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17:03
新教材,新观念——广州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
2010-3-24 11:45:02  作者:周洁亮   来源:  阅读:290次
新教材,新观念
——广州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
广州市第79中学 周洁亮
【摘要】由广州市教育局研究室及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编制的《广州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普通中学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从新教材的结构、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通过对广州市初中英语教材的实践,我们有不少体会和感想。它使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在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推动了外语教学朝着素质化教学方面迈进。
一、观念的变化
1、我们深感到新教材使我们能做到真正意义上教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teach English, not teach about English)。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的发展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的。
过去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外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围绕着语言知识的讲解,句法的分析以及解题技巧的培养。学生背了不少语法规则,可往往一进入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常常是不知所措。以阅读能力为例,过去的课文教学很少注意到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讲解句法结构和词汇典型例子。学生学习文章往往是为了通过它们学习语法和词法,而不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注重的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知识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基础不等于能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训练学会怎样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思想和情感,怎样获取信息。例如在unit3 (Time and School timetables),Lesson 10。这一课的课型是阅读课,课文给出的阅读资料就是一个同学们都熟悉的school timetable ,在这基础上就能做到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把知识及时得应用到实际上来。
2、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是中学外语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流思想和情感,互通信息。这种交流形式不仅是书面的。也有口头的。过去的外语教学往往重阅读,轻听说,结果造成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普遍的“聋哑病”。
以单元为机构的综合教学模式使我们有可能做到在基础阶段的中学外语教学中让学生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平衡地发展,克服过去外语教学中“聋哑病”,提高整个基础外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外语素质。在整一本书的开头第一页就已经把整本书的contents一一列举了,包括每一个unit的topic、grammar、communication。这都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方便,也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每一个unit的知识点和重点。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语言是以声音为媒体的传播形式。语言的重要特征就是有声性,语言是说的语言,语言是听的语言,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是听和说。听和说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和第一性。随着中国走向世界,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无论我们是听讲课,听演说,参加交流,还是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外语听说能力的发展是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外语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听说能力的发展,运用外语这一人类交际的工具将会大大地受到限制。比如说,以前一般用书信来交流信息,而现在可以用方便快捷的电话来代替;过去空闲时间看书读报非常普遍,而现在好多人的空闲时间则被看电视占用。现代社会中通过有声语言交流的信息量要比通过读写所获取的信息量大得多。从儿童学习母语的顺序上看,听说是儿童学习的起始环节,儿童的学习是从听开始的,无论心智和心理发展,听说能力在儿童的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外语的学习也是如此。
在广州版的教材当中,对听说能力的培训是很到位的,每一个unit都有录音材料,而且与之相配套的听力材料也很充分,知识面广,而且都能够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能够比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学习必然要包括对文化的学习。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则反映在能否准确、恰当和迅速地交流信息和感情。跨文化意识的教育正受到外语教师的极大关注。
一概否认过去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不符合事实的。一个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语言中来,所不同的是过去中学外语教学中,没有让文化意识的教育“显性”出来,最多是比较一下汉英在语言结构上的异同,很少关注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传授文化知识的培养文化意识的自觉意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交际能力方面打了折扣。
当我们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时,我们发现学习一种外语不仅学习它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的文化规则。跨文化间的人际交流离不开文化的理解和沟通。如交际中是否得体,是否符合习惯,这就要求学习者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该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不少语言教学研究者把文化理解能力看作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延续的手段,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没有这种文化意识就会导致在跨文化的交流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会使交流出现障碍,使交流中断,甚至产生误解,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有人认为,在同外国人交流中,他们一般能容忍我们在说外语时出现的语音或句法错误,而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它不合他们的交际规则,在其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甚至在价值体系上产生冲突。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在unit7当中谈论到天气,lesson26和lesson28分别把Australia 和China的天气情况进行了对比,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外国的文化知识。再例外,在配套材料1C的unit5,lesson19的exercise1的一段对话:“Here’s our present for you, Miss Liu. We hope you like it.” “Thank you very much.Can I open it?”虽然是一段简单的对话,但是里面就包含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中国,一般人们在收到礼物的时候都不会当面打开,以表礼貌,但是在外国的文化当中,人们在收到礼物的时候都会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拆开,还要表示非常喜欢礼物,这样才会使客人感到高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掌握语法有助于语句结构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
4、新教材努力地使课文内容集现实性、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文体性一体、现实的题材,实用的语言使学生对新教材感兴趣,通过学习,立刻能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用到交流中去。
旧教材中也有不少在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上较好的文章,但总体上说,所选文章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性,有些故事学生早已听过,难以对学生产生“信息沟”(informationgap).
