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教尊等级:实用心理学(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3:09:58
第三章    学习与记忆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由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 已产生学习而未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现象称为行为潜能。
(一)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二)   学习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三)   学习由经验而引起
(四)   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首先,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 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点主要包括4个方面:(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2)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3)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
& 学习的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具有(接受性、意义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一)种种模式  详见教材P61倒数第二自然段
(二)梅耶(美国心理学家)模式(1987年提出的一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
外界
刺激

注意
新信息

输入
新信息
激活
旧知识

新旧信息相互作用

形成
新知识

储存
新知识

产生外在反应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三、学习的分类
(一)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二)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 接受学习≠机械学习      *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不截然对立的
(三)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社会规范学习
知识:知识在西方又称言语信息。它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
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从不同的概括水平来划分为(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依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划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知识的领会、知识的保持、知识的应用)三个阶段。知识的领会是知识学习的(开端)。知识的保持是学习者试图运用知识的(前提)。知识的应用是学习将存储于记忆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并以此(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
四、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   人类学习的特点(与动物学习比较)
1.  具有自觉、积极主动性
2.  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3.  以语言为中介
(二)   学生学习特点
1.以接受学习为最主要的学习形式
2.具有间接性
3.具有方向性和连续性——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前后学习相互关联。
&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三种类型。
第二节  学习策略与方法
学习策略属心智技能。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梅耶的观点,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技巧等内容都划入了学习策略的范围。通常,心理学家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看成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个体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认知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策略,它反映着个体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以及何时运用何种策略的清醒意识。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个体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的发展水平、能力差异动机差异以及个体所接受的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MURDER 学习策略系统
(一)基本策略系统   (二)支持策略系统
MURDER策略是针对元认知策略存在困难的大学生而设计的一种学习策略训练程序。将这一策略的六个关键词:心境、理解、回忆、觉察、精细加工和复习的首字母组成了一个缩略词MURDER,以此来命名这一策略。
二、学习的组织策略
1.含义——学习组织策略是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2.作用
3.常用方式
常用的几种学习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等。
& 群集是在组块(按照米勒的观点,组块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它是单个项目在长时记忆中的组合)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组块策略相类似的加工策略。群集主要有两种方式:范畴群集、联想群集。
范畴群集:将识记项目按不同类别或范畴进行归类,从而促进了识记项目的识记和保持。
& 学习者常用的旨在促进学习的一系列做笔记的具体技术有:
(1)划线;这是学生常用的一种阅读技术。划线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材料中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要点。(2)做摘要;这是一种既可以用于听课,也可以用于阅读材料的常见做笔记技术。做摘要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主要观点或中心意思进行概括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3)列提纲与画网络框图;这是为了辅助学生确立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内容的相互联系。
& 生成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维特罗克于1974年提出的概念。
生成学习:学习者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选择注意信息,并主动地构建输入信息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称为生成学习。
生成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在头脑内部积极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同时也需要学习者运用划线、做摘要、列提纲、画网络框图等多种具体的做笔记技术来促进这一构建过程。
三、集中练习法与分散练习法
1.集中练习的含义
2.分散练习的含义
四、部分学习法与整体学习法
1.部分学习法的含义
2.整体学习法的含义
五、PQ4R法
PQ4R法的六个步骤    * 有的心理学教材将PQ4R法放在“良好的记忆术”中介绍。
&  PQ4R技术源于罗宾逊1961年创立的SQ3R技术。所谓SQ3R,是浏览、提问、阅读、背诵和复习五个英文词的首字母缩写。后来托马斯和罗宾逊对SQ3R技术加以修正,SQ3R技术就变成了由(预习、提问、阅读、思考、背诵和复习)六个步骤所组成的PQ4R技术。
第一步,预习。预习主要是通过快速浏览材料,形成对所学材料的组织结构、主要论点及子论点的初步认识。
第二步,提问。在对材料有一大致了解以后,学习者进行自我提问,所提问题均应是阅读材料所涉及并能解答的一些问题。
第三步,阅读。学习者完成了预习和提问两个步骤,也就做好了学习准备,此时便可以开始阅读材料了。阅读的速度可由学习者根据材料的难度、任务要求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自我调整。
