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本书和一个时代的梦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47:50
[灌水]60年:一本书和一个时代的梦魇【图】
文章提交者:大麦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不读《一九八四》,思想上会有漏洞;但如果从今天的现实角度看,可以不读《一九八四》,因为它所描述的世界太痛苦了,太违背人性了,现在的世界应该是“美丽新世界”。
文/谭山山
“《一九八四》的重要性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学者兼出版人止庵如此高度评价今年迎来出版60周年纪念的乔治·奥威尔代表作《一九八四》。不过他也指出,虽然《一九八四》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像王小波这样的文青的推崇,但它在中国一直属于小众读物。
至于它的60周年纪念活动,还不如村上春树的新著《1Q84》首发的动静大。村上明确表示《1Q84》就是向《一九八四》、向奥威尔致敬的,5月29日首发,一周内发行量就达到96万册,声势夺人。而在英国,除了企鹅推出《一九八四》60周年纪念版,媒体给予的关注,只属例牌操作,发一些纪念性文章,如此而已。大概是觉得,关于奥威尔和他的《一九八四》,这60年来已经说得太多,再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今年3月,“世界阅读日”网站做了一个调查,请读者列出自己假装读过、作为谈资的书,其中42%的人选了《一九八四》,位列最常被谎称读过的十本经典书之首。奥威尔曾在文章中提及当年人们装文青,首选作家是狄更斯,现在他的《一九八四》却成了人们的最佳谈资,没有多少人肯再去读它了。
今天还需不需要那么重视《一九八四》?或许正如止庵所说:不读《一九八四》,思想上会有漏洞;但如果从今天的现实角度看,可以不读《一九八四》,因为它所描述的世界太痛苦了,太违背人性了,现在的世界应该是“美丽新世界”。止庵的意思是,赫胥黎那本书更适合今天。
为什么是“1984”?
不管读没读过,《一九八四》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细节。
《一九八四》始于1984年4月4日:“4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13下。”其实“1984”是小说主人公温斯顿所感受到的时间,既然“老大哥”所把持的组织可以任意篡改一切,它可能是任何一个时间。事实上,“1984”也不是奥威尔计划中的设定时间,他原本打算设为1980年,但由于疾病使得写作拖延,他先是改到1982年,最后定格在1984年。这一定格,使得“1984”被标记为一个特殊的、充满隐喻的年份,一个梦魇。学者戴锦华在《〈一九八四〉与世纪记忆》一文中写到,1984年真的到来时,和她一样对《一九八四》有着毛骨悚然的认同的德国友人给她写信说:1984年到了,上帝保佑我们。而1984年结束的时候,世界重要报刊的话题之一是:我们安度了1984年,预言幸未成真。
因此,苹果公司在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借用《一九八四》作为广告创意似乎顺理成章:一个个表情呆滞、穿着灰衣的人听屏幕上的“老大哥”训话,一个健美的姑娘抡起大锤砸向屏幕,广告词则是“苹果推出Macintosh,你会看到为什么1984将不再是‘1984’”。而村上的《1Q84》所设定的时间始于1984年4月,电影《窃听风暴》的故事在1984年发生,这可不是巧合。
也有像安东尼·伯吉斯那样,刻意避开“1984”,其实还是向“1984”致敬的。伯吉斯最著名的小说是发表于1962年的《发条橙子》,1978年10月,他出版了《1985》。这两部小说中有一个相似的情节:当权者把不听话的国民“再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新人”,跟《一九八四》一脉相承。
奥威尔的身后事
美国奥威尔研究专家、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约翰·罗登在奥威尔百年诞辰之际出版的《乔治·奥威尔:身后景象》一书中说,在不同时代,奥威尔被不同的利益集团贴上了不同的标签:预言家、俗世间的圣人、左派典范、自由主义者的楷模、最早的新保守主义者或者潜在的极端保守者。
加诸奥威尔的最匪夷所思的污名之一,是把他视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合作者”。其实应该说是奥威尔被利用了。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通说,奥威尔创造出来的“老大哥”、“警察国家”等词语,在冷战时期成了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称,为美国树立道德优势发挥重大作用。而CIA介入《动物庄园》、《一九八四》两部电影的操作,则是彻头彻尾地把它们当成了宣传工具。
