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抗医药股吧:追溯山西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40:25

    更新时间:2009-4-7   
                    
                                             
                  
                  追溯山西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山西省祁县联社 李雪岩
                       
                  我国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始于1920年。当年,华北五省遭受罕见灾害,广袤的华北乡村,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老百姓的生活陷入绝境。为救济灾民,中外人士纷纷组织义赈团体,筹款赈灾。灾后各省赈团代表汇集北京,组成一永久的救灾机关,定名为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救灾之道在于防灾。华洋义赈会以“防灾重于救灾”为理念,把救灾的工作重点
                  放在“合作防灾”上。合作防灾工作,即以提倡农村合作社为下手办法,并以农民经济之改进,有待于农业金融供给之便利。于是,从信用合作社入手,以河北省为实验区,于1923年4月,厘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空白章程》,动员农民组织合作社。1923年6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北京附近的香河县基督教福音堂诞生了;8月,义赈会决定组织合作委办会,专门负责合作事业的设计事项;聘请专家于树德为合作指导员,划拨专款,专司协助合作社之用。从此,拉开了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的序幕。                        
                  华洋义赈会在华北推行农村合作运动所,20世纪20~30年代,合作运动分别在民间社会团体和国家政权共同作用下,由华北而江南,而遍及全国。因而,到抗战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组织形式及合作制度基本确立,
                  孙中山去世后,民国政府则打着复兴农村经济的幌子在我们山西也举办信用合作社。山西统治者阎锡山则打着“造产救国”的招牌举办信用合作社。目的不是“国民生计”,而是“巧夺民财”,不是“养民”,而是“伤民”。
                       
                  一九三八年日寇第一次侵占屯留城后,阎锡山经营的旧政权瓦解。为了抗日,中共屯留县委正式成立,并成立了临时抗日民主政权——战时总动员委员会(抗日县政府)。驻地就在吾元镇的罗村,经常活动在吾元、岭村、嶝峪、范家沟、老庄沟一带。抗日县政府的一些职能单位,如公安局等也设在罗村。罗村、吾元一带是屯留县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年抗战时期,屯留县与其他抗日根据地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就举办过信用合作雏形组织——“农民低利借贷所”。它伴随着支持抗日战争、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诞生,后在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下,不得已而停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中,由山西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创立的第一个信用合作社诞生了——屯留县罗村信用合作社。
                       
                  面对根据地严峻的对敌斗争形势,特别是极端困难的经济形势,太岳区行署和屯留县政府号召军民团结起来,同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开展生产自救,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卫根据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下共产党员郭玉堂受组织委派,开展罗村地区的生产自救工作,因而才有了罗村农民合作社的产生。
                  罗村农民合作社是太行、太岳老区人民学习和运用毛主席革命理论的智慧结晶,是解决革命实践中实际问题的一种大胆尝试,是在生产自救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组织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我国解放后成立的供销合作社、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种先期实验。之所以能在罗村成功地创办山西根据地的第一个信用合作社,正是基于这一先期试验的基础之上。
                       
                  罗村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有商贸活动、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业生产活动、农副产品加工活动、金融活动、卫生保健活动。为了保障各种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往往还伴随着武装军事活动。在敌人重重包围下的罗村农民合作社,是亦商、亦工、亦军的多功能综合体。在资金有了一定积累后,开办信贷业务,加大资金融通,农民合作社一片生机。在罗村及周边较大的松交、吾元等村镇,一街两行,店铺林立、商贩云集、叫买叫卖、生意兴隆、各业生产、热火朝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到1945年初整个战场形势转守为攻,解放区的形势明显好转。各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普遍开展了起来,互助合作和大生产运动蓬勃开展。
                       
                  根据地抗日民主革命政府,为了更有效地同地主高利贷进行斗争,筹集更多的资金,活泼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生产,支援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总结“农民低利借贷所”创办经验的基础上,于1945年7月13日,屯留县民主政府,在吾元镇罗村创建了山西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命名的信用合作社——屯留县罗村信用合作社。集社员股金9.4万元(冀南币),银行扶持贷款7万元,办理存款和贷款业务。
                       