第四步,思考。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学习材料的内涵,努力理解并构建学习材料的意义。学习者应该(1)设法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2)设法将子论点与主要概念或原理联系起来;(3)设法解决材料中的相互矛盾;(4)设法运用材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第五步,背诵。学习者在阅读之后,合上材料,思考自己在阅读前提出的问题,然后自问自答,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材料的主观观点和总体思想,看看自己记信了多少学习内容。
第六步,复习。有效的复习能够帮助学习者将新的学习内容更好地整合到长时记忆之中。随着学习的进行,学习者应不断地将前提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并减少遗忘。
总之,PQ4R技术是有助于书面材料的学习与记忆的一种有效技术。
六、利用迁移规律
(一)   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通常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一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的含义。
(二)   迁移的分类
从迁移的方向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从迁移效果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顺向正迁移,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
(三)   利用正迁移规律    * 产生正迁移的两个条件:
1.新旧知识、技能间有共同性
2.对知识、技能所遵循的原则和原理的理解
(四)   避免干扰     * 产生负迁移的两个条件:
1.所学的两种内容在结构上有很大相似性,而其中某些成分却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
2.定势的作用  “定势”也称“心向”。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参见教材P108)
定势: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构成定势的心理因素:一类:刚刚发生经验。另一类: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
& 学习迁移的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学习定势说、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控制组所需练习次数-实验组所需练习次数
& 迁移效果百分比= ———————————————————×100%
控制组所需练习次数
第三节      记  忆
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并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一、记忆的定义及其基本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1.旧说法:
记忆是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人在感知的过程中形成事物的映象,当事物不再继续作用时,并不随之消失,而能在头脑中保持一定的时间,人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或恢复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练习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及体验到的情感,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或重现,这就是记忆。
记忆和感知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不同的,感知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的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阶段。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记忆就是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和再现的方式对人的经验的反应(波果斯洛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79年版第224页)。 我国心理学家曹日昌说:“记忆主要以回忆(再现)和认知(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目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叫做回忆;客观事物在目前,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的,叫做认知”(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1版,25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80)。
2.新说法:记忆是指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编码与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旧说:* 记忆的基本过程:一、识记  二、保持和遗忘  三、再认与回忆
记忆的过程:(基本环节——解释各环节——联系)
1.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环节。识记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是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回忆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已储存的知识不能提取出来,但当它重现时,能加以确认,这个过程是再认。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这几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识记过的内容只有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日后才能回忆起来,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新说:1.编码   2.存贮   3.提取
* “舌尖现象”——对记忆中存贮的信息似乎能达到但又无法提取的现象。
二、记忆的测量
(一)回忆法   1.自由回忆法   2.依序回忆法
(二)再认法
(三)再学习法(节省法)
三、记忆的分类
(一)   陈述性记忆
1.含义
2.特征
3.分类: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二)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1.含义
2.结构:包括认知与动作技能两部分
3.特点
(三)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的区别
* 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四、记忆的三个系统
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寄存器记忆)
1.  含义
瞬时记忆:外界刺激物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秒以内的记忆,叫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瞬时记忆的种类:1、图象记忆 (视觉的瞬时记忆,证明实验:部分报告法)  2、声象记忆(听觉的瞬时记忆)
2.特点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含义——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这是因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刻也离不开这个系统的工作。
2.特点
* 两种复述
* 组块
* 7±2原则
(二)   长时记忆
1.含义
2.特点
* 长时记忆扭曲
人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人脑可以储存1015比特的信息,记忆的容量是很大的,保持的时间也很长。巴金说过,有两百篇文章储储存在他脑子里,日本索尼电器公司职员友寄英哲能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下二万位。学习和研究记忆的理论和规律,对学习知识、获取经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忆的三个系统,及其联系、区别:
三个系统
保持时间
编码方式
容量
转入下一系统的条件
意识
遗忘原因
瞬时记忆
1秒以内
鲜明形象
9个以上项目
注意
X
短时记忆
1分以内
语言形象
7±2个项目
复述
Y
自然消退--干扰
长时记忆
1分以上
语义、表象
无限
X
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表象的特征:1-直观形象性。2-片断、不稳定性。3-概括性4-可操作性
三大系统的特点:
