧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依人物之装束、神态,可推知二僧乃唐贞观年间台州奇僧寒山、拾得二人。据《宋高僧传》所载,二僧状若颠狂。寒山常“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动辄“呼唤凌人”,“望空漫骂”;拾得曾以杖击伽蓝神像,有“呵佛骂祖”之风。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二人神迹的轶闻。民间造型艺术中,寒山常手捧一盒,拾得持一荷,以谐“和”、“合”二字音,寓同心和睦之意。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赐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以示官府对民间信仰的认可。
这件竹雕作品,作者寥寥数刀似不甚经意,但二仙不同凡俗之处却跃然于观者眼前,确非高手所不能为也。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圆雕
相关论著
《竹刻艺术》 金西厓、王世襄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年
《竹刻艺术》 朱家濂 《文物》 1959年2期
犀角雕蜀葵形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蜀葵形杯,高39.7cm,口径14.6-11.8cm。
杯随形镂雕,作折枝蜀葵式。主枝至腰处分裂为二,于杯口处合抱,又有小枝盘绕其间,穿插转侧,变化多端。花瓣形之杯口随犀角纹路作螺旋式。杯内底挖刻花蕊。
为角形所限,枝叶、花苞的弯曲均略作夸张,但总体而言,较为写实。折枝之刀口表现得一丝不苟,镂雕、浮雕、浅刻等技法运用得游刃有余。染色于枝干处稍深,至花叶处趋淡,使角杯于古雅中见妍媚,是犀角雕刻中的精品。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浮雕  镂雕  犀角  蜀葵
望云款竹雕荷叶式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望云款竹雕荷叶式杯,高8.3cm,口径9.5cm。
杯以竹根雕作折枝荷叶形,近底处雕一朵荷花。荷叶翻卷,花瓣舒张,莲蓬饱满。花叶浅雕,筋脉隐现。花瓣间隐一螃蟹,敛螯舒腿,如欲攀爬,颇有生趣。底足由荷花及叶茎盘曲而成,巧妙自然。杯内壁阴刻隶书五言诗:“截得青竹杆,制成碧筒杯。霜螯正肥美,我酿醉新醅。”及“万历庚辰(1580年)秋日墨林山人”款。近底处刻阳文篆书“望云”印章款。
“墨林山人”即明代安徽著名收藏家项元汴的名号,此杯或即为其所有。“望云”款待考。
撰稿人:刘岳 望云款竹雕荷叶式杯内壁五言诗

杯近底处篆书“望云”款

关键词:
项元汴  望云  折枝
犀角雕过枝花蝶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过枝花蝶纹杯,高12.8cm,口径16.2-9.2cm,足径5.4-4.2cm。
杯敞口,杯体弧线修长优美,底收小。外壁通体雕菊、兰、梅、茶等花卉纹。花叶扶疏,并以湖石相衬。菊叶于石中生出,相互缠绕,组成杯鋬。菊花枝叶垂入杯口。一蝶飞舞于花丛间,一蝶憩息于兰叶上。内壁刻山石纹理,里外纹饰浑然一体。
此杯采用高浮雕、镂雕、阴刻等技法雕成,纹饰满密,宛然如生。
撰稿人:刘岳 犀角雕过枝花蝶纹杯—兰菊一面

关键词:
浮雕  犀角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高37.4cm,口径17.8cm。
杯以非洲犀角雕成,体硕大。外壁采取螺旋式构图,主题图案取材于东晋时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欢聚宴饮的故事,其情景是根据王羲之“兰亭序”所述刻画的。由下而上雕刻了姿态各异的23个人物,周围衬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小桥亭榭,曲水白鹅。口内雕祥云螭龙纹。
此杯上部主要于内外壁浮雕纹饰,下部则纯用镂雕,刀法旷达有力,纹饰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
撰稿人:刘岳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局部“清流激湍”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局部“游目骋怀”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局部“流觞曲水”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局部“畅叙幽情”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口内祥云螭龙纹

关键词:
兰亭序  王羲之  犀角  浮雕
更多影像








犀角雕松鹿笔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松鹿笔架,高5.5cm,长9.5cm,宽3.5cm。
笔架用犀角雕成,下雕怪石嶙峋的嶒岩,上雕枝繁叶茂的古松,松荫下,灵芝丛生,一鹿俯卧。笔架在很小的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此器以浮雕、镂雕等技法为主,造型圆整可爱,刀法质朴凝练,将岩石的体积感和松树之茂盛形象地塑造出来,是一件极具特色的犀角雕刻艺术品。
撰稿人:刘岳
犀角雕松鹿笔架-另面

关键词:
灵芝  浮雕  犀角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高13.2cm,口径15-6.7cm,足径10.4-3.4cm。
杯作双连式,八棱,斜直壁,高足。口沿雕夔凤纹,外壁镂雕一鹰一熊纠结于二杯间以为连属。鹰兽面有耳,双翅开展,尾羽修长,卷曲于杯后。熊貌奇古,扭体撑持。鹰、熊谐“英雄”之音。合卺杯一般为连体双筒形,取其二杯相连、永不分离之意。
此杯采用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雕成,造型特异,装饰诡奇,染色沉暗,古香古色,是仿古犀雕中的精品。
撰稿人:刘岳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鹰

