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侧颈龟: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9:22:05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8-31 23:13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01 21:21   
武王之死
  
  关于武王之死,古书中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记载,古代学者对此也没有产生过什么疑问。
  《尚书•周书•金滕》: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身体不适)。”
  然后写周公向先王祈祷,愿以身相代。接下来又写:
  “王翼(翌)日乃瘳。”(武王的病第二天便好了。)
  下面又写:“武王既丧……”
  武王从病愈到死亡又隔了多少天,我们不知道。《逸周书》与《史记•周本纪》、《鲁周公世家》的写法也基本相同,都没说武王是非正常死亡。可能是旧疾复发,不治而死。
  2006年,新华网上贴出了宗山岚的文章:《关于周公摄政与武王之死的思考》,认为周公有谋杀武王的嫌疑,理由有七点:
  1、周公为武王祈祷之词暧昧。说武王不如自己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表现了周公的狂妄自大。而且如果武王不死,上天便会要自己的命。事后周公没有自缢或跳河,只有杀死武王才会保自己的命。
  2、周公封于鲁,不去就封,却留在朝廷里,说明他热衷于政权。
  3、做人有两面性,是个变色龙。
  4、武王死得不明不白,既已痊愈,为什么后来又死了,会不会有人下毒手?
  5、对武王修建洛邑既定国策的敷衍,有另立门户之嫌。
  6、临死前还在玩弄阴谋。既然要葬成周,为什么回到丰邑?
  7、从周公诛杀管叔的凶残看,能杀三哥,就能杀二哥。
  愚以为:这七点都不能成立。我为公申辩于下:
  1、据《尚书•金滕》和《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愈,周公设坛向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先王祈祷。大意是:三位先王在上帝左右,会知道天上的信息。如果想让发(武王)归天,去事奉鬼神,那就由我来代替吧。我多材多艺,事奉鬼神最合格;你的元孙(武王)不如我多材多艺,不能事奉鬼神。
  周公说武王不如自己多材多艺,不能事奉鬼神,并不是骄傲自大,而是表示由自己去死更合适,上帝那里也是择优录取的。
  武王的病第二天便好了,上帝没有让他上天,周公也没有因此病死,表示上帝放了周公一把。按照迷信观念,如果上帝让周公代替武王上天,那就会让他病死。既然没让他病死,武王的病也好了,那就表明上天已经改变了主意,不让二人中的任何一个人上天了,周公用不着自缢或跳河,也没有必要杀死武王来应付天上的差使。退一步说,就是在理论上、逻辑上有杀死武王的必要,毕竟没有任何证据,只凭想像是不能定案的。
  2、周公被封于鲁,不去就封,留下来辅佐武王和成王,不是因为他热衷于权势,而是具体形势下的政治需要。召公被封于燕,不也是留在朝廷里做三公,主持洛邑以西的政务吗?按照该作者的逻辑,召公岂非也是热衷于权势,有害死武王的嫌疑吗?退一步说,即或周公真的热衷于权势,和武王之死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任何证据,只凭想像,是不能定案的。
  3、综观周公的一生,他道德高尚,绝不是两面派,变色龙。退一步说,即或他真是两面派、变色龙,和武王之死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当今的官场上,这样的官员多了,难道都要害死他们的顶头上司不成?
  4、说武王死得不明不白,也是作者的主观想像。史书上的人物,凡不注明死因的,多为正常的病死。《史记•殷本纪》: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士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殷朝的先公十四人,都是这么写的。这是因为年代遥远,没有事迹可写。照这位作者看来,岂非都是死得不明不白,是被什么人害死的?退一步说:即或武王真是死得不明不白,你有什么证据说是周公害死的?
  5、修建洛邑之事,前面已经辩明,不再重复。退一步说,即或周公在成王时真是要在东方另立门户,与武王之死又有什么关系?
  6、周公死在丰邑,死前想要葬在成周。他怎么回的丰邑,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不清楚。但这怎么是“死前还在玩弄阴谋”?退一步说:即或这时确有阴谋,但武王已经死去多年,和武王之死有什么关系?
  7、管叔被杀之事,上面已经辩明。作者说:“能杀三哥,就能杀二哥”,如此推论,实在荒谬透顶。何况三哥是自缢而死,不是周公杀的。退一步说:即或周公真的杀了三哥,和杀二哥也没有必然联系。杀甲必定杀乙,这叫什么逻辑?
  总之,作者所举出的七点理由,都是主观估计,毫无证据,不成其理由。古代及近现代的几乎所有的学者,为什么很少有人怀疑周公杀害武王?这是因为古书上丝毫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怎能随便血口喷人!这位作者抱着阴暗的心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偏颇与武断的学风,实在令人震惊!如果他是个法官,用这种主观估计、不问证据的方式办案,那就不知道要制造多少冤案。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02 21:18
  周朝的功臣 民族的伟人
  
