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皮疙瘩剧场版3 图解:第35—40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08:16
第35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1)        
  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  
  21世纪是顾问的时代  
  某核电厂设备出现故障,发电效率大大降低。相关单位主管绞尽了脑汁还是找不到问题所在,最后只好请权威的核电厂顾问亲自来一趟。顾问用两天的时间仔细地检查了核电厂的设备后,召集所有相关单位的主管,他在一个设备上划了一个"×"的标记,转身对他们说:"只要把这个设备换掉,供电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说完,他就坐上出租车扬长而去。而核电厂依照顾问的指示,替换了一个全新的设备,结果真的恢复正常供电了。
   
  一星期后,核电厂负责人接到顾问寄来的一万美元劳务费请款单。负责人看到请款单后,满心的疑惑。他觉得顾问在那两天内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一个设备上画了个"×",就要一万美元的报酬,是不是太多了点?最后他忍不住写了一封信给顾问,在信中表明一万美元的报酬实在是太多了,并要求他列出详细清单。几天后,负责人收到了回信,信上写着:
"在设备上画"×"的工作:1美元。找出要画"×"的设备:9999美元。"
这是世界级管理顾问博恩·崔西写在其著作《用一技之长定胜负》前言中的案例。读完这个案例后,我们会自然地想成为故事中的那个顾问。    
  读到这里,我们了解到,案例中的顾问是核电领域专家,核电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向他咨询。他不是一个重复单纯业务的人,而是一个"高级劳动者"。他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拥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他是一个靠知识和经验吃饭的高收入者。两天内就能赚到一万美元,他的身价可谓不菲。对他来说,时间就是财富,在结束核电厂的工作后,他又立刻奔向另一处。他也是一个不受他人限制,能独立完成工作和安排人生计划的自由人,这一点是全世界的顾问们所拥有的共同特点。
   
  随着"顾问热"的兴起,梦想当顾问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为了成为顾问,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并投入2~3年的时间和几亿韩币去国外研修MBA课程。在我们国家,每年报名国外MBA课程的人高达几千人。
   
  顾问成了梦幻行业,除了传统的经营管理顾问和财务会计顾问外,还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顾问,例如感官特别灵敏的"香氛顾问",还有"高考顾问"、"旅行顾问"、"减肥顾问"、"造型顾问"等数百种顾问。这意味着顾问的全胜时代已经来临。
          第36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2)        
  很多人替自己的职业取名为"顾问",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专家的形象。顾问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虽然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但光靠经验是不够的。例如一个公交车司机,虽然开了20年的公交车,但他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交通运输业的顾问。
   
  对一个顾问来说,首先需要的是知识,其次才是经验。起码在他的研究领域里,他要比别人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很多顾问在拿到明星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仍然继续进修的原因。只有比别人懂得多,才能更迅速地发现问题的关键,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顾问除了拥有比一般人更渊博的知识,他们还拥有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不能把经验知识化,不能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他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顾问。因为知识是顾问力量的源泉。
   
  高级劳动者、金领阶级、T型人才  
  担任过美国劳工部长的罗伯特·莱克教授把社会上的职务大致分为三种:服务业从业人员,重复单一工作的生产者,以及分析问题并能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高级劳动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高速发展,罗伯特·莱克把职务重新分为五种。新增加的两种分别是:公司最高指导层级的CEO、CFO和最基层的外籍廉价劳工。根据他的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许多高级劳动者争相向海外发展,跨国企业的CEO和CFO,以及国际性的银行、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的合伙人和高阶主管等等,已形成了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同时先进国家大量引进落后国家的廉价劳工为其工作。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逐步地把世界整合为一个知识型社会。知识已变得比资本和劳动力更重要,高级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导集团。随着知识巿场的发展,职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知识化,这使得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滑落到社会最底层的现象日益加剧。那些已经认识到知识为核心价值的国家和政府,正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许多企业也致力于提高员工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运用能力。世界各地同时增加了许多培养高级劳动者的大学、研究所。
          第37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3)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定义"高级劳动者"呢?所谓高级劳动者,是指"利用高级知识创造财富的人员"。1992年的某一天,在《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金领阶级(golden
color)"。那期的专栏文章,同时也介绍了"数字(digital)"和"文人(literati)"这两个词合成的新名词-"数字型文人(digerati)",并预测"数字型文人"将引领时代的发展。
   
  "金领阶级"是"数字型文人"的代表,指拥有专门技术的高级劳动者。这样的人才,将成为21世纪知识社会的核心力量。一个"金领阶级"的人才,与"以体力劳动换取工资的"蓝领阶级(blue
color)""和"坐办公室领取固定薪水的知识分子"白领阶级(white
color)""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以知识代替工具或机器。前面介绍的核电厂顾问,就属于这种高级劳动者。    
  近来备受企业欢迎的"T型人才"也是高级劳动者。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说过:"三星需求的人才,是能够对其工作涉及的领域做出系统的分析,并受到同僚和下属肯定的"T型人才",而不是只重视上司心意的"I型人才"。"
很多企业之所以对"T型人才"求才若渴,是因为这类人才通常能够立刻站上工作岗位并很快上手。除了少数的大型企业外,大部分的企业都无法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因为培训新员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所以企业理想的新员工是那些有经验、有准备,能够像老职员一样一报到就能熟练地完成工作的人才,而不是那些要经过几个月培训后才能正常工作的新手。
 