犀角雕鹰熊合卺杯—熊

关键词:
圆雕  合卺  犀角  浮雕
更多影像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高8.1cm,口径16.8-12.2cm,足径7.8-7cm。
杯撇口,形如倒盔。外壁满雕扶疏婀娜的玉兰花、丰满硕大的荔枝、晶莹剔透的葡萄等花果纹,并以其枝叶围成圈足。
此器造型浑圆厚重,图案以整枝大花朵为主要装饰,采用浮雕、镂雕技法,技艺纯熟,为明代早期犀角雕刻艺术中的精品。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犀角  浮雕
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高15.8cm,口径19.3-13.8cm。
杯以一只整角雕成,身有流,作“一把莲”式。杯身为一枝大荷叶,又镂雕数小枝盘旋环绕,并雕莲叶、莲蓬、莲花、花苞及一茎蓼草作为衬托。近口沿处雕一螃蟹,以螯剪荷茎,憨态可掬,饶有生趣。杯流稍高于杯口且微曲,使作品愈显纤秀,其中空与杯内空处相通,似暗合“心有灵犀”的诗意。
此器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其高明之处在于身与流并非粘接,而是先取犀角施以雕刻,再慢慢加热,使其弯曲,加工而成。此杯是这一时期犀角雕中较为杰出的作品。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蓼  犀角  “一把莲”式
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通高18cm,口径14cm,底径15.4cm。
笔筒以硬木雕成,圆筒式,下承三矮足。近口处阴刻一周变体“寿”字,共33个,合“三三”之吉数。外壁雕仙山海岛,山岩间生有松柏、梅花、藤萝、灵芝,上飘浮云,鹿鹤相伴。南极仙翁坐于洞府讲法,问道者神情恭谨。底座略鼓出,雕螭龙纹,三足光素无纹。
此器以镂雕和浮雕为主,雕镂质朴有力,以意蕴取胜,具明代雕刻工艺的典型风格。
撰稿人:刘岳
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另面

关键词:
灵芝  硬木  浮雕  笔筒
竹雕松树形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松树形笔筒,高14.6cm,口径15.5cm,底径14cm。
笔筒截取近根处竹肉肥厚的老干,雕作松树形。阳刻的云朵纹布满器身,藉以表现树皮的肌理。一侧有枝杈穿插虯结,松针茂盛,重重叠叠,如云如盖。另一侧树皮开裂剥落,露出瘿瘤罅隙。小枝均倾倒欹侧,如经风雨。
笔筒不同侧面的不同构图形成繁简、动静的对比,显示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一段普通的竹节经匠心构思与雕凿表现出如此复杂而出人意表的变化来,的确是非高手而不能为的。
撰稿人:刘岳
竹雕松树形笔筒另面

关键词:
笔筒
紫檀木雕云纹委角方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木雕云纹委角方盒,通高5.5cm,径14.7cm。
盒扁体,方形,委角,如四出花瓣式,有矮足。通体剔地浮雕如意云纹,盒身外壁饰一周,盖面饰两周,盖面中央有一“十”字纹。其装饰出自漆器中的剔犀风格。
剔犀以红、黑等两三种色彩相间,层层髹于胎骨上,再以刀剔刻云纹之类的图案,于刀口立面可见到相间的异色线纹。剔犀之器型、花纹亦尝见于宋代银器中。
这件紫檀木雕云纹方盒在模仿剔犀中又针对木质加以创造,如对刀口凹槽的处理效果颇佳。此盒刀法磨工俱佳,纹饰别致,是紫檀雕刻中一件别具一格的精品。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髹  剔犀  浮雕  紫檀木
紫檀木镂雕会昌九老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木镂雕会昌九老图笔筒,通高19cm,口径14cm,底径16cm。
笔筒口沿嵌银丝勾连菊花纹,近口处以螺钿镶嵌狮纹及葡萄纹,外壁镂雕《会昌九老图》。底座如岩石状,与筒身景物相呼应。壁身描绘的是唐会昌年间(841-846年)白居易等 9位文人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宴集的情景。
此器以高浮雕和圆雕为主,刀法略显快利,磨工略显草率,螺钿装饰较厚重,其造型设计、图纹刻划等都带有鲜明的明代紫檀雕刻风格。
撰稿人:刘岳 紫檀木镂雕会昌九老图笔筒另面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高24.8cm,口径34.2cm。
笔筒圆体,略扁,形体硕大,口沿微内倾,筒壁厚实,庄重沉稳。内壁髹黑漆,外壁阴刻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一首,与原诗略有出入: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饮如长鲸吸百川,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似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
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字内填蓝,末署“其昌”款字及印“董其昌”、“宗伯学士”二方,知其粉本为董其昌所书。
此器外壁书法雕刻运刀如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如欲破壁而出,为笔筒增色不少。
黄杨木雕董其昌题诗笔筒诗后署款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髹  《饮中八仙歌》  董其昌  杜甫  张旭  李白  笔筒  黄杨木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高8.9cm,口径17.1cm,足径4.3cm。
杯用犀角雕成一片卷曲的葡萄叶状。内壁刻叶筋,外壁满雕葡萄及枝叶纹,果实饱满。杯耳镂雕成葡萄藤,上攀一螭,探首直入杯内。杯身镂雕葡萄枝叶,伸至杯底构成底足。
此器采用浅刻、镂空等技法,刀法粗犷有力,纹饰简单朴实,构思巧妙,透露出时代的气息。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犀角  葡萄纹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象牙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4.6cm,口径10.8cm,底径11.5cm。
笔筒用象牙雕成,直筒形。外壁雕一高冠博带手捧牙笏的官员,款步徐行,前面小童提灯引路,后面侍从掌扇相随。背景在烟岚雾霭中楼台隐现。笔筒背面雕一青年,牵马执鞭欲行,旁立老者拄杖,似在谆谆叮嘱。两图连续,表达了十年寒窗,一朝得中,即可平步青云的主题。并有阴刻行书题诗:“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築沙堤宰相行。我貴我荣君莫羨,十年前是一書生。”提点画意。
此器采用浅浮雕技法,其造型、刀法、纹饰乃至细节刻画都具有明代象牙雕刻工艺的典型风格。
撰稿人:刘岳
象牙雕山水人物笔筒—宰相行堤

