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花可以洗澡吗:中国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型//2011:转型中国迎接更大历史考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58:25

中国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型//

2011:转型中国迎接更大历史考验

2011年01月03日 05:30《新世纪》-财新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我们讨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平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中国和美国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认为,中国的办法是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办好,主要做两件事情:

一是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2009年,中国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今年的贡献率估计也有可能接近30%。

二是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作为重要战略。这两年包括以后中国保持8%左右的增长开始逐步建立在自己内部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在未来5年—10年,使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以加快推动中国由投资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型。

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从四个方面谈点自己的分析:

1.未来五年中国消费率将提高5个—1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格局。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城市消费开始进入以汽车和住房为主的重要阶段,估计今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将超过1770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刺激下,农村消费潜力也开始释放。

未来几年,中国将以收入分配改革为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估计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将使最终消费率由现在的48.6%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6%恢复到50%,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经济格局。

2.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公共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届时,中国政府的公共教育投入将高达9万亿人民币。而中国在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将进一步开放教育、医疗等中高级要素市场,由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3.未来五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以上,这对中国形成消费主导的新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五年,2亿农民工市民化将会有重大突破,由此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7%提高到55%左右。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指出,2005年—2008年中国2.4亿流动人口的消费量相当于创造一个德国2007年的消费总量。如果未来五年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国在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至少有7万亿元人民币,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中国每年10万亿元的出口。

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5%以上,文化消费将成为中国的消费热点。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今后五年,预计中国文化消费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由目前的2.5%左右上升为5%以上,成为中国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确立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转型路线,将为中国创造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有人会提出,中国实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型条件何在?这个条件关键在于推进新阶段的改革和转型:

第一,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年规划。

第二,中国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举措,将于明年年初提出推进这项改革的总体方案。这项改革的推开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

第三,中国将在未来的5年—10年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这个目标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

第四,重要的在于推进以财政税收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当然,这些条件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转型,即政府从重视经济总量转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减少行政权力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

本文为作者2010年12月1日在纽约第25届企业组织国际网络年会上的演讲,有删节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www.caing.com)

2011:转型中国迎接更大历史考验

2010年12月31日 03:37上海证券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温建宁

货币政策当前和未来能提供的最大确定性,就是在稳健意义下确保金融体系安全,创造战略性调整金融结构的有利环境,增强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可持续性增长提供安全保障。货币增速减缓、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掌控,既是保民生的经济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更是检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岁月如歌,光阴如梭。岁末时刻,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年,既有霓虹璀璨的时候,也有江国飘雪的日子,大自然以超然的力量,天地有灵描摹洁白的句点。2010年,中国在探索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新路上,为“十二五”大厦奠基,展望2011年,处在转型节骨眼上的中国经济,将迎接历史更大的考验。

在新的一年里,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动荡因素短期难以消除,那些渗透在金融债务链条中盘根错节的不确定因素,不仅依然会持续存在而且不可能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其爆发的诱因和背景化解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中国经济虽说有充足理由可以维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容易受制于人的弊端显露无遗,外延性改善变量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亟待调整,而内生性市场消费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外力激发。只要能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存量因素中,寻求到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变量因素,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原始驱动力就能持续。所以,中国经济来年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活力,还看宏观变量和路径选择的大智慧。

稍早时候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赋予了2011年宏观经济指导性的基本纲领,政策价值取向最终聚焦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的基点上,财政和货币两只手各司其职,有“收”有“放”,有“张”有“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两者分工协调当是最高要义。财政这只手适度超前贯彻“积极+灵活”的小目标组合策略,为的是能更好维持经济发展的平稳性,防止经济减速过快刹车效应导致的社会问题;货币这只手相对好字当头把握“稳健+审慎”的小目标组合策略,为的是能更好化解通胀的严重压力,防止货币增长过快滞后效应导致的物价问题。当然,在更高级别的层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目标合一,实现宽严结合、松紧结合的有机大组合,即确立“宽财政、紧货币”的格局。实际上,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关系,这种战略上多目标多任务经济政策架构的确立,说明有效形成了“三马共拉的马车”要平稳运行,有赖于其优势互补条件下动态平衡关系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宏观决策层面引领方向的大智慧,而且需要执行层面平衡驾驭的高超协调机制。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还可以明确预见到的是,加息会代替“调准”成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主要方式,货币供给的增量将从去年的高点滑落,减幅将比较显著。尽管因加息刺激可能导致热钱持续流入,但流入速度和流入数量的不确定性很大,主要取决于套利空间和变现难度,不一定与加息频次高度相关。总体上看来,流动性极端富裕的情况将逆转,货币层面由适度宽松到相对稳健的机构性转型,使得已习惯了使用廉价资金信贷的交易各方产生很大的不适。尤其金融部门缺少了天量信贷额度,利润弹性变得十分有限,留给银行业施展创新“腾挪”价值的空间大大收缩。因此,货币政策当前和未来能提供的最大确定性,就是在稳健意义下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以便创造战略性调整金融结构的有利环境,增强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进一步可持续性增长提供安全保障。