瞬时记忆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记忆容量较大,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易受干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经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记忆容量无限,长时记忆的信息不被意识到
第四节      遗  忘
一、遗忘的概述
(一)   遗忘的含义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在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遗忘是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的心理现象。遗忘可能是永久性的,即不经过重复,永远不能再认和重现,遗忘也可能是暂时的,提笔忘字、回答不出熟人的名字,都属于暂时性遗忘。
(二)   遗忘的分类
二、艾宾浩期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德国人,科学心理学的伟大开拓者,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研究的创始人。其研究特点为:1.他自己充任主试和被试。2.他制作了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的材料。3.试验采用重学法,检查识记效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详见教材P81,参见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P7,刘大文主编《心理学简明教程》P45)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得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进程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熟练的程度,识记的方法,学习的趣、动机,乃至材料所处的位置等都影响记忆的效果。(详见刘大文主编《心理学简明教程》P46)
遗忘曲线表明的规律: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比较快、较多,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就识记材料的性质而言,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
三、遗忘的原因
(一)   消退因素
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的结果。
(二)   干扰因素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此说认为记忆痕迹本身不会变化,它之所以不能恢复活动,是由于存在干扰,干扰一经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这个学说最有力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1.两种干扰因素:前摄抑制 和 倒摄抑制
对信息的保持起干扰作用的活动有两类:前摄干扰(或前摄抑制)和倒摄干扰(或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指以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如学习一篇课文,一般总是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其原因在于中间部分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  造成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因素
(1)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性——只有当两种学习材料既有相同处而又有不同时,才会发生因材料的类似而引起的抑制。当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与不同的比例各占一半时,引起的抑制最大。
(2)学习程度
学习程度是指对于识记材料的巩固水平,可以从对材料的学习次数、反应水平以及投入到学习的时间等方面得到体现。
(3)学习材料的数量
(4)时间因素
& 对于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假设: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干扰抑制说)和同化说。
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和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积极的遗忘;但在有意义学习中或者由于原有知识不巩固,或者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以原有观念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或者对新知作曲解,从而导致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遗忘。同化说是奥苏伯尔等人提出的观点。奥苏伯尔认为,干扰说是根据机械学习实验提出来的,只能解释机械学习的保持和遗忘,不能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和遗忘。经过实验,他们提出,在真正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关于“同化说”详见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P54—56)
四、有意遗忘
1.含义  2.作用
五、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方法
(一)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
1.复习的时间   2.复习的次数  3.复习的方法  * 尝试背诵法——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
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影响。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到150%,保持的效果最佳。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加以回忆。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根据试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这种显现称为首位效应或首因效应。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这一现象称为新近效应。
(三)   记忆术
记忆的关键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提取。记忆术:运用各种线索提取记忆信息的技术。记忆术是有助于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策略。这种策略对配对联想学习效果尤为显著。
1.位置法(定位法、黄金密码记忆法、标钉记忆法)——是将学习或记忆项目与自己熟悉的一些地点、位置联系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
* 定位法能产生效用,主要是符合这样两个原理:一是把没有组织的材料加以组织了,二是把一个东西放在一个位置上,使其定位,这就建立了联系,进行曲了更深一步的加工。
2.字栓法——是一种与位置法具有相同原理的传统记忆术。其特点是形象的和语言的线索并用。在使用字栓法时,首先要记住一组词并以之为“栓”(shuan 1  器物上可以开关的机件/ (瓶)塞子,也泛指像塞子的东西)。然后将要记的单词或其他材料与字栓一个个地挂上钩。
3.谐音法
圆周率的记忆:3.1415926535------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马克思生卒年(1818—1883)的记忆: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 形象法
形象记忆法是对抽象的材料赋予一定的形象而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地理课教学法中,采用图像形象记忆法,把某一国家或地区画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欧洲像个平等四边形,亚洲像不规则的菱形,非洲像个三角形加一个半圆形,澳洲像个五边形,南北美洲像一对直角三角形。
* 首字母策略,是和材料的组织有关的一种记忆策略,这种策略是将识记材料中各个项目的第一个字母抽取出来,组成一个简单的缩略词或词组,便于记忆。——如:PQ4R法、MURDER策略
* 联想记忆法
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接近联想:在时、空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看见闪电,想起雷鸣)如由北京想到天安门(空间联想);由“五一”想到“五四”、“五卅”(时间联想)。
相似联想: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与它在性质上相似事物的回忆。(见猫思虎)由稻子想到麦子
对比联想:(由美想到丑,忆苦思甜)
关系联想:它是由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引起的联想。如由大雪想到丰年,由大雨想到洪水。(看见闪电,想起雷鸣?)