象牙雕山水人物笔筒—题诗面

关键词:
浮雕  笔筒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通高13cm,口径15-7.8cm。
执壶用亚洲犀角制成,盖形如盔帽,色泽较深,有钮,盖顶刻回纹,盖面凸刻蕉叶纹与螭龙纹各一周。壶身一侧为光素流,一螭从壶身攀壶流向流口探视;另一侧为柄,三条螭龙围绕柄把上下腾戏。壶身纹饰从底向上分为4层,第一层为蕉叶纹,第二层为兽面纹,三、四层为蟠夔纹。纹饰隐起,为浅浮雕技法刻制。壶底有“鲍天成制”阳文楷书款。
鲍天成是明末江苏一带著名的雕刻能手,在雕刻技法上运作灵活。壶之流与柄上的独角螭龙采用镂刻圆雕技法,形象灵活生动,气势矫健雄奇。壶身浅浮雕的纹饰刀法虽浅,但花纹清晰流畅,与田黄石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件用犀角制作的小壶,造型优美,玲珑精巧,且色泽莹润,光洁细腻。用犀角制执壶极为少见,此为明末犀角艺术中稀有的珍品。
此壶于1985年由香港著名医生叶义先生捐献故宫博物院。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之壶盖与壶身

鲍天成款犀角雕螭纹执壶壶底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执壶  叶义  犀角  鲍天成  浮雕  蕉叶纹  田黄石  兽面纹  蟠夔
紫檀木雕弥勒佛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木雕弥勒佛,高17.2cm,底径22-13cm。
佛像以紫檀木制,闭目,笑口半开,大耳垂肩,袒胸露腹,盘腿曲肱依袋而坐,左手捏布袋,右手抚膝。
作者用一块老树根,以圆雕技法将大腹便便的弥勒佛那悠闲自得、随遇而安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此件作品雕刻精细,刀法娴熟,线条自然流畅,为明末木刻圆雕作品中的佳作。
此作品于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弥勒佛  紫檀木
犀角雕螭纹龙柄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螭纹龙柄杯,高11.5cm,口径13.5-8.5cm,足径5cm。
杯犀角制,撇口,上阔下窄,仿古觚形。作者以圆雕技巧,将杯柄与底足刻成一条龙形,托起杯身。龙之首、尾分处于杯两侧,龙首与上肢攀附在杯口。龙体满布苍鳞,并饰以火焰纹。又雕三条小龙为衬,一条盘在大龙尾部,另两条游浮于杯口内侧。杯壁纹饰分为3组。上部浮雕方夔纹装饰;中部以对称形式浮雕双龙戏珠纹,两组蛟龙曲颈躬身,腾飞起舞,下部饰以浪花纹。
此杯造型取“苍龙教子”之意,既有仿古格调,又有独创新颖之处。其刻工高超,刀法精绝,圆雕、浮雕兼用,纹饰细密精美,是清代犀角雕刻中的优秀之作。
此杯1985年由香港著名医生叶义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犀角雕螭纹龙柄杯局部

关键词:
犀角  叶义  夔纹  浮雕
犀角雕云龙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云龙纹杯,高21.3cm,口径19.5-11.5cm,足径7.3cm。
杯随犀角自然形状雕刻而成,宽流,杯身与柄浑然一体。杯内外通体饰云纹,云中九龙盘旋掩映,一龙仰首卧于杯底,三龙盘于杯口并绕于柄上,另五龙相戏于杯壁之上。整个杯体龙腾云涌,气势壮观。
犀角是名贵药材,其性寒,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犀角雕成的工艺品中酒杯占大多数。这件云龙纹杯角质色如蒸栗,雕刻细腻浑朴,光泽晶莹润泽,其上云气舒卷自如,龙形宛转生动,或即民间传说中的九龙杯。清乾隆皇帝对此杯甚为珍爱,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此杯作御题诗一首:
犀角興明代,精傳無錫尤。已教創輪輅,爲免費雕鎪。
命匠敦淳樸,作杯斥巧浮。雲龍述經義,雜說與韓侔。
并将其作为“古玩甲等”收藏。
撰稿人:刘静 犀角雕云龙纹杯口沿二龙