                  1945年7月13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标志着信用合作社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正式诞生。至此,掀开了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烽火中诞生的山西农村信用合作社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64年里,山西信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5年8月一1948年10月,解放区的信用社隶属各县生产推进社或合作社领导,业务上银行帮助指导。
                        1948年11月一1951年7月,信用社隶属供销合作社领导,业务上银行帮助指导。
                       
                  1951年8月一1955年10月,信用社隶属人民银行领导。1955年11月一1957年5月,农业银行领导管理信用社。
                       
                  1957年6月—1958年9月,人民银行领导管理信用社。1957年6月1日,随着省农行的撤销,信用社的领导管理交由人民银行。
                       
                  1958年10月—1959年3月,信用社下放给人民公社领导管理。1958年10月,信用社并入人民公社,改称信用部,是人民公社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民银行的基层单位。1958年11月,信用社被并人“公社银行”,是人民公社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民银行的基层单位。
                       
                  1959年4月一1962年11月,信用社先后隶属管理区和人民公社领导管理。1959年4月,信用社被改为信用分部,下放到管理区,受管理区党委的直接领导。
                       
                  1961年4月,省人行调整农村信用机构,把以人民公社建立营业所,以生产大队设信用分部的组织形式,改为重点公社设银行办事处,公社普设信用部,较大的公社适当保留一些信用分部。信用部与信用分部受公社党委和公社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在业务上受人民银行的领导。
                       
                  1962年12月一1963年11月,信用社隶属人民银行领导管理。1962年12月,纠正了信用社被下放的错误,恢复了国家银行领导下的信用社管理体制。
                       
                  1963年12月一1965年10月,农业银行领导管理信用社;1963年12月1日,省农行第二次恢复组建后,信用社又隶属农业银行领导管理。
                        1964年初一1965年10月,我省曾在十多个县农行内部试办县信用联社,后随着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而撤销。
                       
                  1965年11月一1969年1月,人民银行领导管理信用社。1965年11月13日,省农行撤销后,信用社的领导管理交由省人行。
                        1969年2月一1979年6月,信用社曾被下放给贫下中农管理。
                       
                  197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的地位。
                       
                  1978年8月30日,省人行印发《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意见》后,我省试办“所、社”合一,后随着农业银行的恢复而自行解体。
                        1979年7月一1996年10月27日,农村信用社隶属农业银行领导管理。
                       
                  1980年11月后,信用社与农行营业所进行所、社联营试点。试点社占全省农村信用社的32.54%;1984年随着县信用联社的建立,实行县信用联社直接领导信用社,所、社联营自然解体停办。
                       
                  1984年3月27日,转发《信用合作社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试行方案》的通知,试点建立管理型县联社。并于当年在襄垣、清徐、河津、平定、祁县、孝义、临汾、怀仁、原平9个县进行试点。                        
                  1987年2月,我省开始试办股份制县信用联社。到1988年上半年全省股份制县信用联社达到18个。与此同时,还试办了5个“下脱上挂”县信用联社。到1987年底,全省基本上实现了县信用联社的普及。
                       
                  1996年1月。全省县信用联社上挂一级。由地(市)农行直接领导和管理。1996年9月26日,山西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办公室下设信合处。1996年10月2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接受人民银行监管,在信用社改革的过渡时期,山西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信用合作管理处承担起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
                       
                  1997年8月,省处人行设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处。与省农金体改办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共同承担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双重职能。
                       
                  1999年1月,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合作金融监管处承担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双重职能。同年12月,将合作金融监管处分设为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和合作金融监管处,由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工作。
                        2003年10月,银监会山西省银监局成立后,全省信用社开始接受银监会的分业监管。
                        2005年6月,山西省联社成立,省联社接受省政府领导,全省信用社由省联社统一管理,不受地方政府干预。
                       
                  山西省联社成立后,一直致力于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始终走在惠农工作的第一线,省联社开展的“三千三百惠农工程”被誉为2007年为全省农民办的17件实事之一。2008年,省联社“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活动引领山西信合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省联社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竭力推进全省信用社“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