第四章    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大脑在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加工活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互相联系、依次发展的形式。这三种形式表现出人的认识由部分到整体、由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但整个说来,这些形式仍然是对事物的生动的直观,属于对事物外表的、片面的感性认识。人的认识还必须由此发展到高一级的理性认识阶段,去探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思维正是人在理性认识阶段由大脑对感性材料所作的一种认识加工活动。
(二)思维的主要特点
1.  间接性和概括性
所谓间接性指的是通过其他媒介(主要是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客观事物。例如,天正在下雨,我们看见这种情况,这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但是,如果早上起来只看到房顶湿了,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夜里下雨,我们并没有直接看到,没有直接感知到,而是通过房顶湿了这个媒介用简拉的方法推出的,这是间接的反映。
所谓概括性是指所概括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或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不像感觉和知觉那样蛤是对个别事物的反映。例如,把牛、羊、猫、狗等这一类动物概括起来叫家畜,把香蕉、橘子、苹果等这一类东西概括起来叫水果。或者把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例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括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从而得出“月晕而风”“砖湿而雨”的结论。
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区别于感性认识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概括性是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思维进行理性加工的目的是要探求事物的本质,这就必须用概括的方法来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知觉和表象也具有某种概括性,但它是对个别事物外在的、直观的、表面现象的一种感性的概括。而思维的概括性,则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一种理性的本质的概括。思维的概括性不仅表现于抽象思维,而且表现于形象思维。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是现实生活中同类人物的本质概括。
间接性也是思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是相对于感知的直接性而言的。思维不像感觉、知觉那样须某种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它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反映未曾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一般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思维的间接性对人的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人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曾直接感知过的事物,而且可以去认识根本无法去直接感知的事物。列宁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人无法感知的,但人们却可以通过思维的运算去把握它。
2.  思维和语言有密切联系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是在人类的思维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自从语言产生之后,语言就既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的工具。学术界有人提出,无论从种系的思维发展还是从个体的恩维发展来看,在语言发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低级的思维,我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一旦语言产生或发生之后,语言和思维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东西,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思维也质变为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学术界还有入提出,语言不是思维唯一的工具,思维还可以凭借其他来进行。我们认为这种见解也是有道理的,它对研究特殊的思维方式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语言毕竟是人们进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尤其是语文科的思维,它本身就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学生语文思维的水平是和语言的水平紧密地联系着的。本书中所使用的思维的概念,指的正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
二、      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的不同特点、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予以研究的过程。
(二)比较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被比较的事物必须在性质上有联系,在性质上毫无联系的事物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只有在客观上具备可比因素,主观上又具有可比要求,才能进行比较。比较时,既要注意数量,又要注意质量,偏向任何一方都容易产生片面性。我们把比较的思维称之为判断性思维活动。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即抽取出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的过程。抽象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抽象就是从个别事物的分析中找出共同的东西。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取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性或本质特征结合起来,应用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中去的过程。概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是关于事物共同点的综合。
抽象和概括是相辅相成共同起作用的,我们把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推理性的思维过程。
(四)具体化
具体化是将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东西的认识,去适应特殊东西的思想。