犀角雕云龙纹杯杯壁二龙相戏

犀角雕云龙纹杯杯壁戏龙

关键词:
犀角
犀角雕云龙纹板饰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云龙纹板饰,直径15-11.8cm,厚1.1cm。
此犀角饰件是取用非洲犀角横截一大片镂雕而成,当是如意瓦首或盒具上的嵌件。其切口色泽淡黄,板饰正面染色呈棕红色,并以镂刻技法将犀角片镂出海水纹椭圆形框,框内上为烟云,下为涌涛,云涛之间两条带翼应龙曲颈伸爪,相对腾跃,龙口大张,龙鼻上扬,龙发成绺状从双角中向前飘拂,龙脊的鳞纹也刻画得细密遒劲,加之染为棕红色,古色古香,使双龙显得尤为威猛苍劲。
此件犀角嵌件刻工浑朴,刀法娴熟流畅,将明代的雕刻技巧和时代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犀角
牙雕魁星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牙雕魁星,高16.3cm,底座直径5cm。
魁星似鬼魅,双手握笔持墨,瞋目仰望上空。左足扬起作踢斗状,右足踏于鳌头上,表达独占鳌头之意。
民间一般将魁星刻成举足踢斗之状,亦有双手分执笔墨者,此件属后者。此件牙雕雕刻刀法犀利深峻,纹饰精湛,意境新奇,魁星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是明代后期圆雕中的精品。
1954年夏锡忠先生将此件牙雕魁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魁星  圆雕  夏锡忠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通座高9cm,底径16-4.5cm。
笔架为圆雕五峰式,架底边深刻水波纹,波涛中双龙盘绕于五峰之间,龙腾水怒。
明代中后期,金、玉、竹、木、牙、角雕刻艺术中出现大量赏玩器,并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民间作坊不断设计创新,许多艺术家也在风格上相互借鉴或者标新立异,于是各种精美的文房摆设和雅玩层出不穷,成一时风尚。
文人书案上的笔架与瓶、盒等,造型和纹饰一般以松、竹、梅居多,有龙纹者则多属皇家御用品。此件龙纹笔架既见刀刻之功,又具雄劲风韵。雕龙蜿蜒盘曲,生动的龙身及龙须、龙嘴均显现出典型的明代风格。整座笔架雕刻得庄重浑朴,刚劲有力,属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北派象牙雕刻艺术中的杰作。
撰稿人:刘静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另面

相关论著
《象牙雕龙纹笔架》 刘静 《中国文房用具》 1999年11月
朱三松竹雕渔翁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朱三松竹雕渔翁,高13.5cm。
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小筐,足蹬草履,边躬腰前行,边举起前臂用长袖擦抹腮下的雨水。
此件作品刀工浑厚精湛,古拙朴实,渔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老人双脚筋骨显露,脚趾紧抓地面,表现路之泥泞难行,而从老人向前观望的姿态与盈面的笑容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达观精神。此竹雕渔翁充分展现了朱稚征精细奇巧、气韵生动的雕刻风格,堪称明代竹雕制品中的佳作。
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朱三松竹雕渔翁款识“三松”

关键词:
朱稚征
竹雕飞熊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飞熊,高18.5cm,底径11-9cm。
飞熊竹根制,扭身转首,双目圆睁,鼻形似如意,耳垂张,肩有双翅,背部长毛下披,双爪平举微上抬,似欲前扑,腹为蛇腹般宽条带状,脊柱突出,尾粗壮遒劲。
此件作品为立体圆雕技法制作,刻工浑厚圆润,造型威严壮健,反映了我国民间对神勇力量的崇拜,为研究明代圆雕竹刻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件飞熊于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竹雕飞熊扭身转首

竹雕飞熊侧面

关键词:
飞熊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高9.6cm,长26.4cm,宽16.5cm。
盒紫檀木制,长方委角形,色棕褐。盒与盖从中部分启,口沿皆阴刻回纹。盖面及四壁浅浮雕云龙纹,在阴刻的菊纹锦地上,流云满布全器,两条苍龙穿行于流云之中,一条螭龙和一条夔龙口衔灵芝环绕于苍龙身侧,追戏腾跃。立壁一周共有9条螭、夔。盒内有屉,屉口沿有流云一周,屉内底阴线刻群仙祝寿图,寿石居中耸立,旁衬以灵芝、水仙、梅花、翠竹,刻线粗犷,如墨笔随意勾画。
此种盒俗称“拜匣”,一般不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此盒造型端庄,构图匀称,纹饰清晰,刀法娴熟,器面光润,乃高手之作。
撰稿人:刘静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盖面

关键词:
紫檀木  群仙祝寿  灵芝  浮雕
紫檀雕荷叶枕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雕荷叶枕,高9.8cm,长24.5cm,宽15.6cm。
枕紫檀木制,蒸栗色,其形似荷叶卷拢成椭圆形的包袱状,以荷叶的叶茎为中心,断茎斜插入枕内,叶边翻卷成花瓣状,枕上镂一虫蚀小孔,正好供枕者侧卧时搁耳。枕上叶脉筋纹隐起,由茎部呈放射状伸延。枕面平润细腻。
古有陶枕内可盛放香料或药袋,具醒脑之功。后又出现竹枕、木枕、瓷枕等不同材质的制品。这些枕或为空心实面,刻绘各样纹饰,或为镂空纹饰。此类制品延至明代。
此枕形态别具一格,设计十分巧妙,其造型生动自然,色泽深沉,风格纯朴。作者采用圆雕、镂空及浅刻技法,以一茎叶边向上缩卷的荷叶为题材,叶片向上收拢,叶边内外翻卷,还有几处虫蛀后留下的斑痕,形态自然逼真。
此枕为研究古代民间各种睡枕的艺术造型及作用提供了实物资料。1972年侯宝璋先生家属将此枕捐献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刘静
紫檀雕荷叶枕另面