  企业争取"T型人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可以将知识和技术结合,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与过去不同,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东西都是交错在一起的。虽然这会使社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在这些东西交错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激荡出新的事物和发明。当一种知识与另一种知识融合时,会比各自单独存在时创造出更好的成果。因此,我们要让我们的知识不断地和相关领域结合起来。
   
  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对猪内脏移植的研究。为了提供给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更多健康的器官,生命科学(BT)领域正致力于研究克隆猪。这个研究的核心课题是:为了防止移植到患者身上的器官出现免疫系统排斥现象,要对猪进行基因大改造。但想要检查出会不会出现免疫系统排斥现象,要借助信息技术(IT)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例如,将微型仪器经由血管运送到待治疗部位,并观察所移植的器官是否正常,再把得到的数据实时传送给医生,这样医生才能根据数据操纵微型仪器,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果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能够正确地结合,那么就不光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还能用于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和艾滋病等疑难病症。因此,生命科学领域中同时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人才和信息科学领域中同时又懂得生命科学的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38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4)        
  大部分的高级劳动者都是专家,这些人在从事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时,能比一般人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专业知识也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只有不同类型的知识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比起只精通某个领域、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的"I型人才",那些既是某种领域的专家,又了解其他领域的"T型人才"在现今和未来都会更受企业的欢迎。
 
  没有知识,职场的寿命就会变短  
  高级劳动者,能比大部分人拥有更多的自由。这些人已经脱离了企业的束缚,可以独立完成各项工作。例如律师、会计、医生、记者、教授等从业人员,在组织和职务中他们更注重职务。因为在"自己所属的组织"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后者更能让他们感到自豪。"必要时可以离开组织,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离开。"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想法,所以才不会害怕被组织解雇。在他们之中,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摆脱组织的束缚,干脆自己离开组织,过着自由人的生活。也有些高级劳动者,选择经营"一人企业",同时扮演着员工和老板两个角色。
   
  因为他们具备了独立工作的空间和能力,这些高级劳动者的工作寿命会很长。奠定现代管理学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认为:"假如一个企业的寿命为30年,那么高级劳动者的工作寿命可达50年以上。因为高级知识从业人员的工作寿命比企业的寿命更长,所以他们能为许多企业服务。"
德鲁克以自己的一生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高级劳动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他当过研究员、评论员,还有教授及管理顾问。他曾担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顾问,同时为GE和GM等大型国际企业提供了20年的咨询服务。在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中,德鲁克总共出版了35本书,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本新书问世。德鲁克在他92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下一个社会》。每当有人问德鲁克"您认为您的哪一本书写得最好"或是"您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他总是微笑着回答:"下一本书。"或"我从没想过要退休。"他之所以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是因为他是个高级劳动者。
         
 
第39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5)        
  而体力劳动者则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和职务拴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失去劳动力,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几年前,还有很多人在剧场或车站卖票,但是随着自动售票机的普及,卖票的人处境就变得很艰难。后来,计算机普及,大家都可以轻松地在家里或公司上网订票,这些靠卖票维生的人几乎完全失业。
   
  由上可知,体力劳动者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工作。如果未来退休后所需的养老金是前面提到的10亿元韩币,能有多少体力劳动者可以在退休前积累到这么多财富呢?
处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失去工作是致命伤。这也说明了大部分人在退休后生活安稳与否,取决于其职场生涯的长短,而不在于能存多少钱。  
  成为无可取代的人  
  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算是高级劳动者呢?又要怎样做,才能把工作寿命尽可能地延长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曼给了这样的答案──"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人"。他说:"地球村时代已经来临,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然我们很难解决生存问题。"
弗里曼把"无可取代的人"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人:像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芭芭拉·史翠珊一样的"特别劳动者"。就韩国而言,就是像足球明星朴志星、流行歌手Rain、美声歌唱家赵秀美一样的人。他们都能够站上国际舞台,代表着某种领域顶尖的水平,故无法被他人所取代。
   
  第二类人:像律师、会计师、脑科医生、程序员一样的"高度知识化劳动者"。他们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高级人才。前面提到的"T型人才"也属于这类人,他们往往能受到企业的青睐。
   
  第三类人:个人造型师、护士、电路维修员一样的
"高度专业化劳动者"。这些人需要在特定的场合与客户或患者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工作很难数字化与科技化,因此很难被取代。    
  第四类人:"适应环境型的劳动者"。这些人会顺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及时地做出调整去适应新环境。他们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与新知识,从而创造出新价值。他们不会让自己的本质,一直停留在"香草叭噗"的古早味,他们会通过不断加入新原料和创新制作工艺,让自己进化成现代人喜爱的巧克力冰淇淋口味,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第40节:Knowledge--活到老,学到老(6)        
  弗里曼将"无可取代的人"分为四类的同时,也做了这样的补充说明:    
  "对于这些无可取代的人来说,"现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在这个全球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并积累经验,才能保证生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逆流搏斗的过程。一旦你中断了学习,你就会被逆流冲到下游去。"-本杰明·布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