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闹太套视频:王发财和他的“民间通讯社”:草根也要发出声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03:11

王发财和他的“民间通讯社”:草根也要发出声音!

2011-07-16 10:32:00 来源: 浙江在线(杭州)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四年以前,王发财拖着破旧的旅行箱来到北京,希望能够在某家媒体单位谋得一个职位,但因为没有文凭,在文化最包容、最繁盛的北京,他依然未能如愿,三年以后,他创办了一个纯民间性质“新闻通讯社”京都报道工作室,为了方便编辑和线人随时找到他,也为了和工作室的十多个伙伴保持畅通的联系,他为自己配备了四个手机。你不要小看这个不依托任何单位和媒体的“游击队”,两年以来,它已经为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提供了数百篇的深度新闻稿件。四年时间里,王发财的身份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依然没有一家媒体接收他,但处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经殷切地渴望拥有一张漂亮的学历证书和一个盖着大戳的记者证,然而,在他来到北京的第二年,好几个既有学历又有记者身份的朋友却抛弃体面的工作,跟随了初中就已经辍学的王发财。

 

少年人的记者梦

 

因为家境贫寒,王发财在初二那年彻底告别学校,回到家里务农,偶尔也跟着父亲在周边的小城市打一些零工,渴望知识的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业余时间就去白山市的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一个颇有点文化的管理员影响了他,这位中年人经常在报章上发一些小豆腐块,隔三差五能收到几十上百的稿费单,钱不多,但对于手头拮据的王发财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书看得多了,王发财也跟着写了起来,多半是一些文学化的诗歌和小说,写完了就投给一些文学杂志,最初的半年,所有的稿子都是石沉大海,连个编辑的回复都没有,自然也见不到一分钱的稿费,那位图书管理员建议他写新闻评论,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脾气,王发财强迫自己每天完成一篇评论,尝试了几个月竟然也零零散散发表了几篇,这个难得的突破使王发财下定决心要走一条文学路,然而,在他所处的那个乡村,这几乎是一件荒诞的事情不去上学,不下地干活,也不外出打工,生活尚且难以保障,还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幻想着以写作为生。

 

“那是一段无比漫长的时光。”王发财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不单单是因为写作上没有突破,最难战胜的是包围在你身边的那些怀疑的眼光,他们随时都可以把你的意志瓦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发财认识了某媒体驻地方记者站的一名记者,在这位年长自己很多的大姐的带领下,王发财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采访,远离自己村庄的地方去见一些陌生的人,探寻不寻常的事,然后写成文章,那种新鲜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在信息闭塞的山村,能够通过采访探寻未知的事物,在他看来就是精神上的一种礼遇。

 

“诗歌、散文是娱己的,小说和故事更多的是娱人,但那时候的我渺小而自卑,从新闻采访中却能找到一种强烈的社会参与感和自我认同感。”于是,一个小小的新闻梦想也就在那个时候产生了。在无数个静谧的清晨或是傍晚,王发财不止一次地畅想过这样的场景:没有沉甸甸的行囊,只是一支笔,一个小本,一台小小的相机和一双探寻的眼睛,向远方迈开自信的脚步,只将那单薄却不失潇洒的背影留给这陈旧的村庄……

 

可是,在一般人眼中,新闻采访只是记者们的特权,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关于身份,当时的王发财自己也很不自信,是的,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足够多的新闻作品,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这是做梦。他只能继续“拧巴”着自己,通过作品来证明些什么。

 

18岁那年,王发财甚至顶着巨大的压力,结束了一边务农、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的生活,全心全意投入到写作中来,为了与当时杂志网络化的趋势接轨,王发财甚至说服父亲借债为自己买了一台电脑,以方便电子邮件投稿。电脑不能联网,他每天去市中心的网吧搜集资料和获取信息,下午回到家里用电脑写稿,第二天再到市中心把稿子投出去。很长一段时间,他只在图书馆、网吧和家之间来回走动,风雨无阻,一年以后,已经有不少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

 

行走,行走,寻梦

 

2002年,王发财从图书馆看到了东北一家杂志招聘编辑的消息,长期给这家杂志撰稿的王发财心中突然升腾起一个奢望,应聘到这家杂志社做编辑。他向众人说出自己这个想法的时候,有些人的怀疑甚至变成了耻笑,有人指着杂志上的白纸黑字给他看:本科以上学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在省级以上的同类杂志中发表过三篇文章。三条要求,除了最后一个条件,前面两项要求他都靠不上边。

 

尽管质疑重重,王发财还是勇敢地投出了自己的简历。结果却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王发财都是这家杂志的作者,这家杂志最终破格录用了他,那一年,王发财不到20岁。

 

喜悦不言而喻。

 