关键词:
瓷枕  侯宝璋  紫檀木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高14.6cm,口径7.8cm。
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兰草及仕女等图案。仕女头戴风帽,手持兰花,依石壁而立,古松穿岩而出,松枝伸展,蟠曲弯转如龙。松下有石台,台上置杯、砚等器。仕女身旁岩壁上以阴文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
不期精细期蒼古,以樸因之曆久存。
生面略殊倚修竹,岩蘭在手默無言。
創爲鄰鶴有來由,善畫而今畫少留。
刻竹依然傳片羽,可思業亦貴箕裘。
乾隆丁酉新旾月御題。
后刻“?”、“隆”印二方。丁酉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笔筒另一侧壁上又有“万历甲寅秋月三松作”款识。甲寅则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朱稚征雕刻的各种作品中,尤以仕女题材为多。在雕刻技法上,他多以浮雕为主,有时亦兼融毛雕、浅刻、深雕、留青、透雕等技巧。此笔筒利用多种技法将山石、苍松、花草和仕女的衣纹及神态举止刻画得恰到好处,刀法中见笔墨,树石皴法颇富画意。此件名家所制笔筒被收入宫禁,为皇帝所赏识。
撰稿人:刘静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款识

笔筒上的乾隆御制诗

关键词:
朱稚征  浮雕  透雕  阴文  毛雕  留青  笔筒
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明晚期,高11.9cm,口径11.3-10.8cm。
笔筒以沉香木雕成,俯视笔筒底如悬斗。外壁雕山岩凹凸嶙峋,并以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老梅一枝、幽竹几茎、虬松数株。松干、梅枝尽力贲张,惟竹茎纤弱,于是以数块巨石相配。
此作品不似一般沉香木雕刻般精致,如笔筒的口沿处仅刻阴线一周,无其它装饰,岩石的雕凿痕迹也清晰可见。其妙处在于设计大胆,抛弃陈规,于粗犷中不乏细腻的表现,对松、竹、梅、石等物象所包孕的精神内涵作了恰如其分的表达。其器虽小而画面境界不俗,在众多的沉香木雕刻品中显现出独特的价值。
撰稿人:刘岳 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另面

关键词:
镂雕  浮雕  沉香
黄杨木雕观音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黄杨木雕观音,高23.5cm,底径6.1-5cm。
观音长身玉立,赤足,身披天衣,高挽发髻,胸垂璎珞,右手捧经卷,左手拢衣角,身形微侧转,衣袂轻扬,于不经意间显露出神采。其面容安详,微合双目,如入物我两忘之境,澄明一片。人物肌圆骨润,体态呈“S”型,庄严中不失女性的妩媚。衣纹的处理繁复而华丽,将衣衫的质地、垂感等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成为此雕像中最精彩的部分。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观音  黄杨木  天衣  璎珞
竹雕蟠松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蟠松杯,明,高9cm,口径10.7-10cm,足径8-6.5cm。
杯为竹根雕,撇口,平底。外壁浮雕蟠松老干,枝干盘缠。纹饰疏密有致,层次清晰。
酒具中以竹为器者多见于明清时期。明代中晚期,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竹艺高手并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竹刻艺术达到高峰。此时的竹艺制品形制丰富,其中最常见的有酒杯、笔筒、臂搁等。此杯雕工精湛细腻,具有典型的明代中晚期之工艺风格。
撰稿人:宋海洋
关键词:
浮雕  笔筒  臂搁
尤侃犀角雕松荫高士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松荫高士杯,明,尤侃制,高8.3cm,口径12-8cm,足径4.5-3cm。
杯犀角质,敞口,小足,似角之倒置。杯身通体雕刻纹饰,松树下有高士倚石而坐,其周围繁枝茂叶,岩间流水潺潺,意境清幽。杯底刻篆书“尤侃”二字。
尤侃,明末著名的犀角雕刻高手,擅长犀角、象牙等雕刻,有不少名贵珍品传世。
撰稿人:宋海洋
关键词:
犀角
张希黄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明,张希黄制,高9.4cm。
此杯依材质的天然形状随形雕成,器表以线浮雕的手法刻画宋代文豪苏轼赤壁夜游的故事。口沿处刻“东坡游赤壁图”6字及“希黄子”款,据此知为明代雕刻高手张希黄的作品。
此酒斗雕刻技法娴熟,所刻人物、景致栩栩如生,可见名匠之功力。沉香木为珍稀的木材品种之一。此杯材质的色泽与犀角的颜色酷似,如不细察,极易混于犀杯之类。
撰稿人:宋海洋
沉香木刻东坡游赤壁图酒斗另面