同抽象思维一样,形象思维也存在着分析、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过程。但是,形象思维的这种分析和综合,是形象思维本身固有的性能,还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人们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分析和综合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形象思维中的分析和综合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贝以为,分析和综合不为抽象思维所独有,形象思维之所以是一种思维,就是因为它自身也存在着分析和综合的基本过程。二者的不同仅在于一种是抽象的,一种是形象的。后一种观点是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的一种新见解。”⑩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就此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分析和综合等思维过程,或者说形象思维是凭借着分析和综合来对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同时,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形象思维过程也离不开抽象思维的必要的参与和调节,如小说创作中的情节安排等。为了把抽象思维的分析、综合等过程与形象思维的分析、综合等过程区分开来,我们将前者称为抽象的分析、综合等,把后者称为形象的分析、综合等。形象思维除分析和综合外,主要还有比较和概括,下面分别作一说明:
形象的分析,就是把整体形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从而认识每一部分的形象特征的思维过程。如把一个人的形象的头部分解为头发、眼睛、鼻子、嘴等,看每一部分的形象特征是什么。形象的比较,就是对同一形象各部分或不同形象的相同部分特征的辨别,它是理解和认识的基础。它往往是与形象的分析同时进行的,分析中包含着比较,比较中也包含着分析。如某个人的形象,他的脸形、面容以及眼睛、鼻子、嘴等,与他人比较,看哪些部分更能反映他的肖像特征。在比较中,具有特征的部分被认识,被提取,其他部分则隐退其次。
形象的综合,就是把被分析、提取的局部形象特征按照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再组合成新的整体形象。如对某个人的整体形象所分析、提取的关于发型、眼睛、面容、衣饰等特征组合起来,形成这个人新的整体形象。再如在创造想象时对某几个整体形象所分析、提取的特征进行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新的形象。
形象的概括,就是把许多形象所具有的共同的形象特征,或把某一形象分析出来的具有同类形象一般的、共同的形象特征结合起来。如把许多老农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形象特征或把某一位老农民所具有的同类农民的一般形象特征结合起来,都是形象的概括。
形象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既是形象思维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基本的思维方法。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出于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形象的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又有两种不同的加工途径:一种是出于再现现实形象的需要,思维加工时以曾经感知过的某一现实形象为基础,经过对感性表象的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使这一现实形象身上的非本质的成分被筛除,本质的成分被提取,最后得到的是能够反映现实形象本质特点的新形象。例如魏巍《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老师形象的加工过程和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形象的加工过程都是如此。这是一个使原先的现实形象逐步趋于典型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回忆和联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断调集有关表象以供思维的分析和综合。另一种是出于创造理想形象的需要,它以曾经感知过的多个现实形象为基础,经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只从每个形象身上提取有关部分,然后再将这些局部表象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形象。这个形象是一个集合多个形象特点而又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个的新形象,例如鲁迅作品中的阿0、孔乙己、祥林嫂都是这样的形象。正因为它集多个现实形象的特点于一身,所以这个新形象比现实的形象更典型,更理想。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离不开回亿和联想,但更重要的是靠想象去创造。
形象思维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综合,原先感性的表象也就逐步转化为理性的意象。在思维过程中,经过对感性表象的分析和比较,不仅有关部分的形象特征被提取、被显示,而且在分析、比较之中即包含着初步的主观认识;再经过综合和概括,所产生的新形象对同类事物在本质意义上也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这时的主观认识也就达到了理性的水平。这个新形象虽然是在原先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已质变为富有典型意义和理想色彩、包括着主观认识(及情感)的理性的新形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称之为“意象”。
由此可见,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虽然都要经过对表象的分析、综合等过程才能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但二者具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又不相同。形象思维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是要筛掉那些在形象特征上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使形象特征更典型,更鲜明,最终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意象。而抽象思维则是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抽象的过程,逐步舍弃掉生动、具体的形象自身,揭示其内在的抽象的本质属性,最后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⑾。
三、      思维的种类(P96~98)
(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凭借物的不同分)
1.直观动作思维   (1)含义  (2)特点
2.具体形象思维   (1)含义  (2)特点   (3)三种形态(发展水平)
3.抽象逻辑思维   (1)含义  (2)两种类型(经验型、理论型)
动作思维,即思维的过程中依靠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特点是任务直观,以具体形式反映,其解决方式是实际动作。
形象思维依靠表象,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抽象思维的认识加工主要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从而使感性的表象上升为理性的概念。形象思维的认识加工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从而使感性的表象上升为理性的意象。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意象则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二者同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反映。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P98,P114)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中,提出了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和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的区分。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辐合思维是依据给定的零散信息得出一个有效的或合理的答案或结论。具体说,辐合思维是在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比较从中提出一个可能正确的答案或结论,然后经过检验、修改、再检验,甚至被推翻,再在此基础上集中,提出一个最佳的、有效的答案或结论。