在新教材当中使用了大量的广州的以及广东省的一些学生们都熟悉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在unit6的lesson24就引用了例如佛山陶瓷(pottery 、南海西瞧山(Mount Xiqiao)、新会小鸟天堂(Bird paradise)这些广东的著名景点作为材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广东景点,了解广东文化。
5、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中遵循了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了语言材料的输入量,采用循环反复,螺旋式的知识复现,教学的分层推进,而且这种输入成立体式的,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丰富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自然接触语言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而且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点是语言知识复现率低。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出现一次,难得再见,而且语言知识力求一步到位,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违反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做法,使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也苦,学习效率低。新教材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螺旋式或循环式教学方法,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让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语言项目。
6、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的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模式的过程。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一套系统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只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语言知识传给学生就可以,学生只是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以此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言堂。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实践和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语言能力。这个实践过程必然是以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为中心。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的练习。如pair work,group work,classroom discussion等等。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强调学生的课堂活动,更有意义的是让我们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看待,培养他们的主人公的积极态度,这有利于师生间的和谐,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新教材的课文阅读可以作为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的较好材料。它提供了大量的从题材到内容都不同的话题。通过这些的话题,教师可以编写各种旨在帮助启发学生思维的阅读思考题和讨论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紧扣课文话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把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手段。因为我们已经感到,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关键。
二、方法的变化
教学方法是伴随教学观念的改变而变化的。开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的表现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
1、过去外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忽视了教学中实践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教师的目标是把词汇和语法规则授给学生,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常常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不是为了在日常的交际中使用语言”(PATSYM.LIGHTBROWNAND NINA SPADA)因此,外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学生背记。
新教材为教师的语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体会到学生的活动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和能力的必要过程。语言活动有两层次意义:“一是把听说读写作为手段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外语的规则,学会正确的用法;另一是把听说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接近真实的交际练习中训练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用法侧重语言形式,培养语言能力;使用侧重语言功能,训练交际能力。”(H.G.WIDDOWSON)
学生活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师生的关系有过去的单一关系——师生问答变成不仅有师生关系,也有学生和学生的活动,如:双人活动,小组讨论,全班活动。活动形式由教师的讲解变成不仅有教师的讲解,学生有表演、讨论、辩论模拟采访等活动。这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使用语言的能力。
2、传统的外语教学的任务是传授语言知识,忽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关注的语言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很少关注和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以阅读教学为例(这是过去外语技能教学的主要形式),外语教师仅仅是把阅读材料作为他们讲解语言知识的手段和载体。阅读技能的培养,文字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训练和培养。教师教课文的顺序常常是:单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
今天的许多教师已跳出了这个模式,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非常注意研究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这种研究更趋科学性,更具有交际性。以课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关注地是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现在教师教课文顺序是:篇章——段落——句子——词组和单词。这种教学顺序变动反映出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三、手段的变化
1、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在新教材的使用中不少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突破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多媒体因其所具有集成性和互交性使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创造生动活动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首先,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外语教学而言,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或动画,达到创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习者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兴趣。”(布鲁纳)
第二,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制造教学课件,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计算机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为教师利用光盘资源和网络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即便是单调的语法和词汇练习教师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游戏形式出现,配以音乐和动画,使学习者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改中,首先我们要对英语教学的历史进行反思,客观地分析,肯定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在教改中方向明确,少走弯路。
其次,在教改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作法,为我所用。
再次,在教改的路上,要不时地注意回头望,遇到问题要多做辩证的分析,少点主观臆断,要实事求是。
总之,广州版初中英语教材无论从整体的教材结构上还是具体的素材来源都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新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适应新教材的改编,不断摸索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把初中英语教学推往更高一个层次,响应“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书目:
[1]朱智贤 林崇德 1986年《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文秋芳《英语教学和思维训练》载《国外外语教学语》99.4
[3]邓炎昌,刘润清 1989《语言与文化》1999载《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1993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1992
[5]戴炜栋、束定芳 1994,试认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文章之一,《外国语》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