王发财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份工作,为了弥补学历上的缺陷,他去图书馆看书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在工作上,他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与作者沟通,每一篇稿子的编辑,也力求比别人下更多的工夫,因为用心,王发财很快就做得出类拔萃。当每一期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摆在自己桌上的时候,王发财看着作者们的名字被印在标题的下方,心中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写作都已经不再经常,成为记者,更是成为记忆深处一个遥远的梦。杂志社的办公室大而明亮,每个人都彬彬有礼,从市井里成长起来的王发财却觉得应该改变点什么。

 

来到杂志社的第二个年头,王发财恋爱了。日子确实变得热热闹闹了,可那仍然不是王发财想要的那种丰富,直到第三年,他们兴奋地相约一起离开那个城市,一起去追逐各自的梦想。

 

爱情总是能够催生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冀愿,那段时间,深埋在王发财心底的记者梦疯狂地长叶、开花。他恨不得立刻出发,去收割那已经茂盛的梦想。于是,他们一起到了长沙。

 

在长沙那座陌生的小城市,起初的爱情也因为水土不服早早谢幕,尽管他还曾因此陷入了抑郁,但最终,王发财的记者梦却悄悄向着现实迈开了一个小步。

 

作为一个没有学历和资历的年轻人,王发财只能在湖南省政府下属的一家小小报纸当一名记者,这也同样让他感到兴奋,因为每天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安逸地在办公室里喝茶、看稿,这种时刻在途中的状态让他觉得享受。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发财就已经跑通了自己负责的那条线,每一期的稿件也鲜活而丰富。一个月后,王发财提前转为正式记者。

 

王发财的心却没有因为这个岗位的安定而安定下来,他渴望真正进入到这个城市的记者圈子中去。王发财确实也结识了不少朋友,但是,当他进一步向更加主流的媒体进发时,依然被挡在了门外。2007年,王发财决定重新回到北方,他要在更加包容的北京继续寻梦。

 

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甚至很多已经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文友也劝他慎重考虑。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这些人的中肯建议,王发财已经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来到了北京。

 

建个草根的通讯社,我为什么不能表达?

 

朋友们的劝诫至少说对了一半。北京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城市,太多的优秀者在这里寻找机会,对于没有显赫的教育北京和光鲜的履职经历的王发财来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几乎有整整三个月的王发财都辗转于北京的各个角落,参加各种各样的笔试和面试,好消息却始终未曾降临。那段时间他蜗居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平房,靠着朋友的接济度日,即使是这样他也未曾想过要回头事实上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笃信上帝的王发财把这当成是上天的一种历练。

 

终于有一家私营的出版公司让他去做编辑,王发财却回绝了,工他心中还是放不下那个记者梦。多年的底层打拼经历使他知道生存的残酷,为了维持生活,他一边做一些兼职,一边坚持着找工作。当时正好有一位来北京出差的编辑朋友向他约稿,这位朋友毫不讳言地对他说:“如果对于自己的身份充分自信,即使不这样死心塌地地去找新闻媒体单位,你也照样能够采访。”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王发财,他问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去采访?

 

很快,王发财就开始了一个独立新闻人的生活。没有资源,也没有什么影响力,要采访那些精英和名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为了采访一个明星,王发财需要打数百次的电话,没有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时,王发财常常不惜跑遍大半个北京,到对方的工作地点去等。没有记者证,就全靠着真诚打动对方。慢慢地,他开始有机会采访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

 

他把每一个我采访过的人都当做我的衣食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一些从不将真实情感向外界表露的影视演员甚至成为了王发财的朋友。“慢慢地我越来越自信,因为我发现一个人受到别人尊敬,跟他是谁、拥有什么样的身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的生活态度”。

 

半年的努力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王发财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当京城的记者们都在满世界寻找新闻线索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被王发财采访过的朋友们却愿意为他提供一些新鲜的事情。一年以后,王发财发现自己的采访夺得忙不过来,而积压在那里等着他去撰写的稿件也多得无暇兼顾。而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并不多见,不仅仅是很多像他一样的撰稿人,就连一些正规媒体的记者也苦于不能成为“灵通人士”。

 

“灵通”起来的王发财心里又有了一个不安分的想法,组建一个民间的新闻采编团队,让那些跟自己一样的“草根”们都能参与报道。实际上,对他这项事业有兴趣的不仅仅是草根,在他的京都报道工作室成立以后,第一批加入进来的成员,很多都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其中不乏在新闻媒体有过几年采编经验的“正牌”新闻人。

 

 

京都报道工作室运行三年多,让近百家的杂志和报刊都记住了它几乎每天都有新鲜的、真实的深度报道从这个工作室发出去,跟着王发财,那些曾经有着傲人的记者身份的伙伴们甚至比以前干得更High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社会,这是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报道的时代,只是很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途径而已。”说到这里,王发财不由自主地微笑,那笑容满脸质朴而又意味深长。

 

不久之后,悬念解开,一家专门从事市场化写作培训的教育机构在北京注册成功,创始人正是王发财。611日,他发来的短消息简短而充满自信:“我要让所有有文学梦想的人都成为撰稿人,等着吧,全民发表的时代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