1.  聚合思维
1收敛式思维也叫聚合思维,它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思维方式(P317)收敛式思维的具体形式有很多 ,如求同思维法、求异思维法、求同求异思维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P318)
& 收敛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解决问题。也就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如A 〉B,B 〉C,B〈 D,其结果必然是C〈 D。(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月11月出版  游国恩、钟定华主编《创造性思维与方法》)
2.  发散思维
& 发散思维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或者是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眼前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如砖有多种用途(游国恩、钟定华主编《创造性思维与方法》P4)
v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和一条线索,而从现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去,并且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律、范围等的约束。从这种辐射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或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
发散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在思维表达上反应敏捷,能在较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概念。((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一连串回答出十几个或几十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灵活性。即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心理定势的阻碍,而且有可能提出不同于一般人的新构思、新观念。(变通性:指能思考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如回答布可以做伞、帐篷、绷带、画布等)
独特性。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超过一般人,别出心裁、别具一格。(指思考与众不同,如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
广阔性。即思路广,领域宽,方法多,成果也多。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01年春《创新思维训练》复习指导)
第二节  想象的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重现,而想象的表象是新的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
* 想象与思维是一种交叉关系。
& 有人认为想象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想象作为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主体以原有的经验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织,构想出未曾出现或不是直接感知的形象和思维情景的心理活动。想象高于一般的联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P267)
想象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材料及已知的事实为根据,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对已有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和重组而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人类的一种智慧,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P381~382)
P305~308,参看P233)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1.无意想象的含义
2.梦的含义(P99)与特征(P100)
3.睡眠的五个阶段
(二)有意想象
1.  含义
2.  分类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特殊的创造想象
(1)含义
(2)特点
(3)种类   A、积极的幻想    B、消极的幻想 * 空想
第三节  问题解决及其思维过程(P102~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问题”的含义
——处于研究范围之内、问题情境之中的个人的主观看法。
问题:1,要求答复或解释的题目 2,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3,关键、重要之点(“重要的问题是要搞通思想”) 4,事故或意外,用于贬义(“出了问题”)——〈现代汉语词典〉
心理学上所研究的“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不是肯定、否定或简单一句话即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是那些必须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程序才能解决的“难题”,如,小姐,请问您贵姓,您祖籍什么地方,您现在住哪儿,等等问题不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解决”的范围之内。但如旬,21层楼失火,人在22层,该如何逃生?走在半路上,自行车胎给扎破了,该如何回家?这类问题则包括在研究范围之内。能否中构成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因此,所谓问题,完全是个人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当事人不进入情境,没有感觉到心理困境,任何问题也构不成问题。21层楼起火,如果当时在22层楼的人,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对他而言,就没有逃生的问题。还有,如果总是大难,对能力不足或毫无经验的人而言,也不会构成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含义
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条件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应具备三个条件:
1.  有明确的目的
2.  有一系列操作程序
3.  有认知操作
洗衣服、打绳结等活动,虽然也属于有目的、有系列程序的操作活动,但没有思维的认知成分参与,因此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四)问题解决的分类(依据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分)
1.  创造性问题解决——采用新颖独特的方法的问题解决
2.  常规性问题解决——采用现有的方法的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发现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它的重要性如同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 发现问题的三个主要途径
(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目标
(三)提出假设——形成假设,提出策略
1.形成假设
提出方案也就是形成假设,这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有创造性的阶段。
2.提出策略
提出和选定方案的过程也就是形成策略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两种策略:
(1)算法策略   含义、优劣
(2)启发策略   含义、优劣
*  灵感