  对于周公,我们评介的比较多一些。因为在中国的上古史中,这个人物太重要了。
  只有拨开云雾,才能重见青天。不待水落石出,真相岂能大白?
  作为本章的结语,我们试对周公作一个全面的评价。概括来说,共有七条。
  第一,周朝的开国,周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武王伐纣,建立了新的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有利于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旷古传业的整个过程中,周公辅佐武王,与重臣太公、召公等一道,从策划到灭商建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武王逝世,成王年幼,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周公遵照武王的遗愿,顶住流言的压力,摄政当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等到成王长大,他又还政于成王,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诚信和大公无私,回答了谗言的诬蔑。堂堂正正地参与,堂堂正正地退出,进也光明,退也磊落。树立了一个既勇于负责,又不恋权势的榜样,在历史上实为罕见。时至今日,对于我们建立能进能出的干部制度,以及官员在任职、调转、退休等问题上应该抱着什么态度,是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的。《韩诗外传》说:有大忠、次忠、下忠。周公对于成王是大忠。(卷四,第三章)
  第三,武王克商,占领了殷商的邦畿之地(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内),建立了周王朝,并且分封了一部分诸侯。建国伊始,政权并不巩固。主要是殷商的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窥伺时机,蠢蠢欲动;东方的奄、徐、淮夷等方国也没有就范;以管、蔡为首的周公的兄弟们,对于权力的分配各怀私心,内部也不够团结。在这种背景下,管、蔡、武庚和东方各国的叛乱,是矛盾的总爆发。而这场战争的核心内容,是纣王之子武庚的复辟运动和东方诸国的叛周。周公率兵东征三年,打败了管、蔡和武庚,制服了东方的各方国,使周王朝转危为安。为了藩卫王室,周公又一次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卫、晋(唐)、宋等重要的诸侯国,就是这次分封的。周公东征后,周王朝才算得以巩固,因而史家称周公东征为“第二次灭商战争”。周公不仅是西周王朝重要的缔造者,也是巩固西周王朝的最大的功臣。
  第四,周原是西方的一个方国,灭商后仍以镐京为首都,对东方的统治鞭长莫及,缺乏地缘的优势。周公根据武王的遗愿、成王的诏命,与召公协作,主持修建东都洛邑,不仅是对西周王朝的一大贡献,也是古代建都史上的一项重要工程。洛邑建成后,周公接受成王的诏命,坐镇在这个当时被称为“天下之中”的东都,控制商朝遗民,治理东方,对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五,周公制礼作乐,又提出“敬德保民”的政治理念。前者为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所必需,后者具有开明的民本主义的思想特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举措和思潮。后来孔子继承了这笔文化遗产,形成了以礼与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周公是儒家的先驱,民族精神的源头。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在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周公。时至今日,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以批判的精神,对于周公所建立的礼制及其政治理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创造崭新而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六,周公的道德风貌,也堪称典范。特别是他的谦德,他的吐哺捉发以待士的精神,尤其值得借鉴与发扬。
  第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公当然也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尽管古书上对此记载很少,但我们对一些记载进行分析,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首先,周公摄政之后,管、蔡反对他,是因为管、蔡有政治野心,可以不论。但反对他的还有“群弟”,难道那么多弟弟都是心术不正的?特别是产生疑心的还有年少的成王和德高望重的召公,这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周公摄政时,他的一些做法是有缺陷的。或揽权过多,或与别人沟通较少。尽管主观上是为了国家,是尽忠于君主,但他在做法上是有瑕疵的,因而不能被别人理解。而且对于管、蔡恐怕事先的疏导也不够,以至于变成了严重的对抗。
  其次,从周公与成王的关系看,总是令人有不够和谐的感觉。成王对周公有疑心,以至周公作诗明志,成王仍然不能释怀,甚至逼得周公避居于外。直到发现了金滕之文,成王才有所感悟,把周公请了回来。当时周公手握军政重权,如果他有野心的话,杀了成王也并非难事,但周公只是采取了讽谏和躲避的办法,可见他并没有不臣之心。但他摄政的具体做法毕竟有瑕疵,可以做为别人的口实。
  关于周公的葬地问题,《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在丰邑,得了病,快要死了。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洛邑),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表示谦让,把周公葬在毕(陕西西安市西南),让他去跟随文王。说:‘以表明我这晚辈人不敢以周公为臣子啊。’)
  这里有一个问题。按照《史记》的这个记载,当时成王似乎住在成周(洛邑),所以周公才说葬在这里是不敢离成王。但按照上引之《尚书•洛诰》,成王不是回镐京了吗?什么时候又回到洛邑来了?因为古书记载不明,这事已经难以详考了。总之,周公想要葬在成王所住的地方,而成王却不接受,说我这晚辈人不敢以周公为臣子。这是怎么回事?真是成王尊重周公而表示谦虚吗?恐怕未必如此。琢磨起来,其中的隐情甚为微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成王对周公很烦。大约是周公从小总是训诫成王,还政以后仍然喋喋不休:不要贪图安逸呀,不要不知道种庄稼的艰难呀,不要不知道百姓的劳苦呀,不要忘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呀,要像文王、武王那样建立官制呀……等等(见《尚书•周书》之《无逸》、《立政》等篇)。在周公是苦口婆心,盼望侄儿成龙,而成王却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再听这些唠叼。老爷子,把你埋在我爷爷的旁边吧,有话你们爷俩去唠,离我远点才好呢!
  周公的尴尬,恰恰也是当今父母的尴尬。一片苦心教育子女,让他(她)学钢琴、背唐诗、补习外语、选择名师名校,不惜花费血本与精力,还要经常督促他(她)们的学习,检查他(她)们的作业,拜访他们的老师,钱都让他(她)们花了,家中的活都由父母干了,而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换来的却是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有极个别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怕受父母的批评,竟杀死了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周公一片心!
  但我们在感叹之余,是否应该清醒地反思一下:用什么方式教育下一代,既卓有成效,又能让他们欣然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看来不仅是我们这些现代的凡人,连古代圣人周公在教育下一代方面也走进了相同的误区。
  当然,尽管周公也有缺点和错误,但瑕不掩瑜,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周公的崇高评价。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鲁周公世家》
  3、《史记•管蔡世家》
  4、《尚书•周书》
  
  ①王国维:《周开国年表》。杨宽:《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文物》1983年第6期。
  ②曾运乾把“辟”字解作摄政,“弗辟”为不摄政之意。其说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