关键词:
浮雕  犀角  苏轼  沉香
紫檀木福寿禄螭梅纹六方委角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木福寿禄螭梅纹六方委角杯,明,高8.2cm,口径7.8cm,足径6.8cm。
杯紫檀木质,六方形,委角,花形矮足。口沿与底边均嵌银丝回纹,杯身通体嵌银丝“福”、“禄”、“寿”字,字体、写法各异。杯柄镂雕梅枝和蟠螭纹。杯底嵌银丝楷书“云间雪居仿古”六字方印。“雪居”即明代画家孙克弘。此杯以传统的吉祥图案装饰,寓意福寿双全,官运亨通。
明清时期的木雕题材丰富,分为硬木雕刻和软木雕刻两种。硬木雕刻多采用紫檀木、黄花梨、红木,软木雕刻多采用黄杨木、楠木、檀香木、沉香木等,并产生了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等几个流派。此杯色调深沉,造型气派,嵌银丝的手法以及雕饰的纹样尽显富贵之象。
撰稿人:宋海洋
关键词:
楠木  蟠螭纹  金漆  硬木  吉祥图案  红木  黄杨木  黄花梨  紫檀木  孙克弘  沉香
牙雕玉兰花式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牙雕玉兰花式杯,明晚期,高6cm,口径7.5-6cm。
杯象牙质,口微撇,杯身雕作玉兰枝叶托举花苞之形态,造型如玉兰之初绽,花枝盘曲于底部而成杯托。此杯造型新颖优美,磨刻圆润光滑,象牙的天然纹理清晰毕现。
明清时期象牙雕刻高度发展,宫廷内专设牙雕作坊。此杯风格简洁而雕工细腻精湛,于清丽中显出富贵典雅之韵致。
撰稿人:宋海洋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明,高15cm,直径10cm。清宫旧藏。
笔筒圆体,三矮足。镂雕和浮雕山石倒挂,松竹掩映,一老者斜坐于坡上,戴襆头,着朝服,一手执笏, 一手拈小枝正在掏耳。但见其眉眼攒顣,目光斜睨,嘴角微动,全神贯注,意甚陶醉。细审人物形貌,弓眉突颧,长髯及胸,耳毫逆生,神情放诞不羁,似为传说中之钟馗。
此作镂雕工艺极佳,人物塑造尤其出色,已非一般文房玩物可比。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浮雕  笔筒
濮仲谦竹雕竹枝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竹雕竹枝笔筒,明,濮仲谦制,高14.6cm,筒径6.9cm。
笔筒圆体,颀长优雅,口沿略内倾,过渡圆滑,足卷唇式微凸。器身浅浮雕折枝竹枝一束,余皆留白。竹叶多转侧重叠,透视关系却处理得清楚明确,极为不易,而叶片细部的虫蚀痕迹更是传神。刻画富于动势,总体效果如墨线双钩而成,有宋代画竹名家李珩的法度。竹枝旁有阴刻隶书“仲谦手治”款识。
“仲谦”即明末竹刻艺术家濮仲谦。濮氏的雕刻面目独特,有评价:“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经其手略刮摩之而遂得重价。”他重视选材,随形施刻,刀法简洁是他的惯常作法,这与“嘉定三朱”所开创的以雕镂精细、多层深刻为主的风格颇有不同,所以清代金元钰《竹人录》将濮氏列为与“嘉定派”并称的“金陵派”的创始人。而此器风格细腻,奏刀审慎,虽与濮氏本色有别,但仍不失为一件精品。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浮雕  双钩  透视  濮仲谦  笔筒
象牙刻山水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象牙刻山水笔筒,明,高13.5cm,筒径10.6cm。
笔筒圆体,口壁厚而足壁薄,后嵌底。器身表面阴刻山林溪岸景色,并填涂黑色。构图完整,徐徐铺展,人无面目,室无窗棂,似逸笔草草,却深合画理。刻线短促有力,下刀爽利快捷又不失表现力,颇有枯笔皴擦的效果,风格雅洁脱俗,为同时期牙雕笔筒中不多见之佳作。上部阴刻行书题句:
山色巍峨丹碧鲜,结为寒气融为泉。
生平游迹遍吴楚,好山过眼心悬悬。
偶然笔写气象千,林木深深在眼前。
幽秀寄庐无人迹,看山终日如坐禅。
当门老松藏古拙,青溪白石皆云填。
案头留别笔墨缘,祝君之颜如同年。
并“乙卯春三月往清华,道经旧友。至村前,苍松古柏,深涧西流,野草奇花,为高人隐寄。行于庄内,茅屋数间,琴童一二,询其主人,言言在室,随拜仿而获面。相别多年,今幸握晤。忽见案头立一文俱,颇为古雅,未作文字,信手挥成,未得深趣,留为志,老道兄存记也。墨井道人渔山吴历。”前有“墨井”引首章,后有“渔”、“山”印。
撰稿人:刘岳
象牙刻山水笔筒局部