新的一年里,在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最大的不确定性,也许就是要加息多少次,才能“缚住”通胀的脚步? CPI要到多高才算最高,物价上升才会迎来拐点?笔者以为,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把“稳定物价总水平被放在明年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已给出了良方。之所以如此判断,有四个关键因素点的判据。第一,物价上涨触及政策设防核心区域,通胀走势步入政府“零容忍地带”。11月CPI加速上行高见5.1%,某种程度上说明物价上涨已由内因驱动转变为外在表现形式,对居民通胀预期心理拉高产生连锁反应,这也将促使物价和CPI变动呈现趋同化走向。

第二,央行使用数量型工具抑制通胀效用弱化,不得不动用价格型工具,货币政策层面反通胀的实际难度加大。央行年内六次上调准备金率,都不能阻止通胀的脚步,传递出货币政策微调效应产生了某些局限性,至少从侧面说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能力趋于衰减。同时,两度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也传递出央行明确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第三,物价轮番上涨阶段价格变动剧烈,通胀预期管理机制的能力受到挑战。如果用相关经济指标体系来衡量,CPI波动在警戒线3%以内,通胀预期管理制度效能发挥良好。但是,当CPI超出警戒线增长势头强劲,并且连续三个月以上高位运行,甚至冲过4%冲击5%加速运行,通胀预期管理就有可能诱导居民抢购实物资产,反而起到推动通胀惯性上涨的作用,结果会导致结构性的失衡或阶段性失灵现象,与通胀预期管理目标设计相悖。

第四,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缺乏可持续性,只能起到短期快速平抑物价的作用,要想长期稳定物价总水平,还需要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价格形成机制。笔者相信,周小川行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其实就是要还原市场交易中真实的资金使用成本,只要利率实现了充分的市场化,那么价格就会趋向稳定波动,物价中的泡沫化通胀因素,也就不可能高到离谱。这,恐怕是来年构建稳健货币政策的核心所在。

总之,2011年的货币政策稳健之路并非坦途。货币增速减缓,发展经济水平,不能忘了民生疾苦;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忘了民生诉求;管理通胀预期,遏制物价非理性增长,不能忘了民生质量。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掌控,考验管理者的大智慧,既是保民生的经济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更是检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作者系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赵伟:“全球通胀论”站不住脚

2010年12月31日 07:30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由于物价走低,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基调,反通货紧缩意向明显盖过防通货膨胀意向。

近期,国内经济界围绕通胀话题有许多说法,其中不乏误导性的。最具误导倾向的说法之一,是说目前通胀并非中国独有,而带有国际性!由此给公众甚至地方官员的印象是,似乎全世界的物价都在看涨。而给地方决策层的误导是,似乎此次通胀与2007至2008年相似,也带有“输入式”特征。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若睁大眼睛看看中国之外的世界经济,尤其是那些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宰地位的大经济体的物价,恐怕这样的结论就站不住脚了。

我们知道,“后冷战”以来全球经济的主宰者,首推“三大”工业化经济实体,即美国、欧盟和日本。就这三大经济体目前的价格水平及其走势来看,还得不出通胀的结论。

具体而言,直到最近的月份,三大经济体的物价水平,依然在极低的位置徘徊,并未有明显的上升。其中占全球经济总量四分之一强的美国,2010年11月份的CPI仅上升了0.2%,换算成年度通胀率,只有1.1%。其中能源之外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截至2010年11月份的一年时间内,仅上升了0.8%,食品价格也仅上升了1.8%。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亦即由16个国家组成的欧元区经济,11月份的年度通胀率也仅为1.8%。惟有英国通胀率略高于3.5%,但显然是个例外,带有“历史遗留”特征,因为此前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衰退期间,英国的物价一直就不低。

至于工业化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亦即日本,原本就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威胁。2010年11月份通胀率仅为0.1%,几乎等于零。依然在过去十多年反反复复显现的通货紧缩区间。

由于物价走低,目前三大工业化经济实体的宏观政策基调,主要是货币政策,反通货紧缩意向明显盖过防通货膨胀意向。

撇开日本和欧元区不谈,单就美国来看,目前无论其价格走势还是宏观政策基调,都与中国恰成对照:美国担心通缩甚于通胀,各方似乎有个共识:一旦陷入通缩,便有罹患“日本病”的危险。

新兴市场国家则须直面实实在在的通胀。必须看到,一旦通胀不能在短期内给压下去,势必迫使宏观政策继续抽紧,而从紧的宏观政策则可能引出“滞涨”。

当然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反通胀并不寂寞。还有其他“金砖国家”陪着,其中印度首当其冲,目前通胀率高达9.7%,这还是最近两年以来最低,最高时曾超过16%;其次是俄罗斯,目前通胀率为8.1%,与年初几乎持平;再次是巴西,目前的通胀率为5.63%。

但即便如此,由于“金砖国家”加起来总的经济规模远小于美国,对全球物价走势的影响更小,因此也不能得出全球面临通胀威胁的结论。

□ 赵伟(浙江 学者)