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仿真结构图:时评:品汪洋的“不要以为考得好就能干得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8:10:34
时评:品汪洋的“不要以为考得好就能干得好”
姜泓冰
 
2008年11月21日00:1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考得好就一定能干得好!”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前几天与即将履新的100多名年轻干部座谈时说的一句话。这些干部,是经过面向全国的公开报名推选、万名评委打分、过四关十三卡六十余人选一等新办法选出的优胜者,有人甚至称他们的考试经历“像超女快男一样PK”。
百忙之中的广东省委书记花了一个多小时和这些新进官员们集体谈话。其间,除了兴奋和寄望,汪洋更多提到的,是有人向他投诉录取者中有“考试专业户”。谈话里反复出现的是这样一些句子:“你们的成功已经过去了,未来能否成功一切从零开始。”“你们的学识比目前广东干部的水平高,但是你们在新的岗位上能不能做一个真正可以独当一面的干部有待观察。”“从另一个角度讲,你们真正的考试才刚刚开始。”……
显然,面对这些考出来的“年轻、懂外语”的干部,这位掌门人更多忧虑的是怕其中有人“只会考,不会干”。谈话的核心,便是敲警钟:“考得好不一定能干得好”!
对于还沉浸在来之不易的成功喜悦中的年轻干部们,这是一次当头棒喝。对于更多国内干部体制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和观察研究者来说,这恐怕也是一种提醒: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考出来的公务员”时代。如何让考试制度日益完备、真正选拔出能够“干得好”的管理人才,如何让懂外语、擅长书面语的年轻干部也能尽快掌握“地方话”、“群众语言”,如何在选才招智的同时保证官员们的精神信念和职业道德已是不容回避的新课题。
公开招考公务员、公开考试选拔领导干部,实施历史并不长,但两者的行情都在一路走高,连创纪录。“凡进必考”,已成了各地政府惯例。甚至在中国红红火火的考试经济中,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导干部选拔,也已成了热门。不信,上网去查查,“公务员考试基础班”、“冲刺班”,“公开选拔领导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题”、历年试题甚至各种现成的“申论”材料、押题秘笈,都会有一大串网页跳将出来。
今天新公布的数字说,仅报名参加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考公务员考试者就达77.5万人,比上一年又多了13万。好岗位三四千人里取一,以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些令人担忧和尴尬。但仅从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和未来干部队伍素质角度来看,倒像是一件喜事,再怎么说,百里千里挑一,也比捡剩获得优秀人才的机会要大得多,未来中国的公务人才储备由此有了优厚的土壤层。
然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考得好,真能干得好吗?持续热潮之下,这才是最需要反思和研究的问题。“考试专业户”的存在,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出版材料的兴盛,都提醒着我们,应更多关注如何选人的问题。“凡进必考”只是走出了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的第一步。它扩大了人才选择范围,增强了信息公开和人才使用的公平、公正,可以较好规避滥竽充数、任人唯亲和论资排辈等问题,让更多年富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能在较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但当选拔考试渐变为成熟模式,技术训练和投机取巧便有了可能;一纸定终身,未必能选出那些适合中国现实却拙于书面和口头表达的实干家,而可能让纸上谈兵和夸夸其谈者占了优势。
更关键的一点是,在这支为稳定职位和优厚待遇而起的激烈竞争的获胜者组成的年轻队伍里,有多少人真正具有为人民大众做事的精神德行或公共管理的职业追求,真正做到怀抱公心、执政为民?我们希望有很多,但实际上我们不能确知有多少。汪洋的话没错。如何打造好这支将承担未来国家管理大任的公务员乃至官员队伍,一切还得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