根据《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的描述,1950年,CIA派特工霍华德·亨特(此人也是水门事件的策划者之一)从奥威尔遗孀索尼娅那里拿到了《动物庄园》的动画电影改编权——索尼娅的条件是组织一次饭局,让她和偶像克拉克·盖博见面。CIA出资(当然,是暗地里的),不仅审剧本,最后还对电影结局进行了重大修改,以传达反共信息:去掉了资本主义的“人”,只剩下了共产主义的“猪”。到了《一九八四》,CIA更是放手去改编,大到结局,小到“老大哥”的招贴画应该是真人照片而不是漫画(CIA认为这样更具震撼力)这种细节,事事过问。尽管奥威尔生前声明不许对《一九八四》作任何改动,但没人听他的。1956年,这两部片子上映,CIA又充当了公关的角色,不光安排在主要报刊上发表评论和社论,还发放了大量电影折扣券。
当《一九八四》成为一盘生意
奥威尔去世前三天立下遗嘱,他的文学财产归遗孀索尼娅·奥威尔所有。索尼娅·奥威尔正是《一九八四》中女主人公茱莉亚的原型,其实奥威尔的本名是埃里克·亚瑟·布莱尔,“乔治·奥威尔”是笔名,但是索尼娅坚持用“奥威尔”这个姓,后来改嫁时都没改。
《一九八四》很早就被改编为影视剧,1954年12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连续剧《一九八四》。据《每日邮报》的报道,有一名42岁的妇女在观看电视剧《一九八四》时突然倒地身亡,应了小说中那句“老婆在看着你,然后她们死了”。
曾任RKO公司总裁的彼得·拉思冯(Peter Rathvon)1955年从索尼娅手上获得《一九八四》的电影授权,期限是20年。由于CIA的介入,索尼娅对《一九八四》这个电影版很不满意,之后一直没有授权电影改编权。1980年12月,事先做足功课、在飞去伦敦跟索尼娅面谈之前读完奥威尔所有作品的普雷提夫·罗森布朗(Plaintiff M. Rosenblum)如愿以偿,拿到了《一九八四》的电影授权。之后在1983年、1993年、1995年,罗森布朗的公司一举拿下了《一九八四》的影视及电子版权授权(包括互联网和电子游戏上的应用),并将持有这些版权及相关产品开发权直至2045年。而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九八四》已经进入公有领域。
除了开发产品,维权是罗森布朗公司的一个重要任务。苹果的《1984》广告播出后,罗森布朗公司称苹果侵权,要求立即停止播出。后来苹果确实没有再投放该广告,不是因为侵权问题,而是一开始就打算只播那一次。2000年,哥伦比亚电视公司(CBS)制作的美国版《老大哥》开播,此前正在操作一档“老大哥”系列剧的罗森布朗公司诉CBS侵权。CBS因此支付了一大笔费用,不过具体数额秘而不宣。
真人秀节目《老大哥》于1999年在荷兰维罗尼卡电视台首播,后来在70个国家播出。尽管版本不同,《老大哥》有一个设定是不变的:即把十几名青年男女关进与世隔绝的“老大哥屋”,接受24小时摄像头的监视,其创意直接来自《一九八四》中无所不在的“老大哥”对人们永不间断的监视。节目异常火爆,象征极权统治的“老大哥”变身商业形象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是奥威尔,以及把《一九八四》视为梦魇的一代人怎么都想不到的。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他的另一代表作是《动物庄园》)。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硬科幻文学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划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小说创作背景
《一九八四》于1949年6月8日由“塞克尔和沃伯格”公司出版。虽然奥威尔从1945年即开始创作《一九八四》,但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这本小说有至少两位文学上的前辈。奥威尔熟悉俄国作家扎米亚京1921年的小说《我们》,他曾阅读此书的法文译本并在1946年写过评论。有报道指出奥威尔曾说他用此书作为他下一部小说的模型。
批评家大多同意《我们》对《一九八四》产生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响。奥威尔亦为凯瑟琳·布德肯 (Katharine Burdekin) 1937年的《反乌托邦》(或称”敌托邦”)和《Swastika Night》着迷,并从中借用了描写未来世界的极权主义国家的主题,在这样的国家中在禁书中零散的碎片以外所有“真实的”历史都已经被抹去。
书名的由来
最初奥威尔将小说命名为“欧洲的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 in Europe),但是他的出版商,弗里德里克·沃伯格 ( Frederic Warburg )出于营销需求建议他换一个书名。奥威尔没有反对这个建议,但他选择1984这个特别的年份的原因并不为人所知。也许他将他写作这本书的那一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颠倒过来,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1984年。
