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踪之国4 艾宝良:物美性灵:《红楼梦》的物质之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4:11:21
物美性灵:《红楼梦》的物质之思转载 

呀呀和冬明坐在我对面,冬明发现的大眼睛看着呀呀,我顺着她的目光一看,一朵羊脂美玉晶莹剔透,在呀呀粟黑色的羊毛衣上闪耀。

于是直到晚上我还在想念她那朵美玉。我们三人谈论的各种美玉也都在我的脑海里闪耀了一轮。我说过我有恋物倾向,这次又印证了。

小时候读何氏璧的故事,不明白一个人为了一块美玉断臂有何必要。小孩子的我很害怕暴力,对于文字中极端的行为常常质疑。这方面的反应至今本性难移,但是明白了,的确有些物美可以导致人很自轻,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如美丽之物的价值。

曹雪芹可能就有这样的潜意识。晚年的他物质贫困,以卖风筝糊口,但家的后山有小溪,溪涧有黛玉石。也许阳光明媚的春天,也许月亮皎洁的秋夜,水中的黛玉石会美丽如玉,让他怀想早年的奢华生活,并怀想更加早远的祖父们的锦绣人生。那时候,美丽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们,也许可以在三月三日农历的立春节日,体验初春的自然新美,一起嬉闹,发生一些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之恋。

总之,黛玉成了他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满怀他的悠远而无名的幽怨,宝玉则成了他的男主人公的名字,痴迷不悟,如同他自己没有办法摆脱前世的物质怀念。

而且,一定让宝玉和黛玉一见钟情,让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前世就认识的。黛玉和宝玉,当然是前世就认识的啊,他们一起在自然的山水之间浇灌,互相承诺,相信木石前盟。

这就是为什么,当桃花纷纷飘落,黛玉会一个人扛了小锄去葬花,而宝玉就会心有感应,一同去掩土。

但这两个人一定要互相折磨,天情难诉,因为黛玉不是宝玉,本来就不是,后天也没有物质条件加一个玉环相配。然而,黛玉和宝玉才是真正的相通,是一点点积累,是生命的唤醒,是一个失败另一个也不能成就的自然之至极。

曹雪芹在他的晚年经历了怎么样的物质哲学之思呢?因为恋物,我相信物质哲学之思是唯美唯心而不唯物的。

他似乎认为一切人为的物质追寻都远离灵性,他不给宝钗通灵的爱情,虽然宝钗项上的金环并非她自己强求,但她的婚姻却是强求的结果,如同她一生的活法,表面自如,其实却不自然。

他坚持宝玉的本真之灵,天生的,即使不补天,也会养眼养性灵。宝玉片刻不能离身他的宝玉,一旦离身,便灵性尽失,生命痴呆,一慧不存。

曹雪芹有多么矛盾,他的男女主人公就有多么痛苦,天情的痛苦,不能合二为一的痛苦,常人完全不可以领悟。即使看到一个时代的繁荣与衰败也不足以领悟。经历过他自己家族繁荣与衰败,且充满物质文明热爱的他,才会如此精美抒写贾府的一窗帘一服饰一美味一杯弓。那一切在他不复再现的往昔,是他如今全部文字的梦想。

也许曹雪芹散步在黛玉石铺陈的水侧,满怀宝玉之想,然而就是一水之隔,不是水中央,让黛玉被诗情反复浸染之后,还是断然焚毁丝帛。宝玉更容易被人为取得,也更容易被人为摧毁。物质的美丽,也许只在它是物质存在之时,只在它是它自然的生命之际。人为的努力如此短暂无常。

最后还是让宝玉回归大荒山吧。黛玉本来就在那里。在那里,物与物相恋相依,诉说人类永远不懂的永恒之谜。

在曹雪芹去世之前,他把他的书名《石头记》,这说明石头真正是他写作的灵感之源。石头,自然存在之本,物质的源头。地球也是它。人类是它的造物之一。人类愿意做《红楼梦》。梦醒的故事永远残酷无情,然而梦,还会重来,楼,还会重建。人类的物质之思,与人类同样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