直觉、灵感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的三种因素。
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①突发性。灵感往往是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出现,使长期苦思冥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在时间上,它不期而至,突如其来;在效果上,突然领悟,意想不到。这是灵感思维最突出的特征。②偶然性。灵感在什么时间可以出现,在什么地点可以出现,或在哪种条件下可以出现,都使人难以预测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往往给人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之感。③模糊性。灵感的产生往往是闪现式的,而且稍纵即逝,它所产生的新线索、新结果或新结论使人感到模糊不清。要精确,还必须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辅佐。灵感思维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它的无意识性。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都是有意识地进行的,而灵感思维则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所在。
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灵感在产生之前往往有一段时间对课题的顽强探索,直觉思维则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问题的迅速而直接的判断;灵感的产生常常出现在思考对象不在眼前,或在思考别的对象的时候,直觉思维则是对出现于面前的事物或问题所给予的迅速理解和判断;灵感可能产生于主体意识清楚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在主体意识模糊的时候,直觉思维则是出现在主体神智清楚的状态;灵感往往是在某种偶然因素的启发下使问题得以顿悟,直觉思维产生的原因则是为了迅速解决当前的课题;灵感在出现方式上带有突发性,使人出乎意料,直觉思维的产生则无所谓突然,是在人的意料之中;灵感的结果是与解决某一问题相联系,直觉思维的结果则是对该事物作出直接的判断和抉择。当然,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也有着共同的地方,这就是它们与抽象逻辑思维相比,都属于非逻辑思维,它们都表现出跨跃推理程序的不连续的跃迁性的特点,而且,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也并非没有联系,直觉思维往往需要借助灵感思维来实现其对问题的直接的快速的抉择;而灵感思维又常常需要借助直觉的启示而使问题得到突如其来的顿悟和理解。
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或出现确实是非常快速的、突然的,以致有不少人把它看成是天才的一种灵机。其实,直觉和灵感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说,知识经验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四)验证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 “验证假设”的含义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一)动机
(二)知觉情境
(三)定势    含义、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四)功能固着
(五)迁移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众说纷纭、尚未获得公认定义的概念。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外在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等等。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相联系
2.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它的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性,它具有个性的特点,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交结点;二是发散性,它从某一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信息,即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方案或假设,等等,可见它的活动方式的复杂和结构的复杂;三是新颖性,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假设、方案或结论,都包括着新的因素,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新颖程度是思维独创性的最重要的指标。
(三)创造性思维的成分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1.  聚合思维(辐合思维)   特点: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
2.  发散思维               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参见本章第一节 “三、思维的种类”——教材P98))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重视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其次,要教学生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第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
顺向思维。即循着问题的直接指向去思考。如1980年的高考作文题“读《画蛋》有感”,从短文《画蛋》所提供的材料出发进行正面思考,便可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各种不同的论点,诸如“要打好基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师之教有方,徒之学不怠”“好苗需要好园丁”“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等,都可谓顺向思维的结果。顺向思维是常用的而且比较稳健的一种方法。
逆向思维。即从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比如说过河需要船,这是正向思维。
纵向思维。即在原材料已知内容基础之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
横向思维。也称侧向思维。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这两种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相似、相关或相反。这种联想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由彼及此。
学会多向思维,就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上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创造成功的机会。
* 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对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多种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分析、比较、综合、选择的能力。但在特殊的场合或条件下,直觉选择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原型启发
1.  原型启发的含义
2.  原型启发的应用
(四)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对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同影响的五对人格特征:
1.  从众型与独立型人格
2.  刻板型与灵活型人格
3.  偏狭型与容纳型人格
4.  被动型与主动型人格
5.   表浅型与痴醉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