关键词:
皴  吴历  引首
牙雕人物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牙雕人物图笔筒,明,高12.4cm,口最大径7.5cm,底最大径8.2cm。
笔筒椭圆体,口略小,底稍大,保有象牙原形。口边较厚,底边较薄,另配牙底。器表色泽较深,似经染色,象牙纹理却更为彰显,成为装饰的一部分。正背面阴刻人物各一,一跣足掮钓竿背渔篓,一褒衣博裳持羽扇斜坐于石上,面容相似,神态相同,似为同一人而身处显达与隐逸的不同境遇,拼接入一幅画面,含意深远。云烟缭绕中的巍峨建筑更增添了如梦似幻的意境。
此器雕刻技法简拙古朴,物象边缘通过铲出斜坡而形成立体感,此为颇具时代特点之处。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跣足
紫檀雕花卉纹圆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雕花卉纹圆盒,明,高3.1cm,口径6.9cm,足径3.3cm。
圆盒紫檀质,向内折边小口,扁圆,卧足,曲度和谐优美。盒盖面及盒壁上均凸雕大朵山茶花,周边以梅花装饰。雕刻风格粗中带细,硬中有柔,尤其是在花卉的翻瓣处理上,作者以较浅的雕饰表现出花瓣的卷曲及层次,体现了精湛的雕刻技巧。
此圆盒与另一雕漆印泥盒形制类似,亦应作印泥盒之用。
撰稿人:张林杰
关键词:
雕漆
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明末清初,高14.7cm,口径15.8cm,底径14.2cm。
笔筒紫檀质,圆筒式,以深雕和镂雕技法表现高士自娱的悠闲场景。笔筒大面积镂雕山石,峭壁陡立,岩石下一株苍松旁逸斜出,虬枝古拙,独撑一片小洞天,老人独处其中,双手抚膝,倾首冥想,悠然自得。不远处一小童正抱琴而来,欲急行却又恐失手,神态刻画的极其生动。
紫檀筒壁虽色极深沉,但镂刻空灵而无压抑感。筒壁画面颇为传神,小童怀抱中的古琴似将传出优雅的琴声,正所谓静中有动,画中有声。
撰稿人:张林杰
关键词:
镂雕  古琴
犀角雕螭竹灵芝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螭竹灵芝纹杯,明,高7.9cm,口径16.1-9.7cm,足径5.8-4.9cm。
杯敞口,敛腹,杯外壁雕灵芝纹,内壁有图案化的同心凸棱及涡状纹,外壁亦有相应的阴文装饰。杯外壁一侧浮雕竹子一竿,斜斜向上,一花尾螭龙以尾缠绕竹竿,身环于流部之下。螭纹以高浮雕及局部镂雕表现,颈鬣纯以平行阴线刻画,技法灵活多样,纹饰层次分明。杯鋬以灵芝及竹枝构成,灵芝菌盖多枚相连,伸至杯口及底部,并于底部形成环状镂空底足。
此杯装饰简练,但布置得宜,繁简得当。其刀法粗犷,在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装饰手段,特别是足部处理尤为精妙。杯体色泽沉暗,古朴雅致。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犀角  镂空  镂雕  浮雕  螭  灵芝  螭纹
犀角雕秋葵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秋葵纹杯,明,高6.3cm,口径12.4cm-8.3cm,足径4cm-4.8cm。
杯体圆巧轻薄,口沿雕作花瓣相叠状,弧线连绵,花瓣侧边微翘,至内壁渐变成阴刻曲线,汇聚于内底,形成花心,线条柔美可爱。外壁也雕成花瓣相互叠压式,并浮雕秋葵叶、花蕾和枝条等。秋葵叶片锯齿状的边缘,恰好与圆柔的花瓣相互映衬。杯身一端刻画一枚硕大的叶片,此杯纹饰浮雕较高,层次分明。底为枝条环绕而成的圈足,既将花叶联系起来,又照顾到杯体的稳定性,设计得相当精妙。
撰稿人:刘岳
关键词:
浮雕  犀角
犀角雕芙蓉秋虫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芙蓉秋虫杯,明,高9.2cm,口径16-8.8cm。
杯圆雕作芙蓉叶形,镂刻枝茎花蕾为其柄、足,外壁衬以野菊,一只蝈蝈伏于叶片上。
杯以亚洲犀牛角制成。细观此杯,刀法娴熟流畅,于浑厚中见精雅。花枝茎叶穿插掩映,似有清风微拂,颇为生动,持杯啜饮,赏心悦目。
撰稿人:刘静 犀角雕芙蓉秋虫杯另一侧面

关键词:
犀角  圆雕
犀角雕莲蓬纹荷叶形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莲蓬纹荷叶形杯,明末,高8.5cm,口径17.2×10.2cm。
杯荷叶形,系根据犀角的自然形状及其色泽的变化雕制而成。荷叶上兜,侈口成盆状,三根叶茎交叉缠结于杯底成为杯足。茎刺凸出,一茎连接叶杯,一茎端连着残留有三枚花瓣的莲蓬,另有一茎连着上卷如盒的小荷叶。此杯纹饰枝壮叶挺,并衬有一束小海棠花,透露着浓浓的秋意。
此角杯造型浑厚端雅,除采用镂刻、浮雕技法外,还使用了热烫衔接的技巧,使杯体之外的荷叶枝茎曲折宛转,自然灵秀。雕刻技法上简练中显现出典雅清丽之韵,浑朴中又见精妙之工,为明末江苏一带的高手所制作。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犀角  浮雕  海棠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明末,高5.7cm,口径13.5×6.8cm。
杯以非洲犀牛角的后角制成,角质坚实细腻,色泽如蜜,呈浅棕黄色半透明状。利用犀角天沟自然凸凹的部位镂刻两株缠枝葡萄藤做柄,枝曲叶展,果实圆大。杯柄的左右两侧,雕雌、雄两鸡带着数只雏鸡,雏鸡或觅食,或躲于雌鸡翅下,或跳在雌鸡背上玩耍。杯内壁利用犀角天然的地岗部位,刻出一块垂岩,葡萄藤盘曲缠绕悬挂在岩壁下,叶、果点缀其间。在平底的边缘处刻有阳文“尤侃”篆文小方印,印款字小,几不可辨。此杯纹饰美,雕刻技法精湛,展现出一幅寓意深刻的锦鸡教子图,使人观之韵味无穷,持之爱不释手,是尤侃雕刻的犀角器中的精品。
撰稿人:刘静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口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款识