他也可能借此暗指费边社(一个社会党组织,创立于1884年)成立一百周年。此外,他亦可能暗指杰克·伦敦的小说《铁蹄》(其中一个政治势力于1984年登上权力舞台)、彻斯特顿 ( G. K. Chesterton ) 的《诺丁山的拿破仑》(the Napoleon of Notting Hill ,亦设定在1984年)或者他的妻子奥莎丝尼诗(Eileen O'Shaughnessy)的一首诗,诗名为“本世纪的终点,1984”。
关于书名的最后一个猜测是奥威尔原本准备的书名是1980,但是由于疾病,小说的完成变得遥遥无期,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将故事推入更远的未来。
《一九八四》的世界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语”-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 telescreen )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 (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语,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大洋国”。“大洋国”的统治阶级是“内党”,“内党”的领袖是“老大哥”。“老大哥”从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臣民。主人公温斯顿仅仅属于“外党”,跟所有同志一样身穿清一色的蓝布工人套头衫裤。他服务的机关是“真理部”。政府除了“真理部”以外还有三大部。“和平部”、“友爱部”、“富裕部”,四大机构各占据一座300米高的金字塔式建筑。建筑外边大书特书党的三大原则:“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温斯顿担任“记录科”的科员,工作是修改各种原始资料,从档案到旧报纸,全都根据指示改得面目全非,以便维持“老大哥”和党的绝对正确。温斯顿的家与所有私人居室一样,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现代化设备,叫做“电子屏幕”。每个房间右首墙上都装有这样一面长方形的金属镜子,可以视听两用,也可以发号施令,室内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受这面照妖镜的监视和支配。平时无事,电子屏幕就没完没了地播送大军进行曲、政治运动的口号、或“第九个三年计划”超额胜利完成的消一息。这些噪音由中央枢纽控制,个人无法关掉。
后来,对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的温斯顿,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成为“思想纯洁者”,自愿被处死。
作者介绍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派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凉肉跳。他将悲喜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英国人生性拘谨,但英国的讽刺文学却一枝独秀,自乔叟以下,斯威夫特、狄更斯、查米亚丁,代有才人,各领风骚。
奥威尔的卓异之处就在于,并非仅仅用小说来影射个别的人与事,而是直接揭露语言的堕落。在奥威尔眼里,语言是掩盖真实的幕布,粉饰现实的工具,蛊惑民心的艺术。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经典名言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老大哥在看着你!”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原文链接
英文:http://www.netcharles.com/orwell/books/1984.htm
中文: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a/aoweier/yjbs/
广泛的世界影响
《一九八四》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例如,“奥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你”(小说中不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监视行为。
奥威尔在本文创造的一些新词,例如“犯罪思想”(thoughtcrime)、“新语”(newspeak)、“双想”(doublethink)、“老大哥”(Big Brother)、犯罪停止(crimestop)等已收进词典。《一九八四》曾在某些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
这本书真正值得我们关注之处在于书中描绘的恐怖社会不断以各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而每一个经历或熟知该类历史事件的人看过本书后都会产生一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
其散布恐外仇恨、党说以及真理部的类似作为仍可在世上某些国家发现。王小波曾说:对于我,它(1984所描写的社会)也不是虚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看过本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本书简直就是对文革时期狂热社会的预见。虽然,作者并没有想来预见文革。(参看王小波的《2010》。)
《一九八四》多年来曾在多个国家被禁。奥威尔在这部书写完不久便重病而逝,离开了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作品。不知道他对自己作品的命运有着怎样的设想,但是它被列为禁书的命运恰好印证了小说本身的揭露意义。
禁止它无疑是因为畏惧。
有人说他所影射的是前苏联(老大哥影射斯大林的后期统治),也有人说他所影射的是法西斯。译者董乐山在译文版序中强调奥威尔不是反共作家,而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此书有明显有政治正确的意味。我同意奥威尔不是一个反共作家的观点,他只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所有的极权政体都是他所厌恶所反对的,所有的极权国家因为极权的特质都难逃被批判的地位。
其说《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预言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极权政权指导书,从理论基础到方法论再到具体的实施细则,按图寻骥,就能依样画葫芦地建立一个完美的极权政体。奥威尔用冷锐的语言描述极权统治的核心思路,锋芒直达人性弱点的最深处,“只要不给他们比较的标准,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压迫”,一针见血。
极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思想统治,僵化约束民众的思维能力。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消耗国民生产,挑拨民众盲目的爱国情绪,获得国内统治的和平,谓之“战争即和平”;通过黑白、犯罪停止、双重思想的精神训练,使他不愿意也不能够对任何问题有太深太多的想法,谓之“无知即力量”。上述两种极权统治理论在奥勃良给温斯顿的无名书里有着详细的论述。而后小说的第三部分,则通过记述温斯顿接受“学习、理解、接受”三阶段思想改造的经历来阐述“自由即奴役”。
掩卷而思,时间恍若来到故事描述的一九八四。书中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真切。儿子监视、揭发父母,夫妻互相揭发,有限的几首歌曲几部小说,大集会喊口号,高呼领导者的名字,被夸大的经济成就,短缺限量供应的生活资料,被肆意篡改歪曲的历史……甚至琐碎的生活细节,都是惊人的雷同,“每人的工资约有四分之一得留起来付各种各样的志愿捐款,名目之多,使你很难记清”。 我们的生活细节已经在1948年的书中已有详实的描述,我们该对奥威尔敏锐的预见力表示赞叹,还是对当权者的无创意表示遗憾呢?
这是为数不多让人震惊的书。一个令人寒冷的预言及现实,对人类社会有永恒的指导意义。那种恐惧、愤怒与无助,恐怕依然在这人间上演。
书中角色介绍
书中部分角色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而大部分的角色形象都是和俄国革命和苏俄所设计的。
主要角色
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围党员,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 。
奥勃良(O'Brien):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头子。
裘利亚(Julia):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
老大哥(Big Brother):大洋国的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象征。
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
其他角色
艾朗森、钟斯和鲁瑟福 (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杀的前党领导;已在”历史”中删除
安浦福斯 ( Ampleforth ):温斯顿的同僚
查灵顿先生( Mr. Charrington ):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店铺的东主;实际上是思想警察的成员。
凯瑟琳 ( Katharine ) :温斯顿的妻子,党的追随者。本书完结时并未提及她是否在世,因书中提及她和温斯顿已于数年前分开。
马丁 ( Martin ):奥勃良的仆人。
帕森斯( Parsons ):温斯顿的邻居。
西姆:温斯顿聪明的伙伴,是新语的编辑者,后来因他思想太清晰、知得太多,蒸发掉了。西姆的蒸发讽刺斯大林的大清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