关键词:
犀角  缠枝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明末,高9.2cm,口径17.8×10.3cm。
杯为亚洲犀角制,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状镂刻山崖为柄,并采用通景式布局刻画出一幅呈现太平景象的山水人物图。图中山上古松倒悬,松叶细密,桐、柏、枫树依岩耸立,遒劲的松枝延伸到杯的口沿内。山下奇石错落,溪水潺湲,一叶小舟停桨荡漾在溪流之上,舟中渔夫抓住鱼篓正在兜鱼。杯内壁地岗突起,以流水皴法浮雕成起凸的岩壁,妙趣天成。在杯内壁岩石右侧刻有阳文“直生”、“尤侃”一圆一方两小印。此杯刀法精湛娴熟,色泽莹润,纹饰生动,为明代末期犀角雕刻中的佳作。
撰稿人:刘静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口

关键词:
犀角  浮雕
犀角雕松柏山水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松柏山水杯,明末,高9.9cm,口径11×8.9cm。
此杯用非洲犀牛的后小角制成,口微敞,底足微敛。通景式构图,杯柄镂刻成松干形,松枝直探入杯口之内。杯外壁溪流蜿蜒,直入杯底。溪流两岸,柏树、桐树、枫树相间立于山岩之间,雄健苍劲。杯体虽然不大,但杯壁厚重,角质细润密实,雕工精湛,为文人收藏的佳品。
撰稿人:刘静
犀角雕松柏山水杯

关键词:
犀角
犀角镂雕秋葵叶纹玉兰花形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镂雕秋葵叶纹玉兰花形杯,明末,高7.8cm,口径13.5×8.5cm。
杯色棕黄偏红,用亚洲犀牛角制成。以盛开的玉兰花为造型,将敞阔的杯口雕做五瓣开放的玉兰花形。杯侧镂雕一杈点缀着两朵花蕾的枝干成柄。又将连着花蕾和硕叶的枝茎镂雕成圈,盘结在杯底做足。杯身浮雕的叶及花蕾,前后交错,形态各异。
明代初期,由于文玩清供的兴起,带动了一些文人参与金石、竹木、犀角以及象牙等的雕刻工艺。犀角历来被视为宝物,根据犀角的天然特征雕刻各种纹饰逐渐成为时尚。此杯为花卉型杯之一,造型小巧,刻工精细,角质莹润,是犀角陈设品的杰作。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浮雕  镂雕  犀角
犀角雕松树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松树纹杯,明末,高6.1cm,口径10.1×7.5cm。
杯为亚洲犀牛角制,椭圆形,口外撇,造型如同一座倒置的山崖。采用镂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通景式构图,以松树桩为杯体,利用犀角天然的天沟地岗,于杯侧镂刻松干为柄,松鳞斑驳。又在杯壁地岗部位浮雕松枝一杈,苍古朴拙,松叶如轮。此杯造型古朴,刻工于浑朴中见精巧,刀法细腻流畅,纹饰自然生动,是犀角制品中之佳作。
撰稿人:刘静
关键词:
犀角  镂雕  浮雕
犀角镂雕花木人物槎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槎形杯,明末,高8cm,最长处长16.8cm,最宽处8.2cm。
此器以亚洲犀角雕成。槎形,槎首蒸栗色,槎尾部呈棕黄色。作者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将犀角斜切,内部掏空。槎杯造型为瘿节累累的枯树形舟,舟首枝杈穿孔,流在枯木舟的尾端。一长髯老者背倚枯枝端坐于槎中,身着长衫,头戴素巾,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捻胡须,面带微笑,向左观望,神态极为祥和。人物左侧的枯枝上挂一拂尘,雕刻细微,似随风摆动。槎下水波翻涌成漩,似在激流中航行,水浪纹层次分明,细入末毫,雕工精细。此题材出自张骞乘槎寻河源的典故。槎杯造型别致,用刀流利,打磨精细,雕功简洁流畅,通过作者细腻的刻画,将老人虽是险水行舟,但胸有成竹,犹如闲庭信步的神态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是犀角雕刻中的珍品。
撰稿人:谢丽
关键词:
张骞  浮雕  圆雕  槎  犀角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
Loading... 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明,高10cm,口径13.8×9.3cm。
杯以非洲犀角雕成,淡褐色,敞口。器身以一朵玉兰花为主体,花心微微凸起,口沿内壁浮雕成5片花瓣形,并以其中一片花瓣为流,线条优美流畅。镂雕一密布鳞皴瘿节、曲折健硕的松干与一竹干交叉为鋬把,并延伸至杯口内,口沿内饰以浮雕梅花一朵及花蕾,十分别致。外壁以浮雕及镂雕技法雕松、竹、梅图案,足部以梅树树干圈成圈足。松、竹、梅都于万木凋落之时仍自挺拔,喻人之品格清高,又有吉祥之意,被称为“岁寒三友”。以岁寒三友为题材的工艺品屡见不鲜,为文人雅士所钟爱。此器雕刻技法娴熟,造型优美简洁,刀工流利。
撰稿人:谢丽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

关键词:
镂雕  岁寒三友  犀角  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